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已经成为标准治疗,无论是置入裸金属支架(BMS)还是药物洗脱支架(DES),DAPT已证实可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心肌梗死(MI)和死亡风险。虽然当前指南推荐置入BMS后应用DAPT至少1个月,置入DES后应用DAPT至少12个月,但随着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出现和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不同DES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限仍存争议,本文旨在探讨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在不同类型支架及病变置入支架后抗血小板时限、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以及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选择,以期对临床实践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具体时程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置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至少应用12个月,以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但最新研究发现长期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并不增加患者获益。尤其是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问世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程已缩短至3个月。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短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增加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现根据最新临床研究,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程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支架植入术后晚期血栓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大面积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有报道证明,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术后未服用或不规则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较易发生极晚期血栓。目前,我院有1例DES置入术后7年且规则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发现血栓形成。据我们所知,这是DES植入后,规则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最晚期的报道[1]。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有两种常见的并发症,一是支架内血栓形成,二是支架内再狭窄。降低这两种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方法是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但目前关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仍然存在争议。通过回顾近年来的大型临床试验及荟萃分析等相关文献,为临床医生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最佳持续时间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在不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情况下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大连解放军第210医院心内科接受CIED植入的64例患者分为2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组32例,植入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1年内持续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口服)期间符合CIED适应证,在不停用的情况下植入CIED;对照组32例,采用随机数法抽取同期未使用或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情况下植入CIED患者.观察终点:术后30 d内囊袋血肿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30 d内均无囊袋血肿发生.结论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在不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情况下植入CIED未见囊袋血肿发病率增加,但需增加病例数、延长随访期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正>目的: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期限仍不确定。同样,对稳定心肌梗死后患者,双重抗血小板长期治疗问题也值得商榷。因此,我们比较了不同期限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死亡事件、大出血、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方法与结果:我们纳入了来自11个随机对照试验的33 051例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患者,采用传统的频率统计和贝叶斯方法分析。(1)与治疗3个月和6个月比较,使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未能显著改变死亡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至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但长期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给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出血风险,因此应根据支架内血栓形成危险分层和出血风险进行综合考量,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并加强对患者药学监护、用药宣教和随访管理。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及潜在问题,并权衡利弊后处理,保障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置入术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04—2009年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植入Firebird支架的患者1107例,将其按照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分为A、B两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随访结果,实际随访例数为1059例(共植入支架1431枚)。结果 (1)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5%、3.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两组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rebird支架植入术后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至12个月以上更有利于降低心绞痛的发生,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年内曾因冠心病植入DES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因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组及替罗非班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前5d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组应用依诺肝素皮下注射(1mg/kg,1次/12h),替罗非班组应用替罗非班0.1μg/(kg·min)持续泵入,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2h停用依诺肝素或替罗非班,术后根据外科情况,尽早恢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观察围术期新发心血管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桥接时间及手术方式无明显区别,围术期两组患者未发生心脏事件,肝素组发生2例牙龈出血,1例鼻出血;替罗非班组发生1例牙龈出血,1例便潜血阳性,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随访,肝素组于术后2个月发生心肌梗死1例,心绞痛再发2例,替罗非班组心绞痛再发1例,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ES植入术后近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可以考虑应用依诺肝素或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替代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1期)、CBM、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TAVI术后单联抗血小板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其中2项随机对照研究,2项队列研究。有效性结果分析显示:TAVI术后行单联抗血小板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随访1个月的脑卒中(OR 0.55,95%CI 0.22~1.35,P=0.19)、心肌梗死(OR 1.70,95%CI 0.25~11.65,P=0.59)以及全因死亡率(OR 0.77,95%CI 0.40~1.49,P=0.4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结果分析显示:TAVI术后行单联抗血小板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随访1个月出血事件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37,95%CI 0.23~0.59,P0.0001)。