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在溃疡?…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溃疡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以及与修复结果的关系。方法 21例标本包括体表慢性溃疡8例、增生性瘢痕8例和正常皮肤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常规病理确定两种生长因子在溃疡和增生性瘢痕的定位与表达量。结果 bFGF和TGF-β在正常皮肤中有少量表达,主要位于表皮基底细胞浆和细胞外基质。此外bFGF还见于真毛血管内皮细胞等。  相似文献   

2.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ET-1m RNA、bFGF 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资料提示微血管及其内皮细胞可能和增生性瘢痕组织的过度增生有关[1,2],内皮素1(ET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皆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并能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代谢的细胞因子,我们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探讨了增生性瘢痕组织内ET1、bFGFmRNA的表达。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标本的来源与分组 瘢痕标本来源于门诊,正常皮肤来源于我院胸外科,皆为胸前正中皮肤。标本切取后立即置液氮中保存备用。检测对象为增生性瘢痕组(A组)8例,男性3例,女性5例,病程3个月~12年,平均393年;萎缩性瘢痕组(B组)8例,男性4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甙子 (GM1)联合应用在脊髓损伤中对c fos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组 :(1)对照组 ;(2 )脊髓损伤组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1ml;(3)GM1组 :腹腔注射神经节苷脂GM12 0mg/kg;(4)bFGF组 :脊髓损伤后 30min、1、2h侧管注射bFGF2 0mg/kg到蛛网膜下腔 ;(5 )GM1加bFGF组 :联合给药 ,方法同GM1和bFGF组。采用Nystrom方法 ,作T8、9椎板切除 ,暴露脊髓 4cm× 4cm ,35克重锤压…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增生性瘢痕的产生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度有关。干扰素α 2b(IFNα 2b)局部注射治疗瘢痕有一定疗效[1 3 ] 。为探讨INFα 2b治疗瘢痕的机制 ,我们应用末端标记、原位杂交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 ,对局部注射IFNα 2b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FB)进行了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Ⅰ、Ⅲ型前胶原基因、PDGF BB基因、c myc和 p5 3基因以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研究 ,旨在进一步明确INFα 2b治疗瘢痕的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组织来源 :实验采用 6例来自我科住院病人的标本 ,均为烧伤后瘢痕 ,伴有痒痛、增厚等增生活跃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myc、c-fos表达的关系,以探讨胃泌素对大肠癌的促增殖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粘膜胃泌素和癌基因c-myc、c-fos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阳性率为39.58%,高分化腺癌明显高于低分化和粘液腺癌(P〈0.05)。癌组织的c-myc和c-fos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胃泌素阳性组癌组织c-myc和c-fo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94%和73.68%,胃泌素阴性组分别为37.93%和31.0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部分大肠癌细胞通过自分泌方式产生胃泌素,可能通过增加c-myc、c-fos等癌基因的表达,从而刺激癌细胞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c—fos,TGF—α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了大肠癌和大肠腺癌组织中c-fos、TGF-α表达的意义。32例大肠癌c-fos、TGF-α阳性病例率为50%和59.4%,40例腺瘤则分别为27.5%和55%;高分化腺癌c-fos阳性病例率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和未分化癌;ATP(0-+)级腺瘤c-fos、TGF-α阳性病例率明显低于ATP级腺瘤;淋巴结转移大肠瘤c-fos、TGF-α阳性一病例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的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了大肠癌和大肠腺癌组织中c-fos、TGF-α表达的意义。