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目的:调查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感染内科收治的24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发生院内感染,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率为34.7%(86/248),以呼吸道感染多见。患者年龄60岁以上、住院时间30d以上、侵入性操作、并发合并症等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49.6%比16.2%,57.4%比12.7%,54.9%比18.7%,51.3%比19.4%,均P〈0.05或P〈0.01)。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率较高,且常见多重耐药。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耐药率高,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2.
伍媛 《中外医疗》2014,(8):9-10
目的调查ICU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于制定出降低ICU院内感染风险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ICU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院内感染发生,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研究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32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85例,患病率为15.98%。按照感染部位分类,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多。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45岁、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20d、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6d可显著提高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P〈O.05)。结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需根据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等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降低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分析氟康唑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临床治疗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研究的对象,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预防性口服氟康唑,对比两组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发热天数、住院天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真菌感染发生1例,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85%;院内感染发生2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69%。观察组患者发热天数为(5.12±1.25)d,住院天数为(26.34±8.45)d;肝功能异常发生2例,肾功能异常发生0例,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患者中,真菌感染发生4例,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5.38%;院内感染发生6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3.08%。对照组患者发热天数为(7.15±1.22)d,住院天数为(31.23±10.42)d;肝功能异常发生3例,肾功能异常发生2例,胃肠道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62%。观察组患者在真菌感染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氟康唑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能够有效减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我院周例白血病住院患者发生的感染及有关因素,并结合文献提出防治对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1例患者于1994年2月至1996年3月在我院住院132例次,经FAB分型确诊,急性白血病68例(急淋22例,急非淋46例),慢粒17例,少见类型6例(淋巴瘤细胞白血病2例,慢粒急变4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3例,年龄15-81岁,平均35岁。住院时间1-149天,平均32天。1.2感染发生率与病死率91例患者132例次住院中,72例次发生感染,各种感染88次,感染发生率为54.5%。其中院外感染54例次,占40.9%,院内感染18例次,占13.6%。本组…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院内感染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莉  田播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114-114,117
目的探讨白血病院内感染的临床诊治情况,明确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病原学。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住院62例白血病化疗后合并院内感染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白血病院内感染率为75.8%,呼吸系统感染占51.6%。病原学以G杆菌为主,易发生败血症。结论白血病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对此感染要早期足量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临床对策研究。方法:对发生院内感染的65例新生儿的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探索临床对策。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的构成比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呼吸道感染35.4%,消化道感染26.2%,败血症10.8%;患者的感染情况与胎龄、出生体重、住院天数呈明显相关性。结论:胎龄、出生体重及住院时间可作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特点。方法:抽取78例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培养后检测致病菌,记录患者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致病菌分布情况及感染发生部位,给予统计学处理后得出结论。结果:呼吸道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比例最高的部位,所占比例高达56.41%;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且以大肠埃希菌为主(43.38%)(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在确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后,及时进行致病菌及耐药性检测,从而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许鹏  张玉海  柴治国  王玉英 《医学争鸣》2009,30(11):1048-1050
目的:探讨慢性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以7种常见慢性病出院患者病历资料为依据,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01-01/2007-12-31出院患者2586例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586例慢性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为8.1%.院内感染率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及接受侵入性操作有关.不同年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院内感染发生率也增高;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与住院天数有关(P〈0.01),随着住院天数延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高;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42.3%和22.1%.菌群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8%.结论: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易发生院内感染,感染发生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等有关.应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综合预防措施,以有效控制和切实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9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并发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16.4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占首位(52.70%),其次是腹腔(18.92%)。Child A级感染9.23%,Child B组感染32.31%,Child C级感染58.46%。