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性苦、气寒,均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见长,主治湿热为患所致多种病证,如湿温、黄疸;泄泻、痢疾、痔瘘等。可用于热毒内盛,壮热口渴,疮疡肿毒,出血发斑。若见此症,三药合用,必收良功。但,相比之下,同中有异。黄芩善走上,清肺火,主肺热咳嗽为特长,并有清热安胎之妙,可治胎动不安;黄连喜行中,偏清心胃,主胃热呕吐,心火亢盛,心烦不寐效甚  相似文献   

2.
赤芍与白芍 赤芍味苦性寒,有泻火凉血、化瘀止痛之效,主要用于血热、肝火引起的吐血、经闭诸症。白芍味苦性寒,有养血敛阴、柔肝之痛之效,用于肝血不足、肝阳亏损引起的头晕、月经不调等症。 黄连与黄柏 均为苦寒泻火燥湿药。黄连长于泻心火而除热,黄柏长于泻肾经相火而清湿热。古人有黄连治中焦,黄柏治下焦之说法。  相似文献   

3.
正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可分为关黄柏和川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1]。其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本品性寒而沉,生用苦燥,清热燥湿作用较强,多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淋涩、赤白带下、足膝痿软等症。盐炙可缓和苦燥之性,不伤脾胃,且能增强泻相火之力,并具有引药  相似文献   

4.
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由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四味苦寒药物组成。方中黄芩清上焦而泻肺火;黄连清中焦而泻胃火;黄柏清下焦而泻肾火;桅子清泻三焦之火而导热下行。综观全方,实为火热实证而设,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之功。笔者以此方为主,治疗由火热所致的三又神经痛等病  相似文献   

5.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竹林女科证治》为妇科专著,乃浙江萧山竹林寺僧代表作,内容以妇产科治疗方剂为主,书中用药精当,用方贴切。该文分析了《竹林女科证治》中黄芩的运用特色,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1)与黄连、黄柏、柴胡、白术、续断的配伍,突出各药与黄芩所配不同,差异甚显,功效各异,体现《竹林女科证治》用药之精妙;(2)选用类型时用“条芩”,炮制时用酒炒,显现作者之匠心独运,书中用药选择之严谨。这些充分体现了该书使用黄芩之讲究,其研究价值也由此凸显。  相似文献   

6.
四、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法,主治急性火热症。热火病之病势发展急骤,如疮疡疔毒,暴发红肿热痛等。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栀子、黄柏、连翘、地丁、金银花、生石膏、公英等。代表方剂有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方剂组成〕黄连、栀子各9克,黄芩、黄柏各6g,水煎服。〔方解〕本方为大泻实火,清热解毒之峻剂。方中黄芩泻肺火于上焦;黄连泻脾火于中焦;黄柏泻肾火于下焦;更有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并导热从膀胱排出,热邪去则火症除,真乃良方。〔临床应用〕凡三焦实热,邪火妄行,毒火炽盛之症,皆可采用。因火症发展迅速,热毒往往波  相似文献   

7.
吕翠田  刘金涛 《中医学报》2016,(9):1312-1314
痤疮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病机以肺经血热证和湿热蕴脾证为主。李发枝教授重视体质辨证,临证常用清热达郁法、燥湿清热法,分别选用枇杷清肺饮、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其病变脏腑有所不同,清热达郁法偏于肺经之郁热,燥湿解毒法偏于中焦之湿毒。李老辨证论治,并结合饮食禁忌、预后调理,同时配合针灸疗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黄连是重要的清热燥湿药,主要泻中焦之火,其大苦大寒,泻火解毒之力较强,长于清心火,治胃热呕吐,心火炽盛,心烦不眠等热证,黄连中以滇黄连品质最好,如黄连上清丸等已是人们的日常用药了.  相似文献   

9.
黄连解毒汤为清热解毒剂的代表方,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概括并归纳了该复方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包括复方相关药理学、药动学研究状况,化学研究及药效物质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发枝 《中医学报》2019,34(12):2576-2579
甘草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本方重用甘草四两,一方面用其解毒清热,另一方面与人参、大枣配伍以健脾补虚;以辛温之干姜,温中燥湿,配甘草即甘草干姜汤,辛甘生阳以补脾肺阳气;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燥湿,清热解毒之效。临床应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白塞病、结节性红斑、干燥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白斑、咳嗽、痤疮、手足口病、真菌性食管炎、肿瘤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等,取得了较好疗效。甘草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本方重用甘草四两,一方面用其解毒清热,另一方面与人参、大枣配伍以健脾补虚;以辛温之干姜,温中燥湿,配甘草即甘草干姜汤,辛甘生阳以补脾肺阳气;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燥湿,清热解毒之效。临床应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白塞病、结节性红斑、干燥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白斑、咳嗽、痤疮、手足口病、真菌性食管炎、肿瘤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等,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方中龙胆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黄芩、栀子泻火解毒,燥湿清热;车前子、木通、泽泻导湿热下行;生地黄养阴;当归补血。全方具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功效。笔者应用此方辨证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每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痰热清注射液配方以黄芩为君药,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之火,起到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作用;以熊胆粉、山羊角为臣药,清热解毒、化痰解痉、平肝息风,同时还有解热镇静、抗惊厥、增强免疫的作用;佐以金银花、连翘宣肺化痰、透肌解表。本试验参考文  相似文献   

