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的中下腹部手术且术后行PCEA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0.179%甲磺酸罗哌卡178.8mg+昂丹司琼8mg;Ⅱ组:舒芬太尼100μg+昂丹司琼8mg;Ⅲ组:0.179%甲磺酸罗哌卡178.8mg+舒芬太尼50μg+昂丹司琼8mg。镇痛药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术后2、4、8、24、48h患者的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48h用药总量、PCA按压次数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三组各时点Ramsay评分和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8、24hⅢ组VAS均明显低于Ⅰ组、Ⅱ组(P<0.05)。48hPCEA用药总量<100mL者Ⅰ组、Ⅱ组明显少于Ⅲ组(P<0.05)。48h按压次数>5次者Ⅲ组明显少于Ⅰ组、Ⅱ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Ⅱ组明显比Ⅰ组、Ⅲ组长(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良好,且能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患者60例,ASAⅡ~Ⅲ级,70~90岁,体质量45—80kg,分为两组:芬太尼.罗哌卡因组(F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组(s组),每组30例。术毕连接硬膜外镇痛泵,其中F组采用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200ml+芬太尼4μg/ml,S组采用0.125%罗哌卡因200ml+舒芬太尼0.5μg/ml。背景输注剂量4ml/h,单次给药量2ml,锁定时间30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改良OAA/S评分法分别评估镇痛效果和镇静情况;观察患者镇痛满意度;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03S组的VAS评分低于F组,S组术后12h、24h、48h的OAA/S评分低于F组(P〈0.05);S组满意度优于F组(P〈0.05)。②两组均未见呼吸抑制发生,s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F组(P〈0.05)。结论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应用于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优于4μg/ml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与吗啡用于子宫切除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术后行硬膜外镇痛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S1组(舒芬太尼0.5μg/mL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0.237 mg/mL)、S2组(舒芬太尼0.75μg/mL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0.237mg/mL)、F组(芬太尼5 μg/mL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0.237 mg/mL)、M组(吗啡0.06 mg/mL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0.237 mg/mL);负荷剂量5 mL,速度2 mL/h,单次给药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以及Ramsay评分.结果:4组患者术后4 h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M组术后8h,16 h评分低于S1组(P<0.05),S2,M组镇痛满意率更高(P<0.05).M组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0.75 μg/mL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0.237 mg/kg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级行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生理盐水1ml+1%罗哌卡因10m1)、Ⅱ组(舒芬太尼10μg/ml+1%罗哌卡因10ml)、Ⅲ组(舒芬太尼20μg+1%罗哌卡因10m1),每组均为20例。选择L1-2间隙硬膜外麻醉,试验量2%利多卡因3ml,各组分别追加研究剂量。记录麻醉的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和麻醉效果。结果Ⅱ、Ⅲ组起效时间及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较Ⅰ组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改良Bromage评分和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分别有2例和5例出现瘙痒,Ⅲ组有1例患者恶心呕吐,其余患者未观察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10μg)复合罗哌卡因可以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黄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234-235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PCEA)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进行腰硬联合穿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SF组:甲磺酸罗哌卡因200 mg+舒芬太尼50μg+0.9%氯化钠溶液共100 mL;F组:甲磺酸罗哌卡因200 mg+芬太尼0.4 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 mL。记录术后6、10、16、26 h时静息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Ramsay镇静评分、总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SF组术后6、10、16、26 hVAS评分低于F组(P<0.01),SF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低于F组(P<0.01),运动阻滞程度及其余不良反应2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2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0.2%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的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复合4μg/mL的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建英 《中国医药》2006,1(5):305-30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60例剖宫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0.25%罗哌卡因组(Ⅰ组)、0.179%罗哌卡因组(Ⅱ组)和0.15%罗哌卡因组(Ⅲ组),均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速率2mL/h,观察其视觉模拟(VAS)评分和Bromage评分情况。结果术后6、12、24和48h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179%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运动阻滞及并发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下肢手术且术后自控镇痛的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0.75μg/ml舒芬太尼和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患者给予0.05mg/ml芬太尼和0.179%甲磺酸罗哌卡因,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段VAS评分、48h内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A)按压次数、48h内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药总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8、16、24、48h观察组患者平均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48h内PCA按压次数和48h内PCEA用药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镇痛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超前镇痛对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行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C组和S组,每组40例。