结论单联抗血小板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预防TAVI术后患者脑卒中、心肌梗死、全因死亡方面的疗效相当。单联抗血小板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事件发生率降低。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欧洲心脏病学会2011年年会于2011年8月27-3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本次会议共公布了近20项临床研究的结果,涉及策略、器械和药物三个方面.有关新的抗凝药物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最佳时间的研究引人关注,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继续显示优势,一些试验评估了降脂药物、主动脉气囊反搏装置(IABP)、经皮瓣膜植入术和外科手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抗血小板治疗自20世纪60年代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以来,近30余年得到飞速发展,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基石。而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患者中,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联合血小板腺苷二磷酸(ADP)受体拮抗剂(如氯吡格雷)]治疗亦已成为常规治疗。然而业内对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最佳时长究竟为多少仍存在争议,近期《新英格兰杂志》总结美国心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血小板功能检测或基因检测指导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降阶治疗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相关学会年会的摘要和报告中PCI后采取血小板功能检测或基因检测指导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降阶治疗与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其中降阶治疗组患者采用血小板功能检测或基因检测指导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降阶治疗,标准治疗组患者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PCI后12个月主要终点事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主要安全终点事件(出血、显著临床出血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 最终获得文献6篇,包括6 711例患者,其中RCT 3篇,均有一定偏倚风险;队列研究3篇,均有中等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RR=0.72,95%CI(0.51,1.0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心通络胶囊结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防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行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数字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2例,在双联抗血小板组基础上联合冠心通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双联抗血小板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支架再狭窄的总有效率(77.5%比95.2%)、心绞痛总有效率(80.0%比95.2%)、心电图总有效率(77.5%比92.9%)、中医症候总有效率(72.5%比90.5%)明显提高(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心通络胶囊结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能显著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心电图变化,降低心绞痛疼痛程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调查150例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并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0.3±15.1)个月,术后98.7%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应用时间平均(19.3±7.2)月;术后99.3%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应用时间平均(8.6±4.7)月;随访1年后,阿司匹林及氯吡咯雷应用率分别为88.7%及85.3%,随访2年后,阿司匹林及氯吡咯雷应用率为52.7%及3.3%,随访期间25.3%患者完全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完全停止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明显增加(18.4%vs4.5%,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长期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前,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urgs,NSAIDs)和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抗血小板治疗将使患者获益。小剂量NSAIDs(如阿司匹林75-150mg/d)广泛用于血管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脑缺血、外周动脉疾病、房颤等;对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价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后支架内血管新生内膜的生长情况,并能对患者的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疗程提供依据.方法 对10例置入海利欧斯药物洗脱支架患者术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9个月后行冠状动脉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间隔1 mm测量每个截面中支架小梁的新生内膜覆盖情况.结果 总共测量296 mm长度支架阶段的2 063个支架小梁,支架血管内膜无覆盖率是64.6%,有内膜覆盖的平均内膜厚度是95.70±66.62 μm,平均新生内膜面积的管腔百分比为5.061 8%±5.662 5%.结论 海利欧斯洗脱支架植入9个月后内膜覆盖不良的比例较高,提示对于海利欧斯洗脱支架的随访时间应该更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也应该更长.  相似文献   

18.
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接受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标准化治疗。在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后由于支架内皮化进程缓慢,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甚至要长于24个月。据统计,我国2008年进行PCI术患者约为16万,2009年预计将超过20万。由于行PCI术患者数日庞大,术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时间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5月于河北省胸科医院置入国产靶向洗脱支架的360例冠心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86例,女性174例。按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12个月)和对照组(≤12个月),各180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随访18个月并记录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年龄、性别比、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高脂血症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vs.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严重出血率与轻微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12个月疗效略优于≤12个月,但本研究结论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因冠心病置入药物涂层支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因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术前3~5 d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替罗非班0.1μg/(kg.min)持续泵入,术前8 h停用替罗非班,外科手术后若无明显出血情况,在术后24~48 h恢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围手术期及3个月随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围手术期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未发生大出血事件,发生轻微出血2例。结论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后近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代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是有效和安全的。但本研究的例数偏少,有必要进行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