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全基因组的甲基化芯片,筛选出宫颈癌新的甲基化基因,并在宫颈脱落细胞中验证其检测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pG岛富集化分析甲基化芯片(methylated-CpG island recovery assay,MIRA)技术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筛选异常甲基化基因,选择甲基化水平较高的性别决定基因9(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9,SOX9),应用亚硫酸氢钠-限制性酶切法在48例宫颈癌和48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检测SOX9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1)通过MIRA技术可确定宫颈癌组织中504个CpG岛,对应378个基因为异常甲基化基因,30个为显著甲基化基因,其中LMX1A和ZNF135已在宫颈癌中有所报道,TLX3、TLX2、PAX6、EN2、EFNA5、TBX5、SOX9、HOXB13、BCL11B、LHX2、DLX4、TLX1、PKLR和OLIG2已在其他肿瘤组织中发生甲基化,其余14个基因鲜见甲基化的相关报道。这30个基因中,SOX9为甲基化水平较高的基因。2)48例宫颈癌脱落细胞中32例发生SOX9甲基化,48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未发现发生甲基化。宫颈癌脱落细胞中SOX9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宫颈脱落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0,P=0.000。SOX9基因甲基化检测宫颈癌的敏感度为67%(32/48),特异度为100%(48/48)。结论:SOX9基因在宫颈癌中频繁发生甲基化,甲基化SOX9可能成为宫颈癌检测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CDH1)基因和配对盒基因家族PAX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的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炎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Ⅰ组织、CIN Ⅱ~Ⅲ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甲基化情况,评估是否可将其作为临床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对HPV感染的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炎组织、CINⅠ组织、CIN Ⅱ~Ⅲ组织以及宫颈癌组织中的CDH1和PAX1基因进行甲基化检测.结果:HPV感染的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炎组织和CINⅠ组织中未检出CDH1基因甲基化;CINⅡ~Ⅲ组织中检出CDH1基因甲基化2例(13.3%),宫颈癌组织中检出CDH1基因甲基化9例(22.5%),与HPV感染的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的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炎组织中未检出PAX1基因甲基化,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组织的PAX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3.3%、46.7%和87.5%,CINⅡ~Ⅲ组织与CINⅠ和宫颈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织、CINⅡ~Ⅲ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CDH1和PAX1基因甲基化总阳性率分别为13.3%、60.0%和97.5%.结论:CDH1和PAX1基因甲基化,尤其是PAX1基因甲基化对于宫颈癌临床诊断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各级宫颈病变中人类端粒酶hTERC 基因的扩增情况,与宫颈脱落细胞学诊断及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关系。方法:应用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各级别宫颈病变脱落细胞标本中hTERC 基因的扩增情况,其中正常对照20例,宫颈病变患者共100 例;并将FISH检测结果与脱落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结果:hTERC 基因扩增的比例随宫颈细胞学诊断的分级增加,NILM、ASC-US、LSIL 、HSIL、SCCA 各组分别为(8.22± 4.34)、( 10.54± 4.12)、( 12.21± 4.29)、( 18.62±5.74)、( 18.33± 4.73),低级别病变与高级别病变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宫颈活检组织CIN Ⅰ组、CIN Ⅱ组、CIN Ⅲ组、宫颈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发生hTERC 基因扩增的细胞比例分别为(8.56± 3.14)、( 11.61± 4.10)、( 14.86± 3.11)、( 21.44± 5.55)和(4.11± 1.71),hTERC 基因扩增的比例随宫颈上皮内病变程度的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FISH技术可以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 基因的扩增状态;hTERC 基因扩增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FISH检测hTERC 基因的扩增可作为对宫颈细胞形态学及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查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辅酶Ⅱ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在新疆汉族妇女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新疆地区宫颈癌高危人群的识别、预防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将80例新疆地区汉族妇女宫颈组织标本分为4组,正常及慢性炎症组20例、CINⅠ组20例、CINⅡ-Ⅲ组20例、宫颈鳞癌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DHRS4基因的表达.