13.
黄连解毒汤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连解毒汤源于唐代<外台秘要>,由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组成,系清热解毒的代表方,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近年来,国内外对本方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除去外皮的树皮.其性味苦寒,入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虚热的作用.<珍珠囊>谓:"黄柏之用有六:泻膀胱火,一也;利小便结,二也;除下焦湿肿,三也;痢疾先见血,四也;脐中痛,五也;补肾不足,壮髓,六也."笔者认为黄柏是一味内服外治、泻实补虚的良药,如果临床上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病症.  相似文献   

15.
1 清热燥湿法治湿热泻 ,法出 3 4〔1〕条“太阳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凡泻皆有湿邪 ,内经谓“湿胜则濡泻”,若湿热邪 ,二者相合致病 ,则为湿热泻 ,故仲景不选白虎汤 ,而用是方 ,因石膏知母仅清阳明气分之热 ,芩连则兼有清热燥湿之功 ,本方重用葛根解肌热 ,升胃气 ,也是特点 ,无论有无发热 ,只要符合湿热泻的脉舌症 ,用之皆有良效。2 湿中补脾法治虚寒泻 ,法出 2 77条〔1〕“自利……宜服四逆辈”,第 3 86条“霍乱……理中丸之”。泄泻每伴呕吐 ,2 73条“太阴之为病 ,时腹自痛”。人参、白术、甘草补脾 ,白术又能燥湿 ,干姜温中散寒…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湿热蕴肠主症:腹痛下利,粪挟粘液脓血,肛门灼热,或里急后重,口渴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直清热祛湿,调气和血,佐以导滞。方用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白头翁15g,黄连6g,黄羊15g,黄柏10g,秦皮10g,白芍15g,木香10g,槟榔10g,甘草6g。此证型多见于本病的急性发作期(包括初发型、复发型和暴发型)。病机为湿热积滞,蕴结大肠,气血阻滞,传导失司。治疗以清热祛湿为主,兼调气和血行滞。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黄连、黄羊、黄柏、秦皮清热燥湿;白芍善于和血,“止下痢腹痛后重”,与甘草同用缓急止痛;木香、摈榔导滞调气…  相似文献   

17.
大黄黄连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亦名泻心汤,是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故又名三黄泻心汤。方中以大黄之苦寒泻热通便,泻下焦之火;黄连之苦寒泻火坚阴,泻中焦之火;黄芩之苦寒,清热除烦,泻上焦之火,又可清解少阳腑中之热。三药配伍,最善清泻三焦之火热,以治疗各种火热证。本方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因煎服方法不同,其作用不尽相同。在《伤寒论》中是以“麻沸汤”演之,  相似文献   

18.
二妙散     
王伟 《开卷有益》2014,(6):44-45
二妙散载于元代医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为清热祛湿剂。方由黄柏(炒)15克、苍术(米泔水浸炒)15克组成。二药共为末,制为散剂,沸水冲为汤,再加入姜汁调匀,口服,日一剂具有清热燥湿、镇痛止痒之功。该药主治湿热下注证,症见筋骨疼痛,两足痿软无力,足膝红肿疼痛,湿热带下,下部湿疮以及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方中黄柏苦寒,寒以清热,苦以燥湿,且可注于下焦;苍术苦温,善能燥湿。二药匹配,共奏清热燥湿之效,使热散湿除,诸证自愈。  相似文献   

19.
炮制黄柏小檗碱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柏为祖国医学常用药物,自古作为清热降火药,但经不同炮制后,其性能用途也有所不同,一般认为:生黄柏清热解毒,治湿热引起的湿疮黄疸、下肢痿痹、淋病诸症;盐黄柏以盐引药入肾,治下焦湿热所致之泻痢等症;酒黄柏借酒升腾之力,引药上升,治耳鸣目赤等症;黄柏炭清血分之热,治吐血衄  相似文献   

20.
<正>苦参为豆科亚灌木苦参的根。全国多数地区均有出产,春秋二季采挖,去除须根与泥土,晒干,切片生用。苦参味苦性寒,走心、脾、大肠与肾经。功能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其性沉降下行,能通利小便。在传统上,清热燥湿,多用于治疗湿热痢疾,常与黄芩、黄连、黄柏、马齿苋、木香、白芍等同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