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具体发病机制未明确,单纯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或腺上皮细胞无法在裸鼠体内形成异位病灶,两者共培养可形成新病灶。在EMs病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本文将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两者相互作用抑制细胞凋亡、促进黏附种植和新生血管形成、改变激素微环境等方面做一综述,以阐述两者在EMs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苯甲酸雌二醇对离体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热休克蛋白(HSP)70、9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行原代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培养。将培养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加入正常培养液)、苯甲酸雌二醇组、苯甲酸雌二醇+雌激素拮抗剂ICI182780组和ICI182780组,各组细胞分别作用6、12、18和24h。四甲基偶氮唑蓝还原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苯甲酸雌二醇及ICI182780对离体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法测定苯甲酸雌二醇和ICI182780对腺上皮细胞中HSP70、90表达的影响。结果苯甲酸雌二醇可刺激腺上皮细胞生长,细胞增殖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升高而升高,浓度为10-9、10-8、10-7、10-6mol/L的苯甲酸雌二醇作用24h时,平均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70±9)%、(207±11)%、(231±12)%、(257±10)%,均明显高于上述各浓度苯甲酸雌二醇作用6h时的细胞增殖率[(117±13)%、(129±10)%、(146±10)%、(1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为10-9、10-8、10-7、10-6mol/L的苯甲酸雌二醇作用24h时,苯甲酸雌二醇+ICI182780组与苯甲酸雌二醇组比较,细胞平均增殖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37±4)%、(145±10)%、(151±9)%、(1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甲酸雌二醇可刺激细胞中HSP90的表达,这种刺激作用同样存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苯甲酸雌二醇浓度为10-9、10-8、10-7、10-6mol/L,作用24h时HSP90表达的相对不透光度分别为(64.8±10.7)%、(75.9±12.6)%、(80.4±8.2)%、(83.2±7.6)%,明显高于相同浓度、相同作用时间时对照组的(28.0±3.3)%、(29.0±5.6)%、(29.0±5.0)%和(30.0±6.4)%,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为10-9、10-8、10-7、10-6mol/L的苯甲酸雌二醇作用24h时,苯甲酸雌二醇+ICI182780组与苯甲酸雌二醇组比较,腺上皮细胞中HSP90表达明显降低,分别为(28.2±2.1)%、(29.7±3.2)%、(35.0±4.7)%、(34.7±6.5)%。ICI182780不影响雌二醇对腺上皮细胞中HSP70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苯甲酸雌二醇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HSP90表达的影响是雌激素受体依赖性的,HSP90表达可能有助于苯甲酸雌二醇刺激腺上皮细胞增殖;苯甲酸雌二醇对HSP70表达的抑制作用是非雌激素受体依赖性的,HSP70表达可能对腺上皮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阻断后腺肌病病灶内膜及在位子宫内膜凋亡现象;揭示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0例,均行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子宫动脉阻断前及阻断后30min分别取子宫腺肌病病灶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各10g,子宫动脉阻断前标本为对照组。运用日本电子电镜观察组织细胞线粒体等亚细胞器结构变化,并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法检测比较子宫动脉阻断前后子宫内膜及腺肌病组织中凋亡相关分子(Bcl-2、Bax、cyt-c、AIF、caspase-3、caspase-4、caspase-8、caspase-9、Endo-G、apf-1、GRP78、CHOP和TRADD)的表达情况。结果:电镜显示,子宫动脉阻断后子宫腺肌病病灶及在位子宫内膜出现了线粒体内嵴模糊、消失,线粒体肿胀明显,空泡样改变。核染色质边移,细胞膜反折;胞质浓缩,形成凋亡小体等凋亡改变。与子宫动脉阻断前比较,阻断后腺肌病病灶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线粒体及内质网途径相关凋亡因子均出现显著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阻断后可诱导腺肌病病灶及在位子宫内膜发生凋亡。缺氧所致细胞凋亡主要为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协同参与。缺氧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植物雌激素两种单体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植物雌激素两种单体在浓度5~80μmol/L对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2003年8~12月应用胶原酶阶梯消化法,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用MTT方法观察植物雌激素的主要成分金雀黄素和大豆甙元对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的大豆甙元能促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轻度生长.随浓度的增加其作用明显,但当浓度达到40μmol/L,抑制细胞生长;不同浓度的金雀黄素均抑制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结论 植物雌激素两种单体对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提示在应用植物雌激素时要考虑不同成分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测定了山东地区138名正常妇女不同月经周期子宫内膜标本细胞浆、细胞核雌二醇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的含量,分析研究了月经周期中ER、PR 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旨在将该基础研究资料为临床及计划生育科研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优化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方法,提供研究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的理想体外模型.方法:双酶消化、过滤、离心法分离和培养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用光镜观察培养细胞;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上皮细胞角蛋白(CK)和间质细胞波形蛋白(Vim)的表达;MTT法测定间质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培养24h,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呈多边形、铺路石样生长,CK免疫荧光阳性,纯度达95%以上.