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杰 《大家健康》2016,(2):55-55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检测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水平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 hs -CRP 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复发时的 hs -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 hs -CRP 水平仅略高于正常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 hs -CRP 水平,对疗效和预后有辅助作用,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68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68例健康体检者,将其设为对照组,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探讨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症状出现明显缓解,缓解率为77.94%(53/68),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急性白血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根据其水平完善相关检查,及早诊断、及早采取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急性白血病初诊组)、缓解患者40例(急性白血病缓解组)、复发患者12例(复发组),另同期选取正常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4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各型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时血清hs-CRP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初诊组、复发组血清hs-CRP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急性白血病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对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变化、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定量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胶乳免疫比浊定量法,对43例急性白血病治疗前、38例完全缓解、9例复发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和复发患者hs-CRP明显增高,与完全缓解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与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完全缓解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定量分析血清hs-CRP,对疗效观察和预后有辅助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华  谢佩林 《中国医疗前沿》2011,(22):59+56-59,5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实验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另取正常对照组40例。检测两组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外周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增高对其预后有一定的影响,监测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尽早对预后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2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所有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陈旧组)各33例。同时选择同期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3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测定。结果:不稳定组、急性组、陈旧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4组患者间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稳定组和陈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与其他2组患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预后的预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广东省连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除支气管哮喘外与实验组儿童一般资料无差异的12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儿童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目及实验组儿童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结果对照组比实验组白细胞及血清C蛋白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实验组儿童白细胞和血清C蛋白水平比较,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不仅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标志性物质,还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的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量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免疫比浊定量法,对43例急性白血病治疗前、38例完全缓解、9例复发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和复发患者hs-CRP明显增高,与完全缓解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与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完全缓解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定量分析血清hs-CRP,对疗效观察和预后有辅助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潘秀贤  罗林玲  李兵 《广西医学》2009,31(12):1807-180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及碱性磷酸酶(ALP)在骨伤手术后感染患者中的早期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骨伤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126例(实验组),就其感染前后检测血清hs—CRP、FIB及ALP水平并与120例未发生感染(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手术感染后血清hs—CRP、FIB及ALP明显高于手术前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碱性磷酸酶联合检测对骨伤手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检测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同时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中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可能参与了脑供血不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曹占伟  于维雅 《中外医疗》2014,33(1):20-20,22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血浆B型钠尿肽、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水平改变意义。方法选择该院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到该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选对象的血清肌钙蛋白T、血浆B型钠尿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清肌钙蛋白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钙蛋白T、血浆B型钠尿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显著升高,有助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8例,检测入院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及斑块性质,根据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将78例患者分为两组,随访12个月,进行复发率观察及统计学比较。结果: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组(A组)48例,12个月后因脑出血死亡1例,剩余47例中13例再发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10例为脑梗死,3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组(B组)30例,12个月后3例再发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2例为脑梗死,1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测脑血管病复发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100例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9例,并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 Hcy、hs-CRP 水平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 Hcy、hs-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 组与 UAP 组的血清 Hcy、hs-CRP 水平明显低于 AMI 组,SAP 组血清 Hcy、hs-CRP 水平检测明显低于 UAP 组,且 SAP 组与 UAP 组患者的血清 Hcy、hs-CRP 水平呈正相关,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 Hcy、hs-CRP 水平检测对于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的预测与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经临床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0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100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结果二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内单支与多支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则冠脉血管病变越严重,二者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人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另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M肾功能损害组CysC、hs—CRP明显高于DM肾功能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CysC、hs—CRP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ysC、hs—CRP单一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优于单项指标检测,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测定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80例,同时选择8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在治疗前后均需通过抽取静脉血,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的方法,测量超敏C反应蛋白。同时还要检测治疗前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水平和体温,对比疗效。结果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和体温均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实验组Hs-CRP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和体温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的血清水平测定可以作为诊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指标,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陈承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133-134
目的探讨尿做量白蛋白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缝康体检者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能准确反映肾功能的早期损害,而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是治疗的关键时期,此时给于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阻止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的进展.甚至可以逆转其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8例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检测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性脑梗死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重于其他两组;高血压性脑梗死有斑块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炎性反应,而这一反应在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中更明显。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及早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抗炎治疗或许会有助于脑梗死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杨生丽 《中外医疗》2014,(33):132-133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栓塞患者中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栓塞90例患者和45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肺栓塞患者中,大面积栓塞45例患者分为实验A组,将另外小面积栓塞45例患者分为实验B组,将45例体检健康者分为对照组。分析3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实验A组和实验B组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 PO2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实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实验A组和实验B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肺栓塞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做出进一步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老年COPD急性发作组、老年COPD稳定组和健康老年组人群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分析三组的检测结果差异性。结果老年COPD急性发作组、老年COPD稳定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老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OPD急性发作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老年COPD稳定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OPD急性发作死亡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老年COPD急性发作存活组(P<0.05);前白蛋白的含量各组之间经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可用于预测老年COPD的发病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