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入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的预测因素,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和提高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确诊前列腺癌并且初始治疗为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共185例,收集并整理分析的临床信息包括患者年龄、前列腺癌TNM分期、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 GS)、前列腺癌危险度、内分泌治疗开始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水平、经过内分泌治疗后的PSA最低值、PSA下降速率以及降到PSA最低值的时间。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CRPC进展时间的差异,应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来分析评估这些因素对CRPC进展时间的影响。结果:185例患者平均年龄(71.02±8.67)岁,CRPC进展的中位时间为38个月(4~158个月)。单因素分析中,前列腺癌T分期、N分期、前列腺癌危险度、内分泌治疗前是否发生远处转移、PSA下降速率和PSA最低值均与CRPC进展时间显著相关(P值均小于0.01)。在多因素分析中,内分泌治疗前已发生远处转移(HR=6.030,95% CI:3.229~11.263,P=0.001)、较高的PSA最低值(HR=1.185,95% CI:1.080~1.301,P=0.001)、PSA下降速率>11 μg/(L·month)(HR=2.124,95% CI:1.195~3.750,P=0.001)以及到达PSA最低值的时间≤9个月(HR=3.623,95% CI:1.640~4.817,P=0.004)均是CRPC进展时间较短的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经过内分泌治疗后,PSA下降速率越快,进入CRPC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与患者发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确诊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RPC分为2组,CRPC组26例,非CRPC组2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患者血清TGF-β1、ALP、PSA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在2组单因素比较中,血清PSA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Ρ>0.05),血清TGF-β1、AL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F-β1是CR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CRPC患者血清中TGF-β1和ALP水平...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去势治疗后肿瘤细胞常呈现去势抵抗特性。雄激素 受体变异、再活化及肿瘤微环境改变等是前列腺癌进展成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rcinoma, CRPC)的主要病理因素。系统性分析和理解前列腺癌的去势抵抗机制是构建CRPC的精准治疗策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恩扎卢胺作为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的一线治疗和阿比特龙耐药后的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等生化指标、影像学复查结果及治疗期间随访记录,分析患者的PSA应答、PSA进展及影像学进展等情况,以及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结果:接受恩扎卢胺治疗的mCRPC患者总计26例,其中作为mCRPC一线治疗患者13例,服用醋酸阿比特龙治疗后出现耐药从而接受恩扎卢胺作为mCRPC二线治疗的患者13例,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4(4,23)个月,mCRPC一线治疗患者的PSA应答率为100%(13/13),明显高于二线治疗患者[53.8%(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0,P=0.005)。mCRPC一线治疗患者中位PSA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无影像学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阿比特龙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1 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服用阿比特龙后,患者体能状态较好,疼痛较前稍缓解;复查结果示 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明显降 低,tPSA暂波动在30~50 ng/mL,fPSA暂波动在10~20 ng/mL;复查MRI示肿瘤左侧外周带结节较前缩小;MRI及全身骨 扫描示骨转移较前无明显变化,未见明显新发病灶,提示阿比特龙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不仅可显著 降低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 c antigen,PSA)水平,缩小肿瘤体积,而且明显减缓骨转移进展,减轻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是前列腺癌的晚期阶段,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严重威胁老年男性的健康。随着对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以及新药研发,mCRPC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对近年来mCRPC相关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多数患者经西医手术或药物去势治疗后,最终转化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伴骨转移风险增加,而中医药治疗目前尚缺乏统一规范的诊疗方案.基于中医理论,探讨CRPC病机及治法特点,认为CRPC基本病机为肾阳亏虚、血瘀毒结,治法核心为温肾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mCRPC)患者行阿比特龙(abiraterone acetate, AA)治疗后出现耐药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接受AA治疗的81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AA药物抵抗定义为AA治疗后患者发生疾病进展,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及影像学进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临床因素与AA耐药的相关性,采用Log-rank检验评估相关因素对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根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系数建立预测模型,采用时间依赖ROC曲线及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并绘制列线图对AA耐药结局的风险进行预测。 结果 AA治疗后患者中位随访时间9.9个月(5.917.9个月),发生AA耐药64例(79.0%),中位PFS为10.9个月(95%CI: 5.716.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体能状态(ECOG)评分(HR=2.121, P=0.01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HR=1.029,P=0.040)、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HR=1.004, P=0.042)是AA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Cox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 Model=-0.05×体质量指数(kg/m2)+0.529×淋巴结转移+0.213×转移瘤负荷+0.421×T分期+0.029×NSE-0.004×血红蛋白+0.004×LDH-0.071×白蛋白+0.752×ECOG评分。时间依赖ROC曲线提示模型在AA治疗第6、12、24个月预测耐药结局的AUC分别为0.837、0.867、0.844,其AUC在第6个月显著高于NSE(0.578)、LDH(0.656)、ECOG(0.673)(均P<0.05),在第12个月显著高于NSE(0.482)、ECOG(0.605)(均P<0.05),在第24个月显著高于LDH(0.436)、ECOG(0.732)(均P<0.05)。 结论 mCRPC患者AA治疗前ECOG评分、血清NSE及LDH水平是AA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可在AA治疗后第6、12、24个月较好地预测耐药结局,其预测效能优于ECOG评分、血清NSE及LDH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dio,PLR)与雄激素剥夺疗法后病情进展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于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170例PC患者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并随访1年。将随访期间进展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者纳入进展组,其余纳入稳定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NLR、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等检查结果,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患者进展至CRPC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NLR和PLR 对患者1年内发生CRPC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结束时排除14例失访及2例其他原因死亡患者,剩余154例中44例纳入进展组,110例纳入稳定组;两组Gleason评分、T分期、N分期例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进展组NLR和PLR高于稳定组(P < 0.05),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及其最低值(PSA nadir)例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到低NLR组患者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高NLR组(log-rank χ2 =5.094,P=0.024);低PLR组患者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高PLR组(log-rank χ2 =9.931,P=0.002);Gleason评分≥8分(OR=3.998,P=0.034)、PLR(OR=1.156,P<0.001)、NLR (OR=13.844,P < 0.001)、T4分期(OR=16.252,P=0.048)为进展至CRPC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和PLR预测PC患者1年内发生 CRP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5和0.865,两者AU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基线NLR和PLR值与CRPC发生相关,二者未来可能成为预测CRPC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摘要] 前列腺癌的进展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以及AR反应通路相关,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需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的临床治疗更加复杂。Enzalutamide,ARN-509,ONC1-13B三种新型AR拮抗剂是用于AR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AR拮抗剂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因此应用这一类药物治疗CRPC的方法便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