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样小鼠模型,为进一步探索SLE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亲代BALB/C小鼠淋巴细胞经静脉途径输入(BALB/C×C57BL/6)F1代小鼠体内,用ELISA测定IgG类抗ds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核型和免疫复合物沉积,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可浸出核抗原(ENA)抗体。结果亲代淋巴细胞所致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可诱导F1代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等多种ANA,免疫小鼠的肾脏有显著的免疫复合物沉着。结论运用慢性GVHR诱导的SLE样小鼠模型,小鼠发病迅速,抗核抗体的产生与人SLE相似,有利于实验室进行有关SLE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诱导抗双链DNA抗体和其他抗核抗体生成的免疫原是什么迄今不明,本研究试图阐明不同原因活化的淋巴细胞是诱导抗核抗体生成的免疫原。方法 用丝裂原(ConA/LPS)或IL2活化淋巴细胞及其染色质免疫同系BALB/C小鼠,用ELISA测定IgG抗dsDNA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核型和免疫复合物沉积,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m和抗RNP等抗核抗体。结果 上述原因活化的淋巴细胞及其活性染色质均能诱导抗双链DNA抗体和其他抗核抗体生成,免疫小鼠的肾脏有显著的免疫复合物沉着。结论 据本工作结果推测,活化淋巴细…  相似文献   

3.
ConA活化的淋巴细胞诱导自身抗核抗体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血清中出现的大量致病性抗核抗体(ANA)的免疫原至今不明,本实验试图阐明活化的淋巴细胞(T细胞)是诱导ANA生成的免疫原。方法:用ConA活化的F1代鼠淋巴细胞免疫F1小鼠,用ELISA法测定lgG类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用免疫荧光检测ANA核型和免疫复合物沉积,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结果:用ConA活化的淋巴细胞能诱导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等多种ANA,免疫小鼠的肾脏有显的免疫复合物沉着,揭示活化的淋巴细胞可能是诱导抗ds-DNA抗体和其他ANA生成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4.
抗双链DNA(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征性和致病性抗体,但该自身抗体的诱生机理至今不明。我们用刀豆蛋白(ConA)和脂多糖(LPS)活化的小鼠淋巴细胞为自身抗原,分别免疫同系小鼠,均能诱导出IgG类抗ds—DNA抗体,并且小鼠肾脏有IgG类免疫复合物沉积形成。结果提示活化淋巴细胞的核内成分是诱生抗ds—DNA抗体的自身抗原。  相似文献   

5.
Xie HF  Feng H  Zeng HY  Li J  Shi W  Yi M  Wu B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2):191-195,I0002
目的利用Sm抗原模拟表位肽免疫BALB/C小鼠,构建狼疮样鼠模型。方法用鼠Sm单克隆抗体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将筛选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DNA序列测定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初步确定Sm抗原模拟表位;进而用混合噬菌体阳性克隆皮下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G型抗Sm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抗核抗体(ANA)水平;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肾脏IgG型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及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免疫筛选获得的5个ELISA强阳性的噬菌体克隆的氨基酸序列IR、SQ、PP出现频率增加;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第28天出现Sm抗体、dsDNA抗体、ANA抗体,且滴度不断升高;第33天出现蛋白尿;肾脏可以检测到IgG型免疫复合物沉积及明显的肾脏病理改变。对照组小鼠无明显自身抗体产生和肾脏病变。结论利用Sm抗原噬菌体模拟表位肽可成功构建狼疮样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对苯二胺(PPD)与H2O2混合物诱导BALB/c小鼠产生狼疮样改变的作用.方法 将21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高PPD组(n=7,800 mg/kg)、低PPD组(n=7,400mg/kg)和对照组(n=7,生理盐水),经皮染毒.检测小鼠血清抗核抗体(ANA)与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及尿蛋白含量,染毒12周取肾脏组织做病理学检杳,观察HE、PAS染色及电镜下变化.