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四维彩超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产前筛查的2200例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二维彩超及四维彩超检查,根据胎儿出生后情况或引产结果对二维彩超及四维彩超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二维彩超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为76.92%(40/52),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为96.15%(50/52),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彩超(P﹤0.01)。结论与二维彩超相比,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检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金小珠 《中国医疗前沿》2012,(24):59+9-59,9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7例合并有胎儿畸形的孕妇,均进行二维、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先天性胎儿畸形诊断中的畸形检出率。结果本组新生儿或引产检查共有57例胎儿畸形,实际出现畸形60处,三维超声检出57处,漏诊3例,畸形检出率为95.0%(57/60),二维超声检出率为80.0%(48/60);二维与三维超声检出率比较(χ2=6.17,P〈0.05)。结论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超声直观立体感强,能够直观地反映胎儿体表结构、立体形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个器官发育情况.且方法简单.准确性高.对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在胎儿颜面部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胎儿颜面部先常规经腹二维超声检查,后实时四维彩超成像。结果:18391例妊娠中晚期孕妇共诊断颜面部畸形47例,胎儿颜面畸形发现率0.26%,漏诊2例,畸形诊断率为95.9%。结论:四维彩超是目前评价正常胎儿面部结构,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和二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8例孕畸形胎儿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分别进行四维彩超和二维彩超检查,观察胎儿畸形情况。结果:二维彩超检测出畸形胎儿52例,检测阳性率76.47%,四维彩超检测出畸形胎儿67例,检测阳性率98.53%,高于二维彩超(P<0.05)。四维超声准确诊断出头面部、心脏、四肢、躯干畸形的比例分别为100.00%、93.75%、100.00%、100.00%,均高于二维超声的诊断结果(P<0.05~P<0.01)。结论: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诊断率高于二维彩超,所形成的四维立体活动图像更易辨认。  相似文献   

5.
张桂英  湛永健 《当代医学》2011,17(32):109-110
目的探究四维彩超在中晚期妊娠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首诊的2945例孕妇进行四维超声检查,对胎儿的各个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结果四维彩超诊断出畸形胎儿共45例,漏诊1例,检出率为97.8%。结论对中晚期妊娠孕妇使用四维检查可以立体地清晰地检出胎儿畸形,是产前诊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刘倩倩 《黑龙江医学》2022,46(19):2351-2353
目的:探究颈项透明层厚度(NT)超声检查与四维彩超检查用于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孕妇1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采用NT超声检查与四维彩超检查。对四维彩超检查结果以及NT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在实施胎儿畸形诊断期间,主要将分娩以及引产结果作为金标准,就诊断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对引产以及分娩结果加以分析,共包括42例胎儿畸形,达到3.50%检出率。经NT超声检查后,40例表现出胎儿畸形情况,达到3.33%检出率。经四维彩超检查后,共41例胎儿畸形,达到3.42%检出率。二者共同检查后,成功检出胎儿畸形患者42例,达到3.50%检出率。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期间,四维彩超同NT超声联合检查诊断效能均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实施kappa检验后发现,同引产以及分娩结果比较,NT超声检查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545,P<0.05)。同引产以及分娩结果比较,联合检查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1.000,P<0....  相似文献   

7.
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用二维及三维彩超对中晚期妊娠胎儿进行产前筛查并对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8年5月~2009年3月在我院进行胎儿二维及三维彩超产前筛查共1402例。经二维超声检出胎儿畸形43例(3.07%),漏诊13例(0.92%)。经三维超声检出胎儿畸形53例(3.78%),漏诊3例(0.21%)。结论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较高,是有效的产前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四维彩超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接受胎检的1 3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检查,比较两种超声成像技术诊断的准确性,追踪随访胎儿分娩后的健康状况。结果分娩后确诊胎儿畸形46例,其中面部畸形13例,脏器畸形11例,躯干畸形9例,脊柱畸形5例,四肢畸形4例,头颅畸形2例,胎盘及脐带畸形2例。普通二维超声和四维彩超检查分别实际检出37例和44例,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0.4%、95.7%。四维彩超检查诊断准确性高于普通二维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应用于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产前筛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体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检查的65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孕妇均接受了四维彩超和二维彩超检查,比较四维彩超和二维彩超对胎儿畸形部位和形态改变的诊断正确率,对比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 ,分析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体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了不同的检测,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诊断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658例孕妇检测中,一共有59例胎儿畸形。二维彩超检测诊断出46例,漏检13例,准确率为77.96%;四维彩超检测诊断出54例,漏检5例,准确率为91.52%,四维彩超诊断准确率比二维彩超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检测中运用四维彩超对胎儿体表畸形的诊断价值高,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在临床检测上值得适应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对产前筛选胎儿颅面体表畸形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四维超声成像技术及二维超声,对5859例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结果:胎儿颅面体表畸形24例27处。四维超声诊断符合率92.59%,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6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四维超声成像技术能为临床诊断胎儿颅面体表畸形提供更动态、立体、直观、丰富的信息,优于单纯的二维超声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四维时空关联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在产前筛查胎儿复杂心脏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经引产后胎儿心脏病理或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复杂心脏畸形的34例中晚孕期胎儿超声资料,比较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联合STIC对胎儿复杂心脏畸形结构异常的细节诊断符合率。结果:34例复杂心脏畸形中有95处心脏结构异常。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联合STIC对心脏结构异常的细节诊断总符合率分别为71.6%(68/95)和97.9%(93/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2.80,P〈0.01);两种检查方法吻合度较弱(Kappa=0.103,P〈0.01)。结论:二维联合STIC优于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能为产前诊断胎儿复杂心脏畸形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可显著提高胎儿复杂心脏畸形的细节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严富天  李晓莉  岳敏 《四川医学》2014,(9):1232-1234