32例大肠癌c-fos、TGF-α阳性病例率为50%和59.4%,40例腺瘤则分别为27.5%和55%;高分化腺癌c-fos阳性病例率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和未分化癌;ATP(0~+)级腺瘤c-fos、TGF-α阳性病例率明显低于ATP(~)级腺瘤;淋巴结转移大肠癌c-fos、TGF-α阳性病例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的大肠癌,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c-fos、TGF-α可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康宁克通或干扰素局部注射对瘢痕PDGF BB基因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康宁克通和干扰素α2b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是否通过PDGF途径。方法对6例增生性瘢痕同一个体分区域同时局部注射康宁克通或干扰素α2b后3天及7天的PDGFBBmRNA原位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①康宁克通或干扰素α2b在局部注射后7天增生性瘢痕的PDGFBBmRNA表达强度比未注射区均明显减少(P<0.01),但局部注射后3天表达强度与未注射区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增生性瘢痕的PDGFBBmRNA原位表达强度高于正常皮肤。结论激素及干扰素α2b治疗瘢痕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PDGF基因表达,从而减少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瘢痕的成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增生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和转录因子Smad 2 ,Smad 3三种基因影响增生性瘢痕形成和皮肤伤口无瘢痕愈合的调节机制。方法  3 2份被检测标本中包括增生性瘢痕 8份 ,其自体正常皮肤组织 8份 ,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各 8份。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方法 (RT PCR)检测上述基因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TGF β1、Smad 2和Smad 3基因在增生性瘢痕、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细胞内都有表达。在所检测 8对增生性瘢痕和其对应正常皮肤细胞中 ,这 3种不同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皮肤细胞的组数分别为 :TGF β1基因有 5对 ,Smad 2基因有8对 ,Smad 3基因有 5对。在胎儿皮肤细胞内 ,TGF β1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成人皮肤细胞 (t =2 2 0 4 ,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意义 ;Smad 3基因表达也呈相似的变化规律 ,mRNA含量显著低于成人皮肤细胞 (t=4 2 69,P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而Smad 2基因的mRNA含量却明显高于成人皮肤细胞 (t=6 685 ,P <0 0 1) ,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TGF β1和它的下游信号分子Smad2 ,Smad 3可能与增生性瘢痕形成密切相关。在增生性瘢痕细胞内 ,这 3种基因高表达可诱导胞外基质大量沉积 ,加速成纤维细胞增殖 ,促进组织纤维化。TGF β1和Smad 3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原(AGT)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基因的表达。方法将增生性瘢痕皮肤的标本分为增生期和成熟期两组,并提取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的总RNA,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对AGT及AT1和AT2在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进行病理学检测和观察。结果在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均有表达。在增生期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与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在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的表达减弱。与AngⅡ受体基因的表达相类似;AGT在增生期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增加,在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减弱。结论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AngⅡ的AT1和AT2的基因表达增加,AngⅡ可能通过AT1和AT2调节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成熟。  相似文献   

