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相君  刘少佳 《吉林医学》2010,31(15):2299-230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部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高龄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过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适时功能锻炼,严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精心护理可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2.
彭扬  林宏生 《广东医学》2005,26(9):1303-1304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2例81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合并疾患的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高龄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均能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行走。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危险性高。只要护理措施切实有效,也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葛多娟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989-1990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高龄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康复训练,术后加强基础护理,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结果 16例高龄患者均顺利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3~5 d坐起,7~10 d下床,2周左右拆线,未出现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整个围手术期需要护士有预见性地提供精心细致的护理,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患者早日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子女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0~120min,出血量为200~600mL。术后1~2周所有患者均能下床活动和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26例均无褥疮感染,无再次骨折者,无心、肺并发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1年后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总优良率达92%。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优良率。结果:20例均顺利通过手术,随访时间6~36个月,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Harris评分评定优良率为90%。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9例,应用Harri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49例均顺利通过手术,住院期间无病死病例,随访时间6~36个月,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生活可自理。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研究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符合要求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平均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且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实施连续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在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运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40例高龄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术中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诊6~24个月,术后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高龄转子间骨折早期运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康复疗效方面的差异,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最佳疗法。方法将64例80岁以上新鲜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内科合并症以及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内科合并症以及功能恢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闻骨折方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术后内科合并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功能恢复。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谌业光  王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32-133
目的探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6例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平均手术时间40分钟,出血量200ml,Harris关节功能评分91分,无切口感染、血肿,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31例81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合并疾病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综合性治疗的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除一例发生Ⅱ度褥疮外其余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能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行走.结论 虽然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只要通过个体化护理干预及术后康复训练、实施切实有效的护理,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并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时l年,患者能自如行走,患肢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加强人工关节置换固手术期心理、饮食等护理,指导术后功能锻炼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令翔  张杨彬 《西部医学》2011,23(3):518-52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5岁以上4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髋关节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42例患者随访10~4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5分钟,出血量100~400 ml,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85分。有2例股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能早期下床负重活动,可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褥疮、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33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33例经9~46个月随访,根据Harris评分,平均86.3分,优良28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恢复快,下床早,能减少卧床并发症,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 螺旋刀片(PFNA)、动力髋螺钉(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内固定方法选择的策略.方法 分析自2003 年1月至2011 年1月收治分别使用PFNA、DHS 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0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性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性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等方面均优于DHS 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FNA 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理想,为较好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研究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符合要求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平均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且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实施连续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在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粉碎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的24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本组24例患者全部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优良率达72.7%。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近期疗效上固定牢固,能早期下床活动,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6.17±9.28 min,术中出血量102.28±14.76 mL,少于对照组的86.09±18.02 min和198.17±57.82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8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1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方法:2003年11月至2011年5月,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37例,同期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41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病人卧床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FRS评分和Harri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假体置换组较内固定组在病人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FRS评分及髋关节Harris髋评分等方面有优势且差异显著。股骨头骨密度值、股骨Q值均与术后FRS评分及Harris髋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术可作为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