结果:DHRS4基因在正常及慢性炎症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宫颈鳞癌组标本中阳性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正常宫颈及慢性炎症组与宫颈CINⅠ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宫颈及慢性炎症组与宫颈CINⅡ-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宫颈及慢性炎症组与宫颈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 CINⅠ组与宫颈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INⅡ-Ⅲ组与宫颈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HRS4基因在人体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可能与宫颈疾病及其癌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Y 盒结合蛋白1(YB-1)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例标本,包括50例正常宫颈组织,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52例鳞状细胞癌(SCC),进行 YB-1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E-cadherin 在正常宫颈组及膜表达率为100%,CINⅡ~Ⅲ组为64%,SCC 组仅为3.85%,正常宫颈/ CINⅠ组比 CINⅡ~Ⅲ、正常/ CINⅠ比 SCC、CINⅡ~Ⅲ比 SCC 分别为χ2=40.909;χ2=119.088;χ2=25.274;均 P <0.05。E-cadherin阴性及畸形表达率在转移 SCC 组和非转移 SCC 组中分别为100.0%(20/20)和68.75%(22/32),连续性校正性χ2=5.857,P =0.016。YB-1在 SCC 病例胞质中表达为94.23%(49/52),CINⅡ~Ⅲ组表达率为10.00%(5/50),正常宫颈组和 CINⅠ组表达率为0(0/100),正常宫颈/ CINⅠ组比 CINⅡ~Ⅲ、正常/ CINⅠ比 SCC、CINⅡ~Ⅲ比 SCC 分别为χ2=72.591;χ2=139.059;χ2=5.857;均P <0.05。在宫颈癌的进展过程中,YB-1在早期 SCC 胞质表达率为60.71%(17/28),晚期 SCC 为91.67%(22/2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3,P =0.01)。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分别为100.00%(20/20)和59.38%(19/3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3,P =0.001)。结论 YB-1过表达和宫颈上皮的恶性转化、分期进展及转移能力相关,YB-1过表达也与 E-cadherin 低表达相关,可能是预测CIN 癌变和宫颈癌侵袭转移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子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端粒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端粒酶基因在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颈脱落细胞、7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27例浸润性子宫颈癌脱落细胞hTERC的表达情况。结果hTERC基因在正常子宫颈脱落细胞、CINⅠ、CINⅡ、CINⅢ及浸润性子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8.8%、52.0%、71.4%及92.5%。hTERC基因表达子宫颈癌组与CIN各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CINⅡ∽Ⅲ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TERC基因高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hTERC基因检测有望成为子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及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浸润型宫颈癌,152例CIN(CINⅢ级58例、CINⅡ级44例、CIN级Ⅰ50例)和66例正常者的宫颈新鲜组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法-聚合酶链反应(TRAP-PCR)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宫颈癌组中,端粒酶阳性42例(84.0%);CINⅢ级中端粒酶阳性33例(56.9%);CINⅡ级中,端粒酶阳性15例(34.1%);CINⅠ级中,端粒酶阳性12例(24.0%)。而66例正常宫颈组织仅有3例(4.55%)端粒酶活性表达,宫颈癌和CINⅢ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Ⅲ级与正常对照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在子宫颈病变中检测端粒酶活性,对探讨宫颈病变的进展和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方向及细胞命运决定子Numb的表达改变与宫颈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测量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9例CIⅡ-Ⅲ、21例CINⅠ及48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的分裂角度,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上述各例及50例宫颈浸润性鳞癌(ISCC)的Numb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基底细胞分裂以垂直分裂为主(54.4%);在CINⅠ中,垂直分裂减少(40.3%),而水平分裂增加(32.8%);在CINⅡ-Ⅲ中,细胞分裂方向紊乱。基底细胞分裂角度在CINⅠ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CINⅡ-Ⅲ组与CINⅠ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Numb的表达除在正常对照组和CINⅠ组之间没有差异外,在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从正常对照组到ISCC组逐渐增强。结论 细胞分裂方向的改变和Numb分子的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端粒酶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30例浸润性宫颈癌(ICC)、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端粒酶的表达。结果端粒酶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CINⅢ及浸润性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40.0%、43.3%、70.0%和93.3%。端粒酶表达率浸润性宫颈癌高于CINⅢ,CINⅢ高于CIN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与CINⅠ,CINⅠ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粒酶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可作为宫颈癌癌前病变转归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p16INK4a和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16^INK4a、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INK4a和PCNA在40例宫颈癌、3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28例CINⅠ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1)p16^INK4a在正常宫颈组织中无表达。