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提供依据。方法对登革热的病例个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番禺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6例,其中实验室诊断16例,临床诊断20例。发病高峰出现在10月中下旬,全区病例以钟村街为主(占全区病例的28%)。男性12例,女性24例,男女比例为1∶2。职业以家务待业为主。常规蚊媒监测,布雷图指数最高为9月。结论广州市番禺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基本条件,应加强对蚊虫及疫情的监测,控制登革热暴发。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以来,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登革热病例报告,表现为间断性流行,有每隔4~7年发生1次流行的趋势。高发年龄段
为20~60岁,男女发病比例接近;4个血清型均有流行,但以1型为主。1997年以后,登革热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2013年开
始,登革热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2014年,流行规模更是达到1986年以来的新高。截至11月23日广东省登革发病人数已经
达到44894 人,疫情的严重性已经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对1978年以来我国登革热的流行状况、地区和人群分布以及今年登革
热疫情大爆发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州市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1-2010年登革热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结果 2001-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458例,每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和输入病例的报告,其中本地感染病例2366例,输入性病例92例。年发病率在0/10万~20.14/10万之间。疫情涉及12个区县,主要集中在荔湾区(26.24%)、越秀区(25.65%)、天河区(14.41)、白云区(12.00%)和番禺区(8.77%)。4-12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5月份前为输入性为主的散发病例,6-12月为流行期,8-10月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8.12%,为发病高峰期。男女性别比为1.06∶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率以中壮年和老年人群居高。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工人和学生为主。病例输入地主要以印尼、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为主。暴发的疫情主要由登革病毒Ⅰ型引起。结论广州市登革热仍为输入或输入引起本地传播的传染病,至今仍无证据表明已成为地方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荔湾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并划定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和病例搜索。结果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报告本地登革热病例781例,发病率为86.95/10万,无死亡病例;流行季节为7月下旬至11月下旬,高峰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男女性别比1∶1.14;发病年龄最大92岁,最小2岁,以中青年为主。全区疫情以城乡结合部为主,随后向老城区扩散,最后波及21个行政街,有8个较大暴发点;病毒型别主要为登革Ⅰ型。结论2013年荔湾区发生登革热大流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疫情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病媒控制不理想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荔湾区存在不利于登革热防控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州市番禺区2006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提供依据。方法对登革热的病例个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对疫点及非疫点的蚊媒进行监测。结果番禺区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89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166例,临床诊断病例23例。发病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全区病例以市桥街为主(占全区病例的79.89%),男性91例(占病例总数48.15%),女性98例(占病例总数51.85%),男女发病比为1:1.08。以工人、家务待业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居多,占病例总数的49.21%。常规蚊媒监测,布雷图指数最高为7月,而在疫区8月至10月都有波峰出现。结论广州市番禺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基本条件,应加强对蚊虫及疫情的监测,控制登革热的暴发。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首次出现两个血清型登革热交替流行潘志明,罗惠容,邱季春,刘树国,黄源华,刘津成,廖育煌,雷凌冰,张泽森,胡志刚自1978年广州市发现登革热以来,已发生了分别由4个登革血清型引起的多次流行。每次流行均为单一血清型。1991年广州市首次出现两个血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州市2011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11年报告登革热病例51例,本地感染33例,输入性病例18例,累计发病率0.4/10万,无死亡病例,输人性病例占全年报告病例的35.29%。除1、2、7月外,其余月份均有病例;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为海珠区龙凤街登革热暴发疫情(16例)。实验室监测表明,2011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登革I型病毒。结论2011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处于散发流行状态,输人性病例或异地来广州就诊的登革热病例对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存在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广州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1例登革热疑似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分离培养等实验室检测,最终确定该病例为2010年广州市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亦是广州市历年来发病及报告时间最早的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感染来源不明,这对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本次疫情经积极的调查和处理,无二代或继发病例发生,疫情防控措施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登革热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采取的防控措施,为今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首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ELISA和RT-PCR的方法对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型。结果 2009年8月广州市越秀区发生的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中,该家庭4名成员中有3人同时发病,这3例患者登革热抗体IgM均阳性,其中RT-PCR检测阳性者2例,病毒分型均为登革Ⅲ型。并且,在实验室回顾性检测中发现,家庭聚集性疫情出现前有1例输入性登革病例,病毒分型也为登革Ⅲ型,且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提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该家庭发生了本地感染的登革热聚集性暴发。感染地是三元里大道景苑街居住地;感染来源可能是输入性疫情引起的,输入性疫情与本地疫情之间的这种流行病学关联在广州市还是首次获得。因此,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是由输入性疫情引发的本地疫情的趋势未改变,做好输入性疫情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登革热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建立和完善登革热疫情报告、监测和媒介监测网络;访视报告的每个病例或可疑病例,并在疫点周围展开病例搜索;采集登革热病例、疑似病例、疫点部分人群血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非疫点、疫点蚊媒进行凋查。