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湖南省不同类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流行状况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目前湖南省血吸虫病不同类型流行区的流行状况,为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05年4月份对全省16个不同类型区的流行村的家畜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粪检,11月份进行人群IHA血清学检查,阳性者用kato—katz法粪栓。结果共调查10245人,IHA阳性2457人,kato—katz法粪检阳性394人,感染率为3.85%,病人感染度为30.05,人群感染度为2.22;不同类型流行区人群感染率,以洲滩亚型最高,山丘型最低。男性均高于女性,洲垸亚型和垸内亚型差异有显著性;各亚型流行区30-50岁年龄段人群人群感染率和EPG较高;洲垸亚型人群感染率和EPG最高的是渔民,垸内亚型是商业服务者和民工,洲滩亚型和山丘型是农民。家畜共查578头,粪检阳性101头,阳性率17.47%;家畜感染率洲垸亚型最高,垸内亚型最低。结论湖南省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近期较以往有所降低,但不同流行地区、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群感染率和EPG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及有效干预措施,评估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方法在3个典型的湖沼型地区选取22个乡镇128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以洲滩和村垸为建设单元,实施易感地带封洲禁牧、建立定点牧场、开展舍饲圈养等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观察干预措施前后人畜病情与螺情变化,评估干预措施对血吸虫病的控制效果。结果实施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2~3年后,主要传染源(牛)饲养户数和数量分别减少了42.86%和50.30%,钉螺孳生环境的野粪密度和阳性率分别减少了89.72%和84.51%,人、畜(牛)、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51.93%、74.90%和92.42%,环境安全性提高了97.93%。干预措施前后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当地经济开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湖沼型地区的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区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目前湖南省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流行状况,制定科学防治措施和对策.方法:采用分层的原则,从洞庭湖区洲垸亚型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流行村,进行家畜的粪检,进行人群的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用Visual Foxpro 6.0建立数据库,SPSS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检查6 438人,粪检阳性205人,阳性率3.18%;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男性高于女性,40岁~50岁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渔民感染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感染度在不同人群也各不相同.家畜感染率为21.16%.结论: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状况仍较严重,应继续加强各种防治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陈干先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56-56,62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血吸虫感染情况。方法2008年对湖南岳阳市云溪区新港村进行居民和家畜血吸虫感染况调查。结果结果血检阳性率约10.54%,对血检阳性者用改良加腾法粪检80人,粪检阳性率3.75%,常居民感染率为0.39%,家畜耕牛粪检阳性率4.90%,菜牛粪检阳性率0,羊粪检阳性率4.08%。螺情调查垸内外均未发现感染钉螺。结论监测点人畜均有感染,应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对策在高原峡谷地区的防治效果.方法 通过在西甸和新庄两个行政村实施健康教育、查治病和化疗、粪水管理、禁牧、查灭螺等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观察和考核防治效果.结果 西甸村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和家畜感染率分别由2006年的6.43%和1.68%下降到2011年的0.00%,2008年起没有发现新感染病人和14岁以下病人;2011年的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查出钉螺只数、活螺平均密度、活螺最高密度等螺情指标分别较2006年下降68.11%、79.44%、84.14%、85.32%、72.22%,2008年以后没有发现阳性钉螺.新庄村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和家畜感染率分别由2006年的3.45%和0.49%下降到2011年的0.00%,2007年起没有发现新感染病人和14岁以下病人,2008年以来没有发现家畜血吸虫感染;2011年的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查出钉螺只数、活螺平均密度、活螺最高密度等螺情指标分别较2006年下降76.60%、19.51%、64.10%、63.80%、74.23%,2007年以后没有发现阳性钉螺.结论 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在云南鹤庆县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应用效果良好,防治成绩明显.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仙桃市刘家垸为典型的垸内封闭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其钉螺由围垸前残存钉螺繁衍而来;主要传染源为耕牛,人群感染方式与生产、生活有关,感染高峰年龄组为青、壮年。根据试区的环境与产业特征,经采取以兴林改变生态环境为主,辅以药物灭螺及加强耕牛、人群化疗等优化防治对策,各主要指标明显下降:1991年钉螺面积约26.33万m ̄2,阳性钉螺密度0.0034只/框(每框面积=0.11m2),耕牛感染率72.2%,人群感染率15.6%;1995年钉螺面积降至198m ̄2,未发现阳性钉螺,无耕牛感染,人群感染率降至0.29%。  相似文献   

7.
