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战伤感染     
失活组织、血供障碍、血液聚集、伤口分泌物、异物污染以及水肿是战伤的特征。这使伤部抗感染能力下降。早期战伤都是污染的,因为各种投射物是污染的,故初期感染来自投射物。感染的菌种主要有:粪源性芽孢杆菌(产气厌氧菌、破伤风杆菌);非芽孢  相似文献   

3.
战伤感染     
战时伤员负伤后早期死亡的原因,是出血、休克和窒息,因此,每个军医人员都要熟练地掌握止血、抗休克和防窒息的技术。其次,战伤感染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负伤后一旦发生感染,轻则延长治愈时间,增加残废率,重则还会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4.
神经肽与伤口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愈合时,周围神经释放的神经肽在神经系统与损伤组织之间起着重要信号介导作用。神经肽不仅参与启动愈合早期的神经源炎性反应,并且通过对免疫细胞、修复细胞以及对生长因子网格的作用,调控伤口愈合。调节周围神经功能或在伤口局部应用神经肽,可能成为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6.
自然界有多少生长因子还不知道,虽然已确定了30多种,但其中许多可能是相同的。生长因子已开始显示大有希望促进伤口愈合。(1)表皮生长因子:主要刺激上皮细胞的生长(包括角膜上皮),可能在神经再生、肌腱愈合及血管生成中也起作用。正常情况下它在唾液腺中合成,动物之所以要舔伤口的原因便在于此。已开始在临床试验中应用对促进角膜移植和缺损的愈合,显示有效。在皮肤移植中,它可使供皮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索外源性血小板源伤口愈合因子(platelet-derived wound healing factors,PDWHF)对糖尿病困难愈性伤口愈合的改善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四氧嘧啶诱导SD大鼠血糖值〉1.8mg/L后,采用大鼠背部成对切口伤模型,一侧伤口局部应用PDWHF(100μg/切口),手术当日及术后连续6日每日1次,另一侧作为自身对照。体外培养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融合后  相似文献   

9.
10.
11.
应新加坡伤口愈合学会的邀请,中国烧伤创疡科技中心主任徐荣祥教授和冯皙于1999年10月6日~19日参加了于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细胞移植及其临床应用研讨会及新加坡伤口愈合学会成立大会”。会议上除新加坡医学科研机构、大学及医院做学术报告外,应邀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的专家学者作了有关伤口愈合的各种专题报告。我中心徐荣祥教授应邀做了专题为“应用MEBT/MEBO成功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报告”。会议的学术及专题报告所涉及领域除细胞移植及其在临床应用外,在伤口愈合方面,主要包括伤口无疤痕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源性血小板源伤口愈合因子(platelet-edrved wound healing factors,PDWHF)改善糖尿病难愈性伤口愈合的作用与 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44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鼠数=12)、糖尿病组(鼠数=32)。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值〉1.8g/L1 ̄2d后,在每组大鼠背部用外科方法剪云2块直径为1.8cm的全层皮肤  相似文献   

13.
14.
战伤感染死亡2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武器杀伤力增强 ,伤后感染率明显升高。 1979年 ,我院收治严重战伤感染 2 9例 ,均经积极救治无效死亡。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9例均为男性 ,年龄 1934岁 ,平均 2 4 1岁。由汽车送入我院 3例 ,由火车送入 2 0例 ,由直升机送入 6例。1 2 原发伤部位和伤情 见表 1。1 3 发生感染部位及构成情况 见表 2。1 4 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 <10× 10 9/L 2例 ,(112 0 )× 10 9/L 9例 ,>2 1× 10 9/L 18例 ;中性0 80 0 85者 3例。 0 860 90者 8例 ,>0 9118例。致病菌培养 :痰培养生长葡萄球菌、凝表 1 战伤感染死亡 2 …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87例,年龄21~56岁。治疗伤口裂开76例,伤口不愈42例,计118例。伤口裂开中,会阴侧切裂开53例,腹部肿瘤术后裂开23例,多发生于术后3~7天,伤口创面2cm×1.5cm~11cm×3cm。伤口不愈者中,引流管口不愈1...  相似文献   

19.
20.
放射可引起一系列皮肤组织的损伤效应,放射复合创伤后其伤口愈合有与普通创伤愈合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主要表现为伤口愈合过程的延迟甚至长期不愈合或癌变。对难愈合创面治疗措施的探索方兴未艾,多种生长因子的应用为促进放射复合创伤伤口愈合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开展此项研究对平时,战时均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