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体后叶素性心肌缺血模型再探   总被引:54,自引:7,他引:54  
本实验从自由基角度用垂体后叶素(Pit)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了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NBF),氧自由基(OFR)浓度,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Pit引起NBF显著降低的同时OFR浓度显著上升,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下降。提示Pit性心肌缺血模型有异常显著的自由基反应,这在抗心肌缺血损伤研究中为筛选某些氧自由清除剂提供了方便、廉价、在体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致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性大鼠血浆蛋白C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模型组,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血浆蛋白C活性和D-二聚体浓度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血浆蛋白C不是垂体后叶素致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主要因素,而D-二聚体增高参与了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冰通颗粒治疗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实验模型,检测心电图ST段、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采用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肌缺血实验模型,检测对T波的影响,并检测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结果丹冰通颗粒能明显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偏移,使血清LDH活性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高(P0.05)。丹冰通颗粒能明显抑制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T波高度的变化,可明显增加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结论丹冰通颗粒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心肌缺血内皮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对血浆及心肌组织内皮素(ET)浓度影响的量效及时效改变,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垂体后叶素(Pit)诱发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并观察了相同剂量Pit作用下的不同时点的大鼠心肌组织及血浆的ET浓度的变化,然后做心肌ET-1的免疫组化及基因表达。结果:随着Pit剂量的加大,血浆及心肌组织ET浓度逐渐升高,当Pit剂量升至15U/kg体重时,其ET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Pit注射后1hET浓度升至高峰,当缺血时间大于1h后,ET浓度有所回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ET-1主要定位在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组心肌ET-1染色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T-PCR结果显示缺血组PCR产物条带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性心肌缺血可引起血浆及心肌ET浓度的升高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及时效关系,这可能与缺血刺激心肌ET-1基因的表达及蛋白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刺五加对大鼠实验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静脉和腹腔给药方式,观察了刺五加对垂体后叶素和异丙肾上腺素所致SD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可见:刺五加能显著减轻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抑制脂质过氧化物(MDA)的生成,并对急性心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而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心肌缺血心电图的ST段偏移亦有对抗作用,也能保护SOD活性和减少MDA生成,并能明显减轻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大  相似文献   

6.
心肌缺血时NO代谢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过程中一氧化氮(NO)代谢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小鼠在体心肌缺血模型和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分别观察不同程度和时间缺血对心肌NO浓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缺血对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和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垂体后叶素(Pit)剂量的增加和Pit加入后时间的延长,心肌NO代谢产物浓度逐渐下降。在体实验中,Pit剂量为30U/kg及Pit注入后30min,心肌NO代谢产物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离体实验中,Pit剂量为200U/L和Pit加入后15min,心肌NO代谢产物浓度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缺血组心房肌和心室肌内NO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70±1.30)个/5个视野和(6.19±1.01)个/5个视野]和NOS活性以及NOSmRNA基因表达(灰度测定值分别为28.33±5.50和33.67±6.67)均少于正常对照组[NOS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3.94±2.35)个/5个视野和(17.68±2.76)个/5个视野,灰度测定值分别为52.83±5.19和60.33±8.50](P<0.01)。结论:心肌缺血引起心肌NO浓度的显著下降,其机制可能是缺血引起了NOSmRNA基因表达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飞龙掌血水提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飞龙掌血水提物(F01)对急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药物的作用。结果:F01(175或300mg/kg)及维拉帕米在大部分时点上能明显缓解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心电图T波变化(P<005或P<001)。垂体后叶素使对照组100%的动物发生心律失常,而在F01组(100、175或300mg/kg)及维拉帕米组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70%(P>005)、44%(P<005)、20%(P<001)和11%(P<001)。结论:F01对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效应与剂量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心肌缺血时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β -AR)信号转导改变 ,以及四逆汤对其影响 ,应用心得安阻断 β-AR ,以垂体后叶素 (Pit)造成大鼠心肌缺血 ,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测定心肌细胞膜 β -AR密度 ,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心肌细胞膜腺苷酸环化酶 (AC)活性、外周血及心肌组织中环磷酸腺苷 (cAMP)水平。结果提示 :心肌缺血时 β -AR密度上调 ,而AC活性及cAMP水平却低于正常组 (P <0 .0 1)。四逆汤 (SD)能提高 β -AR密度 ,增加AC活性及cAMP水平 ,促进心肌 β AR信号转导。同时也表明 β -AR、AC和cAMP的放射分析对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文  饶志仁 《解剖学报》1998,29(3):246-250,I006,I007
