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31例36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非穿透小梁手术,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记录眼压、视力、视野和并发症.结果 术眼术前平均眼压29.2±8.0mmHg,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15.1±mmHg,术前术后眼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视力、视野未见明显改变,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非穿透小梁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洼。方法:前瞻陛、非随机性选择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例1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切除术后13例22眼,应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的眼压以及视力、视野、房角及角膜内皮数等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眼压(23.07±4.01)mmHg,术后第1小时眼压为(25.07±3.65)mmHg,术后1d眼压降至(16.45±3.03)mmHg,术后1周为(18.39±2.71)mmHg,1个月为(18.14±2.15)mmHg,3个月为(19.04±2.35)mmHg,6个月为(18.17±2.23)mmHg。术后1d、1周、1月、3月、6月的眼压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眼压下降最明显,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视力、房角、视野、角膜内皮计数无变化。结论: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房角大部分开放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  相似文献   

3.
宋宇 《中国伤残医学》2014,(13):104-104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只眼)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数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裸眼视力≥0.3者15只眼,0.02~0.3者6只眼。术后眼压平均15.2±4.3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31.5±7.2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有不同程度的虹膜炎性反应,局部予散瞳及激素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与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通过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计40例(66眼)相关手术治疗以及随访统计资料。结果:手术一组患者在治疗后,视力提升超过0.1者共计13例(21眼),占63.6%,明显高于手术二组患者视力恢复百分比(3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一组与手术二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眼压数据与 C 值数据水平类似,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后半月时,手术一组患者眼压降低程度明显大于手术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对于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红  张辉  杨风娟  仲伟 《吉林医学》2008,29(9):738-739
目的:观察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5人85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前眼压16.87~37.12mmHg(1mmHg=0.133kPa),平均(23.87±3.87)mmHg,术后随访最终眼压12.45~21.48mmHg,平均眼压(14.664-2.56)mmrig,经统计学t检验,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平均加深1.38倍。术后视力〈0.1者6眼,此6例患者均有眼底视神经萎缩;0.1~0.5者32眼;〉0.5者47眼。结论:改良窦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自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效果。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单纯小梁切除术在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背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控制来说,小梁切除术是主流手术方式,而对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不仅可以控制眼压,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本文旨在对两种手术方式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本文为病例对照系列研究。共纳入31例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17例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4名患者单行小梁切除术。对于术后的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对比。手术完全成功定义为术后不用降眼压药物时眼压低于21mmHg. 结果:术后共随访10个月,青白联合及单纯小梁切除组在降眼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0.597.94 vs. 24.8514.39 mmHg, P=0.614),完全成功率分别为88.2% 及 71.4%, (P=0.37),滤过泡形成比例分别为64.7% [11/17] vs. 92.9% [13/14](P=0.094),并发症发生的比例分别为41.2% [7/17] vs. 57.1% [8/14],(P=0.38)。两组患者中绝大多数术后停用降眼压药物;单纯行小梁切除组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干预,包括前房形成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等。 结论:虽然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术后有几例因白内障及并发症的存在需进一步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及小梁切除术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相当。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梁切除术;白内障。  相似文献   

7.
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76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1周所有患者眼压均在7—10mmHg之间,6个月随访查眼压基本控制在15.88~22.38mmHg。结论应积极治疗观察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8。72h后仍处于高眼压应给予急诊手术。手术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应积极处理高眼压,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预防和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6例(9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48眼)。观察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眼压、视力情况、中央前房深度、周围前房深度、术后降压药物种数、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周围前房深度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降压药使用种数、并发症数量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房维持器(ACM)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前房维持器下施行三联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5例眼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前房维持器下进行三联手术治疗,术中前房深度维持良好,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观察1个月,患者术后平均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眼压由首诊时(44.6±15.7)mmHg降至术后1月(12.5±3.6)mmHg(P〈0.001),功能性滤过泡者45眼(100%)。结论在前房维持器下行三联手术可有效维持术中前房深度,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前后视神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60只眼),均给予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经过观察,本组患者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显效4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本组患者术后的P-100波潜伏期及N75振幅值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有效改善视神经与视力,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眼前节分析系统分析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前后房角的变化,探讨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的降压机制。方法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30例53眼。术前、术后7 d、术后30 d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压检查,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房角。结果治疗前房角(28.32±1.31)°,治疗后7 d (30.64±1.43)°,治疗后30 d(32.65±1.58)°。治疗前眼压(22.3±3.8)mmHg,治疗后7 d(19.2±3.1)mmHg,治疗后30 d (19.6±2.7)mmHg。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7 d、30 d房角、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后房角增宽,牵拉小梁网组织,使小梁网眼增大,可能是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的降压机制。  相似文献   

