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强调,护理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与持续的改进机制,清楚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建立定期监测、反馈机制。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促使麻醉专科护理人员工作范畴、核心能力等研究逐步开展,国内很多地区已初步建立了麻醉护理教育、培训及管理模式[1]。麻醉护理尤其是麻醉后恢复室护理与病区护理具有诸多不同之处,如患者流量大、周转迅速、病情危重及综合护理要求高等,需要更为  相似文献   

2.
朱琼 《哈尔滨医药》2012,(5):397-398,400
目的了解目前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现状,探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对策,从而减少医院感染,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法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采取多种形式的综合教育措施,完善手卫生设施等方法,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及执行率。结果领导重视,改善洗手设施,采取教育干预、产品干预、行为干预,增加护理人员,减少工作量等对策。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但仍然不容乐观。结论要想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洗手质量,必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普外科,手术、急诊、危重患者较多,护理工作量大。而近年来由于招聘护理人员的增加,队伍趋于年轻化,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护理质量难以保障[1]。如何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工作、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目、不断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肿瘤内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工作的1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视为对照组,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实施了品管圈活动视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后、清洁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液体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47.41%、57.50%、52.21%、41.67%;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后、清洁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液体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76.65%、79.13%、90.20%、7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卫生知识、手部卫生、消毒隔离、操作技术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方面,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要明显高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可以提高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时,将有关的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主要依据,使护理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节约卫生资源。美国护士协会已经把循证护理实践作为他们制定标准的一部分^[1]。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护理人员离职率的不断增高,其离职行为及其原因越来越受到护理管理者的广泛关注。护理人员的流失造成了许多方面的影响,如导致在职护理人员思想不稳定,使更多护理人员产生离职意愿,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造成国家教育经费及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整个护理学科的发展[1]。尤其是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在新形势下如何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和工作现状。方法采取整群抽样,于2014年7~8月对本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各层级护理人员工作内容中实施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的频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直接护理中,不同学历、职称、年资的护理人员护送检查、卫生处置、预检分诊、院前急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护理中,不同年资、职称的护理人员临床带教、护理质控、护理科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学历、低职称、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实施护送检查、卫生处置、院前急救的频次高;高年资、高职称的护理人员实施预检分诊、临床带教、护理质控、护理科研的频率高。急诊科各层级护理人员能力不等,但实际工作中,除护送检查、卫生处置、预检分诊、院前急救、护理教学、护理质控、护理科研等少数项目外,其余工作内容基本相同。结论急诊科人力资源应科学合理分层配置,以保证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急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段培蓓 《淮海医药》2005,23(6):492-493
2005年是医院管理年,全国各省、直辖市相继出台了新的医院评审标准。新标准给广大护理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护理质量管理理念,即全过程质量管理原则、持续质量改进原则、以及护理质量零缺陷观点[1]。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比、护理人员数与床位比都有了具体的规定。然而在目前的  相似文献   

9.
<正>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护理管理者水平、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护理服务技术和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促使护理质量管理成为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全面提升深化护理质量管理[1]。"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信息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海量数据,有利于护理研究者提取和分析护理信息。本研究应用Cite Space可视  相似文献   

10.
孙志桂  厉娜  陈慧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541-2542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之一,为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作为医院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科室,半年来,护理部对护理人员进行了调配和规范化培训,科室制定了示范病房工作流程,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保证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在卫生服务行业中,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是最大的。持久的压力会减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质量难以提高,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和需求,就护士所承受的压力来源泉及建立对策给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93-109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病人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卫生事业逐步走向法制管理轨道。护理人员了解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防范护理纠纷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卫生消耗品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医疗卫生用品.是对传统卫生材料的有效改革.自投放临床以来,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医源性感染,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护理质量,对防病、治病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玲凤 《淮海医药》2004,22(1):65-65
医院所有在职护理人员中,45~55岁已属于大年龄,而大年龄护理人员在医院护理人员中是一个不小的群体,关注这一群体对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笔2002年对大年龄护理人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确认、分析、预测和规划护理工作领域内的变革及护理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根据护理服务岗位要求和护理人员更新、变动、退休和晋升预测医院内部护理人力的数量和质量计划,帮助医院明确护理各部门哪些岗位需要护理人员以及这些岗位需要的护理人员须具备的资格。  相似文献   

16.
荣向霞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809-1810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鸯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整体质量水平,如何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是每个护理管理者孜孜探讨的问题,我院护理部在注重患者满意度,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的基础上,借鉴现代服务行业先进管理经验.开展了“星级服务”的护理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礼仪化、高品位化.  相似文献   

17.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法律文书,其记录质量的好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经验总结、临床教学和分析医疗、护理事故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它也反映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护理工作的主动与被动与护理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和生活服务的过程和效果,以及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程度。护理质量不是以物质形态反映其效果和程度,而是通过在护理服务的实际过程和结果中表现出来的。护理服务的质量由护理设施、护理技能、护理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行为关系来决定。  相似文献   

19.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原本热爱本职工作的护理人员,在长期的低收入、超负荷工作量、不被社会理解的高压环境下,逐渐出现体力不支、情绪低落、甚至怀疑自己职业的选择,进而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出现转岗、离职等现象。医院护理人员紧缺、流动性大成了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问题。因此,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我院运用对护理人员人性化管理的方式,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爱岗敬业,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张乐如  王学兰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9):707-707,720
护理文书是患者病情变化及其治疗过程的客观反映,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的具体体现及凭证,它真实全面地记载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护理和治疗措施,护理病历不仅反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文化素质、思维方式、知识范围和工作能力,也体现着医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之一.如何让护理人员写好护理记录,是值得护理管理者深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