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CTRP6、FSTL1水平。PCI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2例)和NISR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6、FSTL1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结果 ISR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长度大于NISR组,植入支架个数多于NISR组(P均<0.05)。ISR组患者血清CTRP6水平显著低于NISR组,FSTL1水平显著高于NISR组(P均<0.05)。随着ISR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CTRP6低表达、FSTL1高表达患者比例逐渐增加,且血清CTRP6低表达、FSTL1高表达的患者病变长度显著大于血清CTRP6高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Adropin和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93例,随访1年,发生ISR者27例(ISR组),未发生ISR者166例(非ISR组)。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ISR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dropin、HB-EGF水平与ISR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Adropin、HB-EGF水平对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发生ISR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患者ISR发生率为14.0%(27/1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OR=2.596,95%CI(2.060,3.272)]、HB-EGF[OR=1.866,95%CI(1.432,2.432)]水平是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发生ISR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Adropin水平是保护因素[OR=0.689,95%CI(0.572,0.830),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dropin水平与ISR患者血清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531,P<0.001);血清HB-EGF水平与ISR患者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35,P<0.001)。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Adropin联合HB-EGF水平预测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分别高于血清Adropin水平的0.86及血清HB-EGF水平的0.81。结论血清Adropin、HB-EGF水平是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发生ISR的影响因素,且联合检测血清Adropin、HB-EGF水平对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内ISR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血清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首次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61例。根据PCI术后6~12个月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n=60)和对照组(n=301)。分析PAR-2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发生的关系。结果 ISR组患者术前PAR-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898(547,1063)ng/L比441(351,613)ng/L,P<0.001)];ISR组冠脉病变更严重,表现为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4.9±39.1比60.6±35.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R-2是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008,95%CI 1.005~1.010,P<0.001),其他因素包括分叉病变(OR 2.395,95%CI 1.024~5.603,P=0.044)及Gensini评分水平(OR 1.023,95%CI 1.008~1.038,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术前PAR-2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 0.798~0.897,P<0.001)。诊断临界值为799.5 ng/L,其灵敏度为62.5%,特异度为91.7%。结论 PAR-2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以作为临床预测ISR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胱抑素C(CysC)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关系。方法:我院接受PCI治疗,随访1年的97例冠心病患者,根据ISR发生情况被分为发生ISR组(31例)与未发生ISR组(6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HDAC3、CysC水平,并分析血清HDAC3、Cys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ISR的关系。结果:PCI后随访1年,97例患者中31例发生ISR,占比31.96%。与未发生ISR组比较,发生ISR组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比例及血清Cys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CRP及HDAC3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CRP)、HDAC3水平是冠心病患者PCI后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37、23.560,P均<0.01),CysC水平是其独立保护因子(OR=0.005,P=0.036);ROC曲线显示,入院时血清CysC、HDAC3水平预测冠心病PCI患者ISR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8、0.801,预测价值较理想。结论: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FIB-4指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确诊为AMI并行PCI术的患者159例,根据随访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无支架内再狭窄(NISR)组及ISR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手术资料、PCI术后服药情况、PCI前及随访时实验室结果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相关因素,ROC曲线评价FIB-4预测ISR临床价值。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术后服用药物及PCI前实验室结果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ISR组相比,ISR组行急诊PCI比例低(P<0.05)。ISR组随访时HDL-C水平及FIB-4指数显著高于NIS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访时FIB-4指数(OR=3.022,P=0.032)是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时FIB-4指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632(95%CI:0.524~0.740,P=0.024),诊断临界值为0.474,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52.7%。结论:PCI术后随访时F...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中基质交感分子1(STIM1)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营口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成功接受PCI的冠心病(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8个月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对PCI术前和术后STIM1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是否发生ISR,将患者分为ISR组和无ISR组(NISR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TIM1水平与PCI术后ISR的相关性,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STIM1对PCI患者发生ISR的影响。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8.2个月,发生ISR患者共36例,NISR组64例。两组患者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植入支架数、支架长度、病变血管数及术前STI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SR组和NISR组C反应蛋白(CRP)、术后STIM1、支架直径和术后最小管腔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9.343、8.278、5.991、5.966,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术后STIM1、支架直径和术后最小管腔内径是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11、2.344、3.515,P 0.05)。