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某部2006-2009年新兵结核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驻京部队近年来入伍新兵结核感染状况,了解其动态变化趋势,为部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驻京部队2006-2009年入伍新兵20 813人,按城市籍新兵和农村籍新兵分组,进行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每人0.1 ml、5 IU,于左前臂掌侧中部内侧皮内注射,72 h查验反应,以双上臂无卡介苗接种疤痕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作为结核感染率。【结果】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阳性率与强阳性率分别为53.1%(11 058人)、3.10%(645人),无卡痕人数11 174人(53.7%),结核感染率为30.7%,平均年感染率为1.91%;城市籍新兵结核感染率(32.9%)明显高于农村籍新兵(29.3%,P〈0.05)。【结论】在新兵中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调查,可以监测新兵结核感染率,筛选卡介苗接种对象,对结核菌素强阳性者可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聪颖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106-106
目的分析某部队近年来人伍新兵结核感染情况,为部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某部队2008~2011年入伍新兵共5612人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以PPD试验阳性而双上臂无卡介苗接种瘢痕者计算结核感染率。结果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阳性率为49.4%(2772人),强阳性率为2.9%(163人)。无卡痕人数3300人(58.8%),无卡痕阳性人数990人,结核感染率为30%。城市籍新兵结核感染率(33.8%)明显高于农村籍新兵结核感染率(27.7%,P〈0.01)。结论分析部队新兵结核感染情况可以为部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资料,对部队结核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近年来驻京部队官兵结核感染状况,为部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驻京部队驻地不同的4个部队2 713人,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调查各年龄段、来自不同地区官兵的结核感染率.结果:PPD试验阳性者1 485人,占56.7%,强阳性者115人,占4.4%.无卡痕人数1 061人,占40.5%,其中,PPD试验阳性人数387人,结核感染率36.5%.结核感染率以<20组为最低(33.2%);≥230组为最高(60.3%).城市籍新兵结核感染率(35.8%)低于农村籍新兵(36.8%,P>0.05).结论:军队结核病防控工作仍不容懈怠,军队卡介苗接种的重点是新兵、新学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入伍新兵结核感染状况,为部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07年入伍新兵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调查入伍新兵5059人,有卡痕率39.14%,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强阳性率、有卡阳性率、无卡痕阳性率分别为50.48%、2.33%、75.40%和34.46%。中、东、西部地区来源卡介苗接种率分别为32.89%、47.34%、46.5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分别为47.00%、55.88%、50。99%。城市来源入伍新兵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与强阳性率与农村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兵中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调查,可以监测新兵结核感染率.筛选卡介苗接种对象。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部队传染病监测资料表明,结核病发病已上升至痢疾和病毒性肝炎之后居第三位。为进一步掌握部队结核感染状况,提供预防结核病的依据,1999年1月,我们对驻西北地区某部新兵进行了结核感染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兵结核感染情况,我们对我区1996年底入伍的997名新兵进行结核感染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为入营一个月内的997名新兵,完成体格复检后进行;(2)调查方法:结核菌素试验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1:2000结核菌素稀释液,于手臂中部内侧进行常规消毒后,皮内注射稀释液0.1ml,72h观察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者为阴性,5~9mm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人群结核菌素免疫水平及结核感染现状。方法 统计分析近6年本地区3所高校历届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及在校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结果 新生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逐年减低,各年级的阳性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强阳性率呈波动变化,近3年缓升,各年级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率平均为89/10万,近3年缓升。结论 近6年大学生结核易感人群增加,结核感染率及结核发病率起伏变化缓慢上升,存在集团感染及爆发流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近年来高校学生结核感染状况,了解其动态变化趋势,为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新生入校和第4学年时分别进行PPD试验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2001年调查入校新生270人,PPD试验阳性率为41.85%(113人),其中强阳性率为9.63%(26人);无卡介苗预防注射疤痕95人(35.19%),其中无卡介苗预防注射疤痕而PPD阳性23人;城市籍新生结核感染率22.64%,农村籍新生结核感染率26.19%。对PPD试验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2005年对该年级学生结核感染状况进行追踪调查,PPD试验阳性173人(64,07%),其中强阳性43人(15.93%);无卡痕阳性47人;城市籍新生结核感染率67.92%,农村籍新生结核感染率26.19%。预防性治疗26人4年后PPD结果无变化,无新发结核病例。结论在该批学生中进行PPD试验调查,可以监测入校新生结核感染率,尽早筛出传染源,对PPD试验强阳性者可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军队院校这一特殊群体中,入学新生结核感染状况,为院校结核病控制和防治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2005~ 2010年入校新生6 760人,按城市籍新生和农村籍新生分组,进行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简称PPD)试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而双上臂无卡介苗接种疤痕为结核感染.结果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阳性率与强阳性率分别为55.07%(3 723人)、2.57%(174人),无卡痕人数3 576人(52.90%),结核感染率为30.06%,平均年感染率为1.69%;城市籍新生结核感染率(32.88%)明显高于农村籍新生(29.32%,P<0.05).结论 应对入学新生中结核菌素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及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10.