为研究急性心肌缺血时大鼠延髓内脏带内SP受体的分布及形态学变化,采用ABC法对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后的大鼠延髓进行了抗SP或抗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Fos/SPR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静脉内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后,在双侧MVZ内出现Fos阳性神经元,在锥体交叉和最后区水平,SPR免疫反应结构较未注射组明显增强,背内侧部迷走神经运动背核的SPR-LI纤维也由弯曲的粗纤维变为细的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保心包贴膜有否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在大鼠冠脉结扎致心肌缺血模型上,观察本品对心电图,心肌收缩性,血清生化指标,心肌梗塞面积等影响。结果:本品5、10、20g/kg剂量范围内减少心律失常频率,改善心电图ST段变化,对抗心肌缺血后LDH、CPK和MDA的升高和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尚能部分对抗心肌缺血后dp/dt max,Vmax,Vpm的降低和LVEDP,-dP/dtmax,LVET和心肌耗氧量的升高,结论:本品有抗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左室心肌梗塞(MI)是否会直接影响右室功能,至今尚有争议。本实验观察大鼠左室MI时右室dp/dt max的改变及其与左室dp/dt max和梗塞范围(IS)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冠脉结扎后1天,在左室dp/dt max显著降低的同时,右室dp/dt max也显著降低,且与左室dp/dt max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而与IS呈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在冠脉结扎后3天时,左室dp/dt max有显著恢复,但仍低于对照水平,而右室dp/dt max已恢复正常,且与左室的dp/dt max和IS间不再具有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由此证明;在大鼠左室MI早期,右室收缩性能可受到直接影响,影响的程度与IS及左室收缩性能降低的程度相关;但当左室收缩性能恢复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影响消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神经酰胺的变化并探索它与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垂体后叶素(Pit)诱发小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取心肌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通过DNA ladder和Dapi荧光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通过高效薄层层析及薄层层析扫描,用随引标准曲线计算心肌组织中神经酰胺的含量。 结果: 模型组心肌细胞有凋亡特有的DNA ladder,凋亡指数和神经酰胺含量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神经酰胺含量与凋亡指数和MDA含量均呈明显正相关(r=0.970,P<0.01;r=0.974, P<0.01)。 结论: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伴随着氧化应激和凋亡第二信使-神经酰胺含量的增高,最终发生了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急性心肌缺血时大鼠延髓内脏带(MVZ)内SP受体的分布及形态学变化,采用ABC法对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后的大鼠延髓进行了抗SP受体(SPR)或抗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Fos/SPR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静脉内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后,在双侧MVZ内出现Fos阳性神经元;在锥体交叉(PYX)和最后区(AP)水平,SPR免疫反应结构(SPR-LI)较未注射组明显增强,背内侧部迷走神经运动背核(nmdX)的SPR-LI纤维也由弯曲的粗纤维(羊毛型)变为细的直纤维。30%左右的SPR-LI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的传导或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丝瓜络(RLF)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预先给予昆明种小鼠丝瓜络煎剂0.1mL/10g灌胃,每日2次,1周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0.03U/g和等量的硝酸甘油诱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心电图的变化,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钙敏感受体(CaSR)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表达变化,揭示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1、2、4和6 h组(I/R 1 h、2 h、4 h、6 h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和松结的方法,复制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测定血清LDH、SOD活性和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aSR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LVSP、左室内压±dp/dtmax及SOD活性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减低,LDH活性和MDA含量在再灌注2 h时最高;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在再灌注1 h、2 h较重,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1 h、2 h心肌组织CaSR的mRNA表达升高,再灌注4 h、6 h后降低。结论: CaSR mRNA表达多时心肌损伤较重,CaSR可能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一种经冠状窦手工插管测定动物心脏冠脉血流量的实验方法。方法:将自制带钩的双腔和单腔玻璃导管经右心房或右心耳插入冠状窦,连接流量计,并通过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观察冠脉血流量变化。结果:11例实验动物(包括犬、猫、兔)均顺利插入冠状窦,且血流直接回流到右心房,未出现滑脱现象;插管过程中未发生心室纤颤;分别应用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后,冠脉血流量明显增加或减少。结论:本实验方法成本低廉,插管牢固,可用此法进行冠脉血流量监测及冠心病治疗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垂体后叶素、异丙肾上腺素所致急性、慢性心肌缺血、坏死的模型,在心电图上ST-T有明显变化,甚至有心律失常的发生,发生率可达80%。经N-BT染色,心肌梗塞率占全心重59.5%。(木忽)木甙、心得安均有保护垂体后叶素、异丙肾上腺所致急性、慢性心肌缺血、坏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老龄心脏疾患大鼠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的微循环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微循环角度探讨老龄心脏疾患大鼠对中大型手术的耐受性。方法老龄大鼠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对老龄心肌缺血大鼠围手术期脊斜肌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有心脏疾患的大鼠手术后1h血压明显不降,微循环中第三级动、静脉的血流速度、血液流量和毛细血管开放数明显减少,动、静脉血管口径无明显变化。无心肌缺血的对照老年大鼠手术后,其血压和上述微循环参数无明显改变。结论根据本实验推测老年患者只要器官功能尚正常,可耐受中、大型腹部手术,但有心肌缺血表现时手术会带来机体微循环的严重紊乱,需要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护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丹参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注射液(DSZ)对缺血心肌细胞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以40%丹参注射液0.25ml/10g灌胃处理,一周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Pit),复制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小鼠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DSZ预处理小鼠心肌组织NOS、SOD活性显著增加,而MDA的含量及血清CK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参减轻心肌缺血引发的损伤,保护心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缺血心肌组织NOS、SOD活性,减少MDA含量和血清CK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大剂量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这一比较公认模型的中医证型属性进行反证研究. 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失笑散组、瓜蒌薤白白酒汤组、参附汤组和生脉散组.采用20U/kg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共3 d,建立心肌缺血模型,以经典小复方失笑散、瓜蒌薤白白酒汤、参附汤和生脉散进行治疗,分别对应临床最常见的冠心病四种证型--心血瘀阻型、阴寒凝滞型、阳气虚衰型和气阴两虚型,以期了解该模型归属何种中医证型.疗效判定选择常用的经典指标,包括:心电图、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并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