STIM1水平与PCI术后ISR呈正相关(r=0.675,P 0.05)。结论 STIM1水平与PCI术后ISR密切关联,是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serum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心内科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318例。使用酶免疫试剂盒,测定血清RBP4水平。结果 12个月随访结束后,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认共发生27例ISR(ISR组)。基线数据比较发现,ISR组RBP4水平高于非ISR组(t=7.59,P <0.01),植入支架平均直径低于非ISR组(t=-5.03,P <0.01)。两组间性别、年龄、吸烟比例、高脂血症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率、病变血管数、植入支架数、支架平均长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OC分析显示,RBP4对PCI术后ISR预测的最佳临界点为31.23 mg/L。当RBP4为31.23 mg/L时,其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AUC曲线下面积为0.86,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77.3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血清RBP4水平升高[HR:2.12,95%CI(1.45-2.85)]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而较大直径的支架[HR:0.88,95%CI(0.79-0.94)]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RBP4水平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血清中微小RNA-146a-3p(miR-146a-3p)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院内PCI的19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18个月,均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其中ISR(狭窄直径≥50%)患者76例(ISR组),无ISR患者121例(无ISR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史、卒中史、吸烟史、饮酒史;所有患者术后2 h取静脉血5 ml,检测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R-146a-3p水平;Logistic分析影响PCI后冠心病动脉ISR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血清中miR-146a-3p水平对PCI后冠心病动脉ISR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无ISR组相比,ISR组血清中FBG、LDL-C、hs-CRP、miR-146a-3p水平升高(P0.05)。Logistic分析发现,miR-146a-3p是PCI后冠心病患者发生ISR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中miR-146a-3p预测PCI后冠心病患者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截断值为1.256,此时的敏感度为77.60%、特异度为81.80%。结论 PCI后冠心病动脉ISR患者血清中miR-146a-3p水平升高,是发生ISR的危险因素,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6年3月于高邮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并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发生ISR者36例设定为ISR组,未发生ISR者48例设定为非ISR组,回顾性分析引起ISR的高危因素。结果将可能与ISR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对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R的危险因素有:吸烟(OR=4.840,95%CI:2.155~7.604)、高血压(OR=4.486,95%CI:2.445~7.864)、体质指数异常(OR=2.289,95%CI:1.375~3.950)、三酰甘油(OR=2.066,95%CI:2.966~28.313)、病变参照直径3 mm(OR=3.254,95%CI:1.748~5.900)、靶病变长度(OR=4.538,95%CI:2.172~10.143)。结论吸烟、高血压、体质指数异常、三酰甘油、病变参照直径和靶病变长度是预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警模型。[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1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ISR将其分为ISR组(n=42)和非ISR组(n=140)。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警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ISR有42例,发生率为23.08%;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分析显示,两组糖尿病、长期吸烟、支架直径、支架长度、高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脂蛋白(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4.464,95%CI:1.733~11.498,P=0.002)、长期吸烟(OR=4.648,95%CI:1.812~11.921,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因严重支架内再狭窄(ISR导致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筛选出高危人群,以期更为准确地指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PCI术并再次于本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1083例(复查CAG间隔时间≥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因ISR导致再次行血运重建,将其分为因严重ISR行血运重建(ISR-Revasc)组(209例)、无或轻中度ISR无需行血运重建(N-Revasc)组(87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PCI术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特点,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因严重ISR导致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脂蛋白a[Lp(a)]300 mg/L(OR 3.579,95%CI 2.561~5.003,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 mmol/L(OR 1.834,95%CI 1.294~2.599,P=0.001)、糖尿病病史(OR 2.426,95%CI 1.637~3.595,P0.001)、多支病变(OR 1.844,95%CI 1.133~3.002,P=0.014)、支架置入长度(OR 1.025,95%CI1.014~1.037,P0.001)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因严重ISR导致再次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简易的列线图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66,标准误0.0184(95%CI 0.740~0.79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8.948,P=0.3470.05,采用Bootstarp内部验证法并绘制校准曲线,提示模型准确度、区分度、符合度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结论 Lp(a)300 mg/L、LDL-C1.8 mmol/L、糖尿病病史、多支病变、支架置入长度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因严重ISR导致再次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是否因严重ISR需要进行再次血运重建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和术后血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滴度的变化及其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心内科行标准PCI(药物洗脱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45例,PCI前和术后24 h采集血样,采用SA-ELISA法检测血清AT1-AA滴度。根据术后随访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ISR组(ISR≥50%)和非ISR组(ISR50%)。另外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γ-干扰素(IFN-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Ang-2水平。结果随访期间,43例患者发生ISR,发生率为29.66%。两组PCI术前血清AT1-AA滴度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PCI后,ISR组患者血清AT1-AA滴度阳性率高于PCI术前和非ISR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后AT1-AA滴度值是IS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OR=2.083,95%CI:1.195~3.47,P0.05)。另对于ISR组患者与AT1-AA滴度阴性亚组患者比较,AT1-AA滴度阳性亚组患者血清IL-6、CRP、IFN-γ、VEGF、Ang-2水平更高(P均0.05)。