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与传统试管法测定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差异。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方法和经典抗人球蛋白试验平行检测364例与丈夫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水平,并作方法学评价。结果微柱凝胶IgG抗-A(B)效价几何均数明显高于经典抗人球蛋白法,差异有显著性(t=18.15,t=15.81;P〈0.001)。微柱凝胶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经典法(χ^2=21.5688,χ^2=13.7898;P〈0.01)。微柱凝胶法和经典抗人球蛋白法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485、0.8499.结论微柱凝胶法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经典法,需重新设定临床意义决定值。  相似文献   

2.
三种方法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经典法、改良法和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差异。方法:用经典法、改良法和微柱凝胶法分别检测136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计算其阳性率,再以经典法为标准计算改良法和微柱凝胶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经典法、改良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效价的阳性率分别为22.8%、25.0%和33.8%,IgG抗B效价的阳性率分别为19.1%、20.5%和31.6%。与经典法比较,改良法敏感性为98.1%,特异性为96.3%;微柱凝胶法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3.4%。经统计学比较,,改良法和经典法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经典法(P<0.01)。结论:改良法和经典法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经典法,需重新设定临床意义决定值。  相似文献   

3.
董立杰 《吉林医学》2010,(35):6429-6430
目的:评估抗人球蛋白卡(即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反应卡)在孕妇IgG抗-A、抗-B抗体检测中的有效性和技术优势。方法:采用DTT对孕妇血清处理后作倍比稀释,再用抗人球蛋白卡进行IgG抗-A和或/抗-B效价测定,同时用试管抗人球蛋白法进行对照。结果:在200例标本测定中,抗人球蛋白卡与抗人球蛋白试管法反应强度和抗体效价符合率为98.5%,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测定抗体效价高于抗人球蛋白试管法一个稀释度的3例,占1.5%。结论:抗人球蛋白卡与抗人球蛋白试管法对IgG抗体效价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人球蛋白卡方法更简便、操作更规范、更加标准化,方法也更灵敏,结果判定更容易,减少了抗人球蛋白试管法中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微柱卡)测定的O型血孕妇血清中的IgG抗A,抗B效价的参考值范围.方法:筛选300例O型RH阳性夫非O型孕妇用凝胶微柱卡进行IgG抗A、抗B效价测定,并对产后新生儿进行HDN血型血清学检查,即ABO血型、COOmb实验,游离和释放试验,以及血清胆红素测定,以了解孕妇血清中的IgG抗A、抗B效价高低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300例O型血孕妇血清中的IgG抗A,抗B效价<64、64、128、256、512、1024各组分别占44.7、19.3、18.7、13.3、3.3、0.7,确诊为HDN的新生儿有67例,孕妇IgG抗A,抗B效价<64、64、128、256、512、1024各组HDN例数分别为12,5,8,31,9,2,孕妇抗体效价≤64新生儿HDN实验仅释放试验1项阳性100%,且黄疸指数100%轻度黄疸,孕妇抗体效价为128的新生儿仅有8例发生HDN,仅释放试验一项阳性92.7%,且黄疸指数轻度黄疸92.7%仅有1例中度黄疸.结论:母亲的抗体效价用微柱法检测在效价128发生HDN的几率仅有14%,发生的8例症状程度也很轻,血清胆红素测定仅有1例中度黄疸,微柱卡检测抗体效价灵敏度要高于传统的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卡法的参考值可定为<128IgG.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在检测O型孕妇红细胞血型IgG抗A(B)效价差异及方法的灵敏度。方法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检测102例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经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微柱凝胶法与其他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微柱凝胶法、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检测102例O型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均值分别是85.7、37.6、43.4,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2.28和1.97倍;检出IgG抗A(B)阳性百分率分别为76.5%、37.2%、44.6%,前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后两者,分别经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但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检测结果有相关性(r分别为0.9035和0.8901,P均<0.001)。另外,以经典抗球蛋白法IgG抗A(B)效价64为临床意义决定值,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理论上微柱凝胶法临床意义决定值的效价为138。结论微柱凝胶法比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且实验操作简便、快速,更适合于实验室内的广泛应用;但因灵敏度过高,需对其决定值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准确的孕妇IgG抗体效价实用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孕妇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并与经典的抗人球蛋白法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等优点,且检测灵敏度平均高于抗人球蛋白法1个滴度。结论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具有实用性,灵敏度及特异性大大高于抗人球蛋白法,可用于临床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O型孕妇ABO血型IgG抗体效价.方法: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O型孕妇IgG抗体效价.结果:266例O型孕妇总阳性率80.5%(214/266).在O-A组中,其中IgG抗A效价>64者占68.5%(63/92).