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烷的肝毒性作用已被世界各国麻醉学界所公认和重视。同属氟醚类吸入性麻醉剂,药理作用亦相似,安氟醚是否也有潜在的肝毒性?有关文献报道观点不一。一些临床观察结果提示安氟醚无损肝作用或损害程度远远低于氟烷,是微不足道的。1963年Allen首先对化合物347(即安氟醚)的药理作用进行了临床及实验室评价。选择100例腹部手术病员应用0.5~3%浓度的安氟醚,并用60%的笑气观察病员心、肺、肝、肾功能指 相似文献
3.
目前临床使用的麻醉机吸入全麻药均经呼吸回路外的挥发罐挥发,由于功能残气量和呼吸回路具有很大的容积,因此常需较大的新鲜气流量进行调控吸入麻醉药浓度,其结果必然造成药物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我们选择安氟醚采用最低流量麻醉法进行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2例ASAⅠ~Ⅱ级脊柱和脑外科择期手术病人,男14例,女8例,年龄22~64岁(492±63岁),体重621±57kg,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麻醉方法 术前1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3~04mg。硫喷妥钠6mg/kg、芬太尼4~5μg/kg及琥珀胆碱100mg静注后气管内… 相似文献
4.
地氟醚是一种新吸入麻醉药物 ,已应用于临床各科手术的麻醉。但从酶学方面来了解地氟醚对心肌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研究常规手术患者在吸入地氟醚麻醉下血清心肌酶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乳酸脱氢酶 (LDH)、羟基丁酸脱氢酶 (HBOH) ]的变化 ,并与吸入安氟醚麻醉下血心肌酶变化进行比较。资料和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地氟醚组(D) 15例 :男 7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46 2 6岁 ,普通外科手术 9例 ,妇科手术 6例 ;安氟醚组 (A)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42 33岁 ,普通外科手术 8例 ,妇科手术 5例… 相似文献
5.
6.
七氟醚和安氟醚麻醉的心肌酶谱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有关七氟醚、安氟醚从酶学方面来了解其对心肌抑制程度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吸入七氟醚、安氟醚后患者血清心肌酶(LDH、CK、aHBD、GOT)的变化,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A组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49.77岁,胸科手术7例,其它6例。安氟醚组(B组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50.64岁,胸科手术10例,其它3例。术前半小时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麻醉诱导用安定0.2mg/kg、氟芬合剂、硫喷妥钠6mg/kg和琥珀胆碱1.5rag/kg静注,气管内插管后吸入 相似文献
7.
七氟醚和地氟醚低流量麻醉对酶诱导大鼠的肝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氟醚被认为肝毒性小 ,但临床仍有报道与其有关的肝损害可能性。联合肝细胞凋亡、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丙二醛 (MDA)、病理等指标全面、客观地研究地氟醚低流量麻醉对异烟肼酶诱导大鼠的肝毒性作用及其对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并与七氟醚相比较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实验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40只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10只。C :正常对照组 ;I :异烟肼酶诱导组 ;SI:酶诱导七氟醚组 ;DI:酶诱导地氟醚组。将后三组动物异烟肼酶诱导处理后置入与麻醉机 (使用标准、新鲜钠石灰 )回路相连的小室内 ;分别吸入氧气、1 1… 相似文献
8.
以氧化亚氮吸入麻醉为对照,对血清肝酶值的变化为依据,估价安氟醚,异醚对肝酶的影响。46例成人(均无肝胆疾患,肝酶血清均在正常范围,不包括肝胆手术)分为安氟醚组,异氟醚组和氧化亚氮组,在麻醉前及手术后,1,4,10d抽静脉血检测GPT,GOT和LDH值,结果:安氟醚,异氟醚术后转氨酶均较术前有所增加,安氟醚组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以上);异氟醚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4d,10d,GPT有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吸入浓度七氟醚对肝脏的影响,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I组,n=10,0MAC);异氟醚组(Ⅱ组,n=10,0.5MAC);0.5MAC七氟醚组(Ⅲ,组,n=10,0.5MAC);0.9MAC七氟醚组(Ⅲ2组,n=10,0.9MAC)。各组动物分别吸相应浓度麻醉药,3h/d,共6d,以肝功能变化,肝组织细胞这改变作为评价肝脏受损指标,结果提示,七氟醚对肝脏有一定的影响,与异氟 相似文献
10.
安氟醚低流量紧闭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和方法:采用低流量(0.2L/min)新鲜气体(氧)与安氟醚麻醉,并与高流量(2L/min)安氟醚麻醉者比较。监测气管插管后5min、10min、15min、30min和60min直至术终的MAP、HR、SpO2、F1O2、PETCO2、F1Enf、FETEnf及新鲜气体流量。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及清醒程度。结果: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流量新鲜气体麻醉与高流量同样 相似文献
12.
低温麻醉下安氟醚及异氟醚对心内传导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低温 3 0℃下安氟醚、异氟醚对心内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 4 8只 ,离体 L angendorff灌注 ,随机分为六组 ( n=8) :常温 0 .65 MAC Enf组 ,常温 1.3 MAC Enf组 ,常温1.3 MAC Iso组 ,低温 0 .65 MAC Enf组 ,低温 1.3 MAC Enf组 ,低温 1.3 MAC Iso组。不同组别 K- H液平衡灌注 15分钟后测定 HR、SACT、CSNRT、SNRTI、AVERP、2∶ 1B、QTc、P- R间期、QRS时间。结果 常温 0 .65 MAC Enf对心内传导系统无影响。 1.3 MAC Enf使 SACT、CSNRT、P- R间期显著延长 ( P<0 .0 5 ) ,常温 1.3 MAC Iso使 CSNRT显著延长 ( P<0 .0 5 )。低温 0 .65 MAC Enf,1.3 MACEnf及 1.3 MAC Iso的心电生理参数值 ( SNRTI除外 )分别较常温相应麻醉强度时有显著 ( P<0 .0 5 )或非常显著 ( P<0 .0 1)的差异。结论 常温下安氟醚对窦房结自律性及房室传导功能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低温显著加重安氟醚、异氟醚对心内传导系统的抑制。低温麻醉宜选用异氟醚 相似文献
13.