结果 第12周高PPD组ANA(220.89±6.16)和抗dsDNA抗体浓度(34.30±1.29)分别高于低PPD组ANA(169.24±16.12)、抗dsDNA抗体浓度(30.78±0.64)和对照组ANA(92.22±7.94)、抗dsDNA抗体浓度(23.77±0.5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第12周高、低PPD组ANA和抗dsDNA抗体浓度均分别高于染毒前两组ANA和抗dsDNA抗体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自6周开始,各组小鼠尿蛋白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光镜下可见肾小球肾炎表现(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增宽,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内有大量分泌物),电镜示足突融合和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结论 PPD和H2O2混合物在诱导小鼠产生狼疮样改变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抗凋亡蛋白HAX-1对MRL/lpr狼疮鼠狼疮活动性的影响.方法 重组腺病毒AdHAX-1经腹腔注射MRL/lpr小鼠,每周2次,连续注射4周.分别在注射前、注射2周后及4周后检测小鼠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检测注射前及注射后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及尿蛋白水平;经RNAi使HAX-1表达下调后,观察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 HAX-1可使MRL/lpr小鼠的尿蛋白以及抗dsDNA抗体、ANA、抗组蛋白抗体、CIC明显升高,且产生IFN-γ水平升高,除抗组蛋白抗体及CIC外,其余指标与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PBS组)及对照腺病毒组(AdEGFP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组腺病毒组(AdHax-1组)小鼠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沉积强度明显较强且阳性肾小球数目较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Hax-1组肾小球的平均病变积分达1.50±0.34,与对照组(PBS组:0.67±0.14;AdEGFP组:0.81±0.2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Genesil-HAX-1可使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IFN-γ分泌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HAX-1是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因素,重组AdHAX-1可使MRL/lpr小鼠狼疮样症状加重,下调HAX-1表达可使病情减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Pristane诱导的BALB/c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2组,模型组单次腹腔注射0.5 ml Pristane,对照组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前及注射后每月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和抗Sm/RNP抗体含量,Albustix试纸法检测尿蛋白含量,每月定期观察小鼠症状和体征。6个月后处死全部小鼠后解剖,肉眼观察腹腔脏器组织病变,并取病变组织及肾脏做病理学检查,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法)及肾脏免疫复合物(IC)沉积情况(直接荧光染色法)。结果:模型组小鼠造模2个月后,血清抗Sm/RNP抗体和抗dsDNA抗体开始出现,并逐月增高,与同期对照组小鼠比较,3~6个月时血清抗Sm/RNP抗体和4~6个月时血清抗dsDNA抗体均明显增高(P0.01),且血清抗Sm/RNP抗体的增高较抗dsDNA抗体更为显著;尿蛋白(≥+)于造模后3个月时开始出现,6个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P0.01);3个月时模型组小鼠开始出现关节病变,6个月时其阳性率达55%,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P=0.004)。6个月后处死动物,解剖发现模型组大多数小鼠腹腔可见多少不等的脂肪肉芽肿结节;肾脏病理检查50%的模型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肾小球肾炎病变伴毛细血管壁大量IC沉积。对照组除1只小鼠在造模6个月时出现轻度蛋白尿(+)外,未见其他病变。结论:Pristane能成功诱发BALB/c小鼠SLE,且建立的SLE模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SmB/B’抗原表位的基因免疫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SmB/B’抗原表位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基因免疫的方法免疫同系Balb/c小鼠,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mB/B’抗体及多谱系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核型。结果SmB/B'自身抗原表位为基础的基因免疫正常小鼠诱导了多种抗核抗体的产生,除抗SmB/B’抗体外,还包括抗SS-A、SS-B、rRNP、Scl-70,这些抗体可与细胞的多种成分相结合。结论 抗SmB/B’抗体可由自身SmB/B’的抗原表位诱生,并可进一步诱导多种抗核抗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灭活肿瘤细胞免疫诱导机体产生抗dsDNA自身抗体及该自身抗体与抗肿瘤效应的关联性。