目的 研究实时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2400例孕妇进行调查研究,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对产妇进行产前胎检,记录两种筛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对产妇进行调查随访,从而判断两种方法的诊断的正确率。结果 在对孕产妇进行产前胎儿畸形的筛查过程中,调查发现2400例孕妇,共分娩2412例胎儿,其中单胎2388例,双胎12例。根据随访调查结果,证实胎儿中共有畸形部位130处,并与产前的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的筛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产前诊断中,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检查显示实时三维超声对体表畸形的诊断的正确率(90.0%)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的诊断正确率(72.5%),两种方法诊断正确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Х^2=8.0410,P=0.0046)。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意义以及彩超在中晚孕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孕龄13~39周的3988例孕妇,应用麦迪逊V10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常规胎儿畸形筛查,并对其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进行统计。结果本组3988例孕妇中检出胎儿畸形58例,其中彩超诊断56例,漏诊2例,胎儿畸形检出率0.14%,超声诊断与引产或分娩后超声诊断符合率9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筛查法是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发育畸形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下称联合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产前检查孕妇5050例,孕20~28周。首先对胎儿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对怀疑有畸形的胎儿再进行联合超声检查,并根据引产、分娩或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诊断符合率。结果:5050例孕妇共分娩5064例胎儿,其中双胎14例,单纯二维超声检查发现畸形87例,联合超声检查发现畸形117例,经临床证实的胎儿畸形124例,联合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4.4%,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诊断正确率70.2%(P<0.01)。结论:在胎儿畸形诊断中采用联合超声检查,能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缺陷患儿的出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耘利 《当代医学》2014,(10):17-18
目的:分析并探讨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畸形的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7月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入院检查的20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二维及四维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确诊人数和检出阳性率。结果2000例孕妇共检查出胎儿心脏畸形21例(1.05%)。21例心脏畸形胎儿中经四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检出18例,其检出阳性率为85.7%;经二维超声诊断检出16例,检出阳性率为76.2%。二者联合诊断下检出20例。联合诊断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单一四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和单一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四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和单一二维超声诊断二者诊断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维超声STIC技术成像动态形象,准确率高,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首选检查方法。四维超声STIC技术联合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检出阳性率高,可以作为常规诊疗手段协助临床初筛,指导早期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6.
黄霞 《中外医疗》2012,31(16):9-10
目的对中孕胎儿四维彩超的检查效果进行分析,以更多的了解中孕胎儿四维彩超的临床检查效果,指导应用。方法按常规方法,应用多切面的方式,对于2007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的1000例孕期在20~26周的孕妇进行四维彩超的检查。结果经常检查,检出有63例胎儿畸形,其中包括颅脑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17例患儿,心脏畸形10例,胎儿水肿综合征14例,消化系统畸形7例,肢体畸形3例,单脐动脉4例,下腹部肿块1例,全前脑并面部畸形3例,膈疝1例,多发性畸形2例,泌尿系统畸形1例。经对比超声检查的结果和实际结果相符。讨论中孕胎儿四维彩超检查作为一种无痛苦、可重复而且无并发症的诊断方法,在妇科围产期检查中的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而且可以减少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在临床操作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产前二维、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进一步起到指导今后胎儿畸形检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查的9456例妊娠12-38周孕妇,首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记录,疑似胎儿发育异常者行三维成像,采集胎儿立体、运动图像。结果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各种畸形共146例,发生率为1.54%(146/9456),二维超声检出率为83.56%(122/146),低于三维超声的95.89%(142/146)(P〈0.05,χ^2=12.037),三维超声检查漏诊6例,漏诊率为4.11%(4/146),胎儿畸形累计所有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等,其中心血管系统所占比例最高,占17.8%(26/146),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16.4%(24/146)、中枢神经系统15.8%(23/146)。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对比四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产科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2年2月~2013年5月对我院孕产妇分别实施2D及4D超声检查,对比胎儿畸形的检出率情况。结果 4D组四肢畸形的检出率为86.7%(13/15),心脏异常的检出率为92.9%(13/14),均显著高于2D组的53.3%(8/15)、71.4%(1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4D超声能够明显提升胎儿畸形的诊断率,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