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确保静脉通路开放,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必须做好的一项护理工作。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全身小血管受损伤为基本病变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危重型出血热常因皮肤出血淤斑,血压下降休克、血管塌陷等因素,造成开放静脉通路困难,继而影响病人抢救给药。近年来,我院共收治了26例FHE病人,其中危重型出血热病人6例,没有1例因静脉通路开放不及时,影响抢救工作。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疾病,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之出现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为其特征,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相似文献
3.
探讨5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和护理。其主要措施以早诊断,早休息,少搬动为重点,以克服休克,防治肾衰,止血,抗感染为关键,在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的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之出现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为其特征[1]。1996年7月~1998年3月,我院染科共收治并经临床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52例,其中危重型14例。由于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死率除与病型轻重有关外,与治疗早迟,措施是否恰当亦关系甚密。为加强对其认识及提高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流行病学史:14例中男性11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19~52岁。8例患者居住环境差,常有老鼠出没,3例患者曾接触死鼠或鼠的排泄物,1例患者有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接触史,2例无明显诱因。12…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e fever, EHF)在国内发病率颇高,死亡主要见于危重型患者。对于危重型患者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们在抢救危重型EHF中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6.
247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及护理体会谭立敏谭丽群谭希修本研究获1995年度山东省平度市科技成果奖作者单位:266700山东省平度市中医院(谭立敏);266000青岛市儿童医院(谭丽群);266700平度市人民医院(谭希修)谭立敏女36岁主管护师1... 相似文献
7.
8.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Hantan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常见的急性肾衰发病原因。肾衰也是EHF常见的死因。若能早期诊断、治疗措施得力,较多患者可望得救。现将我科近15年来收治的危重患者22例,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分析其特点及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危重型EHF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14例治愈出院(占58.3%),死亡10例,占41.7%。死亡患者具有多种并发症,死因主要为心衰性肺水肿、难治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脑出血等。结论危重型EHF具有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提高危重型EHF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各种并发症是危重型EHF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995年6月至2002年6月我院收治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58例,均经血液透析治疗,使患安全渡过危险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国内对于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低氧血症的研究报道少见。本文通过对110例危重型EHF患者血气分析的研究,发现危重型EHF由于持续性的低氧血症,可导致脑、心、肾等多器官功能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从而加速危重型EHF的恶化。现将观察结果报道于下。一般资料110例危重型EHF为近4年本科住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危重型出血热病患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咸阳市中心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危重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危重型患者20例运用CVVH治疗,对照组20例危重型患者运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治疗。两组置换液的速度均是2800mL/h,连续时长为36h,同时运用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对最终结果加以科学评价。结果观察组有13例患者痊愈,肾功能的恢复周期较短暂,3例出现并发症,1例出现低血压,2例有消化道出血症状;对照组患者肾功能恢复周期较长,有6例患者死亡,1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低血压9例,出血3例,透析失衡综合征2例。结论CVVH在治疗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方面已达到治疗目的,也能确保透析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35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5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死亡原因分析朱思和刘茂才陈焕永马英骥于丹萍作者单位:150001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传染科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治疗近年来有较大的进展,在传统液体疗法基础上先后开展了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为渡过尿毒症关开展了扩肾... 相似文献
15.
韩晓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199-199
肾综合征出血热为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要特点,大多数患者经历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等五期,本病可以分为非典型、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等五型,其中危重型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做好此类患者的观察护理工作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6~2007年收治的21例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孙彪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2,(12)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从远东横垮西欧地区均有流行,在我国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1981年所报告的病例已超过4万。发病率为3.13/10万人,死亡率达6.43%。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但至目前为止,尚无特殊疗法。从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中体会到,EHF治疗的关键在于:(1)发热期进行恰当的体液疗法及免疫治疗。(2)低血压少尿期需积极扩容,恢复有效血容量,维持内环境平衡,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3)采取综合性利尿措施促进利尿,控制高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及时发现和防治严重并发症为大出血、心衰、肺水肿、继发感染等。一、发热期护理早期卧床休息,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相似文献
19.
20.
王永沽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5,(1)
我院自1983年11月至1984年3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192例,治愈188例占97.9%,死亡6例,占2.1%。结合临床实践,谈谈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一、发热期 1.一般护理:发热期应严格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饮食。2.高热的护理,体温在39℃以上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如冰袋,冰帽)或应用激素等。经降温处理后,半小时复查体温一次。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