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螺旋CT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自1997年5月至1998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诊断冠心病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共30例,均行心脏螺旋CT扫描。男28例;女2例。稳定型心绞痛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急性心肌梗塞1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8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60-1±9-2岁。1-2 检查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前2周内行心脏螺旋CT平扫。采用菲利浦TomoscanSR-700螺旋CT扫描机。在胸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以左心缘肺动脉段中点为基础,向下进行薄层螺旋扫描,层厚5mm,3…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脏冠状动脉螺旋CT扫描与DSA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于我院选取1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限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150例患者均分别进行螺旋CT扫描与DSA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SA检查的造影阳性率与螺旋CT扫描检查的冠状动脉钙化阳性率相比,数据差异无意义(P>0.05)。DSA检查的造影阴性率与螺旋CT扫描检查的冠状动脉钙化阴性率相比,数据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心脏冠状动脉螺旋CT扫描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可以有效的筛查冠状动脉疾病。通过准确检测出冠状动脉疾病的病变情况,为医师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科学依据,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痛的价值。方法:对比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门控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所得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三维重建,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及引起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的管腔狭窄及粥样斑块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附45例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佟铭,牛凤珍,胡小玲,龚连弟,林朝胜,韩雅玲,孙旗,苗志林,王冬梅,包卫东,王祖录,刘振春,关长群,李振荣资料与方法45例均系住院患者,临床可疑冠心病18例、冠心病13例、急性心肌梗塞9例...  相似文献   

5.
回顾分析收治的100例患者资料,患者均实施64排CT扫描诊断及冠状动脉造影,通过观察临床效果,对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价。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CT扫描检测出冠状动脉狭窄的符合率达90%,检测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符合率达95%,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符合率为70%,右冠状动脉符合率为48%。冠状动脉粥硬化的诊断,通过冠状动脉造影与螺旋CT检查都有一定的效果,对其诊断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评价胃及十二指肠水造影CT扫描,这种方法和所用的造影剂,材料与方法:收集1992-1999年有完整病史,胃镜检查资料和病理、手术资料的胃及十二指肠水造影CT检查病人100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水是胃及十二指肠CT扫描最廉价而又行之有效的造影剂;2、胃及十二指肠水造影CT扫描是形态学检查的一种新方法;结论:本研究填补了胃及十二指肠其他检查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探讨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相关的护理因素,减少影响影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提高诊断成功率。方法对35例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扫描期心率控制在70/min以下34例,影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1例因扫描期心率未能控制,不能满足影像学诊断的要求。35例对比剂灌注均一次成功,无1例外渗;无1例屏气呼吸失败。结论细致、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是协助医师顺利完成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所见冠状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关系,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方法 23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31~74岁)均行 MSCT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MSCT扫描采用心电门控触发成像,单次扫描时间为 0.32 s,层厚为2 mm×4 mm.将MSCT所见钙化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结果 58支发现钙化的血管中,78%有冠状动脉狭窄 (>50% ), 47支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 (>50% )的血管中,96%发现冠状动脉钙化.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冠状动脉钙化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较低而特异性较高.结论多层螺旋CT检出冠状动脉钙化简便易行,可广泛用于临床预测及早期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90例动态心态图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冠脉狭窄≥50%者151例,冠脉正常者39例。Holter监测检出缺血性ST段下移170例,正常20例。结论:Holter监测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89%。  相似文献   

10.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及成像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在图像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366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及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366名受检者.冠状动脉显示成功率96.7%,优良率82.2%,心率及心率波动与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呈负相关(r=0.905).当心率相对较高时,使用SSB扫描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要优于SSEG扫描.结论 合理选择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检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经手术证实的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扫描与脊髓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脊髓造影检查正确率为95.5%,CT正确率为80%。造成CT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为投照技术,扫描范围及CT检查的限度等问题。作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检查以脊髓造影最可靠。CT适用于下列情况:腰腿痛患者怀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的常规检查或首选检查;脊髓造影阳性或模棱两可而症状较重;脊髓造影发现多节段病变;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2.
