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16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入组,典型组82例,非典型组79例,对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于初始剂量25mg治疗后1-2天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引起的脑电改变主要是慢波增多,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引起的脑电改变主要是α波失律。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式和作用强度是不同的,氯氮平的影响大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方法对237例单一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药物达到临床最大剂量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QT/QTC间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齐拉西酮治疗前后QT/QTC间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治疗后QT较治疗前显著延长(t=-4.307,P=0.000)。齐拉西酮治疗后QTC较治疗前相比,虽然有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t=-0.786,P=0.439)。不同组药物治疗后QT/QTC间期平均值长短顺序依次为:齐拉西酮>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氯氮平。不同药物组治疗前后QTC间期无显著性差异(F=1.477,P=0.208),不同药物组间差异无显著性(F=0.179,P=0.673)。不同药物组治疗前后QT间期无显著性差异(F=2.833,P=0.090),不同药物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4.929,P=0.001)。结论不同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QTC间期有不同的影响。其中齐拉西酮组的QT/QTC间期最长,氯氮平组最短,无QTC间期延长达到异常标准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席盾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290-291
我国流行病学统计 ,精神分裂症患病率 5.69‰。儿童分裂样精神病发生率 0 .7~ 3‰ ,其中以学龄期发病率最高。自 1 952年氯丙嗪和利血平问世 ,半个世纪以来出现了近百种抗精神病药。经典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阻断中枢部位的 DA受体 ,特别是 D2 受体家族来减轻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然而 ,有 1 5~ 30 %病人治疗无效[1、2 ] ,病人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缺陷未能改善。而且经典抗精神病药对 DA受体的阻断还会引发锥体外系副作用 EPS(静坐不能 ,急性肌张力障碍和帕金森氏征 )和迟发性运动障碍 T.D.[1、3 ] 。EPS发生率 50~ 75% ,儿童和老年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5例连续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29例)、利培酮组(29例)、奥氮平组(28例)、阿立哌唑组(29例),设正常对照组(30例)。均观察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各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112周后氯氮平组、利培酮组、奥氮平组的hs-CPR(t=-3.512,-21.272,-3.364)、TG(t=-3.431,-3.442,-3.766)、TC(t=-3.260,-17.395,-17.626)、HDL(t=7.634,10.932,8.627)、LDL(t=-3.910,-4.339,-4.274)、BMI(t=-69.570,-33.204,-60.610)均较前有明显差异(P0.05);奥氮平组还包括ApoB较前有明显差异(t=-3.173,P0.05);阿立哌唑组TC(t=-18.974)、LDL(t=-3.230)、BMI(t=-4.743)较前有明显差异(P0.05);健康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12周后各组通过LSD两两比较:氯氮平组、奥氮平组患者hs-CRP明显升高(P0.05);氯氮平组、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的TC、HDL明显升高(P0.05);氯氮平组的BMI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均有导致hs-CPR、血脂及BMI增高的可能性,将来可能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和以利培酮为代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的影响差异、机制及意义.方法 将2009年入住本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各30例,采用酶藕联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6,8周时体内血清CK值变化.结果 氯丙嗪组于治疗各周CK值均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6.
抗精神病药合并盐酸丁咯地尔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合并盐酸丁咯地尔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使用抗精神病药和抗精神病药合并盐酸丁咯地尔治疗4用,采用韦氏智力量表和韦氏记忆量表来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比治疗前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和记忆量表分有明显提高,且实验组较对照组在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和记忆量表分上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合并盐酸丁咯地尔有助于提高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纳洛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32例难治性患者在原来抗精神病药不变的情况下合并纳洛酮肌注,进行2周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以BPRS和PANSS评定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0%和26.7%,对BPRS中幻听,关心身体健康症状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3%和40%,除2例因出现高血压而中断治疗外,未见其它严重副反应,揭示纳洛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尤其是伴有幻听症状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典与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流浪乞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救治的324例流浪乞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2例,研究组使用各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照组使用各型经典抗精神病药。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剂量用药。疗程12周,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初,治疗2,4,6,8,12周对临床疗效及各种副反应情况进行评定。观察过程中因其它情况致脱落病例按随机原则补充新病例。结果治疗初两组PANSS无显著差异,均表现出严重精神症状,研究组自2周时开始改善(t=6.78,P<0.01),持续改善至疗程结束(t=26.59,P<0.01)。对照组自6周时出现改善(t=6.89,P<0.01),各周分值改善程度均明显差于研究组(t=6.96,13.53,14.55,21.76,24.24;P<0.01)。研究组TESS于观察各周明显优于观察组(t=7.10,15.56,10.52,18.54,20.23;P<0.01)。结论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流浪乞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明显优于经典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s,AP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及与时间的关系,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MECT联合AP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影响的随...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病.抗精神病药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不同抗精神病药的疗效、副作用存在差异,不同地区[1-2]与国家[3-4]的抗精神病药的处方模式广泛受到重视.