在O-B组中,IgG抗B效价>64者占65.9%(58/88),在O-AB组中,IgG抗A、抗B效价>64者均占74.4%(32/43),各组均有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讨论: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检测孕妇血清血型抗体IgG效价有助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指导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O型血孕妇血清IgG型抗-A(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280例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IgG型抗-A(抗-B)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280例O型血孕妇中IgG型抗体效价≥1∶64者125例(占总数44.6%),其中抗-A 90例,抗-B 35例.280例中发生ABO-HDN 20例(抗-A 14例,抗-B 6例),总发生率7.1%.结论 夫妇血型不合应及时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随着孕妇体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与传统试管法测定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的方法学差异.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方法和经典抗人球蛋白试验平行检测137例与丈夫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水平,并作方法学评价.结果 137例分析样本中,微柱凝胶法检测结果阳性率高于经典抗人球蛋白法,两种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胶微柱法比传统试管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判读更为准确,但高灵敏度并不意味着更高的HDN诊断效率,连续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B)水平和多种临床指征的综合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母亲体内免疫性抗-A、抗-B IgG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发病关系.方法产前孕妇与丈夫标本按照常规鉴定ABO及Rh(D)血型,ABO血型不合者检测IgM与 IgG抗-A、抗-B抗体效价,检测孕妇血清溶血素效价;产后新生儿与母亲鉴定ABO及RhD抗原,ABO血型不合,患儿红细胞做直接抗人-IgG试验,患儿血浆游离抗体试验,患儿红细胞放散抗体3项试验.结果 80例孕妇抗体效价1∶2~8的共11例,占13.75%;1∶16~64的58例,占72.5% ;1∶128~512的共11例,占13.75% ; 新生儿溶血病阳性标本80例,3项试验均为阳性的52例,占总数65%;放散试验阳性的77例,占96.25%;直接抗人IgG试验阳性的65例,占81.25%.结论母亲O型婴儿A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B型,A型较B型重,A型3项试验阳性占71.6%,而B型只占51.85%.重庆地区ABO新生儿溶血病,母亲的免疫性抗-A、抗-B抗体效价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临界值应在1∶16,检测溶血素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广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975-976,980
目的:比较传统法、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卡法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的差异性。方法:分别运用传统法、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卡法检测272例孕妇血清中IgG抗体的效价,计算检测阳性率,以传统法为标准,比较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胺卡法的检测特异度、敏感度。结果:孕妇血清IgG抗A效价阳性率的检测结果分别为:传统法22.8%,聚凝胺法25.0%,微柱凝胶卡法33.8%;IgG抗B效价阳性率的检测结果分别为:传统法19.1%,聚凝胺法20.5%,微柱凝胶卡法31.6%,传统法和聚凝胺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卡法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法和聚凝胺法(P<0.01)。以传统法为标准,检测孕妇血清IgG抗A效价,聚凝胺法的特异度为96.3%,敏感度为98.1%;微柱凝胶卡法的特异度为63.4%,敏感度为100.0%。结论:检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传统法和聚凝胺法具有一致性,微柱凝胶卡法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法和聚凝胺法,在临床检测中应予以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2.
凝聚胺法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和抗-B抗体效价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407对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IgG抗-A(抗-B)抗体效价检测。结果407例O型孕妇中IgG抗体效价≥1∶64者195例(占总数47.9%),抗-A 130例,抗-B 65例。其中发生ABO-HDN 38例,抗-A 27例,抗-B11例,总发生率9.3%。结论夫妇血型不合应及时检测孕妇IgG抗体,随着孕妇体内IgG抗体效价的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检测1 154例ABO母婴血型不合孕妇血清抗-A(B)IgG效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GT法对1 154例ABO母婴血型不合孕妇进行产前血清抗-A(B)IgG效价测定,分析血清抗-A(B)IgG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 154例孕妇在孕20周首次血清抗-A(B)IgG效价测定≥1∶64者占72.36%(835/1 154),其中O-A型、O-B型和O-AB型夫妇抗-A(B)IgG效价的阳性率分别为72.48%(366/505)、66.45%(313/471)和80.90%(144/178),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5,P〈0.01)。在产前第30周左右对1 154孕妇中的340例进行抗-A(B)IgG效价的二次随机测定,发现50.50%(51/101)孕妇抗体效价从阴性转为阳性,51.80%(129/249)孕妇(效价≥1∶64)抗体效价继续上升,其中O-A型、O-B型和O-AB型夫妇抗-A(B)IgG效价上升率分别为53.74%(79/147)、50.00%(77/154)和56.41%(23/39),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0,P〉0.05);25例发生HDN的患儿母亲产前抗-A(B)IgG效价测定均≥1∶256,其中有12例血型抗体效价持续升高达4倍以上,1例效价〈1∶64。结论 ABO母婴血型不合孕妇血清抗-A(B)IgG效价水平与HDN的发生显著相关,利用MGT检测孕妇血清抗-A(B)IgG效价有助于HDN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三种方法检测新生儿血样游离抗体实验和释放实验中IgG类抗-A(B)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对临床送检的疑为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样进行常规血型血清学分析,对新生儿血样进行游离抗体和放散液IgG类抗-A(B)抗体分别采用凝聚胺、微柱凝胶卡和手工抗人球三种方法进行测定,观察阳性检测率.