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急症之一,诊断并不困难,但要迅速有效止血并不容易,出血量大时可致失血性休克。传统的鼻腔填塞止血盲目,效果不好,且易导致各种并发症〔1〕,患者痛苦。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于2006-04-2011-04期间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44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44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寻找出血部位,行局部处理以止血。结果 426例1次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5.1%。结论 采用鼻内镜引导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有视野清楚、止血彻底、效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   总被引:124,自引:1,他引:124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常规鼻内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并经规范的鼻腔填塞未能控制的鼻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与年龄的关系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顶部56.5%(52/92)、嗅裂鼻中隔部27.2%(25/92)、中鼻道后上部8.7%(8/92)及部位不明者7.6%(7/92)。出血部位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关系,49岁以下年龄组以下鼻道顶部出血最为常见(67.3%,37/55),50~59岁年龄组下鼻道顶部与嗅裂鼻中隔区出血分别为46.4%(13/28)及35.7%(10/28);而在60岁以上则以嗅裂鼻中隔区出血比例最高(77.8%,7/9)。92例中,除8例嗅裂鼻中隔部出血行明胶海绵填塞及1例中鼻道出血因电凝止血失败而施行血管造影颌内动脉栓塞外,其余83例均采用电凝止血。全部病例1次治愈82例(89.1%),2次9例(9.8%),4次1例(1.1%),随访l~3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技术结合中、下鼻甲骨折移位对探查鼻腔深部的出血点具有重要意义,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电凝或填塞,是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有些患者由于鼻出血点位置隐蔽,传统常规填塞难以做到有效止血,近年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屡有报道,我科2004年4月~2010年6月在耳鼻喉科手术使用改良电凝吸引管在鼻内镜引导下电灼治疗鼻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部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41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方法.方法 对415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电凝止血.结果 一次手术治愈380例(91.57%),两次手术治愈28例(6.75%),三次手术治愈5例(1.20%),四次手术治愈2例(0.48%).出血部位不能确定者4例经明胶海绵局部填塞后未再出血.结论 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以下鼻道穹窿部、鼻中隔嗅区及中鼻道最为常见,鼻内镜下电凝止血为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下电刀烧灼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鼻内镜在鼻科诊疗中的应用,以往鼻镜下较难发现的鼻腔后部出血点可通过鼻内镜较容易地找到。从而使一些本较难治疗的鼻出血病例可得到简捷方便的治疗。我们自2001年8月~2003年1月使用鼻内镜下电刀烧灼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4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2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先行鼻内镜鼻腔扩容手术,解除鼻腔结构异常,再寻找出血点,电凝止血。结果 25例无复发,无鼻腔粘连等并发症;2例术后2周复查发现鼻中隔与下鼻甲轻度粘连,行粘连松解,随访6个月未见再次粘连,未见出血复发;1例出院后1个月出血复发,再次手术后未再出血,随访6月未见复发。28例均无鼻腔干燥、头痛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鼻腔扩容手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绝大多数患者可在门诊处理后治愈。但是少数患者因出血位置深且隐蔽,经反复规范鼻腔填塞或多次电凝效果不佳,出血量大甚至引起失血性休克,称之为难治性鼻出血。我科2005-06-2010-01共收治25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通过在鼻内镜下采用带吸引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鼻内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63例鼻出血患者,发生在下鼻道穹窿部51例(31.3%),嗅裂区35例(21.5%),鼻中隔中后段下部34例(20.8%),中鼻道17例(10.4%),鼻中隔利特尔区14例(8.6%)。40岁以下的患者按鼻出血发生频率依次易发于下鼻道穹窿部、嗅裂区、鼻中隔利特尔区、鼻中隔中后段下部及中鼻道;40岁以上患者按鼻出血发生频率依次易发于下鼻道穹窿部、鼻中隔中后段下部、嗅裂区、中鼻道及鼻中隔利特尔区,经统计学分析鼻出血部位在40岁以下及以上年龄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随访6个月7例再发,再经鼻内镜下止血、治愈。结论:对于不同年龄组的难治性鼻出血,检查时应该关注不同的易出血部位。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是鼻腔填塞失败后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确切等优点,可以作为难治性鼻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我科于2000年9月~2003年12月对26例严重鼻出血病人在鼻内镜下应用双极电凝止血,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6例严重鼻出血病人中,男20例,女6例;年龄20~75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5例,右侧11例。出血点位于鼻顶嗅裂区16例,鼻中隔中后端8例,Woodruff静脉丛2例。其中18例有高血压病史,5例有鼻外伤史,3例原因不明。所有病例入院前均经对症处理并行前后鼻孔填塞,出血次数5~18次,出血量估计300~1500 ml,平均700 ml。1.2治疗方法使用美国Stryker鼻内镜,直径3 mm,0°、30°、70°,DGD-300…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下诊治难治性鼻出血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内窥镜诊治的难治性鼻出血6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出血部位及治疗效果。结果:出血部位在下鼻道顶部占27.9%(19/68)、嗅裂鼻中隔占20.7%(14/68)、中鼻道后上部占16.1%(11/68)、中鼻甲后端蝶腭动脉区和鼻中隔后端均为10.3%(7/68)、鼻咽顶占5.9%(4/68)、Woodruff静脉丛和部位不明均为4.4%(3/68)。1次治愈59例(86.7%),2次9例(13.3%),随访1~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检查鼻腔深部的出血并在镜下电凝或填塞止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本文综述了近年国外对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献,对前-后鼻腔填塞术、颈外动脉结扎术、血管造影颌内动脉栓塞术、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动脉结扎术等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分析,提出对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病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Epistaxis though common, is rarely life threatening. Routinely nose pinching, anterior find posterior nasal packing and endoscopic cauterization of bleeding points is sufficient to control epistaxis in 99% of the cases. It is mandatory to rule out local and systemic causes before labeling a case as idiopathic by using a battery of investigative modalities. Here are two interesting cases of epistaxis which did not respond to conventional therapeutic modalities in which transantral internal maxillary artery ligation was attempted leading to complete cure.  相似文献   

14.
