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滨海县自1965年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以来,至2003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467例,属于中流行区。经过几十年的防治,麻风病的发病率、发现率、患病率不断下降。1993年达到基本消灭的目标,并通过卫生部验收。为了解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流行病学特点,正确评估麻风病防治工作,对滨海县1993年前后10年所发生的63例麻风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 ,是属麻风病低度流行区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防治 ,1999年经省级评审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为总结防治经验 ,给今后制定巩固防治成果措施提供依据 ,特对我市 195 0~ 1999年的麻风防治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 195 0~ 1999年间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查治记录和流行病学调查记录。2 结果2 .1 流行特征2 .1.1 流行强度  195 0~ 1999年 ,全市累计确诊麻风病人 2 0 5例 ,累计患病率为 0 .2 6 /万 ,属麻风病低度流行区。2 .1.2 时间分布  2 0 5例病人除 1986、1992年和 1994…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麻风病流行特征,探索有效防治麻风病措施。[方法]对麻风病流行病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至2005年底,全市累计登记麻风病人259例,现症病人8例,患病率0.012/万,近5年平均发现率0.15/10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近年来麻风病流行稳定。[结论]随着麻风防治工作不断深入,通过多种形式的发现和有效治疗,建瓯市麻风病患病率、发现率稳步下降,控制麻风病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晋江市是我省商业区和侨区,辖13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0·3万人,经济活跃,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频繁。麻风病在我市流行近千年,1956年患病率达到16·22/10万,属高流行区,经过不懈的防治,至2006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1479例。1994年通过省验收,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目标。回顾达标后我市的麻风病流行现状,13年来病例仍有断续发生,出现6例家庭麻风,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现将达标前后我市麻风流行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消灭前(1954—1993年)麻风流行态势1.1流行概况1954—1993年全市累计发生麻风患者1 441例,人年均患病率1·48/10万,1956年患病率达16·2…  相似文献   

5.
邵武市48年麻风病流行动态分析福建省邵武市卫生防疫站(354000)熊校生邵武市麻风病流行历史悠久,解放后呈中度流行。1990年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考核后,患病率和发病率均稳定在较低水平。为探讨麻风病流行规律,研究防治对策,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现对48...  相似文献   

6.
建瓯市1949—2007年麻风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麻风病流行特征,探索有效防治麻风病措施。方法对麻风病流行病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登记麻风病人261例,尚有现症病人8例,患病率为0.089/万,近五年平均发现率为0.15/10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近年来麻风病流行稳定。结论随着麻风防治工作不断深入开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发现和有效治疗,建瓯市麻风病患病率、发现率稳步下降,控制麻风病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海阳市是山东省麻风病的主要流行区之一。多年来 ,经过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结、推广经验 ,取得了显著成效。 1988年经省专家组验收 ,提前 12年实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患病率下降到 0 0 1‰以下 )的标准 ,2 0 0 0年底现症病人降为零 ,达到了 1998年 9月第 15届国际麻风大会“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的目标。1 防治措施由于海阳市麻风病流行情况比较严重 ,起初麻风病的防治工作重点是发现和治疗病人 ,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自 1986年开始 ,防治策略有所转变 ,从单一药物治疗转变为…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麻风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浙江省历年来麻风病流行状况,评价防治成果,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利用麻风病发病率、发现率和患病率等指标,评价历年来麻风病防治成果。结果全省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16 634例,治愈12 058例,复发346例,复发率为2.87%,复发患者中,339例为单疗治愈者复发(97.98%),7例为联合化疗治愈者复发(2.02%),目前尚有现症病人109例,其中复发现症病人14例;平均发现率由最高时1955-1959年的2.79/10万降至近五年的0.05/10万;五年平均最高患病率为1970-1975年的26.75/10万;随着防治工作不断深化,流行趋势表现为发病年龄上升、型比值增高、少儿发病率下降,符合麻风病防治后期流行特征。结论本研究表明浙江省麻风病流行特征呈持续下降趋势,控制成效显著,防治成果继续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9.
正在今年第63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上,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省麻风患病率由2010年的1.86/10万下降到1/10万以下,实现基本消除麻风病目标。长期以来,该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麻风病防治工作,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麻风病疫情。第一个阶段为起步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该省相继建立了2个省级麻风病院,58个县级麻风村,80年代麻风病发病高峰时期,对全省86个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了全省麻风病流行状况,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林芝地区40年来麻风病流行状况和趋势进行分析,对防治成果给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40年业该地区麻风病监测的结果。结果经过40年防治,林芝地区麻风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患病率和阶段发病率均大幅度下降,但从未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的标准,处于中低流行状态。结论林芝地区的麻风病流行呈稳定下降趋势,防治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In 1981-2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undertaken in a polyamide-polyester factory in Lyon, Franc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xposure to phthalates, nickel catalysers, and other chemicals in the work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the follow up of this cohort up to July 1986. A slightly increased risk of cancers, in particular of the lung (44 cases), marginally related to exposure category but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duration of exposure was found. The excess of skin cancers noted previously has disappeared, whereas an excess of cases of bladder cancer (based on seven cases) may be noted, mainly among nylon workers. The cohort is still young, however, and a continued follow up is likely to yield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potential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the nylon and tergal polymer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The contamination of linen and air in a bed centre, supply station and ward were compared, as well as the contamination of gowns used by the staff working in the ''clean'' and the ''dirty'' rooms of the bed-centre. The contamination of linen and air was low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sted areas. The contamination on gowns used by the staff working in the ''dirty'' roo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n gowns used by the staff working in the ''clean'' room. This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dividing a bed centre into ''clean'' and ''dirty'' rooms. So organized, a bed centre does not seem to be a hygienic hazard.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