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压宁定即乌拉地尔是α1受体阻滞剂,其作用机理为选择性的阻断外周神经突触后的α1受体、兴奋中枢5-羟色胺-Ⅰ A受体、抑制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延髓血管中枢的反馈调节而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发挥周围和中枢降压作用,同时它还有轻微的β受体阻断作用,保留了突触前α2受体的负反馈机制,所以没有因血管扩张所导致的反射性心率加快现象,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及血压急骤升高、重度和极重度高血压及难治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奚军  吕迁洲 《中国药师》2005,8(11):960-961
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α1肾上腺素阻断药[1].α1肾上腺素阻断药近几年被推为第一线降压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突触α1受体,使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都扩张,从而使动脉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3.
抗抑郁药米氮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抗抑郁药米氮平(mirtazapine)虽是米舍林的类似物,但却具有新的作用机制。通过拮抗突触前α2肾上腺素受体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拮抗5-HT神经元上的α2肾上腺素受体加强5-HT的释放。对α2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中枢是外周的10倍,故外周副作用较少。老的抗抑郁药是通过加强5-HT传递起效,而该药则通过阻断5-HT2A,5-HT2C及5-HT3受体起作用,因而减少了焦虑、失眠、性功能障碍和恶心等副作用。它的镇静作用可能和其组胺H1受体的高亲和力有关。此外,对于中枢及外周胆碱能受体和多巴胺D1,D2受体,米氮平活性最小。口服吸收迅速完全,绝对…  相似文献   

4.
乌拉地尔(Urapidil)是一种新型α受体阻滞剂,具有阻断突触后肾上腺素α1受体和外周肾上腺素α2受体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高血压急症[1],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也有较好疗效[2].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应用乌拉地尔联合多巴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用颈动脉血恒速满流毁脑脊髓大鼠(pithed rat)单侧肾脏的方法,观察了高度选择性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和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电刺激肾交感神经对肾血管平滑肌的相互作用。哌唑嗪明显抑制电刺激引起肾灌流压升高,但尚存留一小部分既不能被增加哌唑嗪的剂量所阻断也不能被育亨宾所阻断。由肾动脉直接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引起灌流压升高作用的绝大部分可被哌唑嗪所阻断,所存留的一小部分又可被育亨宾所阻断。结果提示,在肾血管平滑肌突触后膜存α_1在和α_2两种受体亚型,以α_1受体为主,但也有很小比例的α_2受体。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素能受体(以下简称受体)的亚型β受体的β_1(心脏和脂肪组织)和β_2(平滑肌)两种亚型均可与腺苷环化酶相偶联。前一亚型的拮抗剂为 metoprolol 和心得宁;后一亚型的拮抗剂为 butoxamine。α_1受体即突触后α受体,儿茶酚胺作用时可引起血管及其他平滑肌收缩以及肝脏某些代谢作用;α_2受体存在于突触前及突触后各部位。对突触前α受体的研究,阐明了儿茶酚胺反馈性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由于它对某些激动剂如氯压啶和拮抗剂育亨宾有较大的亲和力,因此它与典型的突触后α受体在药理学上有明显  相似文献   

7.
多巴胺(DA)的心血管作用 DA是外周DA受体及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特点是:受体激活作用具血浆DA浓度依赖性、低输注速率(每分钟1.5μg/kg)时选择性作用于DA受体,较高输注速率(每分钟2~4μg/kg)时激动β_1受体,再增加输注速率则可激活α受体。在健康者及循环休克病人中,DA发挥α受体激动活性的输注速率分别是每分钟5和20μg/kg。外周DA受体分为二种亚型:DA_1受体分布于肾(包括肾小管细胞)、肠系膜、冠状和脑血管床等的血管平滑肌细胞;DA_2受体存在于节后交感神经元突触前末梢及交感神经节。外周任一DA受体的激活均可导致血管  相似文献   

8.
<正> 本药经多年临床应用,证明是较安全而有效的降压药,其降压特点为:(一)中枢性降压为主。现在认为,可乐宁的降压机理是激动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α_2受体,该神经元是抑制性神经元,亦是孤束核与血管运动中枢之间的中间神经元。由此,减少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使血压下降,故属中枢性降压药。此外,它对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α_2受体的激动作用强于突触后膜α受体许多倍,从而引起负反馈,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故也有降压作用。降压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以及肾素活性  相似文献   

9.
在安定的药物鉴别性刺激抗焦虑模型上,中枢肾上腺素突触前α_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10~60μg/kg),不仅可使安定的量效曲线显著左移,而且可使氯氮(艹卓)和Ⅰ型苯二氮(艹卓)受体激动剂CL218872对安定鉴别性刺激泛化的量效曲线显著左移。中枢肾上腺素突触前α_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可阻断可乐定的这一作用,且使安定量效曲线显著右移。安定鉴别性刺激,可被中枢苯二氮(艹卓)受体拮抗剂Ro15-1788完全阻断,而GABA_A型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则不能阻断。结果提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参与介导苯二氮(艹卓)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1974年,Langer根据解剖部位,将α肾上腺素受体分为α_1和α_2两种亚型,即神经末梢突触后膜α受体称为α_1受体,突触前膜α受体称α_2受体。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又发现了除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以外,突触后其它外周组织也存在着α_2受体。最近有人提出在某些组织,部分突触前膜α受体可能属于α_1受体。可见在同一组织可能存在着两种α受体,仅以解剖部位来区分两种α受体较为混乱,不能确切地表示受体的特征。目前则是根据α受体对阻断剂及激动剂的相对活性和亲和力的异同,可分为α_1和α_2两种亚型。α受体对其兴奋剂及阻断剂  相似文献   