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术治疗严重鼻出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术治疗严重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2000年10月采用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术治疗常规方法不能控制的6例严重鼻出血,总结经验和教训。结果 5例一次栓塞成功,1例因栓塞物返流并发脑梗塞死亡。结论 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术可直视下辨明出血血管,栓塞效果显著,但有严重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严重鼻衄治疗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鼻衄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多样。报告63例严重鼻衄患者,引起贫血的48例(7.2%),鼻腔填塞2次以上的55例(873%),前后鼻孔填塞的34例(54.0%)。全部患者均行异内窥镜检查。其中在窥镜下重新止血的19例,行血管栓塞的2例。本文着重分析研究实际临床工作中鼻衄填塞治疗存在的问题,指出医源性鼻出血是严重鼻衄的原因之一。探讨鼻腔填塞、鼻内窥镜、血管栓塞及全身综合治疗在鼻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在后段鼻腔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后段鼻腔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54例后段鼻出血的病人中,26例仅行前后鼻孔填塞,28例病人在抽除填塞纱条后再在鼻内窥镜下进行微波热凝治疗。结果 两组病人的治愈率分别为65.4%和89.3%,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 对前后鼻孔填塞的病人配合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可以减少后段鼻出血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鼻出血作为耳鼻咽喉科急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目前很大一部分患者是由年资较浅的住院医师或规培生在处理,迫切需要了解这一急诊病症的常规处理方式。这样才能在临床实际处理患者的过程中有的放矢,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通过总结近十年国内外对鼻出血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常见鼻出血处理方式及其优缺点,可作为临床处理鼻出血的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8.
2150例鼻出血部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果:2?150例患者中1920例1次找到出血部位或原因(89.30%),其中Little′s区1?284例(59.72%),下鼻道151例(7.02%),嗅裂前部107例(4.98%),鼻中隔中部106例(4.93%),下鼻甲59例(2.74%),鼻底40例(1.86%),部位不确定230例(10.74%),其他173例(8.05%)。结论:Little′s区为鼻出血的第一高发部位,其次为下鼻道、嗅裂前部、鼻中隔中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大数据分析并绘制隐匿部位鼻出血分布“地图”以及精准优化诊疗模式。方法 检索近10年鼻内镜下诊治“顽固性/难治性/隐匿性”鼻出血的中文文献117篇,患者11 708例,结合我院患者总共纳入患者11 860例,分析出血部位和责任血管,绘制成隐匿部位鼻出血分布“地图”。总结我院鼻内镜下精准搜寻出血部位、射频微创止血和无填塞的优化诊疗模式。结果 我们发现责任血管主要是蝶腭动脉和筛前动脉、筛后动脉;出血部位的频率依次是下鼻道穹窿区域31.90%(3783例)、中鼻甲嗅裂区域29.70%(3522例)、中鼻道后端区域11.37%(1349例)、鼻中隔偏曲区域8.98%(1065例)、鼻腔最前上区域6.22%(738例)、其他/不明区域11.83%(1403例),将隐匿出血部位和责任血管绘制成简明的鼻出血分布“地图”。152例患者按照我院的优化诊疗模式,99.34%(151例)患者能够精准微创止血。结论 我们绘制出了隐匿部位鼻出血分布“地图”以便指引出血部位的搜寻;鼻内镜下针对隐匿出血部位的精准搜寻和微创止血是优化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