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对113例AMI患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壁AMI组并发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显高于下壁AMI组(P<0.05),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并发心源性休克(22.2%),死亡(50%),显多于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P<0.001,P<0.01)。结论:前壁AMI并发右束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意味着左前降支近端甚至左主干冠脉闭塞,心肌损伤范围广,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束支传导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 I)术后患者心功能、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AMI并行PCI术的患者分为AM I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组、AMI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单纯AMI组,术后3个月观察各组心功能、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与单纯AMI组比较,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心功能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明显升高(P均〈0.05)。AMI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组心功能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较AM I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伴发左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可作为病情恶化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92例AMI患者,分为合并CKD组(263例)和非CKD组(52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合并CKD患者组高龄、女性、主诉"喘气"、高血压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院内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CKD组(P0.01);而非CKD组合并血脂异常、吸烟史的比例更高(P0.01)。AMI合并CKD≥3期的患者中老年人更常见(P0.01),AMI合并CKD4-5期患者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合并CKD组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清白蛋白、血尿酸、胱抑素水平、左房内径明显高于非CKD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非CKD组(P0.01);右束支传导阻滞、冠脉三支病变、钙化病变、左主干病变比例显著高于非CKD组(P0.05)。结论:AMI合并CKD患者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合并高血压者比例较高,更易出现心源性休克,冠脉病变更为严重,左心功能降低更为明显,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并束支传导阻滞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荣芳  施志雄 《内科》2007,2(6):908-90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束支传导阻滞(BBB)心电图改变及表现。方法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BBB的心电图分析结果146例急性心肌梗死中,有28例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其中合并左束支阻滞(LBBB)11例,右束支阻滞(RBBB)14例,双束支阻滞3例。28例AMI并BBB死亡7例,118例AMI不并BBB死亡12例。结论AMI并BBB死亡率高,可能是心肌大面积梗死的表现,因此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2例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被随机分为急诊PCI治疗组(观察组,47例)及静脉溶栓治疗组(对照组,45例)。测定2组肌酸激酶(CK)及CK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发生情况、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CK及CK-MB峰值水平明显减低;术后3个月左心室容积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对改善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室内传导阻滞示预后不良,完全性束支阻滞肯定增加死亡率。与LAHB相反,AMI时(LPHB)左后分支阻滞伴较高死亡率。本研究旨在比较AMI发生急性电轴右偏(RAD),包括典型LPHB和LPHB伴轻度KAD。材料方法:3160例监护病房的AMI,研究其急性LPHB或RAD,剔除其他原因RAD。12导联EKG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发束支传导阻滞(BBB),其发生率约为5.11%。多项研究表明,AMI合并BBB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其住院期间死亡率为33.3%,1年死亡率高达54.8%。AMI即可伴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也可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AMI时出现新发LBBB提示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心肌缺血严重,预后严重不良,已受到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的再灌注治疗。临床工作中AMI伴发RBBB更为常见,发生率为3%~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6岁,以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住人我院治疗。检查心电图发现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同时采用泰山医学院生产的TY-1型彩色心向量图机(frank导联体系)检查心电向量,结果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而未显示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上出现束支传导阻滞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与其30 d全因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1000例AMI患者30 d全因病死率与束支传导阻滞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260例(26%)有新出现的束支传导阻滞。其中,右束支阻滞170例(17%),左束支阻滞90例(9%)。30 d全因病死率15%(39例)。与右束支阻滞比较,左束支阻滞有更高的共病患病率和病死率(P0.05)。暂时性束支传导阻滞30 d全因病死率更低(P0.05)。结论:AMI患者新出现的持续性束支传导阻滞是30 d全因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新发右束支阻滞(RBBB)的临床特征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期住院的AMI伴新发RBBB(观察组)与同期住院的无新发RBBB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CAG)、肌钙蛋白(cTNI)滴度、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心功能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观察组新发RBBB多继发于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IRA)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端多见;观察组cTNI滴度、(CK-MB)峰值、Killip平均分级、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低于对照组.结论 AMI合并新发RBBB提示心梗面积大,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应尽早行再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1.
