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2.
为评价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胎儿心脏结构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血管系统异常提供方法学基础,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了170例16~42孕周的胎儿。结果表明: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胎儿心脏满意图象可始于19孕周。在159例胎儿中获得了满意的心脏图象,成功率为94%。选用四腔心切面、心脏长轴切面和大动脉根部水平短轴切面显示胎儿心脏结构,成功率分别为90%,71%和40%。在11例胎儿中未能记录到满意心脏图象,原因为胎儿过小,胎动过频和母体肥胖等。这一研究表明: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评价胎儿心脏结构的可行和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3.
4.
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的测试吴木兰,孙幼平,刘小平我院自1989年以来,对本地区正常孕妇17~40周胎儿350例心脏进行测试,旨在进一步研究正常胎010070内蒙古医院儿心脏发育和血流动力学的特征。表1120例胎儿心脏各项测值(单位:mm)资...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由微生物所致的心内膜炎症.患病率根据国外多数统计为0.05~0.1%.且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虽然抗生素的应用使该病有所控制,但IE的死亡率仍高达16%~20%.本文对我院近年来经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资料诊断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0例报告如.资料与方法患者10例,例7例,女3例,年8~58岁.10例临床上均有反复发热二周以上,有的伴有寒战、心悸、乏力、全身衰竭、贫血貌.血培养阳性8例、多数于相应的瓣膜可听到Ⅱ~Ⅲ级收缩期杂音及双期杂音.使用东芝SSH40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常规作胸骨旁左室长轴、左室短轴、大动脉短轴、胸骨旁四腔、心尖四腔等多切面探查,清楚地观察到房室大小,心脏器质性病变及心内赘生物.  相似文献   

6.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分析王维娟,姚建军,吕志勇,王维洁1资料和方法本组风湿性心脏炎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6~24岁、平均13.2岁。根据临床表现:临床拟诊本病的仅3例。而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均诊断为该病,并在临床上按风湿性心脏炎治...  相似文献   

7.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42例不同心功能级别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结果:DCM全组及各组EF、FS均明显下降,其中心功能Ⅲ、Ⅳ级组相差非常显著:心功能Ⅱ级组SV、CO、C1略增高;Ⅲ置级组SV下降,CO、CI正常;Ⅳ级组SV、CO、CI均下降明显,相差显著。提示:DCM心功能Ⅱ、Ⅲ级时,心肌收缩力下降,但心脏代偿功能好,心排量正常:Ⅳ级时心肌纤维收缩无力,心排严重不足,处于失代偿状态。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采用运动二维超声心动图方法对40名受检测(20名心肌梗塞后患者,20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了观察。踏车的速度是60周/分,作功125W,持续时间7分钟。20名心肌梗塞后患者仅作为对照,以避免判断心绞痛的节段性运动异常可能出现的主观偏差。40名受检者均获得了满意的二维超声图像。通过对以下几个切面对塞壁作了详细地观察: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胺心切面、心尖二腔心切面、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和乳头肌水平的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2DE)在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154例冠心病患者及60例正常人在左室长轴等切面对室壁节段性运动进行观察。结果:154例冠心病的室壁运动中有97.4%出现节段性运动异常。其中在108例心肌缺血患者中有104例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占96.3%;46例心肌梗塞全部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占100%;正常对照组均未发现有室壁运动异常。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所提示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比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症状更为敏感的指标,对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超声二维应变技术对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应用二维应变技术定量分析室壁运动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整体及局部心肌应变,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经冠脉造影证实的34例冠心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的心尖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和心尖左室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左室壁各节段的峰值收缩应变及左室长轴总应变(GLS),二维双平面Simpson 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参数值,分析LVEF与GLS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各室壁自基底段向心尖段纵向应变逐渐增加,各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各节段均一分布的规律消失,各段室壁应变值高于正常对照组, 部分节段的应变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二维应变法以各室壁基底段的二维应变值≥-14结合室壁应变变化规律紊乱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其Youden指数为0.58, LV EF与GLS有良好的相关性(r=-0.429).