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琳 《北京中医药》2008,27(7):556-557
自古中医治疗疾病离不开中药,临床常用的中药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等;其中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药物剂型,由最初的单味用药,到商代伊尹创制复方汤剂,中医用药加减更加灵活、方便,为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但汤剂亦有不足之处,如煎煮、携带以及储藏均有不便,因此陆续出现了丸、散、膏、丹等剂型.随着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各种新的剂型不断涌现,如片剂、合剂、糖浆剂、冲剂、注射剂等.  相似文献   

2.
中药汤剂改进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剂型有丸、膏、散、片、冲、汤等等剂型,但中医临床用药一直以汤剂为主。早在夏商时代,中药的酒剂、汤剂就已初步形成并加以应用。《内经·汤液醪醴论篇》中,有专门论述汤液醪醴的制法和作用等内容。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113方就有95方是汤剂。可见中药的汤剂已有很久的历史。汤剂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虽然丸、散、膏、丹、酒等在中医治疗用药中也占很重要的位置,但始终代替不了汤剂的位置,喝汤药成了中医药文化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谈中药制剂     
传统的中药制剂主要指丸、散、丹、膏等。但为了更好地适应疾病治疗需要,在剂型改革中也吸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针剂、片剂、冲剂等。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服用方便,易于贮存、保管和携带,故深受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欢迎。现就生产中药制剂问题,谈谈如下: 一、中药制剂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理论,中药制剂其效用往往与剂型有密切的关系,如谓:“丸者,缓也”,“散者,散也”。这就是从中药的传统剂型——丸、散的内服作用而言,如丸剂因质坚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中药剂型有了一定的发展,除了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外,还增添了中药注射剂、片剂、气雾剂、膜剂、滴丸剂、冲服剂、口服安瓿剂等等新剂型、新品种,从而提高了中药制剂的质量,有利疗效的发挥。但中医用药是“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制剂以原药材为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中医文献对方药的记载中,可见有丸、散、膏、丹、饮、汤等不同的剂型。并且,这些剂型是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丰富演化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药剂史的发展沿革。中药丸剂是我国临床医学应用最早的剂型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已有以酒、油脂和醋等为粘合  相似文献   

6.
内服煎膏剂是中药常用剂型——膏剂的一种。膏剂的剂型显然不同于固态的丸、散、丹剂,也不同于液态的汤液、酒露,而是具有一定粘稠度的半固态膏状药剂。临床上使用的膏剂分外用和内服两类。外用的如软膏、  相似文献   

7.
高建忠 《中医杂志》2001,42(1):21-22
中药有着较为丰富的剂型,如传统的汤、丸、膏、散、丹等剂型,及现代发展起来的片剂、冲服剂、针剂等。每一剂型,都有它各自的特点。同一方剂,由于配制的剂型不同,它的治疗作用也可能不同。同由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组成的方剂,在《伤寒论》中作丸为理中丸,治疗中焦虚寒的吐利腹痛,而在《金匮要略》中作汤为人参汤,治疗上焦虚寒胸痹证。可见临床用药在剂型的取舍选用上,也需根据病情,结合辨证而定。如今中医临床上,严格进行辨证论治,因人制宜所采用的剂型,几乎成为清一色的汤剂。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使用中药蜜丸剂型,体会到中药蜜丸除了有方便易服、省时省钱等优点外,有时在功效方面较汤剂为  相似文献   

8.
谭世斌  谭麟 《河南中医》2004,24(7):81-81
中药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革,是在实现中医现代化,甚至是中医药在“适者生存”这条自然法则面前进退存亡的关键之一。所以研制中药剂型和改革给药途径,是当前振兴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继承发掘传统剂型丸、散、膏、丹、汤、锭、煎等外,还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工艺,将中药制成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剂型片、膜、胶囊、合剂、冲剂、栓剂、霜剂、针剂、大输液剂、气雾剂等,加上多途径给药,特别是静脉给药,弥补了传统剂型的部分不足,使疗效及给药速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膏方十二问     
膏方是中医药丸、散、膏、丹、汤五大传统剂型之一,更是彰显中医特色、临床疗效较好的中医治疗剂型,具有便于保存、服用方便、长期治疗、适应性广、无病强身、有病治病等特点,但膏方多系复方、大方,服用时间长,不易灵活调整,处方难度大,唯经医生辨证施治才能获取更大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药剂型因受历史条件限制 ,无论在选择应用 ,还是在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需要 ,重要剂型改进取得了飞速发展 ,由以前的丸、散、膏、丹发展为胶囊剂、浓缩丸、微丸、滴丸、注射剂等先进剂型。中药改进剂型的意义 ,提高疗效 ,扩大应用范围。如传统的中药丸、散剂 ,往往用原药粉直接制成 ,在体内的吸收不完全 ,影响药效的充分发挥。若改制成注射液、口服液、滴丸等 ,则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使药物显效快 ,疗效高 ,可用于急症治疗 ,扩大适应症。如银翘解毒片由银翘散改制而成 ,生脉注射液…  相似文献   