冠脉造影阴性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65例术前拟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了解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科2002年8月至2006年4月有19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其中65例结果阴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心血管神经症20例,高血压病18例,其余分别是心肌病、心律失常、心瓣膜病、颈椎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目前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符合率。方法:选取2005-05/2006-07在解放军总医院疑似或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共85例,男64例,女21例;年龄41~83岁,平均61岁。85例患者均在64排螺旋CT检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冠状动脉狭窄的测定:64排螺旋CT借助血管分析软件,直接提供"直径法"和"面积法"的狭窄率数值。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管腔直径分为正常;25%~49%为轻度狭窄;50%~74%为轻到中度狭窄;75%~94%为中到重度狭窄,95%~99%为重度狭窄,100%狭窄为闭塞。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均以≥50%有临床意义)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符合率在左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为89%,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降支)为93%,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回旋支)为68%,右冠状动脉为48%。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较准确反应各支血管部位的狭窄程度,对左主干及前降支病变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符合率较高,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定性和定量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青年患者出现的不典型心绞痛及近似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临床不能诊断冠心病者18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CT检测对比研究。18例造影中3例冠状动脉狭窄占16.7%。18例冠脉CT检测中3例出现左冠脉走行粗细不均匀。高密度钙化,占16.7%。冠脉造影与冠脉CT对比;完全符合者15例,占83.3%,符合率较高。冠脉CT检测可作为无创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提示中青年可疑冠心病不能单凭临床症状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5.
黄桂传  李燕奎 《全科护理》2010,8(4):317-318
[目的]总结双源计算机体层成像(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能一次性成功完成扫描,且影像质量优良,无一例出现严重渗漏和不良反应。[结论]加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造影与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次极量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运动心肌核素显像两项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并在同期内(间隔<8周)接受SPECT检查,将CAG结果与SPE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冠心病35例,其它心脏病14例中,高血压病11例,心肌核素4例为阳性(占36.4%),3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为阳性(占33.3%),1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中2例心肌核素阳性(占18.2%).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冠状动脉造影的敏感性为97.1%,运动心肌核素的敏感性为91. 4%,特异性为81.8%.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显像均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由于后者的无创性,易于重复,是临床随访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其他疾病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随着国内大、中型医院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晋及,冠心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冠心病以老年人多见,中青年人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故临床接诊心前区疼痛的患者,不论年龄大小,医生易首先考虑到冠心病。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04年7月首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96例,其中老年50例,中青年46例,我们将2组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的对比分析,探讨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10月于我院同期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常规经皮冠脉造影的112位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常规冠脉造影为参考标准,对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按常规冠脉造影计算,112例患者共发现374处病变用于评价,MSCT造影检测冠脉病变总的准确性为90.6%,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4.3%和5.1%;其中MSCT检测为假阴性均发生在左回旋支和右冠远段,假阳性均为冠状动脉伴有钙化。结论:64排螺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但血管解剖和冠状动脉钙化可能会影响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价和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探讨中低档CT机是否可以检出冠状动脉分支及其钙化,以寻找一种非创伤性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解剖变化的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收集嘉兴市一院CT室1992年4月1日~1997年12月31日,60岁以上因其它疾病作胸部CT检查的病人,观察冠状动脉情况。CT平扫1461例(男1136例、女325例),加作增强扫描9例。结果:发现钙化LAD193例,LMCA88例,RCA58例,LCX19例,单支167例,双支52例,3支13例,4支3例。结论:1、中低档CT机也能检出冠状动脉分支及其钙化。2、CT发现冠状动脉钙化(以下简称CAC),高度提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使无自觉症状,也应进一步作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CHD)方面的其它检查,以求明确诊断。3、对拟心胸手术,尤其是冠脉搭桥手术,术前发现CAC(包括部位、范围),对确定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有指导意义。发现冠状动脉分支双轨钙化,提示管壁四周钙化可能,不利于行冠状动脉腔内扩张成形术。4、CT检查无创伤性,与有创伤性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者符合率达80%以上,而且CT可以发现细小钙化,这是冠脉造影所不及。病人易接受CT检查,如作心脏手术,则两者都需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以100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2019年9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扫描技术,研究组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对比图像质量、受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图像质量与参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研究组患者受辐射剂量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中应用低剂量扫描技术,不会影响扫描质量,且减少受辐射剂量,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