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燕芳 《四川中医》1998,16(12):15-16
笔者近10年来用目拟降压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收缩压>21.3KPa或舒张压主12.7Mhi,同时根据病史、体检及必要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本组病例共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38-70岁,平均sl.3岁;病程3年以下班倒;3-5年26例,5年以上6例;高血压分期:1期四例,D期25例,见期4例。辨证分型:肝火亢盛型15例,阴虚阳亢型卫例,痰浊中阻型5例,阴阳两虚型1例。2治疗方法自拟降压汤基本方组成:桑寄生、珍珠母各309,白芍209,夏枯草15g,红花、枣仁各gg,地龙6g。每日1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依那普利5mg口服,每日2次,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10mg口服,每日2次。连续口服3天后,根据血压情况增减剂量,观察期为4周。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62.5±11.7)mmHg、(103.7±8.2)mmHg,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9.8±13.5)mmHg、(85.5±7.1)mmHg。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经疗效判定,本组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所有患者均无咳嗽,治疗过程中仅见1例头晕、2例头痛,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有效控制血压,用药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院36—65岁的未经治疗或已经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46例,所有病例近2周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给予替米沙坦80mg,每日一次,服用4周。每周测血压3次。血压测量采用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测诊室坐位右臂血压3次,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结果:降压疗效:经4周的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了(27.3±7.7)mmHg及(14.2±2.5)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中显效23例(50.0%),有效21例(45.7%),无效2例(4.30%),总有效率为95.75(44/46)。结论: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黄虫九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鲜有报道,我院肾病科自lgu年以来运用该方加减治疗CRF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40.20±10.对岁;病程4个月~12年。肾功能Ⅰ期3例,Ⅱ期15例,Ⅲ期9例,Ⅳ期3例;原发病:慢性肾炎20例,慢性间质性肾炎8例,其它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病专业组1992年安徽太平座谈会对CRF的诊断标准及分期[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低磷化质低蛋白饮食,蛋白摄人是<o.6g(b叫);有高血压者予降压治疗;有水电解质紊乱及…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并白细胞减少症2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于1996年~1997年11月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及口服丙基硫氧晓健治疗甲克非白细胞减少症25例,报道如下。l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25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全部具有甲克的高代谢症状和体征,血清T3、T4高于本院规定的正常值上限(T3参考值1.3~3.sum01/L,T4参考值58.5~169nmol/L),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WBCrt40X10’/L),治疗前均行骨荫及血液常规检查,除外其他血液病。以上为人选条件,其中女性17例,男性8例,年龄20~46岁,平均34岁,新发甲亢并发白细胞减少9冽,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呶治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16例。1…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针刺、耳压、放血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高血压115例,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115例中,男53例,女62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66岁;偏瘫病程最短4天,最长3年。高血压病程最短4年,最长23年。按照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1期70例(140/90mmHg),2期20例(175/105mmHg),3期2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停服降压药2w。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服用非洛地平缓释剂5mg/d,依那普利10mg/d,均1次/d。非洛地平组单服用非洛地平缓释剂5mg/d,1次/d,疗程均为4w。服药2w后,如血压达到130/80mmHg以下,或收缩压(SBP)下降20mmHg,或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则继续服药;反之则增加药物剂量,非洛地平增至10mg/d,依那普利增至20mg/d。结果:治疗4w后,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SBP/DBP下降[(18.42±16.85)/(15.26±13.62)mmHg3明显高于非洛地平组[(12.13±9.05)/(10.97±8.18)mmHg](P〈0.05)。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显效34例,有效14例;非洛地平组显效19例,有效21例;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非洛地平组(80.0%)(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肝功能、血脂、血糖无异常变化。结论: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协同降低血压的效果,副作用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我院心内科于1995年2月~1998年2月对收治人院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均等分成AB两组,A组(联合用药组)60例采用小剂量硝苯毗院与小剂量卡托普利联合治疗,B组(单药组)60例使用硝苯毗院治疗,并对两组的疗效,列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应用,现报道如下。IIk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120例,均为住院病人;联合用药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3.7士5.2岁,病史3~25年。诊断与分期按WHO标准,I期高血压8例,见期34例,…  相似文献   

9.
我院共有退离休人员230名,其中患高血压病者有58例,发病率为25.2%,为了解这些患者的家庭药物治疗情况,我们于1997年7~12月对其进行了调查。1治疗对象共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55~81岁,病程1~30年,其中I期高血压13例(22.4%),II期30例(51.7%),正期15例(25.9%),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5例(43.1%),单纯舒张期10例(l.2%)、混合型23例(39.7%)。2治疗方法”使用钙始抗剂25例(43.l%)、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4例(2.1%),卜受体阻滞剂10例(17.2%),利尿剂3例(5.2%),其余6例…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中医“中风”范畴。笔者针对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在参考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清热化痰之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4例.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II$床资料本组34例为急诊住院病人,根据病人的典型临床表现、腰椎穿刺、CT检查而确诊。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59~78岁,平均:68.5岁;发病时间最短2.5,J’时,最长52小时,平均176小时c临床表现:均于活动中发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史,全部有意识障碍,其中神志膝陇9例,昏迷25例;失语四例:呕吐17例;口眼歪斜3…  相似文献   

