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评价方案,客观地对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液中胱抑素C(CystatinC,Cys C)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利用IMMAGE800特定蛋白仪的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透射比浊法(以下简称免疫透射比浊法),对方法进行精密度、线性、干扰试验及与AU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仪免疫透射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ys—C浓度的低值,高值两者分别为:批内CV为2.3%、2.09%;批间CV为3.31%、2.42%;日间CV为3.93%、2.48%:总CV为4.85%、2.85%日均值为0.891mg/dl、5.381mg/dl。样本在F—Bil干扰物试验中。浓度为0.11~1.13μmol/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C—Bil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0.12~1.16μmol/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Hb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0.4858~4.858g/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乳糜浊度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155~1550度.测定结果无干扰。与AU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的免疫透射比浊法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Y=0.992X+0.186,γ=0.990,P〈0.01。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结果略低,两种方法的平均偏差为0.1720mg/L;多于95%的测定值落在0.1073mg/L到0.2367mg/L。结论建立在IMMAGE800特定蛋白仪上用国产免疫透射试剂的近红外颗粒免疫透射比浊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证明该方法的重复性、准确性是符合临床检测要求的。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透射法测定血胱抑素C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评价方案,客观地对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液中胱抑素C(CystatinC,Cys C)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利用IMMAGE800特定蛋白仪的近红外颗粒速率免疫透射比浊法(以下简称免疫透射比浊法),对方法进行精密度、线性、干扰试验及与AU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仪免疫透射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ys—C浓度的低值,高值两者分别为:批内CV为2.3%、2.09%;批间CV为3.31%、2.42%;日间CV为3.93%、2.48%:总CV为4.85%、2.85%日均值为0.891mg/dl、5.381mg/dl。样本在F—Bil干扰物试验中。浓度为0.11~1.13μmol/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C—Bil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0.12~1.16μmol/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Hb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0.4858~4.858g/L测定结果无干扰。在乳糜浊度干扰物试验中.浓度在155~1550度.测定结果无干扰。与AU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的免疫透射比浊法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Y=0.992X+0.186,γ=0.990,P〈0.01。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结果略低,两种方法的平均偏差为0.1720mg/L;多于95%的测定值落在0.1073mg/L到0.2367mg/L。结论建立在IMMAGE800特定蛋白仪上用国产免疫透射试剂的近红外颗粒免疫透射比浊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证明该方法的重复性、准确性是符合临床检测要求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两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方法Cys C分别采用Dade Behring(德灵)公司出品的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和上海景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品的透射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进行测定,评价的方法学指标为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性、相关及偏倚。结果Cys C浓度在0.6—5.0mg/L时,两家试剂总变异系数(CV)〈8%,检测线性范围为0.4—6mg/L。血红蛋白〈10g/L,胆红素〈300mg/L,维生素C〈5g/L对两家试剂检测干扰〈10%,在可接受范围内。甘油三酯(TG)≤20mmol/L时德灵试剂检测不受影响(干扰〈10%)。景源试剂TG≥15mmol/L时低值血浆干扰〉10%,高值血浆不受干扰。50份血样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景源检测试剂盒与德灵的PENIA测定方法相关性良好(r=0.98,P〈0.01)。线性回归分析经Cusum检验显示两方法间偏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景源测定结果较德灵结果偏低,平均偏倚为-0.16。对同一份样本景源与德灵测定Cys C的最小至最大偏差范围为1.1%-23%,平均为5.1%。结论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抗干扰性、线性范围符合要求,但是系统问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4.
《检验医学》2005,20(5):428-430
