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于2007—2012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74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746例孕产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75%。肥胖、糖尿病、手术时间大于1h、胎膜早破及试产后急诊剖宫产的产妇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在不同年龄及是否有高血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肥胖、糖尿病、手术时间大于1h、胎膜早破及试产后急诊剖宫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廖雨琴 《中外医疗》2013,32(6):76-77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87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的未发生感染产妇8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性显著,引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基础性疾病、血红蛋白减少、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延长、阴道检查和肛检频率过高。结论应做好相应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对发生感染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抗感染对策,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和控制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10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20个月共监测产科手术患者3110例,剖宫产3063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5例,感染率为0.49%;剖宫产加子宫切除11例,手术部位感染2例,感染率为18.18%: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手术部位感染2例,感染率为5.56%。结论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和一般情况差的产妇感染风险增加,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产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干预对策,促进切口愈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2011-2012年剖宫产腹壁切口呈乙、丙级愈合的45例产妇资料。其中切口全部裂开11例,部分裂开34例;切口感染致愈合不良19例、脂肪液化21例、脂肪液化并感染5例,病例予术后拆线、局部清创、抗炎、二期缝合、神灯理疗、对症护理等综合处置,并探讨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①本院产科2年问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2.6%,平均愈合时间(14.2±4.7)d。②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涉及致病菌因素、手术操作因素与产妇体质因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与术前评估、规范术前准备与助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强化术后基础护理与切口保护是减少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防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延期愈合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霞  杜红梅 《广西医学》2006,28(6):855-856
目的 探讨防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延期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剖宫产术1060例产妇采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等早期干预措施;随机选择同期行剖宫产的1060例产妇,以常规方法作对照。对切口已发生感染或脂肪液化的142例产妇,随机选71例根据药敏结果使用二至三联抗菌素,加强营养等措施;另71例常规处理作对照。结果 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处理的剖宫产患者的腹壁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延期愈合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已发生腹壁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的产妇采取干预措施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治疗、严格无菌操作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延期愈合,对腹壁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早发现以及正确的治疗能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手术室中开展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室患者资料264例,由于我院于2011年初实施护理人员管理,对比2012年、2011年、2010年全院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两组均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其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全面手术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率.结果:手术室加强管理后,医院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前2年的感染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年、2011年、2012年3年中,患者的满意度分别是61.36%、65.10%、93.18%.3年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室开展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越峰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31-133
目的:探究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方城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 012例,在分析切口感染原因的同时并提出了相应护理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增强产妇体质、术前预防感染、建立合理手术室规章制度及术后控制切口感染等。结果:产妇切口感染例数为20例,感染率为0.99%,显著低于往年未进行此项原因分析及采取预防措施前的感染率(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切口感染原因主要为产妇术前检查过多、手术室消毒不彻底、手术时间过长等,针对这些原因给予合理的预防措施,可显著性降低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实施剖宫产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29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29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方面的差异,确定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89例剖宫产中有29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 BMI(25.9±1.1)kg/m2,疤痕子宫6例,急诊手术18例,手术时间(1.2±0.6)h ,住院时间(7.1±2.3)d ,合并基础疾病为6例,胎膜早破为12例,阴道及肛诊次数(3.3±0.6)次,与对照组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OR =2.802)、手术时间(OR =5.813)、合并基础疾病(OR =6.182)、胎膜早破(OR =11.219)为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切口感染,对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及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57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58%,0分危险指数手术的感染率为0.93%,1分危险指数手术的感染率为3.5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以β-内酰胺类为主,占79.97%;预防性用药时间以48-72小时为主,占74.03%;单种用药占97.02%;病原学检查标本送检率为66.67%。分离的细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及剖宫产手术目标性监测干预。使产科医师重视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及病原学检查。但仍存在预防性用药时间偏长现象,需进一步干预,缩短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有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切口感染率。结果:干预组产后出血及切口感染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干预组总发生率9.5%,低于对照组的33.3%(χ2=6.5641,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保证护理效果的关键,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黄艳春  张秀军 《当代医学》2010,16(20):60-61
目的探讨甲硝唑逐层清洗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8年1月400例及2008年2月~2010年1月500例两组行剖宫产手术产妇中出现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结果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术中逐层清洗可显著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期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将2006-2008年我院剖宫产分娩发生切口感染的4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发生感染的80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切口感染的孕期高危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中,缺乏孕期指导与保健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结论针对高危因素实施孕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制定感染防控的措施,减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通过对1000例不同手术级别病人感染情况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等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对外科手术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手术感染率的发生,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结果: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1 000例,有22例患者发生SSI,感染率为2.19%.急诊手术感染率4.12%,与择期手术感染(1.00%)对比,差异显著.患者不同年龄、体重、糖尿病情况、切口种类、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室环境、器械、植入物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均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年龄、肥胖、糖尿病、Ⅱ、Ⅲ类切口和手术时间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SSI危险因素分别为白蛋白、血红蛋白、急诊手术、失血、切口类型、引流.结论:通过对手术部位感染的环节有效的监管或干预,手术切口感染率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33例精神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发生获得性上呼吸道感染53例,同时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结果:医院感染率与例次逐年下降,分别为:2010年23例,感染率i.65%;2011年18例,感染率1.09%;2012年12例,感染率0.60%。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6,P〈O.05)。结论:精神病患者卫生中心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易导致医院获得性上呼吸道感染聚集性发生。经采取院感、护理、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精神病患者并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目标性监测及综合干预措施对减少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 SSI)的效果. 方法 对2011~2013年行剖宫产的7667例产妇进行SSI目标性监测,按卫生部枟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312-2009)枠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分为0级、1级、2级. 从2011年开始逐步实施综合干预措施. 结果 2011~2013年,共发生SSI 303例(3.95%),其中深部手术切口感染146例(1.90%),宫内感染157例(2.05%);院内SSI 235例(3.07%),院外SSI 68例(0.89%). SSI发生率及院内、深部切口、宫内感染率为2011 年>2012 年 >2013 年(P<0.05). 2011 年、2012 年、2013年院外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0级、1 级手术的 SSI发生率为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P<0.05). 2011 年、2012年、2013年2级手术的SS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目标性监测及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剖宫产S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效果,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对196例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采取吸引腔隙渗液和渗血,正确放置引流物,用生理盐水和抗厌氧茵性药物灭滴灵清洗腹腔及创口,消除病灶等预防切口感染措施。结果:196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06%,84例单纯性阑尾炎感染率仅为1.19%。术后一期愈合分别为96.94%与98.8l%。结论:对阑尾炎术后切口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降低了感染率,提高了治愈率,是一种有效的切口感染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许昌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1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产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及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NRS评分及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细化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产妇9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术产妇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术后伤口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减少切口感染.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35例剖宫产术后腹部感染病例.并取每一例切口感染的后2例未发生情况感染的7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对照组.结果 产程延长,胎膜早破,过度肥胖,贫血,手术时间过长,麻醉效果不满意,缝合止血不当等因素易致切口感染.结论 有感染因素存在的产妇术前、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切口感染,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剖宫产术前与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行剖宫产手术女性27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使用抗生素)和对照组(术后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术后体温、切口感染情况、血液白细胞计数及有无泌尿系感染、子宫内膜炎等感染病症.结果 与术后使用抗生素的产妇相比,术前使用抗生素产妇行剖宫产术后最高体温降低、退热时间缩短(P<0.05);泌尿系感染率及子宫内膜炎感染率降低(P<0.05);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切口感染率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