方法以灭活SP2/0肿瘤细胞3次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2周后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dsDNA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用自身或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攻击经灭活SP2/0免疫的Balb/c小鼠,观察免疫保护效应;或以免疫血清与肿瘤细胞共孵育后接种小鼠,观察肿瘤生长和生存。结果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抗dsDNA自身抗体。体内攻击实验表明:抗dsDNA自身抗体滴度的降低与肿瘤细胞攻击后小鼠肿瘤生长呈负相关,免疫血清与肿瘤细胞孵育后接种小鼠可明显延缓小鼠的成瘤时间,延长生存期。结论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诱生的抗dsDNA自身抗体与体内抗肿瘤效应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局限性硬皮病(LSc)表现的自身免疫性和抗组蛋白抗体通常能被检测到。被抗组胺蛋白抗体识别的主要抗原是组蛋白H1、H2A、H2B,它们位于核小体的外部,更易于接近抗体并与之结合。因此在LSc中被假设为核小体或染色体作为免疫原诱导抗组胺蛋白抗体。目的:检测在LSc患者中是否存在抗核抗体表现。方法:抗核抗体、抗组胺蛋白抗体和抗双链DN A(dsD NA)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在LSc患者中IgG或IgM检出频率高于抗组胺蛋白抗体,49例中40(82%)对49例中26(53%)。无患者有抗dsDN A抗体。LSc中抗核抗体在3个亚型中具有相似的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金狼疮解毒丸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复制诱导型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狼疮样小鼠模型,研究紫金狼疮解毒丸对GVHR狼疮样小鼠模型的作用。结果显示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输入能诱导出dsDNA和抗组蛋白抗体的持续升高。尿蛋白异常并发生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等SLE样病变;用紫金狼疮解毒丸能显著地控制模型小鼠血清中抗dsDNA和组蛋白抗体的升高(P〈0.05,P〈0.01,P〈0.001)降低尿蛋白的阳转率(P〈0.05);非常显著地减轻肾小球病理改变。结论紫金狼疮解毒丸能控制SLE样小鼠相关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LAK细胞诱导抗双链DNA抗体生成的条件。方法以LAK细胞为免疫原,用不同的剂量、不同的途径免疫同系小鼠,对诱导抗dsDNA抗体生成条件进行比较。结果活化淋巴细胞诱导抗dsDNA抗体生成具有明显的免疫剂量依赖性和免疫途径选择性。皮下免疫细胞≥106组易诱导抗dsDNA抗体产生;皮下和腹腔途径是有效的免疫途径,能明显诱导抗dsDNA抗体的生成,而静脉则不易诱导该抗体生成。结论活化淋巴细胞达到一定的剂量,并经过适当的免疫途径就可以诱导抗dsDNA抗体的生成,此现象在临床上应用活化淋巴细胞治疗疾病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探讨环境因素在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方法雌性BALB/c小鼠30只,分为两组,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Pristane 0.5mL,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0.5mL生理盐水,注射前及注射后每月定期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及随机尿蛋白定量,8个月时处死动物,观察肾脏HE染色及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镜下变化。结果造模组ANA和抗dsDNA抗体分别于造模3个月和4个月时开始出现18个月时,阳性率分别为87.5%和47.8%;62.5%的小鼠出现≥+(300mg/L)蛋白尿;肾脏组织HE染色及直接免疫荧光染色见肾小球肾炎表现。对照组中各有1只小鼠分别为ANA、抗dsDNA抗体低滴度阳性;随机尿蛋白定量均≤+;肾脏组织未见病理改变。抗dsDNA抗体与蛋白尿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r=0.538,P=0.003)。结论Pristane成功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肿瘤细胞能否诱导机体产生抗dsDNA自身抗体及该自身抗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以灭活SP2/0肿瘤细胞3次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2周后采血,ELISA法检测上清中抗dsDNA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在此基础上,用自身或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攻击经灭活SP2/0免疫的Balb/c小鼠。结果 肿瘤细胞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抗dsDNA自身抗体,动态检测表明该抗体滴度在末次免疫后第3周达到高峰。体内攻击实验表明:抗dsDNA自身抗体滴度的降低与肿瘤细胞攻击后小鼠荷瘤大小相关联,提示机体可能通过消耗自身抗体抵抗肿瘤的生长,即自身抗体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应。结论 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诱导的抗dsDNA自身抗体参与了机体的抗肿瘤应答。  相似文献   

16.