宫颈癌或CINⅡ-Ⅲ的p16^INK4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Ⅰ,P〈0.01。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PC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P〈0.01。p16^INK4a、PCNA表达强度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P〈0.001。2)宫颈癌不同组织学类型、病理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p16^INK4a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中PCNA表达强度呈增强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16^INK4a、PCNA在CINⅠ和CINⅡ-Ⅲ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INⅠp16^INK4a阳性表达是其发生质变的信号,PCNA可作为宫颈细胞异常增殖的灵敏标志。联合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p16^INK4a和PCNA的表达有助于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CK17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1N)Ⅰ、17例CINⅡ、21例CINⅢ、36例宫颈鳞癌和8例宫颈腺癌组织中CK17的表达情况.结果:CK17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6.6%和83.3%,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77,P<0.05.CIN Ⅰ、CINⅡ和CINⅢ中,CK1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64.7%和76.2%,CINⅡ组阳性率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CINⅢ组阳性率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IN Ⅱ组和CINⅢ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CK17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其阳性表达同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58,P<0.05.结论:CK17可作为高级别CIN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及预测病变进展趋势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Survivin和mmp-9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6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和mmp-9的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量,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及其对该肿瘤的临床价值与意义。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IN Ⅰ~Ⅲ期及宫颈癌患者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均显著上升(P均<0.05);与CIN Ⅰ期患者相比,CIN Ⅲ期及宫颈癌患者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也均显著上升(P均<0.05),而CIN Ⅱ期Survivin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CIN Ⅱ、Ⅲ期及宫颈癌患者组织中mmp-9阳性率均显著上升(P均<0.05),而CIN Ⅰ期患者mmp-9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CIN Ⅰ期患者相比,CIN Ⅲ期及宫颈癌患者组织中mmp-9阳性率也均显著上升(P均<0.05),而CIN Ⅱ期mmp-9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CIN Ⅰ~Ⅲ期及宫颈癌患者组织中Survivin和mmp-9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CIN Ⅰ期相比,CIN Ⅱ、Ⅲ期及宫颈癌患者组织中Survivin和mmp-9相对表达量也均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Survivin和mmp-9在不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可考虑将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作为宫颈癌病变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IL-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08例(68例CIN、40例宫颈癌)患者的血液及临床组织标本,其中浸润性宫颈鳞状细胞癌(SCC) 40例,CIN Ⅰ期25例,CINⅡ~Ⅲ期43例,同时收集正常女性宫颈组织2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10和IL-18的表达,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宫颈组织中IL-10和IL-18的表达,第2代杂交捕获检测宫颈涂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的表达情况,分析IL-10和IL-18表达与临床预后及HPV的关系.结果 IL-10和IL-18在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分别为(212.75±62.09)、(187.84 ±81.03) pg/ml,IL-10在CIN Ⅰ期、CINⅡ~Ⅲ期、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为(324.71 ±75.87)、(397.43±68.56)、(482.77±104.05) pg/ml;IL-18在CIN Ⅰ期、CINⅡ~Ⅲ期、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分别为(305.53±64.08)、(392.74±87.38)、(499.86±92.04)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57,P=0.001;F =13.309,P=0.003).IL-10在正常对照组、CIN Ⅰ期、CINⅡ~Ⅲ期、SCC患者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 ±0.01、3.24 ±0.68、7.32 ±0.99、13.24±1.03;IL-18在正常对照组、CIN Ⅰ期、CINⅡ~Ⅲ期、SCC患者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1、2.02±0.84、7.01±1.59、14.38±2.