结论 PCI后血清AT1-AA滴度阳性与ISR的发生风险存在独立的相关性,可能与冠脉内皮细胞受损及内膜增生有关,检测血清AT1-AA滴度的分布特征有助于预测PCI术后IS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2(HMGB2)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并于约1年后行冠脉动脉造影复查的2 513例患者中,262例为ISR患者(ISR组),于剩余患者中随机入选298例无ISR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无ISR组)。检测患者血清HMGB2水平及生化指标,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ISR组血清HMGB2水平显著高于无ISR组(P0.001)。与无ISR组相比,ISR组患者的吸烟率及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更高,血清肌酐、总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高,使用胰岛素治疗更多,冠状动脉病变更严重,累及的血管更多,肾小球滤过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室射血分数更低,使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更少,支架直径更小(P均0.05)。HMGB2水平按三分位数分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血清HMGB2高水平组发生ISR的风险是低水平组的6.532倍(OR=6.532,95%CI:3.605~11.834,P0.001),中水平组发生ISR的风险是低水平组的2.175倍(OR=2.175,95%CI:1.207~3.919,P=0.010)。结论:血清HMGB2水平与ISR的发生相关,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依据是否发生ISR,于我院行PCI术的180例AMI患者被分为非ISR组(128例)和ISR组(5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sCD163、sTWEAK水平、sCD163/sTWEAK比值。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及sCD163/sTWEAK比值对ISR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ISR组比较,ISR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CD163及sTWEAK水平、sCD163/sTWEAK比值显著升高(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D163/sTWEAK比值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51,P=0.018)。ROC曲线分析显示,sCD163/sTWEAK比值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为0.754,截断值为1.14,灵敏度为86.50%,特异度为60.90%。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于约1年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1 652例糖尿病患者中,135例为ISR患者(ISR组),从其余患者中随机选取85例无ISR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无ISR组)。检测血清OPG水平及生物化学指标,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ISR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无ISR组(P<0.001)。与无ISR组相比,ISR组患者的吸烟发生率更高,血清肌酐、总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高,冠状动脉病变更严重,累及的血管更多,肾小球滤过率更低,使用降糖药物治疗患者更少,支架直径更小(P均<0.05)。将血清OPG水平按三分位数分组,在校正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高水平组发生ISR的风险是低水平组的5.349倍(OR=5.349,95%CI为2.049~13.967,P=0.001),中水平组发生ISR的风险是低水平组的2.711倍(OR=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138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再狭窄情况分为ISR组21例和非ISR组117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数据,检测IMP3、UPF1及VE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VEGF、IMP3及UPF1对ISR的预测价值。结果 ISR组患者血清VEGF、IMP3水平低于非ISR组,血清UPF1水平高于非ISR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OR=1.095,95%CI:1.034~1.151,P=0.001)、IMP3(OR=3.413,95%CI:1.824~6.381,P=0.014)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CTRP5)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52例雷帕霉素支架置入术后至少1年且冠脉造影复查确诊为ISR患者(ISR组),并选择同期154例年龄和性别匹配但未发生ISR的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冠脉病变和介入治疗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TRP5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与ISR相关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R组既往心肌梗死史、糖尿病和吸烟较多,血清CTRP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增高,但左室射血分数减低(P均0.05)。尽管两组的冠脉病变支数和支架置入部位无显著差异,但ISR组支架直径较小、长度较长,分叉病变多见(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RP5、既往心肌梗死史、糖尿病、hs-CRP、支架长度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支架直径、左室射血分数与ISR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TRP5水平升高可能与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于术后12个月常规复查冠脉造影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2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ISR,他们被分为ISR组(24例)和非ISR组(184例),比较2组患者基线特征、病变类型及支架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治疗情况,分析IS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吸烟史、再狭窄血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4.766,95%CI 1.802~12.608)、右冠病变(OR=2.750,95%CI 1.029~7.35)均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升高是ISR的保护因素(OR=0.099,95%CI 0.014~0.718)。结论吸烟史、右冠病变可能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ISR的危险因素,HDL-C升高可能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223(miR-223)、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2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病人210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内无再狭窄组(186例)和ISR组(24例)。检测血清miR-223和CXCR4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223和CXCR4表达水平与ISR发生的关系。结果 ISR组高血压占比、高血糖占比、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ISR组血清miR-223和CXCR4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血清miR-223和CXCR4表达水平与ISR病人病变类型和长度有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223、CXCR4水平与ISR病人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血清miR-223、CXCR4、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高血压、高血糖为IS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ISR病人血清miR-223和CXCR4高表达,是冠状动脉ISR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PCI患者682例,根据AOPP平均水平分为低AOPP组(AOPP≤50.51μmol/L,n=350)和高AOPP组(AOPP50.51μmol/L,n=332),观察PCI后1年两组ISR发生率。结果高AOPP组PCI后ISR高于低AOPP组(10.24%vs 5.1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OPP50.51μmol/L是PCI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42,95%CI 1.568~1.999,P0.05)。结论AOPP可能是预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后ISR的生物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