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4例(开腹组)对比,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0、9.17、11.28,P均〈0.05);术后体温〉38℃和术后需镇痛例数显著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5.58、5.76,P均〈0.05);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8,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发热少、住院时间短和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行LAVH 126例患者的资料(腹腔镜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同期基本情况相当的126例经腹子宫切除术(TAH)患者作为对照组(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①手术时间:腹腔镜组90—175min,平均125min,开腹组48—115min,平均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出血量50—90ml,平均75.5ml,开腹组出血量110~160ml,平均12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恢复情况:腹腔镜组术后3d内平均最高体温、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7.5℃、20h、9.5h;开腹组术后3d内平均最高体温、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8.6℃、48h、40h;以上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为3.17%,开腹组为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可拓宽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用范围,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颈肌瘤挖除手术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10年1月28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宫颈肌瘤挖除术(腹腔镜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年30例开腹行同类手术患者(开腹组)作为对照。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68.21±42.60mL)显著少于开腹组(152.33±66.22mL)(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96±3.81d),显著短于开腹组的(28.73±6.23d)(P〈0.05);腹腔镜组术后留置导尿平均时间(27.89±7.22h),显著短于开腹组(31.93±7.75h)(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平均时间(6.33±1.01d),显著短于开腹组(7.65±0.77d)(P〈0.05)。2组肌瘤大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宫颈肌瘤挖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和良好的手术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探讨两种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比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9月我科339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同期284例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病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恢复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腹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进流质时间均早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拔除胃管的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少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5%,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围术期护理的关键在于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和加强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1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34)和开腹手术组(n=37)。分别于手术前、手术结束即刻以及术后24 h测定2组患者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观察2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手术结束即刻及术后24 hAPTT、INR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 h PT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 2组患者FIB以及D-D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胃癌手术及常规开腹手术后,血液均呈高凝状态,有术后发生血栓的风险,且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应在围术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与同期43例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0.01),术后使用止痛剂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年内妊娠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王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4):1940-1942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镇痛药物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子宫肌瘤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46例,开腹组4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镇痛药应用效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卵巢功能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手术后腹腔镜组卵巢功能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术后疼痛出现时间[(505.12±307.64) min]明显晚于开腹组[(58.50±3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15.22%)明显低于开腹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2天开始,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腹腔镜组下降趋势较开腹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损伤较轻,同时可迅速缓解疼痛症状,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该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各57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定为治疗组,开腹手术患者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1年内的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妊娠、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患者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较开腹手术好,可提高子患者术后妊娠率,且创伤小,安全、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在有生育要求的休克型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及再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其中通过腹腔镜手术78例,开腹手术6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术后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并随访输卵管通畅及受孕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再妊娠率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是安全及可行的,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再妊娠率。对于有生育要求的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与经腹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2月-2008年3月间648例妇科良性疾病非子宫脱垂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中开腹组602例和腹腔镜辅助阴道全子宫切除组46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既往腹部手术次数、其他系统合并症、体质量指数(BM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H组产次少于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的妇科疾病种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H组比LAVH组手术时间短(P〈0.05)、出血比LVAH组少(P〈0.05),血红蛋白下降值比LAVH组少,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H组比LAVH组术后住院时间长(P〈0.05)、术后恢复正常排便时间长(P〈0.05),术后3d内最高体温TAH组稍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的子宫原位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AH组切除的子宫更大(P〈0.05)。LAVH组中转开腹率为4.3%。