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激光诱导破碎细菌的研究。破碎细菌在分子生物工程及病毒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用激光手段进行破碎细菌,方法简便,破碎率高。本文详述应用四种不同激光器,配合某种装置,使破碎率最高可达90%。文中对激光破碎细菌的机理作了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高渗透压培养基对细菌L型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同渗透压培养基对细菌L型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14种培养基对13种常见病原菌进行诱导研究,并地所诱导的细菌L型作了染色、过滤、返祖、电镜观察。结果:8中高渗透压培养基对其中的乙溶性链球菌、蜡状芽胞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7种细菌有诱导作用,并证实为细菌L型。而6种非高渗透压培养基对13种细菌均无诱导作用。结论:细菌L型培养基本身对细菌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4.
5.
激光疗法在骨与软组织切割、焊接,促进骨、神经和皮肤等组织修复再生,骨肿瘤的光动力治疗等方面的作用己得到肯定,但目前尚无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研究报道问世。本文试对近年有关激光疗法的发展、作用机制、不同波长激光组织吸收特点、骨肉瘤细腔凋亡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光动力疗法诱导肿瘤细腔调亡的进展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紫外线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形成细菌L型及其生物学特性。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杀菌率增加,细菌L型形成率降低。细菌L型在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反应、超微结构等方面均有别于亲代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利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对肿瘤进行诊断。方法用Cr:LiSAF激光器诱导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产生自体荧光,分析各试验组光谱强度差异。结果在(461.3±10.1)nm处,正常组织的荧光峰值强度明显大于癌症组织,而在(627.5±9.8)nm处,正常组织的荧光峰值强度则明显小于癌症组织。结论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差异有显著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验室内进行自然标本中磁性细菌的分离和人工培养.方法 室外采取淤泥样本,以自行设计的电磁诱导法,在实验室内分离淤泥标本中的磁性细菌菌株.对分离的菌株,以松永氏等提案的培养液组方,并调节其中的营养成分、及培养环境的pH、DO、Cos,观察磁性细菌在人工培养液中的生长状况.结果 所分离的磁性细菌,培养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一般微生物的培养相比,其特殊性表现为对培养液中的Fe3 浓度及培养液的溶解氧浓度较为敏感.所分离的磁性细菌菌株在实验室培养4 d,1 000 mL培养液中分离出17.3 g磁性细菌和3.2 mg磁珠.结论 自然标本中磁性细菌菌株的分离和培养可在实验室内常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臭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杀灭和诱导形成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上述细菌经不同时间臭氧作用后,89%以上的细菌可被杀灭,其杀菌率与臭氧作用时间呈正比,与培养时间负相关。部分未被杀灭的细菌中约0.4—9.9%被诱导形成了细菌L型并随臭氧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形成的细菌L型在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反应、超微结构等方面均有别于亲代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半导激光诱导Brown Norway(BN)大鼠的脉胳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eularizafion,CNV)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用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曝光时间0.1s。光斑100μm,能量100~140mV)对10只BN大鼠视乳头附近的视网膜进行光凝。每眼10个激光点,光凝后2小时。3天,1、2,4周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光斑区CNV的产生及变化过程。结果 激光照射后2小时及3天无DNV形成,激光光凝后1周出现CNV。且病理切片证实激光光凝后1、2.4周CNV发生率分别为35.7%、72.2%、70.6%。结论 通过半导体激光诱导BN大鼠CNV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特别是针对CNV的药物干预及相关基因水平研究。 相似文献
11.
激光光谱以其极高的光谱和时间分辨率、灵敏度以及无损、安全、实时等优点而成为医学光子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其中,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诊断组织肿瘤的研究更是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黄谷良等研制的85-7无血浆培养基,对多种细菌进行L型诱导实验。证明85-7培养基在细菌L型诱导及生长实验中,可以取代改良kagan培养基。此外,本文介绍用抗生素倾注平板法进行L型诱导实验优于抗生素纸片诱导法。 相似文献
13.
氦-氖激光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具有消炎、消肿、止痛、减少渗出、促进吸收的功效。为了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我们作了氦-氖激光对细菌作用的实验.报告如下。1 方法用血培养基平皿三份.分别接种金黄色葡萄球 相似文献
14.
15.
尿中多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激光诱导荧光(LIF)测定人尿中多胺(POL)的新方法。方法:样品用5mmoL/L的HClO4分离蛋白,样品中多胺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完成衍生反应后,用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内标,在15mmol/L的硼酸盐缓冲液(pH8.5)中,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进行色谱分离,以激光诱导荧光测定法测定多胺。结果:多胺测定在10-2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最低检测限为16μg/L,日内变异系数(CV)3.51%-4.61%,日间变异系数(CV)3.74%-4.83%,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6.00%-99.33%.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可靠,可用于临床实验室测定人尿中多胺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组织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激光诱导自体荧光(LIAF)光谱规律.方法 以Nd:YAG三倍频调Q激光器(波长380 nm)和光学多道分析仪(OMA)系统,自正常大肠组织、癌旁组织至癌组织,分别连续检测18例大肠癌手术标本的LIAF光谱.结果 大肠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的LIAF光谱形状相似,均为双峰结构,主次峰波长分别为475 nm和550 nm;主峰强度由正常大肠组织经癌旁组织至癌组织依次为1413.78±96.46、751.22±76.32和490.84±81.28,癌组织平均降低922.94,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正常大肠组织、癌旁组织至癌组织LIAF光谱强度逐渐降低,光谱形状相似,主、次峰波长一致;癌组织的荧光强度低可能与激发光难于穿透癌组织激发到黏膜下层的荧光物质或(和)黏膜下层荧光物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细菌内毒素是一个脂多糖分子 ,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败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中内毒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内毒素引起的败血性休克是在严重细菌感染时具有潜在生命威胁的并发症。内毒素分子包括一系列位于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核心寡糖 ,其特异性的“O”侧链指向细胞壁外 ,与内毒素分子毒性密切相关的脂质A位于膜的深部。细菌内毒素在血流中可激活补体系统和凝血过程 ,内毒素还可直接和一系列宿主炎性细胞如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 ,刺激其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 1(IL 1)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最低杀菌浓度体外诱导细菌耐药试验研究.方法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3作为研究对象,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作为抗菌药物,检测方法是以微量稀释法来定量测定经过特定诱导天数时的MBC值,用1/2MBC浓度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多步体外诱导试验共34天,并对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株MBC的变化进行记录,使用全自动微生物药敏鉴定仪来分析诱导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株进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耐药性试验结果.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MBC值经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体外诱导试验,在第9天时MAC值明显升高,在经过34天诱导后MBC值是标准菌株MBC值的32倍,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亚MBC抗菌药物时间和标准菌株的耐药性呈正相关性(r=0.715,P<0.001).诱导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100%耐药.结论 亚MBC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能够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其耐药性跟诱导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