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少见而严重的血管急症。由于起病急剧。预后凶险,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给临床早期诊断造成一定困难。早期诊断是控制病程进展,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本组患者均因高血压病、冠心病疑诊为其他疾病住院。男7例,女1例;年龄45~78岁,平均61.72岁。8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平均8.56 相似文献
2.
1985年5月到1992年2月,我们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2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32例中,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12例,磁共振证实8例。32例中男21,女11,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51.2岁,其中马凡氏综合征合并夹层动脉瘤21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2.5岁,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11例,年龄52~71岁,平均57.5岁。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姜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3):311-31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检查诊断的2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超声诊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CT、MRI、DSA检查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7.5%、83.3%、81.8%。检查方法、探测部位、所用切面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简称AD)其特点是突然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和急性期死亡率高,因而提高早期诊断率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报道我院近三年来所见到的四例AD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诊断:附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病变。CT问世前,诊断者甚少。随着CT的普遍应用,近10余年来术前诊断逐渐增多。笔者分析了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检查。1资料和方法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50~70岁,病程12小时~6个月。临床表现多以剧烈... 相似文献
6.
2D-CDFI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8):637-637
患者男,55岁。因胸背部疼痛向上腹、腰部放射1月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史。查体:神清,自动体位,血压21/12Kpa,心界向左下扩大。剑突下有压痛,肝大肋下4cm,双肾区轻叩痛。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伴劳损。B超检查肝脏时发现腹主动脉中上段异常增宽,前后径3... 相似文献
7.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发生于主动脉壁中层的夹层血肿,绝大部分患者发病急骤而凶险,在短时间内可引起心、脑、肾等脏器各种并发症或主动脉瘤破裂导致死亡,为主动脉病变中首要致死病种[1]。 相似文献
8.
夹层动脉瘤,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是内科急症之一。因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够,常漏诊、误诊,导致生前确诊率不高。然而,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并不低,每年为5~10/100万人口。老年人常见,而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50岁以上者,发病率已从1950~1954年的每年5.1/100万人口上升至1970年~1974年的17.4/100万人口。因此,掌握夹层动脉瘤临床特征,了解其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对提高生前确诊率,进而为病人提供进一步治疗机会有重大意义。我院于1990年至1994年间共收治4名夹层动脉瘤病人,其中2例生前明确诊断。现就生前确诊的2名患者,总结临床诊断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及表现。材料与方法:用Acuson 128XP/10M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9例ADA患者首先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观察主动脉及分支内膜分离的部位,范围及鉴别真假腔。结果:19例ADA患者Ⅰ型4例,Ⅱ型6例,Ⅲ型9例。其中两例漏诊。敏感性89.5%,特异性100%。内膜分离是ADA的最可靠的诊断依据。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正确评价ADA受轻血管,对指导ADA的急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超在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彩超检查59例临床夹层动脉瘤患者,观察主动脉管腔内有无膜样回声及管腔内血流情况.结果:彩超诊断夹层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声像图上动脉管腔内见带状隔膜样回声,分为真腔和假腔,假腔内可伴有血栓.结论:彩超对诊断夹层动脉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做为常规筛选性检查.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真、假性及夹层动脉瘤各4、11及8例。观测瘤体和受累动脉的超声表现。结果 真性动脉瘤管腔局部扩张,平均内径31cm,2例伴附壁血栓。,假性动脉瘤瘤体内见涡状血流、附壁血栓及破裂口处双期双向血流。夹层动脉瘤病变动脉内可见纤弱回声光带,假腔内血流速度缓慢,真腔内呈五彩血流信号。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观察动脉瘤体及受累动脉情况,还可实时监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 1 998年 6月~ 2 0 0 2年 1月间对 5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经TTE检查依照Debacky分型[1 ] 。结果证明TTE对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结合经TEE检查可排除肥胖及肺气肿的影响即可确诊 ,结合文献资料超声综合技术对本病的敏感性为 97% ,特异性为 1 0 0 % ,是无创性检查首选方法。1 资料与方法58例均为 1 998年 6月~ 2 0 0 2年 1月间来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 42例 ,女 1 6例 ,平均 55 5岁 (2 9~ 80岁 ) ,患者在临床上常有剧烈疼痛、胸闷、心悸、心慌、气短、压迫和休克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部及周围血管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对我科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8例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4例,均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表现为腹主动脉局部扩张。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CDFI可识别夹层瘤的真腔和假腔。肱动脉及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各1例,CDFI见动脉有破口与肿块相通,肿块内有彩色和频谱血流信号。胰头周围假性动脉瘤1例,有胰腺炎病史,CDFI见肿块中有局部动脉型高速血流。8例均经CT、MRA或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可准确诊断腹部及周围血管动脉瘤,它是首选的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报告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及1例假性主动脉瘤(PAAA)的临床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所见,并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自1984年来发现6例AD,男女各4例,平均年龄51岁(42~65岁)。1例尸解,3例手术,1例CT证实;1例PAAA,女性21岁,经主动脉造影和手术证实。超声检查用Ultra Zmager及CFM—700超声多普勒仪,常规探查胸骨左缘长、短轴,心尖四腔及二腔图,剑下四腔及短轴,胸骨柄上大动脉长、短轴,必要时经胸骨右缘及锁骨下探查。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及表现。方法: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25人次螺旋CT检查,层厚10mm,螺距1.5。其中21例进行了29人次经胸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内动脉瘤1例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姚绍球,王炼,罗岚患者男,30岁,因血压持续性升高伴肾功能减退入院。8年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头昏、耳鸣,血压升高30.7/ 20.0kPa,经服用复方降压片、盐酸倍他乐克后症状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