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世纪后半叶.由于卡介苗和现代化疗方法的问世和广泛应用,结核病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在最近十年中,由于社会结构和爱兹病(AIDS)流行病学的变化,结核病的发生率再度抬头,并重新受到重视。应该看到,结核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是造成结核病复升的重要原因,并已成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大障碍。我国1990年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指出:临床结核杆菌分离菌株的耐药率高达39.9%,其中初始耐药率为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是蔓延于全世界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因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使其发病率呈高发态势.卡介苗是目前全球使用中惟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1.卡介苗 1907-1920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Calmette及Guerin将一株牛型结核杆菌接种到5%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经过230余代后,这株结核菌的致病力完全消失,但动物产生了对该株结核菌的免疫力,1921年,用这株结核菌制成活疫苗.1928年法国召开国家科学大会,Calmette及Guerin将这一株结核菌命名为卡介菌(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用卡介菌制成的活疫苗称卡介苗(BCG Vaccine).  相似文献   

3.
对人与动物有致病性的主要是结核杆菌,此外,还有少数非典型分枝杆菌。牛型结核杆菌是致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菌之一。建立牛型结核杆菌单克隆抗体旨在为抗酸菌的菌型鉴定,结核病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本室以自制的牛型结核杆菌超声粉粹物及纯蛋白衍生物(PPD)免疫8周龄BABL/c小鼠,于末次加强免疫后3d取其脾细胞与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细胞因子TNF在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我们以结核杆菌H37Rv株感染豚鼠为动物模型,对感染豚鼠在不同时间产生TNF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健康豚鼠随机分组。感染组每只腹股沟皮下注射结核杆菌H37Rv株菌液0.3ml(含湿菌重0...  相似文献   

5.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能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的细胞内寄生菌[1 ] 。近年来 ,由于结核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及HIV感染的流行 ,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使得各国的医学工作者不得不再次重视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WHO于 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呼吁采取全球性紧急措施 ,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其中 ,提高结核病患者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便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对结核病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目前使用的齐 尼染色法 (抗酸染色 ) ,因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无需专门仪器设备 ,仍为大多数医院…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以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性疾病.结核病的发病取决于入侵的结核分枝杆菌数量、毒力及机体的抵抗力.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人员,结核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其受结核感染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8.29倍[1].本文对我市6家综合医院急诊科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发生的11例急诊护理人员感染结核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PCR技术在肺外结核病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细针穿刺结合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30例细胞学诊断为肺外结核病的穿刺样本,进行结核病杆菌病原学诊断,结果90%的病例结核杆菌PCR呈阳性,其中7例进行了手术活检,23例抗痨治疗随访,证实均为肺外结核病。本文对穿刺细胞结合PCR技术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结核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了扩增结核杆菌特异重复序列IS6110部分基因的方法。对9种抗酸分枝杆菌、3种普通菌进行检测,结果仅人型结核杆菌、牛型结核杆菌及BCG扩增出123bp特异性条带,PCR产物经SalⅠ酶切后产生70bp与53bp两个片段。PCR检测人型结核杆菌的敏感性达10fgDNA或5个菌体。应用PCR检测了109份结核临床标本,其总阳性率为72.5%,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涂片(2.8%)与细菌培养(9.2%)的阳性率(P<0.001)。PCR的检出率也较ELISA法检测抗PPD-IgG的阳性率(63.3%)为高,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ELISA检测抗体有19.0%的假阳性。研究表明,PCR是一种特异、敏感、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源城区外来人口结核病疫情现状,探讨外来人口结核病管理的有效对策。方法分析2002—2006年源城区外来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发病情况、患病情况及治疗效果等。结果2002—2006年外来人口肺结核就诊和发现人数逐年增多。登记涂阳病人118例.占常住人口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的24.7%;男女比例为3.58:1,发病年龄高峰期为20~39岁;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低者为主要患病人群;涂阳患者治愈率95%,涂阴患者规则治疗率仅66%。结论外来人口结核病人治疗、管理工作已成为河源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外来人口肺结核发现和患病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管理措施,提高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是达到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WHO《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指出:结核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传染病杀手,中国的发病率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结核病菌会严重伤害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临床症状复杂,尤其肺外结核,病情表现为隐匿性变化或缺乏典型症状,临床易误诊和漏诊。结核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原体检测、结核血清学检测、抗酸杆菌染色、结核杆菌基因检测等。病理科日常工作中诊断结核的主要方法为齐-尼(Ziehl-Neeslen)抗酸染色和结核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 CR),虽然大部分患者可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确诊,但本科室统计发现每年约10%的细胞学患者因取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1981~1983年我院73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有完整的痰菌及X线胸片检查对照,经菌型鉴定证实为结核杆菌,并随访有3.5年以上资料可查列为选例对象,结果表明:①73例中全敏22例,远期有效20例占90.9%;1例复发,1例无效,该例无效患者在最初治疗的3个月中,痰菌转阴,X线胸片病变亦有吸收,后因经济困难未坚持  相似文献   