11.
李宁  仙新平 《中医药研究》2012,(9):1040-1041
目的探讨控制收缩压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CHF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28例)。急性发作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强心、利尿、吗啡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控制收缩压维持在(80~90)mmHg。观察记录两组患者CHF急性发作前后1h、2h和3h的心率(HR)、呼吸(R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及治疗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8.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2,P=0.04);治疗后实验组HR、RR和Sp02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收缩压可以明显改善CHF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2009年门诊及住院病人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60±11)岁;病程(11±5)年;血压(141±5/84±3)mmHg。对照组31例,男17例,女14  相似文献   

13.
1.1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为1998.7-2003.12我院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38.2岁;男19例,女17例。对照组34例,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36,7岁;男18例,女16例。疗效程最短3d,最长32d。  相似文献   

14.
他巴唑引起的粒细胞缺乏往往并发严重感染,来势迅猛,如不及时抢救,则常常危及生命。我院1993年7月~1997年8月收治因服用他巴唑而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对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较好效果,观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均为住院病人,男4例,女17例,年龄15~46a,平均23.sa,经他巴唑(每天30-60mg)治疗后出现粒细胞绝对值少于0.5×109/L为15~89d,平均月.sd;ZI例均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41℃),咽部肿痛、红肿、溃疡9例,咳嗽、咳痰、胸痛5例,全身皮肤粘膜多处溃烂、坏死4例,腰酸、尿频、尿急、尿痛2例,腹痛、腹胀…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66例病例选自2003年3月~2005年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4~74岁,平均(61.8±9.5)岁;病程5~12年,平均8.8年;合并高血压21例。对照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8—76岁,平均(64.7±8.7)岁;病程4~13年,平均9.3年;合并高血压18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RH)的病因,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R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有40例(87.0%),继发性高血压6例(13.0%);治疗依从性差(56.5%)和生活方式不良(17.4%)是主要原因,其次为治疗方案不合理(13.0%)和白大衣高血压(8.7%)。联合使用3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足剂量给药,进行正规化治疗后,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者38例(82.6%),5例(10.9%)控制在150/95mmHg以下;3例(6.5%)继发性高血压因没有根除原发病,血压未达标。结论:RH要根据病史以及检查结果分析原因,治疗时联合使用3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足剂量给药,在提高依从性的基础上,改善生活方式、制定合理降压方案、个体化实施降压,以提高控制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医疗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对塔下寺社区自愿参加的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医疗干预,另81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高血压知晓率,不良行为改善率,规律用药情况及干预组干预前后的血压对比。结果:随访2年,干预组65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95.4%,对照组81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51.9%。干预组45例患者改善不良行为,对照组仅有2例。在规律用药上,干预组57例患者规律使用降压药,对照组21例。表1显示两组患者高血压知晓率、不良行为改善率、规律用药均有显著差异,干预组中干预前平均收缩压165.4±22.5mmHg,平均舒张压94.2±15.4mmHg,干预后平均收缩压平均为132.5±17.6mmHg,平均舒张压75.2±14.8mmHg,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疗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高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虫类药用于治疗脑梗塞有较突出的优势。笔势近年来以虫类药为基础,结合辩证用药治疗本病60例,取得较好疗效,兹仅结合临床资料略述运用体会如下。[临床资料]to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sl岁,平均年龄72岁。本组病例均经头颅ry扫描证实,属颈内动脉系统梗塞5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4例。合并高血压者29例,糖尿病者6例.冠心病者!2例。急性期(病程两周内)31例,恢复期(病程两周,半年)16例,后遗症期(病程半年以上)13例;第1次发病”冽,第2次发病17例,第3次发病4例。就诊时瘫肢肌力均在0-H组内,另伴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对68例(68肩)冻结期冻结肩患者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其中男21例,女47例;平均年龄51.65±4.75(43—68)岁,平均病程7.60±1.88(5—13)个月。68例患者均符合Zuckerman提出的冻结肩诊断标准,治疗前均有至少3(3—12)个月的非手术治疗史。治疗前后采用UCLA评分进行评估,应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8例患者治疗后2周和3个月进行随访,治疗前UCLA评分为13.04±2.34分;治疗后2周时为31.35±2.28分,3个月时为34.15±1.08分。t检验:2周时:t=-18.31,Pd0.01;3个月时:t=-67.493,P〈0.01)。疗效评定:治疗后2周时:优15例(22.06%),良52例(76.47%)、可1例(1.47%);3个月时优49例(72.06%),良19例(27.94%)。有35例患者均获得较长时间的随访,平均随访30.77士9.37(16—52)个月。治疗前UCLA评分为13.11土2.34分,最终随访时为34.66±0.64分,t检验:t=-52.36,P〈0.01。疗效评定:优34例(97.14%),良1例(2.86%)。结论:麻醉下手法松解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冻结期冻结肩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在短时期内明显地减轻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缩短冻结肩的病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34例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的患者进行研究,男性为25例,女性为9例,年龄分布为57.49±12.7岁,病理学分类为胃癌患者为17例,结肠癌患者为13例,小肠癌患者为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手术、B超及cT检查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Ⅳ期患者,进行KPS评分发现均在60分以上。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采用单次法进行腹腔穿刺治疗,选择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作为评价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结果分析显示,完全缓解的患者为3例(8.82%)、部分缓解的患者为10例(29.41%)、无变化的患者为14例(41.18%)和进展期患者为7例(20.59%)。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8.24%。1年生存例数为31例,占91.18%,2年乍存例数为12例,占35.29%。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采用腹腔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的疗效较好,有着较好的安伞性和较长的生存率,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