探讨右房 右室流出道双腔起搏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的改善作用。 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 (NYHA分级 )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脏超声 :巨大左室 ,EF 0 .3,二、三尖瓣重度返流 ,E、A峰融合。行右房 右室流出道双腔起搏治疗。房室传导时间 (AV Delay)为 110ms。结果 :心功能恢复到Ⅱ级水平 ,术后 3个月左室明显缩小 ,EF 0 .4 9,二尖瓣轻中度返流 ,E、A峰分开。结论 :右房 右室流出道双腔起搏设定较短的AV Delay近期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功能 ,提高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将我院 5年来收治的AM重患者共 2 4 0例分为AM重伴RBBB组和不伴RBBB组。根据RBBB发生的时间、持续间期以及是否合并左束支分支阻滞将前者分为新发生RBBB、陈旧性RBBB、持续性RBBB、短暂性RBBB、双束支阻滞和单纯性RBBB 6个亚组 ,观察各组的临床经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 AMI伴发RBBB 2 6例 ,占 10 8% ,与不伴RBBB比较 ,其CK峰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增高 (P <0 0 1)。RBBB组高发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非源自陈旧性RBBB和单纯性RBBB ,而是来源于新发生RBBB和双束支阻滞。新发生的持续性RBBB住院病死率最高 ,为 5 0 % ,短暂性RBBB为 11 1% ,而持续性RBBB的再灌注治疗率较短暂性RBBB明显降低 ( 2 5 %vs88 9%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伴发RBBB提示预后不良。再灌注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CK-MB mass)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冠脉再通的价值。方法118例AM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70例和溶栓治疗48例,不同治疗时间采血检测其CK-MB mass、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酸激酶(CK)活性,直至酶学指标降至正常。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CK-MB mass,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活性,速率法测定CK活性。观察AMI冠脉再通和冠脉未通患者心肌标志物出现异常的最早时间、上升至峰值的时间、峰期持续时间、下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AMI冠脉未通组或再通组CK-MB mass与CK-MB活性、CK活性比较出现异常值时间、上升至峰值时间、峰值期持续时间、下降至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1)。CK-MB mass峰值距AMI发病时间若以<11 h为标准,CK-MB mass诊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CK-MB mass可早期诊断AMI及AMI冠脉再通。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与脑钠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改变,了解BNP与心室重塑的关系,探讨血浆BNP测定可否作为预测AMI早期心室重塑的方法.方法 AMI组AMI患者37例,仅接受强化内科保守治疗;正常组为32例健康对照者.分别在AMI后72 h、1个月及3个月,采用免疫荧光测定血浆BNP,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射血分数(EF)、左室快速充盈速度(VE)、左房收缩峰值速度(VA)及VE/VA比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比较不同时期AMI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AMI后72 h、1个月、3个月血浆BNP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各AMI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 72 h内血浆BNP水平与AMI后1个月、3个月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与EF、VE/VA表现为负相关,与LVEDd、LVEDV均表现为正向变化.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72 h内的血浆BNP与近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1个月、3个月)EF、VE/VA呈负相关,而与LVEDd、LVEDV呈正相关.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可预测AMI近期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观察组),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对照组)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CK峰值(2498±1369U/L),明显高于对照组(1757±1026U/L)(P<0.05).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2.5±1.1,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1.7±0.9),(P<0.01).观察组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0%、16%),明显高于对照组(4%、4%)(P均<0.05).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15.6%)显著高于对照组(4.4%)(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新出现的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 ,已争论了50多年。早在50年代Grant和So di_Pallares就曾提出在左束支传导阻滞时 ,若ST_T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同 ,不论QRS平均电轴如何 ,均可提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所致的损伤性改变。当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V1、V2 导联ST段抬高的程度将暂时减少 (即削弱效应 ) ;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右心室起搏时则相反 ,V1、V2 导联显示ST段抬高的振幅增加 (即增强效应 )。这种“增强效应”和“削弱效应”术…  相似文献   

17.
李梅 《山东医药》2005,45(1):76-76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多为大面积心肌梗死表现,其发生率为3%~29%,常伴发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阻滞、心律失常,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近5年,我院收治AMI患者180例,其中伴发RBBB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0例 (观察组 ) ,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84例 (对照组 )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CK峰值15 30± 10 6 9U/L及CK -MB峰值 2 39± 16 5U/L明显高于对照组 95 6± 713U/L及 117 1± 6 0 6U/L ,P <0 0 1。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 (2 5 5± 0 95 )明显高于对照组 (1 71± 0 82 ) ,P <0 0 1。观察组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2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3 8%P均 <0 0 1。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 30 %显著高于对照组 7 1%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右束支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并发右束支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将该院近 7年收治的2 39例AMI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无新发的右束支阻滞 ;观察组 ,为伴有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后者又根据右束支阻滞持续时间长短及是否并发其他传导阻滞分为 4个亚组。分析各组并发心功能不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病死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分别为 19.0 %、4 7.6 %、30 .0 % ,较对照组相应的 3.0 %、19.8%、17.3%有显著增加 (P <0 .0 5 ) ;但后二者并非源自于单纯右束支阻滞 ,而与并发的其他传导阻滞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右束支阻滞持续时间周期对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的影响亦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伴随AMI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使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观察266例心电图、心肌酶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58例(A组)AMI并发RBBB(占21.9%)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RBBB者(B者)。且CK及CK-MB浓度更高,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A组可能是大面积梗死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可以作为预示危险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