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694,P=0.000;F=19.912,P=0.001).IL-10、IL-18的表达与HPV的感染呈正相关(r=0.696,P=0.001;r=0.852,P=0.001).高表达IL-10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时间为9.74个月,较低表达者(24.47个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63,P=0.001);高表达IL-18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32个月,较低表达者(22.88个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57,P=0.006).结论 IL-10和IL-18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血清、组织中呈高表达,可作为早期预测宫颈病变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检测了NEK5在人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量变化对于临床病理发展的影响,旨在研究NEK5蛋白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宫颈鳞癌患者癌转移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50对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制成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EK5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确认NEK5 mRNA在宫颈鳞癌病理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我们收集了140例新鲜冻存宫颈鳞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包括35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 级组织,35例CIN Ⅱ-Ⅲ级组织及35例宫颈鳞癌组织,运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检测NEK5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量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相比癌旁正常组织,NEK5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上调(P<0.001);NEK5蛋白表达上调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NEK5蛋白表达水平、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都是宫颈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qRT-PCR结果显示,NEK5 mRNA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上皮内瘤变CIN Ⅰ 级组织、CIN Ⅱ-Ⅲ级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依次增高,相比正常组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在宫颈癌病理发生发展中,NEK5表达水平异常上调,提示其可作为宫颈鳞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金玲  喻栎瑾  刘植华 《肿瘤学杂志》2014,20(12):994-998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妇女HPV基因亚型分布状况,及HPV感染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情况。[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健康体检HPV分型检测阳性的妇女,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宫颈HPV分型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妇女2578例,年龄18~70岁,病理结果为正常或炎症者1983例,CINⅠ为278例,CINⅡ/Ⅲ为308例,宫颈浸润癌9例。HPV基因亚型构成前5位高危型HPV为HPV52、43、16、58、56;CINⅠ中HPV基因亚型构成前5位依次为HPV52、16、58、56、43,CINⅡ/Ⅲ中HPV基因亚型构成前5位依次为HPV16、58、52、33、18;随着感染HPV亚型增多,CIN构成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Ⅱ/Ⅲ)以25~44岁年龄段相对多见。[结论]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妇女HPV基因亚型分布与其他地域存在差异。不同程度宫颈癌前病变HPV亚型分布可能存在差异,而HPV16、52、58在宫颈病变中均占有重要地位;HPV多重感染者,CIN风险明显增加;25~44岁有性生活妇女应为宫颈癌筛查的侧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维甲酸受体-β(RAR-β)基因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差异表达与甲基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四种子宫颈癌细胞株、38例子宫颈浸润癌、3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RAR-β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对RAR-β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分析蛋白水平上的RAR-β表达的变化,并与正常子宫颈组织的RAR-β表达情况进行对照.