本文针对中日两国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抗精神病药处方的比较分析,并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阿立哌唑和奋乃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奋乃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奋乃静组,在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作数字广度(顺、逆)、即刻逻辑记忆、延迟逻辑记忆、即刻视觉记忆、延迟视觉记忆、连线测验A和B、字色混淆测验(Stroop)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 CST)等神经心理测验。结果治疗3个月后同组间相比较:阿立哌唑组除视觉记忆外其他各项认知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即刻视觉记忆t=0.029,延迟视觉记忆t=0.032,P均0.05;其余项目t=2.562~4.658,P0.05或P0.01),而奋乃静组在13项认知功能指标中有5项恶化,主要在逻辑记忆(t=2.747和3.290,P均0.01)和执行功能方面(S troopC-W评分t=2.819,P0.01);两组间相比较:阿立哌唑组除视觉记忆外各项认知功能测查结果均明显好于奋乃静组(即刻视觉记忆t=0.093,延迟视觉记忆t=0.048,P均0.05;其余项目t=2.635~5.748,P0.05或P0.01)。结论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而奋乃静对认知功能的某些领域有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神经心理功能差异。方法:采用范畴流利测验、连线测验(TMT)、数字符号编码测验和Stoop测验对在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健康同胞及6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评。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所有神经心理测验成绩均差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健康同胞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除范畴流利测验外,其他神经心理测验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存在认知损害,语义流畅性功能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潜在内表型。 相似文献
13.
廖更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1038-1040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恢复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200例恢复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服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 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定。结果治疗前,干预组患者各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有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减轻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功能的影响。同时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89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44例)与氯丙嗪组(45例),疗程8周,治疗前及8周末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韦氏成人记忆测验(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测定。结果 89例患者在8周治疗后PANSS总分明显下降,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所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认知功能损害。8周后,利培酮与氯丙嗪两组患者成绩均明显提高,而利培酮组的改善显著优于氯丙嗪组。结论 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之一,利培酮对其的治疗作用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15.
李新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8)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均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韦氏记忆量表( WMS)评定认识功能,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对照组PANSS、WCST、WMS均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 t=2.872~5.648,P<0.01)。两组间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再生,联想,理解,背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 =2.175~2.683,P<0.05),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71~2.534,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将 3 6例符合 CCMD-2 -R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予奥氮平治疗 8周 ,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 PANSS)和副反应量表 ( 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完成 8周治疗的 3 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 ,基本痊愈 1 0例 ( 2 7.8% ) ,显进 1 2例 ( 3 3 .3 % ) ,进步 8例 ( 2 2 .2 % ) ,无效 6例( 1 6.7% ) ,总有效率为 83 .3 % ,不良反应少。结论 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状态评定量表对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仅接受精神科护理常规.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焦虑情绪较重,通过干预实验组焦虑情绪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其焦虑情绪,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首次发病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和常规告知注意事项,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行为干预,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与观察。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3、6月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和不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及研究组第1、2、3、6月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同期两组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TE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月末,两组WHOQOL-100各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提高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42)和利培酮组(n=37),在基线、治疗4周和8周时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1眼动功能显示,治疗8周时两组的凝视点数显著提高(P0.01);反应性探索评分(RSS分),两组在治疗4周、8周时均显著升高(P0.01),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分值两组治疗4周时显著下降(P0.01),治疗8周时平均降为负分;2WCST测验治疗前两组均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基线时相比,齐拉西酮组治疗4周、8周时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明显降低(P均0.01),正确反应数和分类完成数均明显提高(P均0.01);利培酮组治疗4周、8周时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明显降低(P均0.01),正确反应数和分类完成数均明显提高(P均0.01)。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对比,治疗4周时随机错误数齐拉西酮组(29.70±10.66)较利培酮组(35.07±12.36)显著降低(t=2.06,P0.05),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20.13±7.08)较利培酮组(23.26±6.28)显著降低(t=2.07,P0.05);其余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球轨迹运动有显著影响,改善眼动功能,与对照组利培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受损,齐拉西酮对执行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较利培酮效果显著;齐拉西酮是一种对认知功能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