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长因子在胚泡着床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泡着床受类固醇激素-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网络的严密调控。其中的生长因子在胚泡着床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目前研究有很大进展,但尚定论。  相似文献   

2.
了解HoxAll基因在人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变化,探索该基因对正常内膜周期的调节功能。应用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HoxAll基因主要在内膜间质细胞中表达,增殖期与分泌期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腺上皮细胞中HoxAll基因的表达量虽较间质细胞少,但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以增生殖期腺上皮细胞表达量较高,分泌早期开始下降,到分泌中晚期表达量极低或不表达。HoxAll基因在月经周期人子宫内膜中的这种表达时空的变化与孕酮受体(PR)非常相似,提示HoxAll基因的表达与卵巢激素及其受体的调控有着密切的关系,HoxAll在分泌中期内膜腺上皮中表达下降是内膜分化的重要指标志。  相似文献   

3.
朱丽红  朱瑾 《生殖与避孕》2010,30(11):769-774
同源框基因HOXA10是多基因家族的转录调节基因之一,主要参与生殖道发育、调控胚胎植入及其发育、决定细胞定向分化和增殖。近年来研究发现,同源框基因HOXA10在决定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母体HOXA10基因的正常表达是胚胎着床所必需,其机制可能与胞饮突、他克莫司结合蛋白4(FKBP52)、p300/CBP因子、前列腺素系统(PG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内皮素-1、钙蛋白酶5、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1(BTEB1)等的调控有关。同时HOXA10调控作用可能受类固醇激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维生素D等因素调节。  相似文献   

4.
了解 Hox A1 1基因在人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变化 ,探索该基因对正常内膜周期的调节功能。应用地高辛标记的 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Hox A1 1基因主要在内膜间质细胞中表达 ,增殖期与分泌期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腺上皮细胞中 Hox A1 1基因的表达量虽较间质细胞少 ,但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以增生殖期腺上皮细胞表达量较高 ,分泌早期开始下降 ,到分泌中晚期表达量极低或不表达。Hox A1 1基因在月经周期人子宫内膜中的这种表达时空的变化与孕酮受体 (PR)非常相似 ,提示 Hox A1 1基因的表达与卵巢激素及其受体的调控有着密切的关系 ,Hox A1 1在分泌中期内膜腺上皮中表达下降是内膜分化的重要指标志。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抑制因子与胚泡发育及着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F是一种典型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可在体内,外发挥多种生学效应。LIF在体外可促进胚胎的生长发育,抑制胚胎干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龚萍  黄光英 《生殖与避孕》2004,24(6):360-363,366
环氧化酶(COX)是前列腺素合成起始的关键限速酶,分COX-1和COX-2两种亚型,它们在围着床期时特异性表达于胚泡和子宫内膜,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COX在胚胎着床时的血管生成、子宫内膜蜕膜化,以及启动着床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对小鼠胚泡着床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证明频率800kHz,声强1.75W/cm~2连续超声波在着床前单纯照射小鼠子宫部一次(一分钟),可显著地抑制着床,二次照射可完全阻遏着床。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着床前外周血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结果表明照射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抗着床作用与这两种激素在外周血中的浓度无关。光镜、电镜下观察到的子宫内膜形态学变化为大量白细胞浸润;内膜腔上皮微绒毛减少、消失;糖蛋白衣过早地被清除;膜性结构线粒体及内质网的损害等,这些形态学变化可能是影响着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胎盘组织中尾型同源框基因2(CDX2)表达与早孕绒毛和正常足月妊娠者之间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期间于本院分娩的PE孕妇30例,选择同期早孕妊娠孕妇30例和正常足月妊娠妇女30例。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患者的胎盘组织CDX2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蛋白的表达及蛋白定位。结果 (1)RT-PCR技术显示,PE患者胎盘组织中CDX2 m RNA的表达水平(0.385±0.065)低于早孕妊娠(1.880±0.235)和正常足月妊娠组(1.015±0.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 blotting显示,PE患者胎盘组织中CDX2蛋白表达水平(0.276±0.029)显著低于早孕妊娠组(0.658±0.059)和正常足月妊娠组(0.478±0.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正常早孕妊娠、正常妊娠者胎盘和PE胎盘组织均有CDX2表达,主要表达在合体滋养细胞细胞质中,在PE中CDX2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CDX2下调可能参与PE的发病,提示其可能参与了滋养细胞的增殖、侵润和胎盘形成。  相似文献   

9.
细胞粘附分子与胚泡着床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炜 《生殖与避孕》1998,18(4):201-204
<正>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是指由细胞合成,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外,可促进细胞粘附的一大类分子的总称.CAMs是多细胞生物的重要功能分子,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研究表明,CAMs在胚胎发育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维持、损伤修复、炎症和免疫反应以及肿瘤的转移方面都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粘附分子在着床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细胞粘附分子的分类及性质CAMs的组成复杂,多数为糖蛋白或蛋白,存在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基质中,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类;(一)钙粘附蛋白家族(Cadherin Family)这是一类依赖钙离子的细胞粘附分子,为1类膜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表面.主要成员为胎盘钙粘附蛋白(P-Cadherin)、神经钙粘附蛋白(N-Cadherin)、上皮钙粘附蛋白(E-  相似文献   