11.
虽已明确定义了突触前和突触后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但更好的分类方法是不管其位置而把它们分为α_1和α_2受体。大鼠血管床具有突触后α_2受体,α肾上腺素能药物如可乐宁和B-HT系列化合物通过它而产生缩血管效应,而选择性的α_2拮抗剂则可阻断该效应。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这一问题较不明确。虽知α受体也分两个亚型,但其在突触内的定位尚未确定。U’Prichard等用[~3H]可乐宁作的结合实验表明,6-羟基多巴胺不能减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冠心病、脑卒中、心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发病因素,临床上控制高血压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更好地合理用药,现将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作一综述。1 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分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能阻断儿茶酚胺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具有降压作用。β受体阻滞剂的抗高血压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一般认为该类药能降低心输出量、抑制肾素分泌、阻断突触前膜β受体、改变中枢性血压调节机制而产生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观察了可乐定对自家血恒速灌流的毁脑脊髓大鼠(pithed rat)后肢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和该处突融后膜两种α受体亚型的存在。可乐定引起灌流压(PP)升高,呈剂量依赖关系,但效能远比选择性α_1受体激动剂苯福林低。对预先用利血平处理的大鼠,可乐定的作用被显著增强。高度选择性的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0.3mg/kg iv可部分阻断可乐定100μg ia的作用,增加哌唑嗪的剂量并不能进一步增加对可乐定的阻断作用。对于哌唑嗪不能阻断的部分,α_1受体阻断剂育亨宾却能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提示在大鼠后肢血管平滑肌突触后膜上存在有α_1和α_2肾上腺素受体,但α_1受体似乎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可乐定(ctonidine)为一中枢性降压药,目前认为其降压作用原理在于兴奋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a_2受体(这个神经元是抑制性神经元),使外周交感神经受到抑制而导致血压下降。此外,可乐定对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突触前膜a_2受体也有激动作用,由此引起负反馈。使末稍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而发挥降压作用。晚近发现尚具有镇静、降温、抗焦虑、抑制胃酸分泌等作用,临床上报道可用于抗惊厥、预防  相似文献   

15.
【化学名】 4-氨基-2-[4-(2-呋喃甲酰基)-1-哌嗪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盐酸盐【结构式】【作用特点】本品是一种新型的口服血管扩张药。属于喹啉衍生物。本品能选择性地阻当突触后α-肾上腺素能受体,因而使周围小动脉血管舒张而达到降压效果。动物实验表明它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并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减少外周围血管阻力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张月友 《安徽医药》1999,3(2):15-17
酚妥拉明.又称甲磺酸苄胺唑咻、瑞支亭、立其丁.在化学结构上是殊唑啉类的衍生物。与α受体的结合较疏松,易于解离.故作用短而弱。能与儿茶酚胺相互竞争受体而产生作用.故称为短效α受体阻断药或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α1受体存在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官的突触后膜上.α2受体位于突触前膜上。因对α1受体及α2受体均有作用,但对α1受体的作用大于  相似文献   

17.
麻醉狗、大鼠iv盐酸3-丙基氯甲基色满酮-4(3-Propylami-nom ethy1-4 chromanone简称PAMC),麻醉家兔、大鼠十二指肠内注入PAMC,清醒肾型高血压大鼠ip或灌胃给药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PAMC的降压作用主要与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兴奋血管的β_2受体和阻断神经节有关。  相似文献   

18.
关于突触前与突触后α受体的概念及α_1和α_2受体的分类,在近十年来又重新引起人们对α受体和作用于α受体的药物的兴趣。本文将重点论述α_2受体。分类1948年Ahlquist 将肾上腺素受体分为α及β受体,以说明某些拟交感胺类药物的作用,此分类在1958年由Powell 和Moran 等应用二氯异丙肾上腺素阻滞β受体而确立。Furch-gott 和Lands 等又将β受体分为β_1及β_2受体,这一分类亦已被承认,并具有治疗意义。在发现位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上的突触前膜α_2受体后,认为有必要将α受体也进行类似的分类。在此以前,经典的α受体就是所谓突触后受体。以后发现在家兔心脏和猫脾脏的  相似文献   

19.
藜芦酸异丙胺(IPV)5mg/kg和10mg/kg iv对麻醉大鼠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在降压的同时伴有心率减慢,且在兔主动脉肌条上证明了IPV(0.7mM)无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作用。iv 10mg/kg IPV使毁脊髓大鼠对苯福林的剂量反应曲线不平行右移:表明IPV对突触后α_1受体无阻断作用。IPV(0.24mM)对大鼠右心房异丙肾上腺素的正性频率累积剂量效应曲线,使之呈平行右移,且最大反应不压低。与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进行比较,pA_2值别分为4.0和8.16,表明IPV有β受体阻断作用,但弱于普萘洛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对冠状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采用离体实验方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对静息张力及氯化钾(KCl)预收缩冠状动脉的影响,研究两者对冠状动脉张力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对静息张力及KCl(40 mmol.L-1)预收缩冠状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去除内皮,用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β1受体抑制药阿替洛尔预处理后,均可明显减弱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舒张血管作用;用鸟苷酸环化酶抑制药亚甲蓝,一氧化氮合酶抑制药(L-NMMA),β2受体抑制药ICI-118551(10~5 mol.L-1)预处理后,血管舒张作用不能被阻断。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预处理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的舒张作用,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舒张无影响。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是通过激活冠状动脉血管上的β受体(特别是β1受体)产生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与NO-鸟苷酸环化酶途径无关。说明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猪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内皮上有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