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及蜕膜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及蜕膜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23例正常早孕和24例口服米非司酮后吸宫流产物的绒毛及蜕膜组织,进行细胞周期动力学分析。结果 服用米非司酮后,绒毛滋养细胞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P〈0.01),G2,M期明显降低(P〈0.01),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1),蜕膜细胞除G2,M期细胞上升(P〈0.05)外,其余各期无变化,结论米非司酮可阻断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为一项由十个单位参加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随机比较了三种用药方案:1.米非司酮25mgQ12h×5+PG051mg阴道塞药(组Ⅰ),2.米非司酮,同前十米索600μg(组Ⅱ),3.米非司酮200mg+米索600μg(组Ⅲ)终止早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结果显示完全流产率为94.22%(913/969),其中组Ⅲ为91.50%,明显低于组Ⅰ(95.22%)和组Ⅰ(96.12%)(P=0.025);失败率为1.65%(16/969),其中组Ⅲ为3.52%,显著高于组Ⅰ(1.37%)、组Ⅱ(0%)(P=0.001);不完全流产率为2.89%(28/969),失访(结局不明)率为1.24%(12/969),三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自应用PG至孕囊排出时间,三组分别为3.06±1.65,2.81±2.75,3.21±1.61h(X±SD),组Ⅱ稍短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和转经时间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90%以上的对象均对药物流产方法表示满意。结果提示米索配伍米非司酮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令人满意;米非司酮低剂量多次给药与米索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妇产科进展》1999,8(2):131-134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中淋巴细胞的种类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以10例正常妊娠早期施行人工流产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早期自然流产的10份蜕膜组织中不同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其超微结构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蜕膜淋巴细胞百分率平均为6335%±219%,其中,大颗粒淋巴细胞及小淋巴细胞在蜕膜细胞中所占的百分率分别平均为6005%±192%、330%±058%;对照组相应百分率则分别平均为5610%±347%、5235%±342%、375%±059%,两组比较,实验组总淋巴细胞及大颗粒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P<00005),但小淋巴细胞百分率未见显著改变(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不论大颗粒淋巴细胞还是小淋巴细胞,实验组均表现出细胞功能活跃的超微结构变化,如胞质中细胞器丰富,含大量的溶酶体及大、小泡;细胞核形态各异,核孔较多,常见核仁,常染色质丰富等,而且实验组呈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的淋巴细胞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平均为640%±117%,315%±075%(P<00005)。结论: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了?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抗早孕蜕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Huang L  Shi Y  Chen X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5):275-277,I007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米索)对人早孕蜕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方法取正常早孕、服米非司酮及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后各10例的蜕膜,应用单克隆抗体链菌素亲生物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观察ER、PR的变化。结果正常早孕蜕膜ER和PR位于大部分蜕膜间质细胞及少数腺上皮细胞胞核内,受体水平积分ER为5860790±311691,PR为4905970±157319;服米非司酮后蜕膜ER、PR水平积分为3547180±191858、3700750±188322;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后蜕膜ER和PR水平积分为2021721±145281、2528580±240535。3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米非司酮及米索可使早孕蜕膜ER、PR水平下降,这可能与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长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米非司酮在血液、蜕膜和绒毛中的浓度及其对流产结局的影响。服米索后6h内(4~6h)胎囊排出者为Ⅰ组,共38例;服米索后6h胎囊仍未排出即刻刮宫者为Ⅱ组,共20例。应用HPLC分析法检测Ⅰ组、Ⅱ组早孕妇女口服米非司酮后该药物在血液、蜕膜和绒毛组织中的浓度。结果Ⅰ组用药后不同时间血液米非司酮浓度均高于Ⅱ组(P<0.01);两组间绒毛组织中药物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蜕膜组织中,Ⅱ组药物浓度低于Ⅰ组;两组绒毛组织中米非司酮浓度均高于蜕膜组织(P<0.01)。实验结果提示米非司酮不但作用于蜕膜还可直接作用于绒毛组织,对流产结局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Zhang L  Su Y  Gai L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6):357-359
目的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细胞分化及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58例正常子宫内膜(32例增生期,26例分泌期)与26例早孕蜕膜。结果EGFR存在于正常子宫内膜、早孕蜕膜腺体及间质细胞的细胞膜、核膜及胞浆内,分布均匀。EGFR还位于早孕蜕膜腺体及间质细胞核内。正常子宫内膜EGFR的表达,腺体部分高于间质部分(P<0.05),EGFR在增生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体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EGFR在早孕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及分泌期(P<0.05)。EGFR在间质细胞的表达,早孕蜕膜高于分泌期内膜,而增生期内膜则表达最低(P<0.05)。EGFRmRNA的表达从弱到强依次为增生期、分泌期、蜕膜、滋养细胞,增生期与分泌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孕蜕膜较分泌期及增生期明显增加(P<0.05),滋养细胞EGFR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分泌期及早孕蜕膜(P<0.05)。结论EGFR存在于各期子宫内膜中,其表达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无明显变化,但在早孕蜕膜、滋养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及分泌期内膜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炔诺酮、三苯氧胺对人早孕绒毛鞘糖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翠翔  张夏英 《生殖与避孕》1996,16(1):16-21,T001
应用Ladisch分离及微量分析方法,对服米非司酮、炔诺酮、三苯氧胺及正常妊娠妇女的绒毛神经节苷脂(Gg)和中性鞘糖脂(N-GSL)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证明,正常及各服药组Gg和N-GSL组成相同;各服药组Gg总量比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各服药组绒毛GM3、GMI与GD3、炔诺酮及三苯氧胺组GTlbtb正常组均减少(PMO.01和P<0.05)。米非司酮及三苯氧胺组的N—GSL总量均比正常组升高,其中米非司出组织毛CDH、CTH增加(P<0.05);而炔诺酮组则PG升高明显(P<0.O1)。  相似文献   

8.