目的 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平均肾小球体积(MGV)的相关性,以寻求对肾小球滤过翠表达的理想检验指标。方法 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31例不同肾脏疾病肾活检患者的血清Cys C浓度,同时用体视学方法测定MGV。结果 Cys C与MGV明显相关(r=0.715,P〈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相关(r=-0.819,P〈0.01);Ccr与MGV也明显相关(r=-0.609,P〈0.01);血肌酐(Cr)与MGV之间的r为0.546(P〈0.05)。结论 血清CysC与MGV的改变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循环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甲状腺功能对Cys C产生和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乳胶粒子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3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3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及34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ys C浓度,并追踪随访观察甲亢及甲减患者经药物治疗病情缓解、甲状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后血清Cys C浓度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甲亢患者血清Cys C浓度明显升高(P〈0.001),甲减患者明显降低(P〈0.01)。经药物治疗后,甲亢患者血清Cys 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甲减患者血清Cys 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ys C浓度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91,P〈0.001;r=0.796,P〈0.001),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511,P〈0.001)。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状态具有相关性,甲亢时升高,甲减时降低。FT3、FT4和/或TSH可能对细胞产生、分泌Cys C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免疫透射比浊法尿微量白蛋白试剂盒的性能指标。[方法]测定该试剂盒的检测下限、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尿微量白蛋白试剂盒的检测下限为1.04mg/L,定量测定卜限为1.88mg/L,批内CV小于2.25%,批间CV小于2.55%,准确度为101.0%,线性范围为2~150mg/L。[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尿微量白蛋白试剂盒可以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在肾移植术后,尤其是感染和排斥时,监测肾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时检测65例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内、感染或排斥发生时及次日血清中Cys C和血清肌酐(Scr)的浓度,并测定30名健康人和30例非移植感染患者的Cys C和Scr作为对照。结果健康人与非肾移植感染患者的Cys 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n=36)术后前3d内Cys C分别较术前下降了69.2%、74.7%、75.8%(P〈0.01),Scr相应的下降了38.4%、74.5%、81.4%(P〈0.01)。移植术后感染组(n=13)肾功能异常时,Cys C比Scr早(4.4±1.5)d升高,升高幅度分别为39.4%和35.3%(P=0.43);排斥组(n=16)Cys C比Scr早(2.7±1.8)d升高,升高幅度分别为148.9%和43.9%(P=0.0069)。与肾功能稳定组作横向比较,术后感染组和排斥组的Cys C分别升高了38.7%和108.5%(P〈0.001),Scr分别升高了34.2%和89.5%(P〈0.001)。所有肾移植患者术后3~28d之间,Cys C与Scr呈线性正相关(r=0.785,P〈0.0001)。根据ROC曲线确定Cys C和Scr在术后排斥时的临界值分别为1.79mg/L和122μmol/L。排斥组Cys 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以及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Scr(均P〈0.05)。结论Cys C优于Scr,是一个能早期、灵敏、准确判断移植肾功能变化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反应促进剂过氧化物酶清除法(SPD)和过氧化氢酶清除法(CAT)两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相测定法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将上述两种方法与磷钨酸镁法(PTA—Mg)进行比较,分析各自方法的精密度、准确性、特异性和干扰因素。结果两种清除法与PTA—Mg具有良好的相关性,SPD y1=0.9412x+0.1123,r=0.9812;CAT y2=0.9245x+0.1256,r=0.9845。高、中、低3种HDL-C浓度混合血清所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总CV值SPD法3.35%~3.87%,CAT法3.45%~3.96%,均达到临床满意的程度。两法线性范围均较宽(线性均至4.02mmol/L),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8mmol/L,平均回收率SPD法为98.1%,CAT法为97.5%。三酰甘油(TG)%15.3mmol/L,血红蛋白(Hb)〈5g/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8.0mmol/L,胆红素小于450μmol/L对两法基本无影响。结论两种HDL-C清除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适宜自动分析,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胶凝集比浊法与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的方法学差异和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比浊法与免疫透射比浊法同时测定102例CRP(其中,炎性疾病组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32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临床诊断寻找各自的应用范围,最大程度发挥CRP的诊断价值。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浓度在(1.0~10.0)mg/L时,变异系数(CV)为6.2%;CRP浓度〉10.0mg/L时,CV为5.7%。乳胶凝集比浊法检测CRP浓度在(0.1—10.0)mg/L时,CV为7.6%;CRP浓度〉10.0mg/L时,CV为7.4%。二者间相关性好(r=0.9769,P〈0.01);外科手术患者、风湿及类风湿活动期患者、儿科细菌性感染患者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乳胶凝集比浊法与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均能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的方法。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RF,并对其重复性、准确性、线性范围、相关性实验、干扰实验加以评价。结果高、中、低3种浓度RF批内CV分别为0.9%、0.9%、0.0%;批间CV分别为3.2%、3.6%、3.8%;线性范围为0-200U/L;平均回收率为100.2%,与特种蛋白仪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一定程度的溶血、脂血、黄疸对RF的测定无明显干扰。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的精确度好、快速、灵敏,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测定RF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稳定情况以及血清HCY与Cys-C的相关性。