结论 二维应变技术可准确测量左室整体和局部心肌的应变,对早期识别心肌缺血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心肌实时超声造影定量评价犬急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肌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急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诊断和预测梗死透壁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栓塞微球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注射入9只试验犬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诱发心肌缺血.分别在基础状态和栓塞后 5 min、60 min以及 120 min,应用自制造影微气泡进行胸骨旁乳头肌中部水平心肌实时超声造影,对节段心肌造影强度-时间曲线进行指数方程y=A*(1-exp-k*t)+B拟合.4 h后TTC染色法确定室壁最终梗死程度.结果 冠状动脉注射微球后,19个节段室壁心内膜下心肌3个时间点的A*k标化值均明显降低(P<0.05),对应心外膜下心肌变化不明显(P>0.05).19个节段室壁收缩期增厚率栓塞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和120 min时的A*k值有一定程度升高,且与最终心肌梗死面积的负相关系数(r=-0.94,P<0.001)高于 5 min时(r=-0.71,P=0.03).结论 心肌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能够敏感准确地反映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或梗死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组织速度成像 (TVI)技术结合双嘧达莫负荷试验研究室壁运动异常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并评价该技术在检测心肌缺血中的价值。方法  13只开胸犬用冠状动脉缩窄器造成冠状动脉左旋支不同程度的狭窄 ,进行双嘧达莫负荷试验 ,首剂量为 0 .5 6mg/kg ,4min后追加 0 .2 8mg/kg。对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左室长轴观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基础状态下 ,左室各壁纵向收缩期峰值速度(SPV)不同 ,SPV由心底向心尖方向逐渐递减。左旋支血流量减低 2 5 %并加用大剂量双嘧达莫负荷时 ,上述递减趋势被破坏 ,相应供血区SPV较基础状态显著减低 (P <0 .0 5 )。结论 TVI技术结合双嘧达莫负荷试验可以根据SPV减低较早地发现心肌缺血所致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有望成为冠心病无创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左心室急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后局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经微导管向11只健康杂种犬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近端推注一定直径的血管栓塞微球,不开胸制备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模型。应用自制超声造影微气泡进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MCE),对节段室壁心肌造影强度-时间曲线进行指数方程Y=A.(1-exp-β.t)拟合。结果冠状动脉内注射微球后,MCE发现28个节段左室壁心内膜下心肌血流灌注异常,标化后的A.β值明显降低(P<0.05),对应的心外膜下心肌A.β标化值无明显变化(P>0.05)。28个节段心肌室壁增厚率栓塞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节段心肌长轴方向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均明显减低(P<0.05),等容舒张期速度曲线也由负向波为主转为正向波为主。结论心肌长轴方向运动速度能够更加敏感、准确地发现急性心内膜下缺血导致的局部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损伤改变和收缩后收缩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定量多普勒组织速度显像 (QTVI)评价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局部心室壁运动异常的可行性 ,为QTVI应用于临床判断心肌缺血部位及再灌注后存活心肌的评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QTVI观察 7条犬冠状动脉结扎前基础状态、结扎后不同时间点及再灌注后的局部室壁每一节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早期峰值流速 (Ve)。且术后心肌标本经 1%氯代三苯基四氮唑溶液染色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以证实心肌细胞有无坏死。结果 结扎犬冠状动脉 5min、10min组局部心肌各节段Vs、Ve较基础状态明显降低(均P <0 .0 5 )。结扎 3 0min后局部心肌收缩速度Vs有一定程度恢复 ,Ve恢复时间晚于Vs。血流再灌注后基本呈恢复趋势 ,但仍低于基础状态。结论 QTVI技术可定量评价缺血再灌注后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对临床诊断急性心肌缺血和帮助治疗决策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分析多巴酚丁胺-美托洛尔负荷超声心动图(DMSE)在心肌缺血检测中的价值及机制.方法采用Ameroid环套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建立22只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于造模术前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DMSE检查,术后3周复查DMSE,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及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条件下行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确定缺血节段;计算DMSE检查中多巴酚丁胺及美托洛尔各剂量级别的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采用QTVI测定各剂量级别缺血节段心内膜及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峰速度(Vs-end、Vs-epi),并计算心肌速度梯度(MVG).结果19只模型猪存活并完成各项检测,造模后12只实验猪DSE阳性,15只实验猪DMSE阳性.造模前Vs-end、Vs-epi、MVG均随多巴酚丁胺剂量的增大而升高(P<0.05),并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后下降(P<0.05);造模后Vs-end、MVG随多巴酚丁胺剂量的增大及美托洛尔的注射无明显改变,而Vs-epi在达负荷心率时明显高于基础状态(P<0.05),并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后降低(P<0.05).结论DMSE可提高DSE对冠心病检测的敏感性,其机理在于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后能快速阻断β受体,缓解心外高动力状态,从而有利于揭示多巴酚丁胺诱导的局限于心内膜下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7.