结果:广州市2002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423例,发病率为20.14/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以城市居民区为主,随后向城郊、农村扩散,最后涉及全市12个区、县级市,共102个行政街(镇)。以街(镇)为单位计算,最高的发病率达212.4/10万。流行季节为5月中旬~11月下旬,高峰为7~9月;3~12月份全市平均布雷图指数为5.0~19.8;病毒为登革Ⅰ型;潜伏期为2~8d;爆发疫点人群隐性感染率达17%;各年龄组人群均易感,但低年龄组发病率略低。结论:2002年广州市发生登革热大流行,其持续时间、波及范围为广州市历史之最.总体流行态势处于半自然状态。早期病例未及时诊断,疫情发现迟,疫情控制不力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广州市存在有利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因素;近3年连续流行同一型别病毒,登革热是否有本地化趋势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广东阳江市2001和2006年两次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阳江市2001和2006年两次登革热流行特征,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个案和疫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病人采血检测登革病毒IgM抗体,用C6/36细胞分离登革病毒,并用单克隆抗体鉴定型别。结果阳江市2001年8月初至11月初发生登革热流行流行102d,高峰8上旬~10月中旬,确诊136例,发病率为5.31/10万;2006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疫情,共流行67d,高峰8月中下旬,确诊22例,发病率0,84/10万;病例的消长情况与当地的蚊媒消长情况一致;8~11月份布雷图指数为0.00~111.00;实验诊断150例,临床确诊8例,从13例病人血标本中分离到11株病毒,均为登革病毒Ⅰ型。结论阳江市两次流行的登革热病例病情以轻型居多,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人群在流行后经过5~6年普遍易感,流行高峰在8~10月,皆发现白纹伊蚊是当地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广州地区登革热媒介蚊虫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情况的监测,探讨传播媒介对该地区登革热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采集广州市各区新旧疫点附近的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提取蚊虫总RNA,用登革病毒特异引物经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年以来共检测白纹伊蚊标本658批,合计12348只,平均每批检测18.8只蚊虫,未检测出登革病毒核酸。结论广州地区白纹伊蚊自然种群携带登革病毒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2019年海南省暴发的16例疑似登革热(dengue fever, DF)患者血清标本进行调查研究,从分子水平对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的E基因进行分析,对此次登革病毒进行鉴定,并对登革热的防控给出可行性意见。方法 对患者血清进行核酸检测、分型,将登革病毒阳性标本进行分离及核酸检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病毒进行分型,通过RT-PCR扩增E基因片段RT-PCR产物经过琼脂凝胶电泳成像系统观察条带结果,根据条带的有无判断阴性或阳性,根据条带的大小判断登革病毒的型别,得到9条DENV-1型E基因序列,基因测序之后与2019年中国其他省、国外选取的共11条DENV-1型E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中,通过MEGA7.0.26软件从分子水平进行同源性比较以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 通过血清学鉴定结果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得出的Ct值,可知研究的16份患者血清中,有9份经过鉴定为DENV-1型,7例为阴性结果。系统进化树表明,2019年海南9例DENV-1病例与参考序列MK517727 Guangzhou 2019、MK517719 Guangzhou 2019、MK517720 Guangzhou 2019同源性最高为99.73%~99.80%,与3株作为参考序列的外源株,序列相似度都相对较低,结果可靠。结论 得到的E基因长度为1 485 bp,2019年海南省9株DENV-1型为输入型流行株,根据进化树亲缘性分析,此次海南DENV-1病例与广州省的登革病例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10-2012年登革热病例诊断报告情况,探讨登革热病人发病后到疫情报告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疾病监测,避免登革热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2O10-2012年网络直报病例、部分现场调查病例的发病后就诊、诊断、报告等时间间隔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登革热病人从发病至报告中各环节时间问隔的影响因素。结果 311例网络直报病例中,发病至诊断的时间为发病至报告的主要时间段(中位数7 d),原始报告为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诊断病例)的发病至诊断时间较原始报告为疑似病例的发病至诊断时间长(中位数相差1 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9例现场调查病例中,影响登革热病例从发病至报告的时间最主要的是发病至诊断的时间(中位数8 d)。结论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报告及时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病例诊断的及时性,各相关单位应提高及早发现病例、及早报告,及早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一起本地感染登革Ⅲ型病毒疫点调查与处理,为登革热疫情的现场调查和蚊媒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8月广州市越秀区发生的一起感染登革Ⅲ型病毒疫情进行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病家成员和疫点周围人群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采用布雷图指数对蚊媒密度进行监测和评估,按照登革热疫点处理规范开展疫情控制。结果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证矿泉街内发生一起1家3口同时感染登革Ⅲ型病毒的登革热疫情,病例均在1个潜伏期内发病,未出现二代病例,监测点蚊媒密度布雷图指数高达35.19,采取措施后,降低到5以下。结论该疫点可能是由输入病例引起的一起本地感染登革Ⅲ型病毒的家庭聚集性疫情,采取以整治环境卫生、迅速杀灭成蚊、清理积水和隔离治疗病人等综合措施后,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步涪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样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结果步涪村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74例,罹患率为2.65%,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4天,高峰在8月26日至8月31日期间;病毒为登革I型;男女性别比1.47:1;发病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3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33例,占44.59%。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93.4,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蚊媒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加快城中村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虫媒传染病,也是全球新现再现疾病中发展最迅猛的传染病之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受其威胁,每年有多达5亿人口感染登革热。登革热可以分为四个血清型,各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多血清型同时流行会增加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合感染的发生,给登革热防控带来更大挑战。在过去的20年中,登革热发病率增加了四倍,这一趋势似乎还在继续。同一地区中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血清型登革病毒流行变得更加普遍。因此,预计这些地区的并发感染频率会增加。本文综述了2种或2种以上不同血清型共同感染的情况,并讨论了可能的疾病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