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五音的经络学机制对五行音乐疗效的发挥有重要意义。五音与经络腧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五行理论将经络赋予五音属性,使五音与经络形成了对应关系。从经络学说角度探寻了五音的作用机制、经络穴位的五音属性、五音诊断与治疗,以及子午流注择时施乐方法,为五行音乐机制的揭示奠定基础,为五音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因时施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内经》中五音的含义及与五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祖国医学五音理论把五音与五脏联系起来 ,包含着声学与医学相关的科学因素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内经》中所论五音的含义及与五脏的关系 ,简述如下。1 《内经》中有关五音的内容五音的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五音 ,如《灵枢·脉度》曰 :“肾气通于耳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这里 ,五音泛指各种声音。狭义的五音 ,即宫、商、角、徵、羽 ,是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的名称。《内经》中有关五音的论述很多 ,其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是把五音与五脏联系起来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  相似文献   

3.
五行学说属于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及"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解释和探索世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秦汉时期,五行学说被应用于医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黄帝内经》中就详细记载了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体、五志、五色、五声、五音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思想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疗法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医整体观哲学思想影响下,以五行理论为指导,把五行与五音、五脏、五志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五音养生保健、五音调治五脏、五音调节五志“三位一体”的中医五音疗法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医音乐疗法的临床实践基础,促进了中华音乐疗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宇僖  王彤 《中医学报》2022,37(1):50-53
中医通过运用五行学说,将五音与五脏、五志相结合,利用中医心理学理论和中医气一元论思想,让其发挥舒神静性、颐养身心的目的,是中医五音疗法的理论基础。五音疗法有辅助治疗、改善中医情志病和心理疏导等作用,对情志类疾病患者情志和情绪可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能够畅志怡情、调和脏腑,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并且能有效提高情志类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历代中医文献资料为基础,应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古汉语语言学知识,探讨“五音”的含义,认为“五音”为五类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声音,可以做为中医临床应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相火的来源及其含义、相火学说的创立、相火学说的形成及发展、相火学说的发挥等方面论述了相火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指出了朱丹溪的相火理论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故应推广应用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五音治疗思想及现代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古代医籍及现代文献,从《黄帝内经》五音治疗思想的内涵、五行-五脏-五音-七情的关系、五音疗法的应用方法及其在现代临床中的运用,分析总结五音治疗思想及现代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乐与人和"、"天人合一"是《黄帝内经》中医五音疗法的理想境界,它强调阴阳平衡、五脏相因、情志相胜、三因制宜。临床可按照五脏对应关系、五行生克关系、个体体质差异等辨证施乐,用于小儿脑瘫、抑郁症等治疗。[结论]中医五音疗法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简单易行、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可对某些慢性病进行辅助康复治疗,尤其是"七情内伤"造成的疾病,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堵吉 《中国乡村医生》2022,(35):75-77+80
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七情学说”角度介绍中医音乐疗法的特色、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医音乐疗法在辅助生殖医学领域的可行性方案构建,包括应用五音原理辨证施乐,应用子午流注原理分时择乐,旨在改善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患者的身心健康,间接提高辅助生育技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与中医中的脏腑,通过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五音治病在中医典籍中早有提及。古人通过对环境、人身及其相互关系的观察,按照气的运动方式,将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归纳为木火土金水5类,同一类的事物,在能量方面有着相似性。物质存在着固有频率,其能量的产生即来源于固有频率的振动,人体的脏腑也是一种物质,其振动所产生的能量就是生理功能的体现,脏腑的物质和能量结合,构成了中医的藏象学说。音乐通过声波与人体本身及气产生共振,从而能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闻诊在临床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内经有五音、五声应五脏之理论,声音、气味与内在脏腑有密切关系,同时声音、言语、呼吸、气味变化,又能够灵活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以及判断正气盈亏和邪气盛衰。  相似文献   

12.
论五行理论在《黄帝内经》建构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行理论是研究五行的概念内涵、特性、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及其相互关系,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之间广泛联系的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宇宙万物相互联系,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黄帝内经》在构建其医学理论时,运用了五行这一哲学概念及相关理论采阐述与人体生命相关事物或生命活动本身的奥秘、构建医学理论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全面地运用于说明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等医学问题,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用系统科学理论解读阴阳五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客观协同控制论是在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阴阳五行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用主客观协同控制论更容易解读阴阳五行的科学内涵。阴阳五行有完善的系统观和科学的时空观。辨别阴阳属性是在运用整个宇宙的最基本矛盾关系来解决每一个具体的问题。五行学说是唯一的一个从宏观上研究循环运动的理论。阴阳五行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一旦进入现代科学研究的领域,它带给人类社会的必将是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系统整理相关文献,对五运六气理论与疾病发生相关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对数据库中1958年至2018年9月30日关于五运六气理论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五运六气学说与疾病发生相关性研究现状。[结果]运气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研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多出生于不平和年份;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病)的患者与太阳寒水之气密切相关;恶性肿瘤中的肺癌,从气而言在风火或燥热易于发生等。人体后天易患疾病与胎孕期、出生或发病时运气特征有一定的关联。[结论]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仅回顾性地研究运气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五运六气理论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运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方法,深入研究五运六气理论与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73-176
目的探讨五音疗法配合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奄包在治疗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五音疗法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穴位医院自制中药包热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餐后饱胀、早饱感、嗳气、泛酸和情志症状心烦急躁、失眠多梦。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显效、有效例数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餐后饱胀、早饱感,嗳气、泛酸和情志症状心烦急躁、失眠多梦症状,对比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治疗组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音疗法配合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奄包在治疗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中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陈瑛 《热带医学杂志》2007,7(2):193-194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获得,取决于多种因素,尤其是备课、书写教案,一份好的教案如同一个指挥员的作战方案,一堂精彩的大课,需要一份出色的教案。本文从五个方面谈了一些个人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内经》中对五味理论进行系统论述,涉及到五味与五行、阴阳、五脏的关系,五味的功效,以及五味所伤等内容,奠定了五味理论的基础。自此之后,五味理论的内容发展缓慢。到金元时期,兴起药性理论研究之风,五味理论备受医家们的关注。金元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五味理论,并将"五味所伤"作为食疗本草中的重要原则指导饮食禁忌,还将五味理论用以解释具体的药物功效。金元医家对五味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但关于五行的起源以及五行学说的本质,当今学术界存在很大分歧。通过对历代文献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观点:古人对"五"的崇拜是五行形成的基础,五行的概念源自对生活中5种基本物质的概括,形成于商末周初;五行相胜源于古人对五材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察,形成于西周,春秋时期五行相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已有运用,而且发现五行无常胜;五行相生源于四时的轮替,是五行学说与时令学说结合的产物,形成于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在战国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五行生克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五行学说。汉代五行学说达到鼎盛,五行乘侮的观念是对五行学说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