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估高龃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总结678例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相关的指标。结果 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逐步提高,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为低血压,透析充分性和营养情况有改善,但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 施行个体化的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高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65例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遗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心脑血管并症的发生情况及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相关的指标。结果: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逐步提高,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为低血压,透析充分性和营养情况有改善,但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施行个体化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高龄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陈丽君  吴芳  李彬 《当代医学》2010,16(10):63-64
目的评估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总结62例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相关的指标。结果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逐步提高,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为低血压。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仍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施行个体化的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高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冰冰 《当代医学》2009,15(27):74-7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8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纽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与普通透析(HD)相比,血液透析滤过(HDF)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和治疗后的营养状况,减少HD过程中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储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38-38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以加强MHD患者的管理,提高生存率。方法:综合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75例临床资料。结果:因心脏原因死亡31例(41.3%),脑血管意外死亡23(30.7%),感染11例(14.6%),放弃治疗7例(0.09%)。结论:心力衰竭、脑出血和感染是本院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改善营养不良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及减少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高卓  冯燕  张赤兵  伦立德 《中国医药导报》2012,9(8):146-147,149
目的探讨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龄组)透析耐受情况、并发症、透析充分性、营养指标以及其他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并以同一透析中心的非高龄老年患者25例作为对照(非高龄组)比较。结果高龄组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P〈0.01),心血管并发症主要为低血压,并且透析中经常发生血流不畅。高龄组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氮清除效率(Kt/v)基本达标,但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均低于非高龄组(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非高龄组(P〈0.05)。结论高龄透析患者透析耐受性差,并发症多,血管通道较差,容易发生营养不良,需要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微炎症状态,提高透析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高龄尿毒症患者间歇性血液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间歇性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5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间歇性血液透析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对血液透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结果:太多数患者都能有效的改善症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从而提高了生存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周到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高龄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观察两组透析充分陛及治疗后营养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Kt/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胸腹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皮脂肌肉消耗情况较对照组不明显。观察组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低血压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高龄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更为充分,并且能够提高治疗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4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及死亡原因等进行了分析。病因以急性中毒为主(59.2%)。49例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痊愈率为87.8%,病死率为12.2%,死亡原因以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及并发症为主.对失去早期预防性透析机会的患者首次透析时充分透析,对高分解代谢型者强调缩短透析间期有利于控制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提高血液透析效果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平度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32例,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统计血液透析效果;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基本病因、透析龄、人体脂肪率等;找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结果:透析不充分占比为25.76%(34/132);单因素分析显示,透析不充分组与透析充分组年龄、透析期间发生低血压、透析器凝血、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透析期间发生低血压、透析器凝血,保护因素为血清白蛋白(P<0.05)。结论:年龄、透析期间发生低血压、透析器凝血、血清白蛋白水平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根据上述因素制订措施,以提高透析效果,帮助患者达到充分透析。  相似文献   

11.
沈清  甘华  杜晓刚  李正荣 《重庆医学》2006,35(2):140-141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DN)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以提高ESDN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方法31例ESDN血液透析患者和同期透析的42例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n-ESDN)血液透析惠者相比较,回顾性分析了死亡率、死亡原因、并发症、营养状态及血生化改变。结果ESDN组1、3年死亡率分别为19.3%和41.9%,3年死亡率明显高于non-ESDN组。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47,4%)和感染性疾病(26,3%)。主要并发症是心血管病变(94%)。两组营养状态评估(SGA)均差。但ESDN组的血浆清蛋白明显低于non—ESDN组。结论ESDN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non—ESDN组高。积极治疗并发症,改善营养状态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杨黎明  张勤  沈利  陆咏 《医学综述》2012,18(12):1935-1938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与血压及心血管症状的关系。方法 120例MHD患者连续测量6次透析前后的血压,并计算平均动脉压。同时,透析前后抽血测定生化值、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等;拍摄X线胸片测心胸比例,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清除率(URR)、时间平均尿素浓度(TACurea),调查和记录MHD患者心血管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KT/V与Hb、血清白蛋白、PTH及Hct有相关性(P<0.05);透析充分组和透析不充分组透析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良好组与营养状况不良组透析前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组和营养状况良好组心血管症状发生率较透析不充分组和营养状况不良组明显减少。结论充分透析和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使MHD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心血管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如何控制老年血透患者的合并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比分析84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60岁)与92例非老年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是透析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国内老年血透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是首要病因,糖尿病肾病所占比例逐步提升;心脑血管疾惠、贫血、感染仍是老年血透患者最主要的合并症及并发症;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透析充分性欠佳;心血管疾患仍是老年血透患者的首位致死原因。结论控制心脑血管疾患、贫血、感染为主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加强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使老年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病死率下降。糖尿病肾病在老年血透患者中比例逐年增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128例死亡的血透患者中,主要死亡病因为心血管疾病(47.2%)、脑血管疾病(36.5%)和感染(23.8%)。与非心脑血管疾病死因患者相比,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41.8%、32.1%,P<0.05)、合并糖尿病比例较高(56.3%、32.6%,P<0.05)、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较高(26.7%、11.2%,P<0.05),而BMI较低(P<0.05)。与非感染死因患者相比,死于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透始年龄偏大(65.37、62.1%,P<0.05)、合并糖尿病比例较高(51.5%、30.4%,P<0.01),而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P<0.01)。与>3个月死亡者相比,≤3个月死亡的血透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较高(36.42%、14.17%,P<0.01),而血红蛋白、血钙水平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感染。因此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防治透析相关性并发症,根据病情适时开始血液透析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早期和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的各种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观察52例糖尿病肾病尿毒平患者和同期58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存活率、死亡原因及并发症。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1年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82%和71%。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病变,其次为感染。影响透析效果的主要并发症是心血管病变(83%)、高血压(94%)、透析低血压(35%)、感染(61%),与非糖尿病肾病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更早进行血透,肌酐清除率<15ml/min即位透析,控制两次透析期间的体重增加<5%,减少透析时血糖波动,防治并发症是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75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血液透析治疗41例75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死亡原因.结果血透能有效延长75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命,其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其次是感染.成活期≥12月与<12月的患者比较,开始透析前年龄更小,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浆蛋白水平更高,贫血程度较轻,而透析期间的营养状况更好,透析更充分,心血管病和感染并发症更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表明透析前年龄、原发病为糖尿病、透析中发生心血管或感染并发症、血浆白蛋白水平、贫血纠正程度等是高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液透析是治疗高龄(≥75岁)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透析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以带涤纶套透析导管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透析患者为对照,对比分析带涤纶套透析导管的相关并发症以及以尿素清除率(Kt/V)为代表的透析充分性的客观评价指标。结果:留置长期带涤纶套导管术102例次,成功101次,成功率99%;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60月2例,48-60月10例,36-48月19例,24-36月28例,6-24月23例,<6个月20例。共21例次退出,退出时间为2-40月。导管功能良好;血流量均在200-250ml/min,导管透析充分性良好,导管组尿素下降率(URR)=70.42±6.59,Kt/V=1.42±3.48;内瘘组URR=68.66±5.52,Kt/V=1.34±0.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结论:带涤纶套的血液透析导管可保留数月至数年,可以达到充分透析;良好的置管技术及严格的管理,可提高导管的有效使用寿命,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