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细胞系和组织的RAR-βDNA进行甲基化分析,同时分析RAR-β基因的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子宫颈癌细胞系、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子宫颈癌组织中RAR-β基因的表达缺失或下降,并与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RAR-β表达情况进行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的表达检测也得到相同的结果.MSP检测发现3种子宫颈癌细胞株、11例癌组织、1例CIN Ⅰ级、5例CIN Ⅱ~Ⅲ级RAR-β第1外显子甲基化表现,甲基化者RAR-β表达均下降.RAR-β基因甲基化状态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在不同的I临床分期(P≈1.000)及有无淋巴转移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RAR-β基因的表达缺陷在子宫颈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导致基因表达缺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组织因子抑制物2(TFPI-2)基因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的甲基化水平, 探讨其甲基化水平变化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方法   收集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宫颈炎、宫颈内瘤变(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Ⅰ/Ⅱ/Ⅲ和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 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和RNA, 设计TFPI-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片段特异性PCR引物及RT-PCR引物, 应用Sequenom MassARRAY甲基化DNA定量分析平台和半定量RT-PCR技术, 对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组织DNA进行甲基化水平定量分析。   结果   分析Sequenom MassArray质谱数据, TFPI-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片段(目的片段)甲基化水平定量差异显著(P < 0.05)。分别对TFPI-2的单点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差异进行分析, 可见TFPI-2基因的目的片段的CpG-1、CpG-6、CpG-7、CpG-8、CpG-9和CpG-11等六个CpG位点甲基化率在肿瘤与正常对照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并且两个CpG位点相关性很密切(r < 0.5、P < 0.01);半定量RT-PCR鉴定结果表明, TFPI-2 mRNA表达水平在宫颈炎组增高, 在CINⅠ/Ⅱ/Ⅲ组降低, 而在宫颈鳞癌组最低, 宫颈炎组与宫颈癌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说明该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下调伴随着宫颈病变进程。   结论   维吾尔族宫颈癌细胞内的TFPI-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与该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密切关联。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进程中TFPI-2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是其基因的转录水平(mRNA)下调的重要原因, 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预警指标, 为该基因甲基化相关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郝真  赵万成  杨清 《现代肿瘤医学》2018,(20):3276-3281
目的:通过对比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宫颈锥切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paraffin section examination,PSE)的一致性,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子宫切除术的术前病理确诊方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阴道镜活检病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和Ⅲ级(CINⅢ、原位癌)在我院行宫颈锥切术患者共454例,其中依宫颈锥切术中冰冻病理即刻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患者238例,另外216例为待宫颈锥切术后石蜡病理回报后再次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比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宫颈锥切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一致性,以及对比锥切术后石蜡病理与再次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的一致性。结果:阴道镜活检与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9.11%(270/303),CINⅡ为63.33%(38/60),22例升级为CINⅢ;CINⅢ为95.47%(232/243),11例升级(9例升级为宫颈癌Ⅰa1期,2例升级为Ⅰb1期)。阴道镜活检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7.53%(352/454)。CINⅡ为22.99%(20/87),67例升级(57例升级为CINⅢ,8例升级为宫颈癌Ⅰa1期,2例升级为Ⅰa2期);CINⅢ为 90.46%(332/367),35例升级(26例升级为宫颈癌Ⅰa1期,7例升级为Ⅰb1期,2例升级为Ⅱa期)。阴道镜活检对宫颈癌的漏诊率总体为9.91%(45/454)。宫颈锥切术中同时送冰冻病理患者303例,宫颈锥切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8.12%(267/303)。CINⅡ为60.00%(36/60),24例升级(18例升级为CINⅢ,5例升级为宫颈癌Ⅰa1期,1例升级为Ⅰa2期);CINⅢ为95.06%(231/243),12例升级(9例升级为宫颈癌Ⅰa1期,2例升级为Ⅰb1期,1例升级为Ⅱa期)。宫颈锥切术中冰冻病理对宫颈癌的漏诊率总体为5.94%(18/303)。宫颈锥切术中同时送冰冻病理患者303例,宫颈锥切术术中冰冻病理比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7.68,P﹤0.05)。待宫颈锥切术后石蜡病理回报后再次手术治疗的216例患者中,宫颈锥切术后石蜡病理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癌诊断的准确率可达99.07%(214/216)。结论:阴道镜活检是初步诊断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一种方法;宫颈锥切术具有诊断与治疗的作用,术中冰冻病理(frozen section examination,FSE)能够提早发现部分微小浸润癌及浸润癌,但是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率。因此,建议对所有无生育要求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应先行宫颈锥切术,待术后石蜡病理回报后再行子宫切除术,以达到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