LAVH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6),TAH组并发症发生率10.6%(64/602),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在手术时间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组(腹腔镜组)50例及开腹手术组(开腹组)4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 h及术后24 h,用Clauss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PLT),用INR法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结果术后1 h及术后24 h两组APTT、INR以及PLT较术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FIB及D-D均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FIB术后1 h组虽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术后1 h及24 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两组明显增高,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均能使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增加了术后血栓发生的风险,并且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共127例,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Hp感染的检测、凝血功能(PT、APTT、TT、FIB)及Hs-CRP检测,依据超声检测结果分为不稳定斑块组(85例)和稳定斑块组(42例),依据Hp感染的检测结果分为Hp(-)组(53例)和Hp(+)组(74例),比较各组一般情况和各项检测指标变化。结果不稳定斑块组Hp感染阳性率、Hs-CRP与FIB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其APTT水平则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Hp(+)组斑块不稳定比率、Hs-CRP、FIB水平显著高于Hp(-)组,APTT则显著低于Hp(-)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Hp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密切联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及癌组织中Bcl-2、Ki-67的表达.方法 将8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双附件切除术,开腹组进行腹式广泛子宫切除联合双附件切除术.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Bcl-2阳性表达率(51.1%)及术后以Ki-67为代表的细胞增殖指数PI[(28.09±15.60)%]与开腹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在常规手术时间内并不影响子宫内膜Bcl-2、Ki-67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3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1例卵巢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77例)和腹式组(74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对2组患者的治愈率、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术前、术后各项激素指标水平变化及术后3、6个月卵巢储备卵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低于腹式组(P<0.05或P<0.01);腹腔镜组术后1个月的治愈率为77.9%,术后3个月的治愈率为92.2%;腹式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治愈率为71.6%,术后3个月的治愈率为94.6%。2组术后1、3个月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E2均明显下降,FSH、LH明显增高(P<0.05或P<0.01)。腹腔镜组FSH、LH、及E2水平与腹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各种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3个月窦卵泡数均较术前明显减少,腹式组较腹腔镜组减少的更明显(均P<0.05)。2组术后6个月窦卵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疗效好,但必须准确掌握手术指征,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癌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治疗小肝癌(病灶直径≤3 cm)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共收治原发性小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184例。184例患者均联合行脾切除术,根据术中对肝癌的处理方式不同,将184例患者分为两组:肝癌切除组89例,射频消融组95例。分析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间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术前肝功能分级、术后1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射频消融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明显少于肝癌切除组(P〈0.05)。肝癌切除组术后再出血、顽固性腹水、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射频消融组(P〈0.05),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射频消融组(P〈0.05)。结论 肝癌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对肝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适合于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癌。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恶性血液病(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除外)菌血症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以及D二聚体(D-D)与感染相关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恶性血液病伴发热的2062例住院患者,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取326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非菌血症组(n=176),非菌血症低蛋白组(n=78)和菌血症组(n=72),分别记录PT、APTT、FIB、TT、ATⅢ、D-D、Plt、PCT、CRP、IL-6、SAA水平和分析数据.结果表明,菌血症组血浆凝血时间中位PT水平、中位APTT水平、中位D-D水平、中位Plt水平高于非菌血症组,炎性因子中位PCT水平、中位CRP水平、中位IL-6水平、中位SAA水平均高于非菌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血症组中位ATⅢ的水平低于非菌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浆TT、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菌血症组与非菌血症低蛋白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炎性因子PCT水平与APTT、D-二聚体呈正相关,(P<0.05),与AT-Ⅲ呈负相关(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菌血症患者全身炎症反应与凝血反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菌血症组炎症反应水平明显高于非菌血症组,同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胰脂肪酶(LPS)、C反应蛋白(CRP)及血淀粉酶(S-AMY)联合相关肝功能指标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93例急腹症患者分为AP组106例和非AP组87例,其中AP组根据病因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胆源组(n=64)和非胆源组(n=42);轻症组(MAP,n=69)和重症组(SAP,n=37)。另外选择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 AP组的S-AMY水平显著高于非AP组和对照组,且非AP组较对照组水平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LPS指标也显著高于非AP组和对照组(P0.05),非AP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组和非AP组CR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与MAP相比,SAP组CRP水平明显增高(P0.05),S-AMY和LPS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检测发现,胆源性AP组TB、ALT、AST三者指标水平高于非胆源性AP组(P0.05);胆源性AP组DB水平高于非胆源性AP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S指标特异度90.5%,敏感度91.2%,高于S-AMY和CRP;S-AMY与LPS联合检测特异度94.1%,敏感度92.9%,高于单个指标的诊断结果。结论 S-AMY与LPS联合检测有助于AP的诊断,CRP则更适用于评估AP的严重程度,监测病情和预后情况;血清中TB、DB、AST、ALT等相关肝功能指标对于临床上区分胆源性AP和非胆源性AP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提高胆源性AP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序贯式止血方法应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序贯止血方法,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传统双极电凝止血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等卵巢功能指标明显波动,而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均变化较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月经和妊娠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序贯式止血方法应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保留患者术后的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