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余甘子醇提物和盐提物对消化道代表菌种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确定余甘子对消化道菌群的最佳抑制提取物,并确定最佳抑菌部位,从而进行该部位对消化道菌群的抑制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管碟法用余甘子醇提物和盐水浸提物对消化道代表菌种大肠杆菌进行抑菌试验,测量抑菌圈直径及菌落生长状况来确定最佳抑菌提取物及最佳抑菌部位。采用宏量肉汤稀释法(试管法)进行该部位对消化道菌群的抑菌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结果 抑菌试验显示余甘子醇提物和盐提物均有抑菌作用,且盐提物抑菌作用较强,其最佳的抑菌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余甘子醇提物和盐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对各菌群的MIC值表明,对消化道常见菌群均有抑菌效果,且对厌氧菌的抑菌效果比需氧菌更好。结论 余甘子盐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对消化道菌群有较强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余甘子4种不同部位醇提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余甘子4种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对余甘子醇提物通过抑菌环法测定抑菌活性,对作用明显的菌种进行部位活性测试,对活性部位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余甘子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有强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产气夹膜杆菌、青霉、啤酒酵母和黑曲霉有抑制作用;余甘子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有强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0.0625、0.125、0.0625、0.25mg·mL-1。结论:余甘子醇提物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乙酸乙酯部位为其抑菌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1):72-75
目的:考察苗药大乌泡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将大乌泡叶煎煮水提物和80%醇提物均制备成质量浓度为200mg/m L的药液,并以氨苄青霉素和氟康唑为阳性对照(50 mg/m L),采用管碟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普通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的抑菌作用。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80%醇提物,得到相应部位萃取物(50 mg/m L)后,采用管碟法考察其对上述7种菌株的抑菌作用;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部位及对药物敏感的试验菌株,并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培养基平板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大乌泡叶的水提物几乎无抑菌活性,80%醇提物对各菌株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5种细菌的抑菌作用优于对2种真菌;大乌泡叶80%醇提物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位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石油醚和水层部位几乎没有抑菌作用,各萃取部位对真菌均未见抑制作用;大乌泡叶80%醇提物对5种细菌的MIC、MBC分别在6.25~12.5、12.5~25 mg/m L之间,其乙酸乙酯部位的MIC、MBC分别为3.13、6.25 mg/m L,其正丁醇部位的MIC、MBC分别在3.13~6.25、6.25~12.5 mg/m L之间。结论:苗药大乌泡叶的80%醇提物及其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细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苏秀芳  农万延 《中国药房》2010,(23):2115-2117
目的:研究人面子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研究。结果:人面子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每片0.117~0.234mg;正丁醇部位抑菌作用次之,MIC为每片0.496mg。结论:人面子叶乙酸乙酯部位抑菌作用较其它提取部位强,可为其后期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金盏菊水提物和醇提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2倍递增稀释浓度法检测金盏菊对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5种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金盏菊醇提物在10倍稀释浓度时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1 g.mL~(-1);金盏菊水提物在10倍稀释浓度时对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1 g.mL~(-1),其余稀释倍数均无抑菌作用。结论:金盏菊提取液对这5种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差,可能与金盏菊药用部位、提取溶剂及生长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异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为试验菌株研究千根草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通过K-B纸片扩散法及利用连续(试管)稀释法对70%醇提物,水层、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相萃取物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总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00g·L-1.粗分部位中,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抑菌活性最好,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12.5、3.13、25g·L-1,水层无抑菌活性.结论 千根草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9,(1):73-77
目的:考察山大颜根、茎、叶3个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并探究其抑菌作用机制。方法:将山大颜根、茎、叶的95%醇提物均制备成质量浓度为100 mg/mL(以提取物计)的药液,并以青霉素钠(0.5μg/m L)和硫酸链霉素(128 mg/mL)为阳性对照,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不同药用部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粪肠球菌等的抑菌作用。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山大颜抑菌活性部位,得到相应极性部位萃取物,制备成质量浓度均为100 mg/mL(以提取物计)药液后,考察其对上述6种菌的抑菌作用;并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培养基平板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极性部位及对药物敏感的试验菌株。然后在0.5MIC和MIC药物浓度下绘制敏感菌的生长曲线(作用36 h,每4 h测定1次),检测菌悬液中碱性磷酸酶(AKP)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作用10 h,每2 h测定1次),并以肉汤培养基代替提取物作为空白对照。结果:100 mg/mL山大颜根、茎和叶的醇提物对上述6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作用强弱为茎>叶>根;在山大颜茎的不同极性部位中,以乙酸乙酯部位的抑菌作用最强,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抑菌圈直径为(38.93±0.12)mm,MIC、MBC均为0.39 mg/mL。山大颜茎乙酸乙酯部位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菌悬液中碱性磷酸酶和蛋白质含量较空白对照显著升高(P<0.05)。结论:山大颜茎为抗菌活效部位,对常见的6种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以山大颜茎的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能逐步破坏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丁芬 《黑龙江医药》2013,26(1):58-59
白藓(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为芸香科(Rutaceae)白藓属(Dictamnus)植物.本实验主要对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白藓的95%乙醇提取物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和MIC法进行了抑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白藓种壳醇提物的氯仿相、乙酸乙醇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相似,对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中等强度的极性部位乙酸乙酯萃取相.从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极性较强的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4种细菌抑菌效果较为突出.白藓种壳粗提物氯仿相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金葡菌1.57 mg· ml-1、大肠杆菌1.57mg· ml-1、枯草杆菌3.13 mg.ml-1,变形杆菌3.13 mg·ml-1.白藓种壳粗提物乙酸乙酯相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金葡菌1.57 mg·ml-1、大肠杆菌1.57 mg· ml-1、枯草杆菌3.13 mg·ml-1,且对变形杆菌无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几种中药制剂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智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2027-2028