10.
着床与抗着床—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一飞  朱云凤 《生殖与避孕》1999,19(5):259-267,284
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着床(im-plantation)。虽然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也有过胎生(viviparity)的报道,但着床应认为是一种进化的产物,着床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活动。哺乳动物胚胎的着床有以下几个特点[1,2]。着床过程中胚泡与子宫内膜紧密相关,两者相互识别、相互容纳并相互作用。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胚泡与子宫内膜两者发育必须同步。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的子宫内膜仅在某一特定时期才能允许着床,这段时期被称为“着床窗口”(implantationwindow),此时子宫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源框基因HOXA11及雌激素受体(ER)在人良、恶性子宫内膜增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 blot方法检测27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35例单纯型及复杂型增殖子宫内膜、37例不典型增殖子宫内膜、31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HOXA11和ER的表达.结果:HOXA11与ER蛋白的表达量由良性到恶性演变的子宫内膜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且各组子宫内膜中HOXA11与ER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71,P=0.000).结论:子宫内膜由良性到恶性演变的过程中,HOXA11与ER蛋白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这两个指标对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进程与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常妊娠过程,从受精卵形成开始,到发育的胚囊着床,直至胎盘形成,胚胎的生长发育,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调节,特别是在围着床期间(Periimplantation),大约只有30%的胚囊可以着床成功,其它大部分胚囊都未能着床成功。所以,着床过程是受到精密调节...  相似文献   

13.
郭正晨  段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4):268-27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虽为良性疾病,但其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源框基因A10(HOXA10)是多基因家族的转录调节基因之一,主要参与生殖道发育、调控胚胎植入及其发育、决定细胞定向分化和增殖。近年来研究发现,HOXA10不仅在胚胎发育和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与EMT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OXA10基因表达受表观遗传学调控,在EMT的在位和异位内膜中表达改变,可能与内膜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此,深入研究HOXA10在EMT发生中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对EMT发病机制研究及寻求临床诊疗的新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核因子-κB在小鼠胚泡着床前后子宫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是否存在的短暂激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子宫内膜NF-κB的亚基p65蛋白的定位和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NF-κB的抑制性蛋白IκBα的降解。结果:p65在小鼠胚胎着床前后子宫内膜均有表达,其部位主要在腔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部分,基质细胞和子宫肌层也有微弱表达。妊娠后子宫内膜p65的表达增加,妊娠d5达最高值,d8仍然维持较高水平;而d5IκBα的降解最明显。结论:NF-κB可能通过其短暂激活来参与调节小鼠胚泡着床。  相似文献   

15.
IL-1系统与胚泡着床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炜 《生殖与避孕》1998,18(5):259-262
<正>胚泡着床是成功妊娠的第一步,但其精确机制还不清楚.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为着床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近年,人们从胚泡着床的分子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细胞因子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其在着床中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其中白介素一1(Interleukin-l,IL-1)系统对胚泡着床的影响较大,研究资料较多,本文就近几年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新的小鼠胚泡着床相关基因。方法:对孕4.5 d小鼠着床和非着床位点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PCR差减。获得了2个新的在小鼠胚泡着床位点高表达的EST(EST8和EST81)。结果:EST8在孕4.5 d小鼠着床位点、肝脏中表达较高,在非着床位点和卵巢中亦有微量表达。EST81主要在孕4.5 d小鼠子宫着床组织和卵巢中表达,其它各种组织中也有微量表达。用PCR方法获得了相应的全长。cDNA,长度分别为1665bp和1364bp。结论:用差减筛选获得的两种cDNA是孕小鼠着床相关基因,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同源框基因是一类控制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的调节基因,在人类子宫内膜存在并具周期性变化,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分化及胚胎种植等过程。Hox蛋白对控制种植期子宫内膜细胞增生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Hox基因的表达受性激素、细胞因子等调节。  相似文献   

18.
Hoxa-10在人月经周期分泌中期子宫内膜腺上皮表达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阳杰  罗宏志等 《生殖与避孕》2001,21(3):149-152,I002
目的 :对同源异型框基因 Hoxa-1 0在月经周期各阶段人子宫内膜的表达形式进行观察。方法 :通过原位杂交方法测定了 5例增殖期、9例分泌期的人子宫内膜 Hoxa-1 0的表达。结果 :Hoxa-1 0基因在人子宫内膜均有表达。但在各周期阶段 ,其表达的强度和部位却有所不同。首次发现 Hoxa-1 0在对应于着床期的分泌中期以及分泌晚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表达明显降低或不表达。结论 :Hoxa-1 0在人类着床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同源异型框基因Hoxa-10在月经周期各阶段人子宫内膜的表达形式进行观察.方法通过原位杂交方法测定了5例增殖期、9例分泌期的人子宫内膜Hoxa-10的表达.结果Hoxa-10基因在人子宫内膜均有表达.但在各周期阶段,其表达的强度和部位却有所不同.首次发现Hoxa-10在对应于着床期的分泌中期以及分泌晚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表达明显降低或不表达.结论Hoxa-10在人类着床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c-myc基因mRNA在小鼠胚胎着床期间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瑾  周剑萍  贺斌  张炜  刘银坤 《生殖与避孕》2001,21(2):77-80,F003
目的 :研究 c-myc基因 m RNA在胚胎围着床前后的动态变化 ,了解 c-myc基因在胚胎着床及早期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48只昆明白小鼠 (1 0~ 1 2周 ,体重 2 5~ 30 g,购自上海医科大学动物房 ) ,雌雄 2∶ 1交配后随机分为 7组 ,分别为妊娠 d1、d2、d3、d4、d5、d6和 d7组(n=6 ) ,并以未交配小鼠作为对照组 (n=6 )。每天 1 0∶ 0 0处死小鼠 ,取子宫内膜 ,用 RT-PCR的方法检测内膜 c-myc m RNA的表达。结果 :未孕小鼠内膜及孕 1 d小鼠蜕膜组织 c-myc m RNA无表达 ;孕 d2开始小鼠蜕膜 c-myc表达明显升高 (与正常相比 P<0 .0 1 ) ;随后一直到 d5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各组相比 P>0 .0 5) ;d6、7又明显上升。结论 :c-myc基因参与了胚胎着床 ,并可能与着床前后的信号传递及胚胎的早期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