腺苷负荷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诊断心肌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技术(RT-MCE)结合腺苷负荷试验检测缺血心肌的价值。方法在开胸犬中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心肌缺血及梗死模型。分别采集基础状态、缺血状态及梗死状态下的RT-MCE图像,然后于三种状态下给予腺苷140μg.kg-1.min-1持续静脉微量泵注射6 min,重复上述记录。利用Qlab分析软件得出左室16节段的时间-强度曲线,测量在负荷前后平台期心肌显影强度(A)、曲线上升斜率(β)及A.β的变化。结果在基础状态下,冠状动脉各节段应用腺苷后A、β及A.β较用药前均显著增加(P<0.05)。在LAD节段,基础状态与缺血状态的A、β及A.β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腺苷后缺血部位A值呈降低趋势,β及A.β略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状态下,LAD节段的A、β及A.β值均较基础状态及缺血状态显著性降低(P<0.01,P<0.05),应用腺苷后A、β及A.β值较用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技术结合腺苷负荷试验可以定量检测缺血心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静脉心肌志学造影在动态评价犬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时缺血、坏死心肌,及侧支循环逐步建立开放中的价值。方法:7只健康杂种犬,分别于基础状态,左冠前降支(LAD)结扎即刻、结扎后3h行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定量分析冠脉闭塞后心肌低灌注区视频密度峰值(VI),测量充盈缺损区面积,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1只犬于LAD结扎2min时因发生室颤死亡,统计分析时剔除,其余6只犬经静脉MCE未见血流动力学影响。LAD结扎3h的造影充盈缺损面积小于结扎即刻(P<0.001);LAD结扎3h的心肌低灌注区视频密度峰值较结扎即刻明显增加(P<0.001);心肌病理染色确定的坏死心肌部位在MCE的充盈缺损范围内。结论:MCE是反映心肌血流灌注的安全、有效方法,可准确评价冠脉急性闭塞时心肌血流灌注的变化及侧支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不同狭窄程度缺血患者左心室心肌局部应变变化。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13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狭窄组(104例),另将狭窄组分为轻度狭窄亚组(A亚组,n=34)、中度狭窄亚组(B亚组,n=36)和重度狭窄亚组(C亚组,n=34)。测量LAD供血区域心肌的应变指标:峰值径向应变(PLS)、峰值面积应变(PAS)、应变显像舒张指数(SI-DI),分析2D-STI及3D-STI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3D-STI的PLS较2D-STI值偏低(P<0.05),相关性良好(r值:0.58~0.76)。A亚组PA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亚组全部节段及B亚组前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前间隔中间段及前间隔心尖段的PAS值减低(P<0.05),C亚组全部节段及B亚组前壁基底段及心尖段、前间隔中间段及前间隔心尖段的SI-DI值减低(P<0.05);与B亚组比较,C亚组的前壁中间段及心尖段的PAS值减低(P<0.05),前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和前间隔心尖段的SI-DI值减低(P<0.05)。结论 3D-STI可有效评估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纤维早期形变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技术定量评价静息状态下急性心肌梗死犬缺血心肌血流量(MBF)的应用价值。方法18只健康开胸犬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h建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结扎前和结扎3h后经股静脉匀速推注造影剂(C3F8)行RT-MCE检查,并采集动态心尖四腔、二腔和左室长轴观图像待分析。处死犬游离心脏后,行伊文思蓝(Evansblue)和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双染色。在MCE时间-强度曲线上测量A值(平台期峰值强度)和β值(曲线斜率),计算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的血流量(MBF)。结果18只犬均成功建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模型。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RT-MCE显示18只犬心肌灌注良好;结扎3h后,MCE显示受累节段心肌出现灌注减少和灌注缺损。与病理染色结果对照:肉眼观察MCE定性诊断缺血心肌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87.4%;诊断梗死心肌的敏感性为60.0%、特异性为89.1%;静息状态下,以MBF<6.81ml.min-1.g-1诊断缺血心肌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7.1%,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下面积为0.977。结论RT-MCE技术定量诊断缺血心肌优于定性诊断,MBF<6.81ml.min-1.g-1可作为判断静息状态下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参考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