野生型p53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wt p53)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将含有人全长wt-p53基因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EP4/p53和空载体质粒pCEP4分别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株,分别命名为SKOV3-pCEP4/p53细胞(C组)、SKOV3-pCEP4细胞(B组),另设SKOV3细胞为正常对照组(A组)。观察细胞体外生长情况和凋亡变化。结果:外源性p53基因在C组细胞中获表达,细胞生长曲线显示p53的导入使SKOV3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C组平均细胞集落数(18.6±1.8个)少于A组(24.3±2.2个)和B组(22.7±2.6),差异有显著性(P(005)。MTT法检测C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A、B组。C组细胞G0~G1期百分比(57.79%)及凋亡细胞百分比(13.91%)均高于B组(46.02%、2.08%)和A组(43.62%、0)。结论:wt-p53基因可介导SKOV3细胞G1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体外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人子宫内膜、早孕蜕膜单层细胞及其条件培养液对早期胚胎发育的作用,本文应用酶消化法将人增殖晚期早分泌期子宫内膜及早孕蜕膜消化成单个细胞或细胞团块,分别在体外培养,并冷冻保存。建立单层细胞并制成条件培养液,由于人胚取材较困难,此文采用小鼠早期胚胎共培养,结果显示,人子宫内膜及早孕蜕膜在体外发育良好,并可冷冻保存,复苏率> 40% 。小鼠胚胎的卵裂率、桑椹胚及囊胚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早孕蜕膜组较子宫内膜组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种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均可刺激胚胎发育,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胚泡形成率在早孕蜕膜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人子宫内膜及早孕蜕膜细胞能释放某些刺激胚胎发育的物质有利于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对人蜕膜雌,孕激素受体及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对人蜕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生殖激素的影响。探讨米非司酮的抗早孕机理。方法:应用葡聚糖活性碳吸附(DCC)法和酶联组化法测定正常和服米非司酮100mg后的人蜕膜组织ER、PR;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β-hCG、雌二醇(E2)、睾酮(T)和孕酮(P)的水平。结果:口服米非司酮100mg后,人蜕膜组织胞浆PR明显减少(P〈0.05),而胞浆ER明显增多(P〈0.0  相似文献   

11.
米非司酮抗早孕蜕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米非司酮对人早孕蜕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 FGF )的影响 ,探讨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长的可能机理。方法 :取正常、服米非司酮、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 (米索 )后的早孕蜕膜各 1 5、1 5和 1 6例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定量测定蜕膜匀浆中 b FGF的水平 ;同时观察子宫出血的持续时间。结果 :正常早孕蜕膜匀浆中 b FGF水平为 2 6 8.81± 75.34pg/ mg蛋白 ;服米非司酮及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后蜕膜匀浆中 b FGF水平分别为 373.99± 45.94pg/ mg蛋白和 375.6 8±1 0 9.34pg/ mg蛋白。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但均较正常早孕蜕膜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子宫出血持续时间与正常早孕蜕膜组 (7.47± 1 .92 d)比 ,服米非司酮 (1 1 .38± 2 .2 5d)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组 (1 2 .73± 2 .2 2 d)均延长 ,差异有极显著性 (P均 <0 .0 0 1 ) ,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米非司酮可使早孕蜕膜b FGF水平升高 ,停用米非司酮可引起子宫出血时间延长 ,药物流产后继续服用米非司酮可望缩短子宫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2.