结果 微柱凝胶法和手工改良抗人球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方法(P<0.05),凝聚胺法漏检率较高,不适用于IgG类抗-A(B)抗体的测定,且微柱凝胶也有漏检现象.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IgG类抗-A(B)抗体三种检测方法中以微柱凝胶法和改良抗人球法为佳,但对弱凝集微柱凝胶有漏检现象,改良抗人球法有操作步鄹较多,影响因素较多的缺点,凝聚胺法阳性检出率最差,不适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临床建议应用微柱凝胶法和手工抗人球法为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凝聚胺法与微柱凝集法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3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集法检测IgG抗A(B)效价,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效率;分析ABO血型不合孕妇IgG抗A(B)效价与妊娠次数及年龄的关系.结果 ①在380例ABO血型不合孕妇中,>1次妊娠孕妇检出IgG抗A(B)效价≥1∶64者所占比例[77.5%(110/142)]多于1次妊娠者[39.5% (94/23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31~40岁孕妇IgG抗A(B)效价≥1∶64者[61.4%(156/254)]多于21~30岁孕妇[38.1%(48/12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380例血型不合孕妇中,微柱凝集法检测IgG抗A(B)效价≥1∶64者共352例,IgG抗A(B)效价<1∶64者28例,凝聚胺法检测IgG抗A(B)效价≥1∶64者共302例,<1∶64者78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集法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敏感性高、易标准化等诸多优点,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溶血病IgG类抗-A(B)抗体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种方法检测新生儿血样游离抗体实验和释放实验中IgG类抗-A(B)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方法对临床送检的疑为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样进行常规血型血清学分析,对新生儿血样进行游离抗体和放散液IgG类抗-A(B)抗体分别采用凝聚胺、微柱凝胶卡和手工抗人球三种方法进行测定,观察阳性检测率。结果微柱凝胶法和手工改良抗人球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方法(P<0.05),凝聚胺法漏检率较高,不适用于IgG类抗-A(B)抗体的测定,且微柱凝胶也有漏检现象。结论新生儿溶血病IgG类抗-A(B)抗体三种检测方法中以微柱凝胶法和改良抗人球法为佳,但对弱凝集微柱凝胶有漏检现象,改良抗人球法有操作步鄹较多,影响因素较多的缺点,凝聚胺法阳性检出率最差,不适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临床建议应用微柱凝胶法和手工抗人球法为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对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的意义。方法取92例夫妻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血清进行微柱凝胶法检测,并观察新生儿ABO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情况。结果IgG抗A抗体效价≥64者17例,占39.53%;抗B抗体效价≥64者20例,占40.82%。IgG抗A抗体者的总发病率为12.20%,IgG抗B抗体者的总发病率为14.29%。2者的发病均出现在抗体效价≥64。结论产前检测IgG抗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716例妻子O型Rh阳性而丈夫非O型孕妇做IgG抗-A(B)效价测定, 对其中106例有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做HDN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716例O型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64、128、256和≥512各组分别占60.9%、22.4%、10.9%、4.2%和1.7%.106例母婴血型不合且有ABO-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中共有24例HDN阳性,占22.6%;孕妇IgG抗-A(B)效价为64、128、256和≥512各组HDN阳性率分别为12.0%、24.1%、38.1%和50.0%(P<0.01).结论 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高低与ABO-HDN的发生率成正相关,产前进行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以下简称微柱卡)测定孕妇血清(浆)中的IgG抗A、抗B效价,以预防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方法同时应用微柱卡和凝聚胺法对40份申请IgG抗A、抗B效价测定的孕妇O型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两法测得的IgG抗A、抗B效价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微柱卡法检测IgG抗A、抗B效价的灵敏度分别是凝聚胺法的7.8倍和6.7倍。微柱卡法测得IgG抗A、抗B效价均高于凝聚胺法2~3个梯度。结论微柱卡法可以常规用于IgG抗A、抗B效价测定,且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直观,但由于灵敏度过高,应把正常参考值〈64(传统的正常参考值)改为〈256。  相似文献   

20.
BioVue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产前抗体效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静  陈方祥  刘建忠  罗梅 《重庆医学》2007,36(24):2482-2483
目的观察BioVue微柱凝胶法检查0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对216例0型血型孕妇先后采用微柱凝胶法和传统试管法测定孕妇血液的IgG抗体效价。结果采用凝胶法,216例孕妇中155例(71.8%)IgG抗A(B)效价≥64,62例(28.7%)≥128,8例(3.7%)≥256。传统试管法仅69例(32%)IgG抗A(B)效价≥64,22例(10%)抗体效价≥128,3例(1.4%)≥256。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显示IgG抗A明显高于IgG抗B,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5)。结论BioVue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产前抗体效价快速、简单、准确,比试管法检测凝集强度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传统试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