11.
bcl-2、Bax和c-myc基因在前列腺增生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各区细胞bcl-2,Bax和c-myc基因表达在BPH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对32例病人的88份标本采用免疫流式细胞光度术分区检测上述3种基因的标记率和表达量。结果 bcl-2基因在周边区(PZ),移行区(TZ)和中央区(CZ)的标记率分别为17.50%,25.40%、17.70%;TZ明显高于PZ和CZ(P〈0.01),PZ和CZ的标记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相似文献   

12.
TGF-β和α-SMA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TGF-β2,TGF-β3)在增生性瘢痕和表浅性瘢痕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8例增生性瘢痕,19例表浅性瘢痕和16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GF-β和α-SMA的表达水平,并按年龄,性别,病程分组进行比较及TGF-β和α-SMA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和P-Smad2/3的表达情况,探讨上述细胞因子对瘢痕产生的重要性及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上述3种细胞因子在3种不同组织共36例标本中的表达,ImagePro-Plus6.0软件进行阳性面积测量和细胞计数。结果TGF-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均为增强高表达,而在正常皮肤中几乎不表达;Smad3在三组标本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Smad2/3在瘢痕疙瘩中表达最强,增生性瘢痕次之,正常皮肤组织中最低。结论TGF-β1表达增强是病理性瘢痕产生的重要原因,P-Smad2/3的表达水平则可认为与瘢痕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增生瘢痕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转录因子Smad 2,Smad 3三种基因影响增生性瘢痕形成和胎儿皮肤伤口无瘢痕愈合的调节机制.方法 32份被检测标本中包括增生性瘢痕8份,其对应的正常皮肤组织8份,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各8份.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这3种基因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TGF-β1、Smad 2 和Smad 3三种基因在增生性瘢痕、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细胞内都有表达.在所检测8对增生性瘢痕和其对应正常皮肤细胞中,这3种不同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皮肤细胞的组数分别为TGF-β1基因有5对,Smad 2基因有8对,而Smad 3基因有5对.在胎儿皮肤细胞内,TGF-β1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成人皮肤细胞(t=2.204,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Smad 3基因表达也呈相似的变化规律,mRNA含量显著低于成人皮肤细胞(t=4.269,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而Smad 2基因的mRNA含量却明显高于成人皮肤细胞(t=6.685,P<0.01),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TGF-β1和它的下游信号分子Smad 2,Smad 3可能与增生性瘢痕形成密切相关.在增生性瘢痕细胞内,这3种基因高表达可诱导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加速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组织纤维化.TGF-β1和Smad 3基因在胎儿皮肤组织细胞内低表达可能是皮肤伤口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原(AGT)及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基因的表达。方法将增生性瘢痕皮肤的标本分为增生期和成熟期两组,并提取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的总RNA,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对AGT及AT1和AT2在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进行病理学检测和观察。结果在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均有表达。在增生期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与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在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的表达减弱。与AngⅡ受体基因的表达相类似;AGT在增生期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增加,在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减弱。结论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AngⅡ的AT1和AT2的基因表达增加,AngⅡ可能通过AT1和AT2调节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成熟。  相似文献   

16.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及cdk4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及CyclinE在正常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多肽生长因子、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 6 2例 ,平均年龄 6 4岁。均为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手术标本。 18例正常前列腺 (NP)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石蜡包埋 ,切片厚 4μm。免疫组化采用SP方法。cdk2 (1:5 0 )、cdk4(1:5 0 )、CyclinE (1:40 ,抗原修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1:5 0 )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 ,1:80 )均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5,erk5)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apkk(mek5)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不同形成时期的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的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6例少儿皮肤、16例不同发生时期的增生性瘢痕(4个月-11年)和8例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后,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这2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erk5和mek5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都有表达.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这2种基因表达较强,随着胎龄的增加,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在少儿皮肤组织中,这两种基因的转录本含量明显减少(P<0.05).在正常皮肤和不同形成时期的增生性瘢痕中,mek5基因表达水平相近,相互间差异不显著,而erk5基因在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在增殖期和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结论erk5与mek5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erk5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erk5和mek5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胎儿皮肤组织细胞快速增殖,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而增生性瘢痕发生和形成也可能与erks基因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信息传递途径在成骨细胞增殖及c-fos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阶段性酶消化法分离拳头新生大鼠颅盖骨居骨细胞,用MTT法观察成骨细胞增殖,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检测成骨细胞c-fos表达。结果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和HerbimycinA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且两者均部分阻断血清刺激的成骨细胞c-fos表达。结论血清刺激和维持成骨细胞增殖及诱导c-fos表达均  相似文献   

19.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2月我们利用动物隐睾模型检测生殖细胞凋亡及Fas、FasL和C myc基因在隐睾中的表达 ,探讨C myc与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之间的相关性。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2 2日龄SD雄性健康大鼠 2 0只 ,手术复制单侧隐睾动物模型。模型建立后 ,分别在第 3天 (A组 ,10只 )和第 7天 (B组 ,10只 )处死两组大鼠 ,取双侧睾丸标本。生物素 dUTP/酶标亲和素测定法检测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 (试剂盒购自德国BM公司 ) ,阳性染色胞核呈棕褐色。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as、FasL和C myc…  相似文献   

20.
c-fos基因在胆管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fos蛋白是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结合蛋白,对细胞生长、分化与增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同时还能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的预后相关。目前已经发现在人骨肉瘤、结肠癌、肺癌、乳腺癌及肝细胞肝癌中有c-fos基因的过度表达,但就胆管细胞性肝癌而言,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c-fos基因产物在胆管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与癌旁胆管异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肝内胆管上皮组织进行了对比,旨在探讨c-fos基因与胆管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