Li R  Wang Z  Wu R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5):281-283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的表达与药物终止早孕的关系,方法 对随机采用米非司酮负吸收(15例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米索)(14例,米非司酮米索组),负压吸收(15例,对照组)终止早孕经碘化丙锭染色的蜕膜与绒毛组织,应用流式细胞定性定量分析技术进行DNA分析,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对Bcl-2,bax基因蛋白进行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复方米非司酮的抗早孕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光镜、电镜和放免方法观察复方米非司酮对人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结构和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 :( 1 )服药 2 4h后 ,光镜观察发现 ,绒毛和蜕膜组织灶性、片状变性 ,复方米非司酮组改变尤甚。超微结构改变表现为绒毛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稀少 ,胞浆内细胞器退化 ,复方米非司酮组胞质内可见大量空泡 ;蜕膜颗粒细胞中的高电子密度物质减少 ,腺上皮细胞顶浆分泌突起少且小 ,溶酶体增多 ,出现大量空泡 ,蜕膜细胞病变较轻。 ( 2 )服药 2 4h,绒毛和 /或蜕膜组织中的h CG、PRL、E2 、P水平明显下降 ( P<0 .0 1或 P<0 .0 5) ,PGF2α明显增高 ( P<0 .0 1 ,P<0 .0 5) ;E2 / P比值增加 ( P<0 .0 1 ,P<0 .0 5)。结论 :复方米非司酮通过影响绒毛和蜕膜组织结构和分泌功能而终止早孕 ,双炔失碳酯和米非司酮在人类也有协同抗早孕作用 ,绒毛和蜕膜是其抗早孕时主要作用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子宫肌瘤患者早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晨  刘晓瑷  金毓翠 《生殖与避孕》2003,23(2):81-83,10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子宫肌瘤患者早孕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92例早孕合并子宫肌瘤的健康妇女给予米非司酮 1 5 0 mg配伍米索前列醇 1 0 0 0 μg终止妊娠。结果 :完全流产率为 89.1 % ,出血时间平均为 1 1 .89± 6.87d。多因素分析提示肌瘤大小对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时间有影响 ,孕囊大小对出血时间有影响。但肌瘤位置、个数对药流结局、出血时间和转经时间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子宫肌瘤患者早孕是可行、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最小分组方法,对62名停经12至16周的孕妇进行半随机化分组,以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间的年龄、妊次、产次、停经周期及平均经期无显著性差异,保证比较组间的均衡性。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的人流成功率(97%)明显高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成功率(74%),而且前者的胎儿排出时间短,出血量也少。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越小,产次越高,配伍卡孕栓组的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炔诺酮对人子宫蜕膜神经节苷脂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Ladish分部及微量分析法,对正常早孕期和服用炔诺酮(15mg/天,连用5天)早孕期妇女的子宫蜕膜神经节苷脂(Gg)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服药组的 Gg 总量(以脂结合唾液酸 LBSA 表示)为71.6±4.5μg/g 蜕膜,为正常对照组的1.35倍(P<0.05)。高效薄层层析(HPTLC)分析其图谱与对照组相同,主要成分为 GM_3、GM_2、GM_1、GD_3、GD_(1a)和 GT_(1a),但含量上有变化。GD_3含量为15.3±1.5μg/g 蜕膜。为正常时的1.91倍(P<0.025),GM_3和 GD_(1a)相对含量降低。服药组的 Gg 的 HPTLC 图谱中尚发现 Rf 值为0.035的条带,其含量为5.8±1.5μg/g 蜕膜,为对照组的4.15倍(P<0.05),其层析行为提示该条带可能为四糖基的神经节苷脂。炔诺酮作用下的蜕膜 Gg 的变化与其抗早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早孕流产的蜕膜、绒毛中整合蛋白 (Integrin)β3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 1 )的影响 ,应用流式细胞定性定量分析技术测定了 1 0例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妇女的蜕膜与绒毛组织中整合蛋白β3和 ICAM 1水平 ,并以 1 0例负压吸引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结果显示 :蜕膜与绒毛组织整合蛋白 β3和 ICAM 1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蜕膜组织整合蛋白 β3与 ICAM 1分别为 1 9.1± 5.0 1 %和 2 0 .6 1± 6 .51 % ,对照组分别为 2 9.3 1± 5.2 6和 2 6 .6 9± 6 .1 1 ;实验组绒毛组织整合蛋白β3与 ICAM 1分别为 2 1 .3 2± 4 .3 8%和 2 0 .2 9± 6 .4 9% ,而对照组则为 3 1 .3 1± 7.85和 2 8.6 9± 7.98。结果提示整合蛋白β3及 ICAM 1可能与维持早孕有关 ,米非司酮影响蜕膜、绒毛组织中整合蛋白 β3及 ICAM 1的表达 ,可能参与药物抗早孕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案对孕早期子宫蜕膜上类固醇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性临床研究,将150例早孕妇女按停经≤49d、50-56d、57-63d随机分入5组,分别口服100mg米非司酮,24±2h(A组)或48±2h(B组)后阴道置米索前列醇800μg;分别口服200mg米非司酮,24±2h(C组)或48±2h(D组)后阴道置米索前列醇800μg;并以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为对照(E组);每组30例(3个不同妊娠期限各1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流产蜕膜组织上PR、ER、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结果:PR、ER在蜕膜上的表达不受米非司酮的用量和米索前列醇用药时间的影响;但米非司酮能抑制GR在蜕膜间质细胞上的表达,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妊娠期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PR、ER的表达无影响,对蜕膜间质中GR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此抑制作用可能是米非司酮抗早孕作用机理之一。另100mg米非司酮24h后阴道置800μg米索前列醇终止≤63d妊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