正常原代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不能传代,培养5~6天后细胞逐渐走向衰老.间质细胞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Vim免疫荧光阳性,纯度达95%以上.原代间质细胞可有限传代,3代内细胞形态无改变.传代间质细胞第3~6天为细胞对数生长期,生长曲线呈“S”形,倍增时间约为56.97h.结论:双酶消化、过滤、离心法可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具有典型的生物学细胞特性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PTEN基因表达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PTEN基因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兰(MTT)法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在不同浓度米非司酮作用24h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PTEN蛋白表达率、增殖率和凋亡率;应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米非司酮能够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的增殖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AO荧光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表明,经米非司酮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出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变化;米非司酮能够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出现细胞周期阻滞,使其停滞于G1 期,降低S期细胞比例;PTEN蛋白的表达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米非司酮能够明显抑制人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体外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促凋亡作用与上调PTEN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亡是一种选择性的细胞清除过程,有维持再生组织自身稳定性的作用。在月经周期的子宫内膜及胚泡着床后由其转化的蜕膜都有细胞凋亡,许多刺激因素可诱导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调节着细胞的敏感性。本文不子宫同膜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及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 :通过酶解、系列过滤、沉降及贴壁纯化等技术 ,分离、纯化及培养 15份EMs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其基质细胞 ,并拟传代。结果 :11份标本获得成功 ;每 1g新鲜子宫内膜组织可得到 (8~ 12 )× 10 6个原代基质细胞及 (4~ 8)× 10 6个原代腺上皮细胞 ;基质细胞纯度率可达 95 %以上 ,腺上皮细胞的纯度率约为90 %。基质细胞可以有限的传代 ,腺上皮细胞不能传代。通过改良步骤 ,可提高基质细胞的产量。结论 :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及其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可作为EMs的体外细胞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0.
Lu J  Jiang J  Wu R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10):603-60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孕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异位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内膜)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米非司酮浓度为1×10-6mol/L(米非司酮1组)、1×10-4mol/L(米非司酮2组),和孕酮浓度为1×10-7mol/L(孕酮1组)、1×10-5mol/L(孕酮2组)与体外培养的异位内膜细胞和在位内膜细胞上清液作用后的IL-6水平.结果米非司酮可降低异位内膜细胞IL-6水平,米非司酮1组和米非司酮2组的IL-6分为(1914.33±799.28)μg/L和(990.25±58.40)μg/L,两组与空白组比较(下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孕酮也可降低异位内膜细胞IL-6水平,孕酮1组和孕酮2组的IL-6分为(2575.89±119.75)μg/L和(1736.25±750.89)μg/L(P<0.01).米非司酮还可使在位内膜细胞IL-6水平降低,其中米非司酮1组和米非司酮2组分别为(346.96±24.32)μg/L和(270.22±36.15)μg/L(P<0.01).孕酮对在位内膜细胞IL-6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孕酮可抑制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细胞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患者内膜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凋亡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改良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 15例正常月经周期的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子宫内膜 ,11例增殖性子宫内膜 ,12例子宫内膜癌 ,以及术前用孕激素治疗的 13例异常增生子宫内膜中的凋亡细胞 ,并计算其凋亡指数 (AI)。结果 :分泌期、月经期子宫内膜、增殖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AI均比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AI高 (P <0 .0 1)。增殖症患者内膜不典型增生组AI比单纯增生、复杂增生组AI高 (P <0 .0 5 ) ;内膜癌患者低分化组AI比高分化组、中分化组AI高 (P <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与正常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有关 ,而在增殖性和癌变子宫内膜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的良恶性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人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内皮素-1免疫活性物质(ET-1-ir)主要分布在腺细胞及腺腔上皮中,间质中分布很少.放免法(RIA)测得离体培养的人子宫内膜腺细胞培液中含有大量ET-1-ir,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少,并受雌、孕激素及RU486、dbcAMP、FK抑制,受佛波酯显著刺激而变化.间质细胞离体培养下几乎不分泌ET-1-ir.从而提示月经来潮、内膜脱卸及修复、增生可能与内膜腺体自分泌大量ET-1-ir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子宫内膜细胞凋亡以及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1(Ang 1)、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 F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细胞的毒性,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结果:米非司酮浓度增加,细胞活力随之减小;米非司酮作用时间增长,细胞活力随之减小,24、48、72小时的IC 50分别为18、15、12μg/ml。