14.
张玉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85,(2)
氟烷麻醉时,成年人眼内压显著下降,而安氟醚降眼压的作用就更明显,但Ausinson等人强调氟烷和异氟醚麻醉对安静合作和健康患儿眼内压并无显著影响。作者随机将20例成年眼科手术病人分成安氟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10例。其中白内障摘球除术9例,视网膜修补术5例,角膜于术4例和眼球摘除2例。此20例病人中13例合并全身性疾病(糖尿病7例,动脉硬化6例,高血压8例),但术前已充分治疗。麻醉诱导前1小时,全部病例均口服安定5—10mg和缓泻药镁乳30ml。诱导前10分钟用0.5%盐酸地卡因3滴滴跟后测眼压,然后静注芬太尼1.5μg/kg、氟哌啶2.5mg,同时伍用利多卡因1.5μg/kg静注消除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麻醉诱导用硫喷妥钠3-5mg/kg,箭毒0.5mg/hg以利于气管插管,并在F_1O_2=0.4情况下吸NO_2,情况许可后顺利插入气管导竹。然后用1%的安氟醚或0.70%异氟醚(均相当吸入氧中含麻醉气体0.6MAC)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异烟肼预处理后大鼠吸入七氟醚后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及肝病理学的变化,以研究酶诱导对七氟醚肝毒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月龄2~3月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异烟肼组(Ⅰ组),酶诱导的七氟醚组(SI组),未有酶诱导的七氟醚组(S)组.Ⅰ组和SI组每天用异烟肼预处理25mg·kg~(-1)腹腔注射,持续三天。SI组和S组吸0.5MAC七氟醚3小时,C组和Ⅰ组吸O~2和空气混合气体。结果:SI组SGPT浓度(162.0±25.3)明显高于C组(115.8±41.8)、Ⅰ组(121.6±42.9)和S组(126.2±26.2)(P<0.05),且该组肝细胞疏松化程度较其它各组严重。结论:酶诱导有增加七氟醚肝毒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安氟醚麻醉下犬丘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安氟醚麻醉时犬丘脑内各种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揭示安氟醚麻醉中枢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技术,选取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两次MRS扫描,第一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第二次在吸入1.0MAC安氟醚后,采集感兴趣区(ROI)丘脑区域内波谱。分析测定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肌酸(Cr)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时比较,吸入1.0MAC安氟醚麻醉后,丘脑区域NAA、Glu和Cho均显著降低(P<0.05);GABA显著升高(P<0.05);Cr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安氟醚麻醉对丘脑区域内NAA、Glu、GABA、Cho等神经递质均有影响,丘脑内递质的变化在安氟醚的全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雄性SD大鼠饮用含苯巴比妥钠(1mg/ml)的饮水1周后,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例,分别吸入:C,14%O2/86%N2;E,14%O2/86%N2/1.2MAC安氟醚;S,14%O2/86%N2/1.2MAC七氟醚;H,14%O2/86%N2/1.2MAC氟烷1h。24h后发现H组血浆ALT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并有明显的小叶中心性肝细胞坏死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血窦重度充血。E组可见部分肝小叶内有 相似文献
18.
安氟醚麻醉后血清中无机氟化物达一定浓度,就可能产生肾毒反应,一般吸4小时后血清无机氟化物浓度为22.2±2.8μM。Mazze 等报道成人的血清无机氟化物达15μM 时,最大浓度缩尿功能将降低25%,Cousins 则定成人平均使用安氟醚2.7±0.3MAC-hr,小儿随年龄增长肾功能才逐渐成熟,但血清无机氟化物对小儿的肾毒作用尚未见报道。作者选择8例健康男孩(1~9岁)在安氟醚麻醉下行耳鼻喉手术,观察研究血清无机氟化物浓度变化。术前均经直肠注入5%甲乙炔巴比妥25mg/kg 或静注硫贲妥钠4 mg/kg,面罩吸70% 相似文献
19.
安氟醚、异氟醚对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氟醚和异氟醚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吸入麻醉药。本文观察其对眼压的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成年患者,术前无心、肺、肝、肾功能异常,亦无高血压病史,平均年龄36±7-9岁,体重53-2±5-2kg,随机分为安氟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15例。麻醉与监测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静卧10分钟,用0-3%丁卡因滴眼后测眼压作为对照组。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安定0-2mg/kg、芬太尼1-5μg/kg、利多卡因1-5μg/kg、2-5%硫喷妥钠5mg/kg、阿曲库铵0-3~0-5mg/kg、注药… 相似文献
20.
严晓晴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94,(6)
哌库溴铵是一种由泮库溴铵衍化而来的长效非去 极化类固醇类肌松药,其肌松作用与泮库溴铵相同,几无心血管副作用和组胺释放作用。但与七氟醚合用时的相互作用尚无报道。为此,作者比较了哌库溴铵在七氟醚麻醉下与安氟醚和异氟醚麻醉下的肌松作用。择27例ASA分级1或2级行择期耳鼻喉或整形小手术的成年病人(女18例,男9例,22~60岁)进行研究。所有病人均无肾脏、肝脏或神经肌肉疾病及服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