11.
膏丹丸散为中医药经典剂型,丸剂最具代表性与传承性,"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是最经典的丸剂剂型理论,对中药丸剂的遣方、制剂、临床用药都有指导性意义。该文以"丸者缓也"药剂学内涵为中心,从剂型理论、制剂技术、临床应用3个维度阐释中药丸剂对中医药精髓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期为中药丸剂的制剂机制、代表功效的物质基础、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汤散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中医经典云,病有宜汤者,而且应用非常广泛,汤剂合煎过程的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应于较高的临床疗效,是不用证明的常识,尽管现在很多方药还说不清不同方药合煎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中医经典同时还有药有单行者,病有宜丸者(部分丹剂、锭剂的制法类似)、宜散者的论述(本文所说的是传统丸、散,是以原药粉制成的),在未发明用火之前,古人还就只能应用丸、散这类最原始的剂型。有了汤剂之后,丸、散之类剂型应用也还十分广泛。从药物性质来说,历代本草和医籍都强调,  相似文献   

13.
如今中成药的剂型已发展成丸、散、膏、丹、酊、膜、针、喷雾、甫贴、滴鼻等几十个品种,但供临床随机配伍的中药饮片,仍然处于“草根树皮状态”。中医特点是量体裁衣、辨证论治,需要饮片随机配伍,由于饮片煎煮时间长,许多急重症无法使用中药治疗。从辽宁省市一级医院看,中医已从妇、儿、五官、外、急诊等科退出,从一定意义上讲,中药饮片剂型的落后已严重阻碍中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有内治、外治等方法,中药有汤、丸、散、膏、丹、合剂、注射液等剂型。散剂是将中药材加工成粉末状备用。我院内科病房经常运用散剂药物处理患者临时出现的一些症状,如胃痛、腹胀、恶心、呕吐、心慌、失眠、便秘、咯血或上消化道出血等,可获得较好疗效。散剂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根据病情配伍运用,方便灵活。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 中药膏药的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是黑膏药,也称铅膏药,是由植物油炸取药料成分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炼制而成的一种近固体外贴制剂,是丸、散、膏、丹四大传统剂型之一。黑膏药不仅能治疗外科疾病,对于内科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主编的《中药制剂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第二版)收载的“二龙膏”等18种铅膏  相似文献   

16.
殷佳  潘晔  蔡雪朦  高杉  于春泉 《中草药》2017,48(18):3871-3875
中药剂型的发展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汤、酒、茶、散、膏、丹、丸等剂型,近年来配方颗粒剂取得了迅速发展。通过对中药传统汤剂、浸膏剂和配方颗粒剂的价格因素、储存条件、便捷性、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剂型均具有优点和制约自身发展的劣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剂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中药传统的剂型有丸、散、膏、丹、汤、酒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剂型不断产生,丰富了中药剂型,适应了临床需求,为中医药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兹介绍几种创新剂型,以资说明。1 口服制剂 汤剂是中药最古老的口服剂型,优点是便于加减且收效较快,缺点是煎煮麻烦且口感不佳。目前新的剂型主要是袋泡剂、泡腾冲剂和口服安瓿剂。袋泡剂是近年来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剂型,具有茶剂与煮散的优点,吸收较快,服用方便,无需煎煮;有效成份含量接近或优于汤剂,且含菌量小。袋泡剂是今后很有可能取代汤剂的首选剂型之一。泡腾冲剂具…  相似文献   

18.
1 汤剂优点 中药剂型颇多,有汤、丸、散、膏、丹、栓、注射剂等,其中以汤剂最具代表性,多数患者也认为“药灌满肠”才是真正用中医中药治病,临床上汤剂确实有效如桴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导报》2006,12(9):92-92
记者日前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我国的中药生产已从传统的“前店后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中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已近810.26亿元人民币,总产值占整个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有效地保证了临床用药需求和中药产品的质量。另外,中药剂型也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到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2,33(12):1671-1672
<正>膏方,又称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丸、散、膏、丹、汤五大主要剂型之一。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膏方通常是医生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按照君、臣、佐、使原则将中药进行配伍组成方剂,并将方中的中药饮片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