ICOSL单克隆抗体对BXSB狼疮鼠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涵露  吴雄飞 《四川医学》2010,31(3):285-287
目的观察大鼠抗小鼠ICOSL多克隆抗体抑制ICOS(可诱导共刺激分子)信号通路对BXSB狼疮鼠病变的影响。方法大鼠抗小鼠ICOSL(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抗体尾静脉注射BXSB狼疮鼠,100μg/次,3次/周,共4周,对照组以相同量PBS注射,在治疗后观察血IgG型dsDNA抗体、尿蛋白、肾小球IgG沉积以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狼疮鼠的蛋白尿和IgG型dsDNA抗体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IgG在肾组织沉积以及肾组织病理损伤也较对照组减轻(P〈0.01)。结论抑制ICOS信号通路可减轻BXSB狼疮鼠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直接应用活菌苗在肠道内表达核小体通用性Th表位抗原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样小鼠模型口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以同系凋亡淋巴细胞免疫BALB/c小鼠制备SLE样小鼠模型,喂饲构建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菌株进行口服免疫耐受的诱导.观察SLE样小鼠模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等自身抗体、白细胞、蛋白尿和肾脏损伤情况.结果 成功制备了SLE样小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CTLA4-Ig-H2B组小鼠ANA、ds-DNA和抗核小体抗体等自身抗体的水平均较低,白细胞减少和蛋白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LA4-Ig-H2B组小鼠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沉积强度明显轻于CTLA4-Ig组和H2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积分(1.35±0.16)分比(1.66±0.23)分和(1.69±0.24)分,均P<0.05].CTLA4-Ig-H2B组肾小球病理损害积分与CTLA4-Ig组和H2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6±0.14)分比(1.73±0.25)分和(1.71±0.20)分,均P<0.05].结论 利用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携带核小体Th细胞表位肽H2B14~28诱导SLE的口服免疫耐受是可行的,这为口服诱导免疫耐受防治SLE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西兰小鼠NZB、NZW、及其杂交子代(NZB×NZW)F1小鼠血清抗DNA抗体的水平差异.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新西兰小鼠血清IgG及IgM型抗dsDNA及抗ssDNA抗体滴度.结果:与亲代NZB及NZW相比,其F1子代小鼠IgG型抗dsDNA及抗ssDNA抗体滴度明显增高(P<0.01),IgM型抗dsDNA及抗ssDNA抗体滴度则比NZW增高(P<0.01),比NZB反而降低.结论:致病性IgG型抗DNA抗体是促使新西兰小鼠狼疮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方法:采用德国IMTEC公司提供的ENA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包括抗SmD1、抗组蛋白、抗核小体抗体),操作规范的按着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结果:抗核小体阳性的病人11例,占12.5%,11例病人抗组蛋白全部阳性,有2例伴随抗SmD1阳性;抗组蛋白阳性的病人21例,占23.9%.抗SmD1阳性的病人12例,占13.6%.结论: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诊断SLE不应该只注重抗Sm、抗dsDNA两种以前认为是SLE特征性抗体,而应该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这样对诊断SLE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20.
Ag43/FGFR1嵌合蛋白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Antigen4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作为疫苗能否诱导小鼠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方法 利用重组的Ag43/FGFR1嵌合蛋白作为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分别用Western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产生的抗体及其亚型和脾脏中分泌抗FGFR1抗体的特异B淋巴细胞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发现,Ag43/FGFR1蛋白免疫组可以有效诱导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而小鼠FGFR1自身蛋白对照组、Ag43蛋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未发现抗自身FGFR1抗体.ELISPOT检测发现,与各对照组相比,Ag43/FGFR1蛋白免疫组分泌抗自身FGFR1抗体的B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均P<0.01).ELISA检测发现主要抗体亚型IgG1和IgG2b明显升高.结论 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质疫苗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抗小鼠FGFR1的自身抗体,可以考虑应用于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