目的:探讨蒲公英颗粒、黄柏胶囊、鞣酸苦参碱胶囊和复方瓜子金颗粒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大小,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g/ml).结果:四种中药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23.7~38 mm,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为14.6~29.6 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2.4~32.6 mm(黄柏胶囊除外).结论:上述四种中药制剂中黄柏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为38 mm,MIC为9.76×10-4 g/ml,复方瓜子金颗粒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为32.6 mm,MIC为7.81×10-3 g/ml,黄柏胶囊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余甘子不同提取部位提取物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秋水仙碱和余甘子醇提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相部位组,采用尿酸钠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定大鼠关节肿胀度、观察大鼠步态、测定关节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考察余甘子不同部位提取物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余甘子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相部位的踝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各提取物组步态评分显著降低(P<0.05);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的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组大鼠血清的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余甘子提取物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局部组织和血清炎症介质(PGE2和TNF-α)的释放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市场两种习用土荆皮代用药材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为土荆皮的习用药材(水翁皮与余甘子皮)的药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基琼脂稀释法,研究水翁皮与余甘子皮的提取物对11株浅表性皮肤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结果土荆皮的提取物对武汉须毛癣菌、武汉近平滑癣菌的MIC和MFC3.13μl/ml,对其余9株皮肤癣菌的MIC和MFC6.25μl/ml,水翁皮与余甘子皮的提取物对试验11株皮肤癣菌的MIC和MFC>50μl/ml,达克宁的MIC和MFC<0.78μl/ml。结论土荆皮的两种习用药材水翁皮与余甘子皮体外对11株皮肤癣菌未显示出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荔枝草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分别以水、95%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作为溶剂,提取荔枝草的有效成分:采用琼脂稀释法观察荔枝草不同提取部位对11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并分别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荔枝草4个提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95%乙醇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最强。结论荔枝草的抑菌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95%醇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扛板归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确定其抗菌谱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 扛板归采用几种有机溶剂提取,研究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扛板归75% 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5.0×10-2、10.0×10-2、10.0×10-2、5.0×10-2 mg/mL.此外,扛板归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对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 扛板归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作为新的抗菌中药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4.
枸杞子提取物对各种常见细菌抑菌及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枸杞子提取物对各种常见细菌抑菌及抗炎作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K-B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观察枸杞子提取物对各种常见细菌的抑菌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观察枸杞子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枸杞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的抑菌作用为中度敏感,对白色念珠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为低度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5、0.0625、0.0625、0.125、0.25g/ml。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枸杞子提取物显著降低小鼠的肿胀度(P<0.01),剂量越高作用越明显。结论枸杞子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作用和抗炎作用,还具有降脂、抗衰老、抗诱变、耐缺氧、降血糖和对内分泌激素的调节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桦皮和白桦叶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白桦皮和白桦叶的提取物进行抗真菌试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方法:采用试管液基稀释法进行抗菌活性的试验。结果:测得白桦皮和白桦叶提取物对真菌中不同菌种的MIC值分别为0.313~10.000mg/ml和0.625~10.000mg/ml。结论:白桦皮和白桦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奇蒿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奇蒿80%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对临床常见菌种的抗菌活性。方法对中药奇蒿进行系统性分离提取,以80%乙醇粗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序贯使用纸片扩散法和常量肉汤稀释法,选用临床常见的致病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型ATCC25923)、大肠埃希氏菌(标准型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标准型ATCC27853)、无乳链球菌(临床型)、粪肠球菌(临床型)、福氏志贺菌(临床型)和痢疾志贺菌(临床型)。结果奇蒿80%乙醇粗提取物对痢疾志贺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25 mg/ml;奇蒿氯仿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的MBC为6.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为12.5 mg/ml;奇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福氏志贺菌、痢疾志贺菌、无乳链球菌的MBC均为6.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为12.5 mg/ml;奇蒿正丁醇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的MBC为12.5 mg/ml,对痢疾志贺菌的MBC为25 mg/ml;石油醚提取物未对测试的细菌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结论奇蒿不同提取物对临床多种致病菌表现出了良好的杀菌作用,在抗感染治疗领域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其有效单体及杀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