12.
金胺O荧光染色和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病理诊断工作中,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的形态特点和抗酸染色找到结核杆菌作为确诊依据[1].然而,实际工作中结核病变形态有时不典型,需要其他疾病鉴别.在常见的几种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中[2,3],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检出率不足30%,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25%~75%,PCR检测结核杆菌DNA阳性率为77%~90%,但后两种方法对实验室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中难以开展.  相似文献   

13.
<正>目的:探讨分析下调Mcl-1基因对感染不同毒力结核杆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毒力的结核杆菌菌悬液感染BALB/c小鼠,再以筛选并构建好的Mcl-1-shRNA作用于感染的小鼠模型,同时设立相应对照组,于作用后1、3、5和7 d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Mc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内容介绍]结核病仍是目前世界上首要的感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全球在2012年共计860万人罹患结核病.第5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肺外结核是指发生在肺部以外的全身其他脏器的结核病,约占全部结核病的20%.  相似文献   

15.
自1882年柯赫发现结核杆菌以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本世纪后半叶卡介苗和现代化疗广泛应用,结核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但就全球而言,结核病仍是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不耐受性、耐受性、副反应、有效方案费用高和对非结核分支杆菌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6.
<正> 检测抗结核杆菌抗体用于先天性结核及三月以内婴儿结核病的诊断,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以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PPD)为抗原,用ELISA技术检测了孕妇血及脐血中抗PPD IgG,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脐血来源于62例正常新生儿及1例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新生儿均无结核病临床表现。孕妇血来源于116例健康孕妇,在临产时采血。均否认患结核病史。孕妇及脐血相应者16对。  相似文献   

17.
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是结核杆菌对药物抵抗力增强的一种变异.随着耐药菌的增多,耐药菌的生物学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因为它不仅涉及到结核杆菌在药物作用下是否能够在遗传上获得新的巩固特征和性质;特别是能否获得对药物作用的抵抗力,并改变自己的毒力和免疫性能,而且也涉及到临床合理用药及分枝杆菌生态学等问题.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各种抗结核药物耐药菌进行了不少研究.近年来,国内广泛用利福定治疗肺结核,细菌对利福定产生耐药后,生物学特性有何改变,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观察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牛结核病作为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大多数国家不提倡用疫苗来预防牛结核病,但由于牛结核病病原体牛分枝杆菌与结核杆菌基因组同源性高达99%以上,因此研制针对牛结核病的DNA疫苗对于牛结核病的预防和开发人结核病新型疫苗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近年来每年引起全球约300万人死亡.我国在全球22个结核病(TB)高负担国家中居第2位[1],且具有患病率高、分布广、病死率高等特点.结核菌侵入人体后,有些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结核,有些成为潜伏感染[2-3],未出现活动性结核病的症状和表现[4].研究表明,不同毒力的MTB感染巨噬细胞后可诱导宿主细胞产生不同的转归:高毒力结核菌株H37Rv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在胞内存活、繁殖、扩散,导致细胞坏死,进而引发炎症反应、细菌扩散;而H37Ra、卡介苗(BCG)等减毒株则能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大量凋亡,研究提出该凋亡途径与TNF-α无关[5].毒力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现在就结核杆菌毒力的部分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入侵结核杆菌数量、毒力与宿主防御反应的抗衡决定结核病的转归。其中,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迟发型变态反应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通过动物实验,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中的运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该类药物除具有一般抗菌作用外,尚可通过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影响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活性等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使其有望在新的作用途径开辟抗结核治疗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