3265名大学生结核感染状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结核感染的状况。方法:采用结核菌素皮肤接种试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3265名大学生结核感染情况。结果:总阳性率16.05%,≥5mm,≥10mm,≥15mm,≥20mm4个标准的阳性率分别为7.17%,4.76%,3.58%,0.58%。源于城市的学生对结核菌素的反应性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结论:由于年龄、生理、环境等原因,大学生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应该采取有力的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结核免疫斑点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for inferferon-γ,T-SPOT. TB)与结核菌素试验(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在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疑似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24例,随访至少6个月,证实结核患者43例,排除结核病72例,剔除9例。所有患者均行T-SPOT. TB与PPD检测,比较两组检验方法的主要诊断实验指标。结果 T-SPOT. TB和PPD的敏感度分别为90.70%、32.56%;特异度分别为83.33%、79.17%。检测的符合率分别为86.09%、61.7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47%、48.2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66.28%;阳性似然比分别为5.32、1.56,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096、0.852。结论 T-SPOT. TB在活动性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PPD,但不能完全取代PPD,临床上有必要进行联合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以及血清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该院确诊为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肺结核组;确诊非肺结核就诊者30名作为非肺结核组,两组就诊者均接受了T-SPOT.TB、PPD以及TB-Ab检测。比较两组接受不同检测方法对诊断肺结核灵敏性与特异性的差异。结果 T-SPOT.TB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73.30%,特异性为80.00%;PPD试验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60.00%,特异性为86.70%;血清TB-Ab检测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53.30%,特异性为66.70%。结论 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高于PPD试验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特异性高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与PPD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腾冲县2009~2012年肺结核登记患者特征,分析患病特点,为制定中国边境地区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下载腾冲县2009~2012年经胸部x光、CT、DR、PPD、痰检(+)(痰涂片检查)确诊并进(报)人疫情报告系统的肺结核病人登记资料,剔除县外诊断报告的本地患者及本县诊断的外地患者,将患者年龄分为〈20岁,20—29,30~39,40—49,50~59岁,≥60岁6组,并根据不同性别、职业、民族等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腾冲县2009~2012年共报告本县肺结核患者717例,总患病率为27.4/10万。平均患病年龄40.6岁,其中20-40岁组患者构成比最高,占46%(331/717)。男性患者占69.6%(499/717),且患病率是女性患者的2.29倍;农民和民工患者占82.8%(594/717);少数民族占7.5%(54/717),其中傈僳族和景颇族患病率较高,为58.2/10万。结论腾冲县肺结核患者在其年龄、性别、职业及民族分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今后应基于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加以分类防治管理。  相似文献   

14.
门诊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门诊病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探讨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抽取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及Hp检测。结果共调查219例,Hp感染率63.01%,男女比例1:1.607,各年龄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与非吸烟组、饮酒组与非饮酒组Hp感染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调查者GERD患病率低于Hp阴性调查者(P0.05)。结论 Hp在人群中感染率高,防治Hp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辅助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疑似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抗结核治疗效果进行诊断,确认或临床诊断骨结核患者69例,非骨结核患者68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试验及T-SPOT.TB,分析T-SPOT.TB在辅助诊断骨结核中的效能.结果 T-SPOT.TB辅助诊断骨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5%、91.2%、91.9%、98.4%,均高于TB-PPD试验辅助诊断骨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50.7%、77.9%、70.0%、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可辅助诊断骨结核,其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陇川县2004—2012年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核病项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2年检查疑似肺结核患者2799例,年均就诊率1.75‰,根据肺部x线检查、痰涂片镜检和临床特征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42例,年均发病率40.06/10万;管理治疗病人642例,治愈598例,治愈率93.15%;死亡6例,病死率0.37/10万。结论结核病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成绩,但还有潜在的病例及传染源,需继续依托项目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结核患者结核抗体、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210例结核患者及200例健康者的结核抗体、ESR与CR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核患者的结核抗体、ESR、CRP与健康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中结核抗体阳性组与结核抗体阴性组ESR、CRP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结核患者组的CRP与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核抗体、ES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抗体、ESR、CRP对结核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CRP对判断结核活动性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血清学方法和PCR方法对北京地区实验小鼠多瘤病毒(POLY)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和评估分析。方法对2011-2012年度我中心收检的不同实验动物生产设施的SPF级、清洁级小鼠血清130份、不同实验动物使用机构实验小鼠血清67份,共197份样品进行POLY病毒血清学检测;根据多瘤病毒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方法检测不同动物生产设施的SPF级、清洁级小鼠的80份肠内容物样品是否存在POLY病毒。结果抽检的2011-2012年度实验动物生产设施的SPF级、清洁级小鼠血清130份未检出POLY病毒抗体;实验动物使用机构实验小鼠血清样品检出POLY病毒抗体7/67阳性。使用的PCR方法检测实验动物生产设施不同级别的80份小鼠肠内容物未检出POLY病毒核酸。结论北京地区实验动物饲养机构的实验动物基本排除POLY病毒的潜在污染,实验动物使用机构中实验用动物仍然存POLY病毒的潜在污染。实验动物生产设施对各级别实验动物应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项病毒检测,以便更客观的了解实验动物质量;实验动物使用机构应对如何加强实验中动物的质量控制问题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