王道芬 《中国热带医学》2014,(12):1543-1544
目的分析荆门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分析荆门市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趋势。结果 2013年,全市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为0.16%,耕牛感染率为0,钉螺面积1 681.87万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荆门市血吸虫病处于低度小范围流行,但疫情重新暴发流行的基础条件仍然存在,要加强重点地区人畜传染源的清查,加大钉螺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云南省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畜感染率和钉螺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的基本情况和2001~2011年查灭螺、查治病的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1年全县尚有钉螺面积96.3273万m2,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为0.003%。2001~2011年鹤庆县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与钉螺面积、有螺面积百分比、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阳性钉螺面积、感染螺平均密度等6项指标无相关性,但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与钉螺自然感染率存在相关关系。2001~2011年的血吸虫病家畜感染率与钉螺面积、有螺面积百分比、有螺框出现率、钉螺自然感染率等4项指标无相关性,而血吸虫病家畜感染率与活螺平均密度、阳性钉螺面积、感染螺平均密度等3项指标有相关性。2001~2011年的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与家畜感染率无相关关系。结论对血吸虫人畜感染率与螺情指标的相互关系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于指导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2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掌握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2002年的疫情。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方案》,对2002年全国21个疫情监测点的疫情进行监测,其中重度和轻度流行区各3个,中度流行区14个。结果:(1)人群血吸虫病粪检阳性率最低为0.6%(江苏丹徒),最高17.72%(江西南昌),年龄和职业是影响感染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感染2例,新发现晚期血吸虫病1例;(2)各点耕牛感染率普遍较高,地区间差异较大(O--58.33%);(3)各监测点2002年均发现活螺,其中8个点的活螺框率超过40%,除上海金山、湖北蔡甸和四川丹棱外均发现感染性钉螺,其中湖南君山首次在垸内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2002年全国监测点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存在疫情反复的因素.须进一步加强对各个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吸虫病重点综合治理地区的防治成效,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我国《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GB15976—2006),2009年10月对2004年巍山县、洱源县、大理市和鹤庆县4个实施国家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县(市)的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进行考核验收。结果4个县(市)人群IHA检查,阳性率为3.58%~9.70%,粪检人群感染率为0~4.59%;家畜感染率为0~0.31%;活螺密度为O.02只/框,活螺密度为0,09只,框。4县(市)捕获的钉螺全部解剖镜检,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巍山县、洱源县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大理市和鹤庆县重新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金湖县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为指导消除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金湖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以来的疫情资料、自评资料和工作资料进行审核。随机抽取3个镇各1个村进行现场评估。采用血清学方法(DDIA),每村人群查病不少于1 000人,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1粪3检)检查。 采用粪便毛蚴孵化法(1粪3检)每村查畜100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对抽样村全部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环境进行钉螺调查,每村查螺框数不少于2 000框。对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监测队伍、疫情报告、实验室检测能力以及疫情处置能力等进行评估。结果金湖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1998—2016年,累计DDIA检查73 555人次,阳性814人次,阳性率1.11%;粪检11 394人次,发现血吸虫病人1例,阳性率0.01%。家畜查病2 150头,未发现病畜。累计查螺36 287.60 hm2,发现钉螺面积70.87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28.18 hm2。解剖钉螺8 560只,未发现阳性。现场评估DDIA检测3 016人,阳性率2.82%。病原学检查85人,未发现血吸虫病人。家畜查病290头,未发现病畜。查螺面积34.71 hm2,未发现钉螺。专业人员螺类鉴别、钉螺解剖、血清学实验和病原学实验等4项技能测试合格率均为100%,临床医生理论知识考试正确率为97.78%。资料评估得分为92.5分。结论金湖县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未发现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病畜和感染性钉螺,达到了我国消除血吸虫病标准,今后应完善监测工作体系,加强螺情、病情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以感染性羊为主要传染源流行区,探索采用以消除感染性羊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实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可能性,为完成防治目标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江心洲五墩村为观察现场,在2004—2010年间每年按常规实施孳生地查螺灭螺、村民和家畜同步查病治病、健康教育及感染性水域灭蚴等防治措施;2011年在常规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淘汰全村家庭养殖羊,比较2004—2016年该村疫情变化,评价消除感染性羊措施在推进该村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中的作用。