方法对128例CHD患者和5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HCY和Cys-C水平检测。结果 (1)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及健康对照(NC)组之间血清HCY和Cys-C水平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SAP组血清HCY和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1);UAP组血清HCY和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P<0.01)。(2)CHD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组血清HCY和Cys-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多支病变组均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双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3)CHD患者血清HCY与Cys-C呈正相关(r=0.830,P<0.01),病变支数与血清HCY和Cys-C呈正相关(r=0.702、0.581,P均小于0.01)。结论血清HCY和Cys-C水平与CHD冠状动脉病变、病变稳定性及病变支数有关,血清HCY与Cys-C也具有相关一致性,联合检测血清HCY和Cys-C水平,可更好地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Cystain C,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NT-pro BNP和血清Cys-C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CHF 54例作为冠心病CHF组,选择同期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无心力衰竭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冠心病CHF组54例分为NYHAⅡ级组和NYHAⅢ~Ⅳ级组。比较冠心病CHF组与对照组、NYHAⅡ级组与NYHAⅢ~Ⅳ级组NT-pro BNP和血清Cys-C水平,并对NT-pro BNP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C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酐、尿素、NT-pro BNP、血清Cys-C值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及白蛋白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YHAⅡ级组NT-pro BNP及血清Cys-C水平均低于NYHAⅢ~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Tpro BNP与年龄、血清Cys-C、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酐、尿素呈正相关,与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血清Cys-C、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与NT-pro BNP独立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CHF患者NT-pro BNP和血清Cys-C明显相关,NT-pro BNP和血清Cys-C可作为评价CHF严重程度及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10例符合K/DOQI专家组标准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分别于血液透析治疗前在未流经透析器的动脉端、透析后回输血液前静脉端采血,检测其血清NGAL、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tive protein,hsCRP),同时与15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NGAL水平作对比,并分析血液透析前后血清NGAL水平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hsCRP的相关性。结果:血液透析前观察组血清NGA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透析后观察组血清NGAL水平比血液透析前有所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后观察组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比血液透析前明显下降(P〈0.01),胱抑素C则略有升高(P〈0.05),hsCRP无明显改变(P〉0.05)。血清NGAL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hsCRP均无关(均为P〉0.05)。结论:ESRD患者血清NGA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血清NGAL值明显升高有望作为血液透析适应证指标之一。经单次、普通血液透析后,血清NGAL水平明显下降,其下降幅度可作为评估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中Cys-C、β2-MG浓度在DN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包括正常蛋白尿组(Ⅰ组)61例,早期DN组(Ⅱ组)48例和蛋白尿组(Ⅲ组)53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ys-C、β2-MG浓度。结果健康对照组和糖尿病I组中Cys-C、β2-MG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它们均显著低于糖尿病Ⅱ组和Ⅲ组(P<0.05)。糖尿病III组的Cys-C、β2-MG浓度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将血清Cys-C、β2-MG单项检测结果用于DN临床诊断时,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978(0.956~1.000)和0.871(0.942~1.000),Youden指数分别为1.952和1.867。结论血清中Cys-C、β2-MG均可用于DN疾病的临床诊断,但Cys-C优于β2-MG。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基质蛋白酶9(MMP-9)和胱抑素C(Cys-C)的含量水平变化与脑梗死患者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在脑梗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为研究组。测定患者发病第3、7、14d时的血清MMP-9及Cys-C水平。并与52例健康对照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MMP-9及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1.38,P=0.02;t=13.65,P=0.007)。脑梗死损伤重度组患者血清MMP-9及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微脑梗死组患者(t=8.93,9.26,2.75,1.98;P=0.008,0.005,0.01,0.04)。