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SPA)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大剂量与常规剂量的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SP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治疗)和观察组(大剂量治疗),各33例,比较二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显著降低.结论 大剂量使用奥美拉唑治疗SPA,能有效促进肠道尽快恢复,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20例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国平 《医学综述》2013,(20):3826-3827
目的 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4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患者各20例,大剂量组给予静脉滴注大剂量奥美拉唑(80lmg)治疗,常规剂量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奥美拉唑(40 mg)治疗,共给药7~14d,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胃肠道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大剂量组(n=20)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常规剂量组(n=20)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75,P<0.05).大剂量组的胃肠道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剂量组[(6.9±1.3)pd vs(9.4±1.5)d],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常规剂量组[(22.2±13.3)d vs(34.3±14.2)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的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孙会芳 《当代医学》2016,(35):142-143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在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胰腺炎伴腹内高压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80.49%(33/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为(1.75±0.64)d,肠道恢复时间(2.05±1.12)d,尿淀粉酶指标恢复时间为(6.34±1.56)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4.67±1.36)d;对照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为(3.43±0.72)d,肠道恢复时间(4.12±1.26)d,尿淀粉酶指标恢复时间为(9.25±1.63)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8.22±1.31)d,观察组患者上述症状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腹内高压为(18.26±3.54)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腹内高压为(18.35±3.47)mmHg,治疗前2组患者腹内高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内高压为(10.25±2.14)mmHg,对照组患者腹内高压为(14.12±2.32)mmHg,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内高压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在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水肿型)42例,在其治疗过程中应用奥美拉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方法的变迁,将68例患者以每4年为一个时期分3组进行治疗结果的比较:(1)1993年至1996年间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18例;(2)1997年至2000年间以非手术治疗为主23例;(3)2001年至2004年间采用个体化治疗27例。结果病死率3组分别为44.4%(8/18)、26.1%(6/23)、14.8%(4/27)。随着治疗方法的变迁,病死率明显下降,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提示SAP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病变早期尽早采取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病情,并适时选择手术适应证,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大剂量奥美拉唑和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进入本次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大剂量奥美拉唑组(45例):首剂奥美拉唑80mg静脉注射,然后以8mg/h微量泵泵入持续72h。常规剂量组(41例):奥美拉唑40mg,每12h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止血总有效率、输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大剂量组,显效3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41/45)。常规剂量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5%(33/4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每例输血量比较:大剂量组为(396.5±126.7)ml,常规剂量组(537.6±232.9)ml,平均每例输血量大剂量组少于常规剂量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剂量组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常规剂量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恶心、头痛、腹泻、味觉减退等,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止血,降低输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特别对于没有开展内镜下止血的基层医院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陈海英 《中外医疗》2013,32(8):97-98
目的探讨观察应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胃炎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胃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按照首剂80mg大剂量奥美拉唑静脉注射,然后以8mg/h微泵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则按照每12h静脉注射奥美拉唑40mg的常规剂量予以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从用药开始到出血停止所需时间、再次出血情况以及输血量,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结果止血效果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64.44%,两组治疗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3d内发生再次相出血者4例,发生率6.67%,对照组发生12例,发生率26.67%,两组治疗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平均为(425±142)mL,对照组平均输血(605±19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对治疗胃炎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有着明确疗效,相对于常规剂量来说在副作用不增加的基础上大剂量疗法可以尝试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普外重症胰腺炎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总结治疗经验,分析治疗效果[1]。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6年至2007年8月间接收治疗的64例普外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把他们平均分为采用手术治疗的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医师进相应的疗效观察,及时的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回访。结果:手术治疗组的32例病人中,没有出现一例死亡,所有患者中有27例治愈,2例呈显效,3例呈有效,治愈率为84.3%。32例非手术治疗的病人中,25例治愈,3例呈显效,2例有效,2例死亡,治愈率为78.1%。结论:对于普外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比采用非手术治疗好,这种方法具有治疗时间少,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对普外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杨悦军 《海南医学》2011,22(22):34-35
目的 探讨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硫酸镁治疗.治疗后随访并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生存率、腹痛、腹胀及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等临床指标和血肌酐、尿素氮、动脉血压分压(PaO2)、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应用血必净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于疗程结束后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IL-6、血清TNF-α等相关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IL-6和血清TNF-α水平均一定程度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效果显著,改善炎症、缓解症状、改善预后,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1.
雷勇  白小玲  史海燕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953-1953
我院于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联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徐吉良 《中外医疗》2012,31(15):34-3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25例,显效8例,有效7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为86.9%。手术14例患者中,治愈7例,显效4例,有效1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5.7%。手术与非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净化后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病情,确定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式,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胞二磷胆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泽飞 《右江医学》2006,34(2):157-158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0.3 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针40 mg,1次/12 h,疗程4~8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6.7%(20/30),总有效率93.3%(28/30)。对照组显效率为20.0%(6/30),总有效率为76.7%(23/30),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胰腺炎起效迅速,腹痛缓解快,总体疗效优于常规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时机与方式).方法 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87例重症胰腺炎(非急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其中研究组选择延期手术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对两组病患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探讨相关手术方式对病患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在病患治愈率与死亡率方面皆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非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而言,应采取延期手术治疗,并且宜根据具体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收治方式治疗,方可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程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早期SAP患者95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1.5mg·kg-1·d-1,静脉点滴3d)。比较2组血淀粉酶、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血淀粉酶、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天,研究组SIR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除常规治疗外,早期SAP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可减轻机体SIRS的进程、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重要脏器、免受早期炎症过度损害、降低病死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肖观景 《吉林医学》2013,34(16):3162-3163
目的:对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5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中40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31~72岁,平均(53.2±9.8)岁,对其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其中6例并发休克,4例患者肺功能衰竭,6例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4例休克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痊愈;另有2例患者并发MODS,经抢救无效死亡,占比4.8%。16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4例死亡患者,死亡原因为MODS并DIC和严重肺部感染各1例,占比25.0%。两种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对重症胰腺炎诊治的每个环节加以把握,采取综合的治疗方式才是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4例患者行中转手术治疗,1例弥漫性腹膜炎患者,1例假性囊肿患者,1例大量腹水患者,1例巨大囊肿患者。21例患者未行中转手术治疗,2例感染患者,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例肾衰竭患者,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8%。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内科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蒋智 《大家健康》2014,(1):109-109
目的:探讨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患者,均为我院外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随机发组就确诊后1-7d实施手术(观察组)与病情稳定后实施手术(对照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需制定有效方案,早期行综合全面的基础治疗,待炎症消退、病情稳定后实施手术治疗,可使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但针对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尤其是有梗阻现象出现时,需立即实施手术治疗,以使体内梗阻解除,对坏死发展起到阻断作用。故临床医师需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手术治疗时机合理把握,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运用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90例患者均实施内科保守治疗。将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情况。结果:经内科保守治疗后,9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33例(36.67%)、有效50例(55.56%),无效7例(7.78%),治疗后未出现死亡情况,在进行有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6例重症胰腺炎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复方西药治疗二组,以体温、腹痛缓解和消失、尿淀粉酶等恢复正常平均天数作指标比较,经统计学t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本文还讨论了重症胰腺炎的分型和诊治方法,并用现代药理观点分析大柴胡汤各味药物的药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