12.
罗谦  吴峥峥  程依琏 《四川医学》2007,28(12):1412-1413
目的 研究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22例(26眼)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分别观察术前及术后前房深度和眼压的改变.结果 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前房深度均有明显增加,眼压均有明显下降.术前平均前房深度(2.36±0.25)mm,术后平均前房深度(3.40±0.37)mm;术前平均眼压(35.4±3.7)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4.8±2.8)mmHg(1kPa=7.5mmHg)(P<0.01).结论 对于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能增加前房深度及降低眼压,是一种有效、方便而完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持续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2例4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42例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30眼(71.42%),不变8眼(19.04%),4眼视力下降;22眼(52.38%)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10眼(23.81%)局部用药后眼压得到控制。结论持续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安全和有效的,积极手术可避免视功能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三联手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1例(71眼),其中40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45.77±19.39)mmHg (1mmHg=0.133kPa),术后(出院前)平均眼压(12.34±5.41)mmHg;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范围0.02~1.0,其中≥0.6者27眼;术后房角完全开放31眼;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09±0.25)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96±0.39)mm。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合小梁切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方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56眼,用2%毛果芸香碱眼液治疗后眼压可降低至正常范围内,一周后行复合小梁切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术后3个月时的前房及房角情况、视力﹑眼压﹑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52例56眼中38眼视力提高,14眼视力不变,4眼视力下降;术后3月时平均眼压(14.76±3.42)mmHg,与术前眼压(54.65±9.88)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2,P<0.001),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术眼术后一周前房明显较术前加深,术后3月时UBM复查前房深度,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8,P>0.5);房角情况:术前48眼房角全部粘连闭合,8眼房角闭合3/4周,术毕时间接房角镜下检查56眼前房角均360°开放,术后3月房角复查17眼房角粘闭>1/2周,34眼房角粘闭≤1/2周,5眼房角开放.结论复合小梁切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和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我科高眼压下急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7例17眼,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术中并发症。结果术前平均眼压(43.82±6.50) mmHg,术后1 d平均眼压(20.12±10.09) mm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14.21±5.39) mmHg,15眼眼压≤21 mmHg,2眼联合1~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与术前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15眼视力较术前提高。全部病例术后未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眼压控制后角膜水肿均获得改善。术中3眼晶体不全脱位,2眼晶体后囊破裂,1眼局限性脉络膜出血。结论对于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病情逐渐加重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治疗安全有效,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术后视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微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中远期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对30例(49只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微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视力、眼压、视野、滤过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6~24(15.93±2.35)月。术前及术后24月时眼压分别为(36.84±11.02)mmHg和(18.24±1.34)mmHg(P=0.000),术前及术后使用的抗青光眼药物分别为(2.76±0.69)种和(0.59±0.89)种(P<0.05),早中期视野缺损视野指数较术前有改善(P<0.05),晚期视野缺损没有改善。术后24月70.8%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末次随访时手术完全成功率75.5%(37/49),质量成功率93.9%(46/49)。手术前后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中远期疗效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4例3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例1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rgon laser trabeculoplasty,ALT)失败患者,采用倍频Q-开关532nmNd:YAG激光治疗.所有患者上方或下方房角180度范围内进行治疗,能量0.50~1.50mJ,点数80~100点.测量术后1h眼压,术后1d;1周;1月、3月、6月;1年随访,对比术前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及杯盘比变化.结果患者术前眼压(24.35±6.12)mmHg,术后1h为(18.12±5.23)mmHg,1d为(15.62±3.61)mmHg,1周为(18.14±2.05)mmHg,1月为(16.58±3.22)mmHg,3月为(18.26±2.52)mmHg,6月为(17.02±2.31)mmHg,1年为(18.03±3.41)mmHg;术前患者杯盘比为0.58±0.20,术后1年为0.57±0.30;术前视力0.81±0.30,术后1年视力为0.83±0.41;视野术前术后无变化.结论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氩激光小梁成形术失败患者的眼内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粘连情况,且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 d眼压(15.49±2.23)mmHg,较术前眼压(26.48±3.02)mmH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视力、眼压相对稳定;术后前房深度加深,房角粘连情况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提高视力,改善房角粘连情况,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3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3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前患者平均视力为(0.05±0.02),术后1周、3个月为(0.15±0.1)、(0.4±0.08);术前患者平均眼压为(22.08±8.21)mmHg,术后1周、3个月为(18.46±7.01)mmHg、(14.23±3.61)mmHg;患者视力恢复较好,眼压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治疗过程中30只眼中出现前房出血者2只眼,出现瞳孔区渗出者7只眼,出现浅前房3只眼,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明显好转,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眼压控制及视力恢复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