结果 2004—2011年五墩村人群粪检阳性率为0.4%~1.4%、感染性螺面积为(18~25)万m~2、重点水域哨鼠感染率为3.3%~18.0%;2004—2008年羊血吸虫感染率为0.0%~7.3%,2009—2011年升至为32.0%~54.3%,村庄周围江滩野粪调查239份,羊粪占96.3%(230/239),羊粪粪检阳性率为15.5%~22.9%。在消除感染性羊的次年,该村的人群和家畜的感染率降到0.0%,并连续5年(2012—2016年)未查到当地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和病畜、感染性哨鼠及感染性钉螺,人畜病情、螺情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标准。结论江滩型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在区域性残存传染源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查清确认当地主要传染源,采取"消除主要传染源+综合性常规防控措施",实行精准防控,是如期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消除目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常州市2008~2012年螺情变化情况,为控制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常州市2008~2012年的螺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州市2008—2012年累计有螺面积43.99万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6.94万m2,占15.78%。全市共查到有螺环境58个,其中江滩、湖滩、内陆、山丘类型的有螺面积分别为13.60万m2,7.30万m2,2.70万m2,20.39万一,所占比例分别为30.92%,16.59%,6.14%,46.35%。复现有螺环境的原因主要是灭螺效果差和外来输人。5年累计药物灭螺面积155.09万m2,累计历史有螺环境改造面积87.40万m2。结论常州市近5年螺情有波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仍需加强螺情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南京市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钉螺分布特征和钉螺控制效果,为制定钉螺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8年南京市螺情与灭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南京市钉螺面积共计1 511.42 hm2,较2011年钉螺面积下降了37.47%,现有钉螺主要分布在江湖滩地区,占94.88%。在不同类型中江湖滩地区的钉螺分布在边角滩、矮圩内滩和江滩其他环境;内陆地区的钉螺则主要分布在通江河道;山丘地区的钉螺主要分布在溪沟和草滩及渗水滩。2011—2018年活螺密度维持在0.07~0.15只/0.11 m2水平,逐年的钉螺分布面积与有螺环境药物灭螺覆盖率间呈负相关关系(P=0.007)。2018年市级开展灭螺效果评估,结果为钉螺校正死亡率90.53%,活螺密度下降率93.75%。结论 药物灭螺仍是控制钉螺密度的有效手段,但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后,需强调药物精准灭螺与环境综合治理,协调好血吸虫病防制与长江保护的关系,提高成效,促进血防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7—2016年长沙市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和变化趋势,评估当前防治策略的实施效果,查找薄弱环节,为制定全市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7—2016年螺情监测、人群监测、家畜监测、防治措施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对防治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07—2016年长沙市有螺环境、钉螺面积、存栏耕牛数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有螺环境、钉螺面积和存栏耕牛数分别较2007年相比下降93.07%、58.12%、43.70%,人群查病血检阳性率、粪检阳性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未发现感染性家畜,累计药物灭螺6 113.07 hm2、环改灭螺2 519.44 hm2、累计消灭钉螺面积641.03 hm2结论 为实现2025年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长沙市应继续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防控策略,加大环改灭螺力度,强化巩固监测体系,继续做好重点人群查治病及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Spatial analysis of snail distribution in Jiangning count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ncomelenia snails in Jiangning County. Methods: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 Spatial Scan Statistics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 density of alive-snails in habitats and its rate infected by the 5. japonicum. Results : Although areas of snail habitats and density of the alive-snails in marshland in 2000 are higher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mountain areas in Jiangning County, the numbers of habitats in mountain are more than that in marshland and they distributed sporadically. The snail habitats were classified into 4 in marshlands and 3 classes in mountain areas respectively in cluster analysis. Although they are mainly the one with low density of alive and infected snails, we should alert that there are also some habitats with high snail density and infection rate, which is important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chis-tosomia.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Scan Statistics detected 2 significant spatial aggregations for alive-snail in marshland and 4 in mountain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