两组的麻醉镇痛方法分别为:C组0.5%罗哌卡因3ml腰麻,硬膜外首次剂量为舒芬太尼7.5μg稀释成3ml;S组0.5%罗哌卡因3ml+舒芬太尼2.5gg/ml腰麻,硬膜外首次剂量为生理盐水3ml。镇痛泵的配制均为: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背景剂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30min。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镇痛药的使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与s组相比VAS评分高和BCS评级低,S组在术后4、8、12、24h的疼痛客观评分较C组低,C组PCEA期间的硬外总进药量(120.47±10.58)ml vs.(104.15±7.83)m1]比s组大,C组患者DI/D2比值大于5的比例(17.5%vs.5.O%)高于S组,S组不良反应少于C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超前镇痛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硬膜外镇痛药的需求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卢宜民  林光燕  张勇 《中国医药》2009,4(9):703-70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腰椎与硬膜下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0例,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对照组各20例,舒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mg+舒芬太尼4μg共2.5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至50ml行患者自控镇痛(PCA);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mg+芬太尼20μg共2.5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加生理盐水至50ml行PCA;对照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mg,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2.5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生理盐水至5Tnl行PCA。观察并记录镇痛前后产妇生命体征变化、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前后3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的显效时间,舒芬太尼组[(2.1±1.1)min]和芬太尼组[(2.5±0.7)]优于对照组[(5.5±1.6)min];舒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时间长于芬太尼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的罗哌卡因用药量均分别为(16.5±5.3)mg、(17.8±5.7)mg少于对照组(38.5±8.O)mg(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增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0.2%甲磺酸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方法拟行剖宫产术90例,ASAⅠ~Ⅱ级20~32岁,体质量55~90kg,分为三组,每组30例。罗哌卡因组(L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罗哌卡因-芬太尼组(LF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芬太尼5μg/mL;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LS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舒芬太尼0.5μg/mL。持续输注剂量2 mL/h,PCA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镇痛效果;观察下肢运动阻滞情况;观察恶心、呕吐、低血压、皮肤瘙痒情况。结果①LS组与LF组术后8、12、24hVAS评分低于L组(P<0.05),LS组与LF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2、4 h,各组Bromage评分均高于其余时点(P<0.05);其余时点进行比较,各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恶心呕吐、低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与L组皮肤瘙痒低于LF组(P<0.05)。结论硬膜外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0.2%甲磺酸罗哌卡因均可为剖宫产术后提供良好镇痛效果,但舒芬太尼皮肤瘙痒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3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初产妇60例,ASAⅠ~Ⅱ级,均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能自主使用自控镇痛泵,排除阴道分娩禁忌证及椎管阻滞禁忌证者。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镇痛组予以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3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混合液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背景输注(BI),对照组产妇未行任何镇痛处理。记录、比较两组产妇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产程、产后2h内出血量、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VAS评分明显降低,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3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背景输注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下肢手术患者,均分为0.2%罗哌卡因组(Ⅰ组)、0.15%罗哌卡因组(Ⅱ组)和0.125%罗哌卡因组(Ⅲ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速率2mL·h-1。比较3组术后PCEA的效果。结果:术后6、12、24、36、45h视觉模拟评分,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Bromage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显示,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表明Ⅱ组既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又无明显的运动神经阻滞,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0.15%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王伟  崔建中  李勇  方志兵  吴建 《安徽医药》2009,13(2):193-195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45例择期剖宫产术的病人,ASAⅠ~Ⅱ级,年龄22~35岁,体重60—88b。随机分为3组(n=15),A、B、C组术后分别用0.3、0.4、0.5mg·L。舒芬太尼混合0.15%罗哌卡因PCEA。分别于术后4、8、24、48h记录VAS评分、镇痛药液用量、PCA的按压次数、生命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镇静及副作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计算PCA按压次数比。结果术后48h之内,C组VAS评分低于A、B组(P〈0.05或P〈0.01),B组实际按压次数低于A组(P〈0.05),C组镇痛药液用量、实际PCA按压次数低于A、B组(P〈0.05),PCA按压次数比高于A组(P〈0.01)。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镇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胸闷的发生率低。