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CT诊断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探讨CT在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特征。材料与方法对36例头颈外伤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患者均行横位CT扫描。结果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好于基底节-内囊区,均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及内囊区,呈小片腔隙性低密度影响。结论CT扫描检查对外伤性脑梗塞的准确诊断,估计病变程度,预后及法医学鉴定及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外伤合并脑梗塞近年来已不乏见到,提高对外伤性脑梗塞的认识和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是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的关键,笔者回顾性复习和总结了2000年4月—2003年6月间,有明确脑外伤合并脑梗塞的病例资料共14例,并对其发病机制、CF表现及预后进行讨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与CT表现。探计其形成的机理、CT诊断价值及预后。方法:对10例有明确颅外伤史,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偏瘫、癫痫等症状的小儿均作头颅CT平扫。结果:10制均为单发腔隙性脑梗塞,其中3例双侧基底节区有小钙化灶。结论: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产生的机理可能是脑外伤引起脑血管痉挛性闭塞所致脑缺血性坏死。CT扫描对其诊断的确立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损伤较少见,早期正确的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3].笔者收集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患者10例,分析其影像学资料,讨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宏良 《放射学实践》2001,16(4):253-254
目的:探讨CT在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特征。方法:对15例头颅外伤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患者均为横断位CT扫描,。结果:外伤性腔隙脑梗塞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均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及内囊区,呈小片腔隙性低密度影,结论:CT扫描对外伤性脑梗塞的准确诊断、估计病变程度,预后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外伤性支气管断裂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损伤较少见,早期正确的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3].笔者收集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患者10例,分析其影像学资料,讨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损伤较少见,早期正确的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3].笔者收集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患者10例,分析其影像学资料,讨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对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及其特征。方法 对 2 6例颅脑外伤后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偏瘫患儿行横断CT扫描。结果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 ,均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内囊区 ,呈斑片腔隙性低密度影。结论 CT对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评估病变的程度及其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在外伤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特征.方法 对25例头颈外伤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患者均行横断位CT扫描,观察其CT征象.结果 外伤性脑梗塞在颅脑外伤后3天内出现15例,3~7天发现的梗塞占10例.CT表现为单侧大脑半球皮质、白质内楔形、扇形低密度灶,边界较清,呈典型或不典型大脑动脉供血区域.基底节梗塞灶,表现为基底节斑片状低密度灶,边界清楚,无明显占位效应.梗塞部位单发颞叶8例,额叶4例,枕叶6例,基底节2例,小脑半球2例,3例同时累及额、颞、枕叶.结论 CT扫描检查对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估计病变程度及治疗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附6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婴幼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附6例分析)唐承富张善撰郑晓林外伤性脑梗塞是颅脑外伤的并发症之一。发生于婴幼儿的外伤性脑梗塞比较少见,并具有一定的临床、CT表现及发病机理上的特点。本文就1992年~1996年经CT检查发现的6例作一回顾性分析。1材料与...  相似文献   

11.
小儿外伤性脑血管闭塞(附1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小儿外伤性脑血管闭塞的临床与CT表现。探讨其形成的机理及CT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有明确颅外伤及伤后肢体偏瘫等体征的幼儿进行了CT扫描观察并记录。结果:2例正常,1例大面积脑梗塞、7例腔隙性脑梗塞(1例于丘脑、6例于内囊)。结论: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在幼儿中常见,而且大部分病变都发生在内囊(6∶1)。其产生的机理可能是脑外伤引起脑血管痉挛性闭塞所致脑缺血性坏死。CT扫描对其诊断的确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分型与CT表现。方法:分析35例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根据其临床和CT表现分为二型:Ⅰ型(21例),轻微外伤型;Ⅱ型(14例),严重外伤型。Ⅰ型见于小儿,特别是婴儿,外伤轻微,CT表现为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81%(17/21)双侧豆状核点状钙化灶。Ⅱ型多见于成人,小儿少见,有严重的颅脑损伤,CT表现为基底节区或/和脑叶梗塞及颅脑损伤的征象,如脑内水肿,挫伤和颅内血肿等。结论:CT对外伤性脑梗塞有很大的诊断价值,两型可能有不同的发生机制,Ⅰ型主要是潜在性血管病变及血管痉挛所致,Ⅱ型主要与血管的损伤和受压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脑梗塞(附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儿童6例,成人6例,均有外伤史,都作头颅CT平扫。结果:12例头颅CT平扫先后都示低密度梗塞灶;其中5例在复查时发现。结论:①CT是外伤性脑梗塞的首选检查手段。②首次检查未见脑梗塞,应作CT复查。③当发现有其它颅内损伤时,还应注意有无外伤性脑梗塞。④外伤性脑梗塞好发于儿童,而儿童又好发于基底节区。⑤CT追踪观察对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腹膜后纤维化是一种临床罕见病,因其发病率低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被忽视.影像学检查对于其诊断和明确病因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腹膜后纤维化得到了早期诊断.多数腹膜后纤维化经恰当的手术及药物治疗,预后良好.就腹膜后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予以综述,重点介绍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唯一能分辨膝关节软骨韧带及滑膜液体等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它能发现其它影像学检查较难甚至不能发现的病变.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膝关节损伤患者伴有骨髓水肿,本文对我院56例外伤性骨髓水肿MRI表现,特别是脂肪抑制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诊断价值及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后的少见并发症,由于其临床表现易被外伤的早期症状所掩盖,故容易漏诊和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收集我院54例资料完整的外伤性脑梗死,对其临床特点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颅骨良性骨肿瘤在临床上不少见,但因其在部位上的特殊性,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有关其影像学表现国内、外文献报道相对较少,笔者报道41例均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颅骨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资料,旨在探讨其影像学表现相对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指导临床手术方案制定及判断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临床深部真菌感染日益增多且趋向复杂化,其影像表现多种多样.本文旨在介绍常见真菌肺部感染的病因、机制、诊断、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别是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真菌感染的肺部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X线平片及CT表现,评价影像学表现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主要X线表现:纵隔及皮下气肿,气胸或液气胸,肺不张,肺下垂征;CT检查可补充X线平片的不足,可显示气管支气管柱中断,气管移位或成角畸形。结论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头颅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附13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头颅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附13例报告)王亚非,李巧玉,蒋令,景成定,姚德惠,洪延宗,潘革,蒋素花脑血管病变所致脑梗塞常见,因四肢骨折、手术后等引起的血管栓塞性脑梗塞也屡见不鲜,但由于头颅外伤所致缺血性脑梗塞却少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1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