大梗死灶组患者血清MMP-9及Cys-C水平显著高于中、小梗死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入院3d时,中梗死灶组患者MMP-9及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MP-9及Cys-C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及梗死体积大小、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脑梗死早期检测血清MMP-9及Cys-C水平可作为脑梗死的预测因子,是判断脑梗死患者病程转化及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评价NGAL和Cys—C在PI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PIH孕妇分为妊娠期高血压亚组、轻度子痫前期亚组、重度子痫前期亚组,子痫亚组,另同期选择40例健康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检测血清NGAL、Cys—C和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分析其与PIH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IH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Cys—C、NGAL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间24h尿蛋白定量、血清Cys—C、NGAL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GAL水平在正常对照组及PIH各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ys—C水平在妊娠高血压亚组和子痫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水平除在重度子痫前期亚组和子痫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NGAL、Cys—C水平均与PIH严重程度相关(r=0.936,r=0.763,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血清NGAL、Cys—C和24h尿蛋白定量诊断PI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0.812、0.753。结论血清NGAL和Cys—C与PIH的发生及疾病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可用于PIH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 2012年2月-2013年3月选取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孕妇40例为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血清Cys-C、尿素氮(BUN)、肌酐水平及其阳性率。 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Cys-C、BUN、肌酐均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组患者Cys-C、肌酐高于对照组(P<0.05),但BUN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度、重度组患者Cys-C、BUN、肌酐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组的Cys-C阳性率高于BUN、肌酐的阳性率(P<0.05);中度、重度组Cys-C阳性率亦明显高于BUN、肌酐的阳性率。 结论 Cys-C、BUN、肌酐均可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肾损害的情况,但Cys-C在早期的诊断价值优于BUN、肌酐,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及早期治疗的动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邹文武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939-194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6例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86例患者分成三组.A组:UAER<20 μg/min,共38例;B组:UAER 20~200 μg/min,共28例;C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将确诊的23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临床期DN组,治疗期DN组,单纯DN组,与60例健康对照者同时检测血清RBP4、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肌酐(Cr),并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早期DN组RBP4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04 3,P<0.01),与同期Cys-C检测结果呈正相关。而BUN、Cr检测结果与单纯D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RBP4灵敏度比Cys-C、BUN和Cr指标的灵敏度高,RBP4阳性率早期DN组(62.1%)显著高于治疗期DN组(27.6%)(χ2=13.942 3,P<0.01)。结论血清RBP4是一种良好的检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标志物,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治及疗效判断的定期筛选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PreSlAg)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并对自研试剂盒检测PreSlAg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自研试剂盒的精密度、灵敏度、特异度、稳定性和参考值等分析性能指标进行评价;与对照试剂盒平行检测l020例样本,检验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PreSl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探讨PreSlAg与HBVDNA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比三者在临床样本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自研试剂盒符合企业内部栓定标准,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0%,自研试剂盒灵敏度较酶联免疫法高,有效期为12个月;自研试剂盒与对照试剂盒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达98.82%,Kappa指数达0.9763;350例样本中PreSlAg检出率与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9,P〉0.05);在HBVDNA阳性时PreSIAg与HBeAg的检出灵敏度一致(x2=0.21,P〉0.05);但在HBVDNA阴性时特异性PreSlAg不及HBeAg(x2=50.24,P〈0.05)。PreSlAg和HBeAg的检出率均随HBVDNA浓度升高而升高;PreSIAg和HBeAg联合应用检出率(66.00%)高于HBVDNA检出率(49.43%)(x2=20.88,P〈o.05)。结论PreSlAg是反应HBV复制和传染性的一个重要补充标志物。自研试剂盒在预示HBV的感染、复制和传染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