结论剖宫产术后0.5mg·L^-1舒芬太尼混合0.15%罗派卡因PCEA镇痛效果最好,不增加用药量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浓度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80例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60例。Ⅰ组用0.125%左布比卡因,Ⅱ组用0.125%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组用0.0625%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当产妇宫口开至3cm时,L2-3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3组硬膜外分别注射各自的注射液5mL,观察5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追加各自注射液10m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3组自控镇痛(PCA)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0min,背景剂量为5mL/h。观察镇痛效果、镇痛药物用量、运动阻滞、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脉pH。结果与镇痛前比较,3组镇痛期间VAS评分降低(P〈0.05);镇痛30min,1h,2h,3h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PCA有效按压次数和左布比卡因总用量明显降低(P〈0.05);与I组和Ⅱ组比较,Ⅲ组产妇左布比卡因总用量和催产素使用率下降(P〈0.05)。3组产妇产程时间、胎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左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0.0625%左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更适合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合适浓度。方法足月妊娠初产妇40例,ASAⅠ~Ⅱ级,年龄22~32岁,根据舒芬太尼不同浓度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镇痛,Ⅰ组配药方法:0.1%的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l舒芬太尼;Ⅱ组配药方法:0.15%的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分别记录PCEA前及后10、30、60min及宫口开全时和胎儿娩出时的VAS评分。记录产妇血氧饱和度,取脐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观察产程进展情况,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潜伏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活跃期、第二产程及总产程Ⅱ组与I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和Ⅱ组的罗哌卡因总需要量分别为(48±8)mg和(61±10)mg,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开始后各时间点Ⅱ组的VAS评分与I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EA前比较,两组PCEA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Ⅱ组产妇SpO2和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脐血pH值、PCO2及脐血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的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的舒芬太尼可达到较好镇痛效果,不影响产程进展,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小,是可行走式分娩镇痛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在0.15%罗哌卡因的基础上分别给予0.3、0.4、0.5、0.6μg/ml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观察各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VAS评分、Bromag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欠佳,术后4、8、12、24、48 h的VAS评分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组有2例发生运动阻滞,术后4、8、12、24、48 h的Bromage评分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0.15%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唐彦明 《中国药业》2013,22(15):93-9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入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40例。于术前5 min分别给予Ⅰ组,Ⅱ组,Ⅲ组舒芬太尼0.1,0.2,0.3μg/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手术开始(T1)、术中牵拉甲状腺时(T2)及缝皮时(T3)血流动力学、镇静程度及镇痛评分的差异。结果Ⅱ组和Ⅲ组T1及T2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低于Ⅰ组(P<0.05);在T1、T2及T3时点,Ⅱ组和Ⅲ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评分显著优于Ⅰ组(P<0.05);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 0.2μg/kg的舒芬太尼持续输注镇痛、镇静效果好,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苏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患者皮下自控镇痛(PCSA)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Ⅰ组:术后镇痛给与苏芬太尼0.04μg/kg;Ⅱ组:给与苏芬太尼0.06μg/kg;Ⅲ组:给与苏芬太尼0.08μg/kg。手术结束后于患者三角肌处埋针置管连接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4、8、16、24和48h各时点的疼痛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I组相比,Ⅱ组和Ⅲ组VAS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Ⅱ组和Ⅲ组问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Ramsay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不良反应多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苏芬太尼(0.06μg/kg)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更适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可乐定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围手术期应激变化的影响。方法36例子宫肌瘤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不行超前镇痛,常规2%利多卡因3—4ml实验剂量后,待平面确定后再注入4—5ml,5min后再注入5ml;Ⅱ组切皮前30min随实验剂量加入0.6mg/kg氯胺酮,余同Ⅰ组;Ⅲ组切皮前30min随实验剂量加入0.6mg/kg氯胺酮+1.5μg/kg可乐定,余同Ⅰ组。每组于入室手术前(T0)、术毕(T1)、术毕24h(T2)、术毕48h(T3)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记录术后2h、4h、6h、12h、24h的VAS评分,术后每5分钟用针刺法记录感觉、运动恢复时间(以踝关节抬起为准)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多语、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VAS评分Ⅰ组术后24h内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或P〈0.01),Ⅱ组与Ⅲ组相比术后6~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术期E、NE变化Ⅱ、Ⅲ组与I组比较在T0、T2、T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与Ⅲ组在T1、T2、T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感觉、运动恢复时间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可乐定超前镇痛用于下腹部手术可显著减轻疼痛,减轻儿茶酚胺的增高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