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Caspase蛋白表达水平降低。15μg/ml的米非司酮对细胞48小时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Ang-1和b FGF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VEGF与Ang-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米非司酮能诱导人子宫内膜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与Ang-2的高表达以及Ang-1和b FGF的低表达,这可能是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孕妇及非孕妇口服不同剂量RU 486后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非孕妇(n=9)及早孕妇(n=36)口服不同剂量RU 486后,以HPLC测定服药后RU486及其代谢产物RU 42633、RU 42848和RU 42698的血浆浓度,结果显示不论妊娠与否,药物的吸收及代谢都很迅速;服药后20 min 即可测得血浆中的RU 486及其代谢产物;母药达峰时间Tmax 均为1~2h,其峰浓度Cmax 对数与剂量对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服相同剂量后,非孕组药-时曲线水平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大于早孕组,但两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非孕组及早孕组,口服25 mg、100 mg 和200 mg后,RU 486代谢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口服400 mg 和600mg 后则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出血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91,自引:0,他引:91  
探讨采用配伍方法进行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的原因。方法一组22例,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二级20例采用吸宫术终止妊娠。分别于妊囊排出或吸宫后第5、14、24天抽肘静脉血测血hCG、P、E2FSH、LH及PRL,同时记录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6.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形态学观察与治疗机理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通过孕激素对子宫内膜腺癌治疗后的形态观察,而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对我院经孕激素治疗并手术切除的42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及34例未用孕激素治疗的子宫内膜腺癌诊刮标本,进行光镜、电镜的腺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孕激素治疗后的腺癌细胞分化趋向成熟,其分泌活跃,同时,还在癌组织中观察到凋亡的腺癌细胞。未经孕激素治疗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其组织排列紊乱,极性消失,有些腺体呈背靠背现象。结论:孕激素对肿瘤细胞有直接作用,使癌细胞生长受抑,促使其分化转向成熟,术前与术后应用孕激素治疗,可减少腹腔种植及转移,减少术后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17.
宫颈管不典型腺体细胞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宫颈管中不典型腺体细胞(AGCUS)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8年3月至2001年8月对门诊1664例患者采用瑞典欧立宫毛刷法施行宫颈管细胞学筛查,117例宫颈管细胞中出现不典型腺体细胞(占7.0%)。为明确此种细胞的性质及来源,对AGCUS患者进行子宫分段诊刮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病理学检查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6l例(占52.1%),子宫内膜良性病变35例(占29.9%),子宫内膜不典增生14例(占ll、9%),子宫内膜腺癌7例(占5.9%)。1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有l例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结论 不典型腺体细胞在宫颈管细胞学中出现率较低,但常是子宫严重疾病的标志,对这类患者应作进一步的检查和跟踪随访。  相似文献   

18.
将子宫内膜癌39例以双盲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己酸孕酮、氨基导眠能或两药联合治疗。结果:(1)氨基导眠能使雌二醇(E2)、孕酮(P)含量下降,己酸孕酮使血中P含量增加,联合治疗后P增加、E2下降(P〈0.05 ̄0.01)。(2)己酸孕酮使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略下降(P〉0.05),氨基导眠能及联合用药后ER阳性率显著下降(P〈0.05)。(3)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后均出现癌细胞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虽然子宫内膜癌大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但也有约25%的患者发生于绝经前,其中40岁以下患者占3%~14%。然而,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手术疗法使年轻患者失去了生育机会及卵巢内分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为了满足年轻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强烈愿望,长期应用大剂量孕激素的保守疗法成为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方法。但是部分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出现孕激素拮抗现象,降低了激素治疗的效果,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拮抗及增敏机制,对提高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以及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子宫内膜癌的孕激素拮抗机制及其增敏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COX2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关系及COX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子宫内膜癌、相应癌旁正常内膜腺体及15例子宫良性肿瘤中COX2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0例内膜癌中ER表达情况。结果:COX2mRNA在3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28例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癌组织与正常内膜腺体或良性肿瘤间COX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R阳性组与ER阴性组的COX2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内膜腺体或子宫良性肿瘤,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中COX2表达高于非激素依赖型内膜癌且其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