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系统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雁平 《广西医学》2008,30(4):603-604
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适用于长时间经静脉滴注抗生素、刺激性药物、化疗药、控制疼痛、完全胃肠外营养、病情不稳定需要随时用药及测中心静脉压的病人[1]。其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避免了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引起的血胸、气胸等并发症,同时也避免了化疗药对外周  相似文献   

2.
丁素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4):713-7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 C)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 C导管包,型号选用4.0~5.0 F,选择肘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进行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58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保留时间为30 d~180 d.结论PIC C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留管时间长。在老年患者中正确应用PIC C,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置管与外周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71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心静脉置管组37例,外周静脉置管组34例.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4.6%(35/37),外周静脉置管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7.1%(33/34),P>0.05.中心静脉置管中位留管时间为91天,外周静脉置管中位留管时间为5天,P<0.001.中心静脉置管组没有1例发生化疗所致栓塞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而外周静脉置管组则有64.7%的病例发生化疗所致药物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可长期保留,在肿瘤病人的化疗、抢救和高营养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进行化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取的9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49例.其中,A组患者通过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式置管,B组患者通过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相较于B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更高、置管留置时间明显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置管效果相较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明显更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英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138-1139
静脉输注药物已成为目前最普遍的给药途径,据吴勤统计,70%以上住院病人需要接受静脉注射治疗。静脉输液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改进,包括外周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以及留置针静脉穿刺输液法。在肿瘤护理工作中,化疗药物刺激以及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机体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使肿瘤治疗不能顺利进行。笔者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PICC(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化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携带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出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照随机采样的原则,将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84 例携带经外周经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 )出院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盲选法将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 例,前者运用常规指导干预,后者运用延续性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的 PICC了解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 PICC 了解程度上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携带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出院肿瘤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 PICC 的了解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或手段之一,新型材料的应用,使输液方法和途径也不断改进。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使临床用药更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并为快速、大量用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43例三向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实践和观察,发现PICC在化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优越性。方法采用PICC对104例化疗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分析PICC置管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应用PICC置管的104例肿瘤患者,顺利完成了化疗,留置时间38d~324d,平均87.2。d结论PICC置管为肿瘤患者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廖和平 《当代医学》2012,18(12):135-137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采用BD公司生产的1.9Fr的中心静脉导管对新生儿科住院的238例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结果 237例置管成功,1例置管失败,导管保留时间3~52d,平均留置时间(21±5)d;223例计划拔管,占留置导管总数的93.25%;11例意外拔管,3例因放弃治疗而拔管;导管尖端异位51例(其中30例异位于右心房),占21.52%;留置期间发生并发症的18例,发生率为7.60%。结论 PICC置管为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提供了安全的长期静脉输液通道,保证药物及营养的供给,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刺激,是有效抢救危重新生儿不可缺少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经患者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将PICC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大剂量化疗.结果 108例患者中102例一次穿刺成功,6例第二次穿刺成功.导管留置时间58~192d,化疗过程中共发生静脉炎4例,无1例出现渗漏性损伤.结论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而护患双方的共同参与才是PICC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研究,了解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并探讨其对肺癌患者化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择自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PICC治疗方法的肺癌患者,共105例,对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处理与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但有16%的病人出现并发症,有4.7%出现导管堵塞和导管脱落等状况;所有患者均通过肘部静脉插管,其中87%的为贵要静脉,8%的为肘正中静脉,3%的为头静脉.结论 :通过对这105名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操作安全简单,解决了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时,因需要静脉输液导致患者被反复刺穿的痛苦,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在直观下置管,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置管(CVC)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可由护士独自操作,减轻了CVC穿刺置管的并发症.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血管弹性减退,血管壁硬度增加,若长期反复静脉穿刺,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对需要长期输液,特别是肿瘤化疗及静脉营养(TNP)的老年患者,PICC能为其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为治疗和抢救赢得时机.我院与2008年9月~2010年12月对100例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行PICC置管术,大大降低了穿刺的风险,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晚期鼻咽癌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8例鼻咽癌首次接受静脉输液化疗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PICC进行静脉化疗,B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化疗.比较两组不同静脉化疗方法引起的药物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药物渗漏及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采用PICC进行静脉化疗更能有效地降低药物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是化疗药物输注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120例乳腺癌分为2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VPA和PICC,比较2组的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相关并发症。结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VAP组为100%, PICC组为66.7%;留管1年以上:VAP组为59例,PICC组4例;并发症:VAP组为1例,PICC组9例。结论VPA是乳腺癌静脉化疗的理想通道,可减轻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静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10-113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6例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照静脉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94例)和观察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62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197.64±96.73)d,对照组为(95.01±34.23)d,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84%,对照组为14.9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比,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显著延长化疗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年娇  席曙桂 《右江医学》2002,30(3):270-270
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 ,常因长期输液 ,反复静脉穿刺及应用化疗药物 ,使皮肤静脉出现静脉炎 ,静脉萎缩、变细、脆性增加、弹性下降 ,浅静脉受到破坏 ,如操作不慎可使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能有效地避免了外周静脉保留时间短 ,不易固定 ,易损伤血管 ,输液速度慢以及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 ;同时锁骨下静脉血流快 ,化疗时药物迅速被稀释 ,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而且有利于危重病人抢救时能及时用药、抽血检验等 ,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通过对 12 1例肿瘤病人化疗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收到了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VPA)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对比效果。方法选择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及患者意愿分为VPA组(75例)与PICC组(67例),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 VPA组导管置管时间[(252.18±124.33)d]长于PICC组[(80.21±30.44) d],生活质量Karnfsky评分[(81.54±14.65)分]高于PICC组[(70.30±13.61)分],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PICC组(17.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PA与PICC均可作为化疗理想的深静脉通道,但VAP置管时间更长、患者生活质量更佳,且并发症更少,临床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潘玉燕  周霞  洪慧 《基层医学论坛》2013,(33):4392-4393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32例恶性肿瘤静脉化疗患者应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术行PICC置管。结果132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0.9%(120/132),留置时间65d-267d(平均101.2d)。发生静脉炎7例,穿刺点红肿6例,肢体肿胀3例,导管不完全脱出2例,导管堵塞1例,经适当处理后,无1例患者因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终止治疗。结论PICC置管操作简单,留置时间较长,并发症少,值得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赵雪梅  张海燕 《安徽医学》2015,36(7):906-907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VPA)与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22例选用VPA和22例超声引导下行PICC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对比两组的一次性置管率、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VPA组为100%,PICC组为86.36%(P>0.05);留置时间:VPA组为(1110±680.81)d,PICC组为(228.17±123.48)d(P<0.05);并发症发生率:VPA组为9.10%,PICC组为18.18%(P<0.05)。结论 VPA是肿瘤患者值得推广应用的通道,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影响。方法:将50例PICC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找到影响穿刺成功的因素和解决方法。结果:护理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可以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