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 532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2009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 4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安全隐患、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安全隐患、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急诊风险管理中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急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0年1~12月我院急诊科在急诊风险管理中引进了护理干预概念并开展相关工作,此期间收治患者1268例,另外选择实施护理干预前2009年1~12月收治的754例患者,将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满意度80.00%;实施后出现护理差错或过失1例,实施前出现护理差错或过失10例,实施前后急诊护理人员全年常规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76.48±12.14)分,(86.44±10.43)分,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在急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与过失,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它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环节中,有时即便是极为简单或微不足道的临床护理活动都带有风险。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给患者带来痛苦及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护士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要有效预防、回避风险,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4.
黄健桃  梁丁英 《家庭护士》2009,7(10):902-903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提高产房护理质量.[方法]评估产房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改善工作流程,通过严格准入、加强培训、提高技术;增强法律意识、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加强环境及设施的管理;加强护患沟通等方式强化助产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提高了助产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促进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及差错事故,提高了产房护理质量.[结论]强化助产士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产妇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诊科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完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制订规章制度,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加强急诊护士培训等。结果提高了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及满意度,预防、减少了护理差错、缺陷的发生。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当今,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护理安全是影响护理过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以往急诊手术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确定我科手术室在护士值班过程中的高危风险环节,针对这些风险环节,组织科内护士讨论和制定详细内容、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计划,并落实到实处,提高了手术患者和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96例患者纳入研究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质量、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无痛率、固定无松脱率及拔针无淤青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医疗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P<0.05),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静脉输液患者,能够提高穿刺质量,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促进护理满意率提升。  相似文献   

9.
黄雪梅 《家庭护士》2009,7(7):624-625
介绍急诊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包括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急诊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同时应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韩丽鲜 《妇幼护理》2022,2(9):2116-2118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80 例血液病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风险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护理风 险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5%和 27.5%(P<0.05)。对照组中 3 例护患 纠纷、6 例输血风险、5 例感染风险,护理风险发生率为 35.0%。观察组中 0 例护患纠纷、1 例输血风险、1 例感染风险,护理 风险发生率为 5.0%。两组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为 97.5%高于对照组的 77.5%(P<0.05)。结论 血液病患儿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黄颖华 《当代护士》2018,(9):185-187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住院的102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分组,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将常规护理管理应用于对照组护理中,而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观察组护理中,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每个护理小组的风险意识明显提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基础护理质量及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科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有效避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治疗质量的同时,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避免医疗纠纷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忆光  邵淑芳 《护理研究》2013,27(15):1525-1526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护理不良事件的种类包括给药差错、管路滑脱、皮肤压疮、意外伤害事件,其中给药差错报告的医院最多,其次是压疮[1]。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对于不良事件发生的防范意识和临床护理管理存在相关性[2]。护理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唐山市第四医院呼吸科2012年1~12月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痰涂片转阴率分别为85.33%与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胸部病灶好转率分别为82.67%与5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78.67%与5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主动交流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1.3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从医与服药的依从性,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旨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风险管理实施后(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162例设为观察组,同时将风险管理实施前(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162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为其提供更加安全有序的服务,大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护理质量,防止风险的发生。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16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实施护理风险护理前收治的1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投诉、护理表扬的发生情况及满意度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差错、护理投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表扬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实践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和投诉的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从总体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将我院收治的82例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疾病住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疾病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屈静林 《护理研究》2007,21(7):1765-1766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行为的过程。护理风险在急诊护理操作、危重病人处置、配合抢救、出诊途中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时有发生。若处理不慎,轻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重者造成护患矛盾。因此,如何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工作中的各类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8.
汪轶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0):2398-2399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600例留院观察患儿,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8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最后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满意率、投诉率、风险发生率等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科急诊护理中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可及时发现护理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科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认真学习风险管理制度、增强急诊护士法律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健全急诊抢救流程,加强紧急预案的制订及管理等.结果:提高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预防、减少了护理差错、缺陷的发生.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儿科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12月间来我科室就诊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儿。运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儿,运用风险管理模式,为研究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二组发生不良护理事故的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期间,研究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12.0%;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4.0%,P<0.0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儿科急诊护理工作,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保障患儿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