发生医院感染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1.54%和96.9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病情危重、侵袭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白细胞计数减少及严重的并发症是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医院感染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接受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459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确定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2例院内感染患者,最多见的依次为肺部感染、脓肿、自发性腹膜炎、切口感染,其构成比分别为26.50%、22.22%、17.09%和15.38%;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感染与腹腔积液史、肝功能分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胆红素以及并发症有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予以有效的抗生素,尽可能保护肝功能,保证足够的营养支持,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有效降低该病患者院内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相关的易感因素。方法对台州市立医院感染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患者中157例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9.6%;肝硬化失代偿期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高年龄、住院时间长、肝功能差、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采取侵入诊疗操作为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检出病原菌中以G-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肺、上呼吸道和腹腔最为常见。结论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可通过对院感的认识建立一整套完善而有效的监控制度和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和临床护理措施,从而预防和降低院内感染的情况发生。方法:选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收录的120肝胆外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感染情况,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本次研究中出现8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7%。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3%、1.7%、1.7%。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5%、27.3%、18.2%、9.0%。结论:肝胆外科患者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发区,应加强对患者病区环境的管理,并严格的控制好无菌操作,从而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特点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病人1309例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的1309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有77例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59例,泌尿道感染16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胃肠道感染4例,结膜炎4例.口腔感染4例,皮肤感染5例,败血症1例。调查显示年龄越大、住院时间长、基础病多发生感染的机会越多。不同脑血管病中出血性比缺血性的感染率高。有侵入性操作发生感染的机会也高。结论通过分析院内感染的部位及发生率、院内感染与原发病的关系、院内感染与患者年龄的关系、院内感染与住院时间的关系、院内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的关系、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的预防控制的院内感染,从而降低科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932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率,例次感染率,死亡率分别为22.6%、35.8%、15%。感染部位呼吸道最多49%。结论:住院时间长、放化疗结合、老年肿瘤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院内感染,应采取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抵抗病原菌的能力也差,较易发生院内感染。为了解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情况,我们对1996年5月~1998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350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回一般资料350例中男236例,女114例,年龄60~99岁,平均(75.6士8.7)岁,住院时间>3d。1.2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制订的诊断标准''2结果2.l院内感染情况350例中,108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30.9%。原发病:脑血管病35例(32.4%),慢性肺部疾病28例(25.9%),心血管病15例(13.9%),肿瘤11例(l.2%),肝脏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入治疗的12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通过收集患者临床有关资料及其具体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分析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中发生感染患者48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是否伴有合并症、心功能水平、是否使用抗生素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高龄(>60岁)、心功能较差(处于心功能Ⅲ~Ⅳ级)、住院时间较常(>1月)、伴有合并症及未合理使用抗生素均是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医务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发生部位、危险因素。方法:对23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粘膜、消化系统等。年龄、意识障碍、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情况等因素与院内感染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最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高龄、早期存在意识障碍、住院时间长、住院期间盲目应用抗生素增加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李宁坠 《中外医疗》2014,33(1):67-67,69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24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有62例,占25.8%,感染部位多为消化道、泌尿道、下呼吸道及上呼吸道。结论导致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比较多,而疾病因素、生理因素、住院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及侵入性操作是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种常见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临床资料500例临床资料分析,500例,对500例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影响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因素有:500例老年住院患者,其中有40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达8%;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和年龄、住院时间呈正相关;感染高发季节在春冬两季明显比夏秋季节感染率高;恶性肿瘤发生感染机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系统;感染最多是革兰氏阴性菌;结论:年龄、住院时间、季节及原发病等因素都会增加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机率,分析这些因素后,可以为老年患者住院期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术后院内感染具体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3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情况、发生感染的部位、致病菌情况和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经过研究后发现,83例患者17例发生院内感染情况,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为20.48%。在17例患者中,4例发生尿道感染情况,所占的比例为4.82%;6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所占的比例为7.23%;5例发生胃肠道感染情况,所占的比例为6.02%;2例发生其他情况感染,所占的比例为2.41%。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真菌感染、克雷伯杆菌感染、阴沟肠杆菌感染。在发生院内感染原因方面主要有留置尿管、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尿潴留情况的发生和其他原因。结论:泌尿外科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极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因此在临床中医生需要对上述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