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脏CT量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兔肝组织硫化氢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脏CT值量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兔肝组织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浓度的可行性.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重度NAFLD组(重度组)、轻度~中度NAFLD组(轻度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160 g/d,轻度组给予高脂饲料80 g/d+普通饲料80 g/d,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160 g/d.饲养至10 w开始每周对重度组肝脏CT检测了解NAFLD程度,至13 w重度组达到重度NAFLD,终止实验,确定饲养周期13周.饲养前耳中动脉采血5ml于肝素管中,离心取血浆保存于- 20℃的冰柜中待检.实验结束,10%水合氯醛耳缘静脉麻醉,兔固定于木制固定器上,进行肝脏CT检测.腹主动脉抽血5ml于肝素管中,离心取血浆保存于- 20℃的冰箱中待检.全部血浆按照设备、试剂操作常规检测实验前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肝组织匀浆检测肝组织H2S浓度.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1)TG、TC检测结果:饲养前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TC、T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饲养后重度组TC 、TG分别为(32.12±1.25)、(6.02±2.12)mmol/L,轻度组TC 、TG分别为(18.34±2.10)、(4.39±1.93) mmol/L,与饲养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饲养后重度组TG、TC高于轻度组(P<0.01).(2)肝组织H2S浓度:重度组、轻度组肝组织H2S明显下降,重度组、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肝脏CT值:重度组肝脏CT值(31.3±2.4)、轻度组肝脏CT值(42.1±3.5)与对照组肝脏CT值(58.9±1.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重度组肝脏CT值低于轻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4)肝脏病理学:重度组呈重度NAFLD改变,轻度组呈轻度~中度NAFLD改变,对照组为正常肝脏形态.结论 NAFLD兔肝脏CT值和脂肪肝程度、肝组织H2S浓度下降有关,可以通过肝脏CT值无创性量化肝组织H2S浓度,评价NAFLD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绞股蓝预防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绞股蓝对高胆固醇饲料饲养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绞股蓝干预组(A组)、辛伐他汀干预组(B组)、高脂模型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标准饲料92.5% 2%胆固醇 2%蛋黄 3.5%猪油) 绞股蓝5g/kg、高脂饲料 辛伐他汀5mg/kg、高脂饲料、标准饲料。于实验前和实验后3、6、9w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观察各组动物主动脉病理学形态及血管内膜厚度。结果①AS面积C组有严重的大面积AS,A组和B组AS面积和程度显著低于C组(P<0.01),A组和B组AS面积比较无差异(P>0.05);②血脂A组、B组、C组随饲养时间延长,TG、TC、LDL-C渐升,与饲养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B组HDL-C与饲养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和B组TG、TC、LDL-C低于C组(P<0.05),A组TG、HDL-C、LDL-C优于B组(P<0.05),B组TC优于A组(P<0.05);③CRP水平饲养后A组、B组、C组CRP渐升,与饲养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和B组CRP低于C组(P<0.01),A组、B组CRP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清热解毒中药绞股蓝对高胆固醇饲料饲养兔AS与辛伐他汀有相似的干预作用,干预作用与调节血脂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有关,绞股蓝和辛伐他汀调整血脂代谢的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沉默miR-375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2只SD大鼠,共分为4组,每组各8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设为A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设为B组),空载体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且尾静脉注射含空载质粒的慢病毒(设为C组),沉默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且尾静脉注射含si-miR-375质粒的慢病毒(设为D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养方式构建NAFLD大鼠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的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RT-qPCR法检测肝组织中miR-375的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AST、ALT、TC、TG、TNF-α、IL-6、IL-8和TLR4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和C组比较,D组AST、ALT、TC、TG、TNF-α、IL-6、IL-8和TLR4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沉默miR-375可抑制NAFLD大鼠肝脏细胞内脂肪堆积,改善肝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组织中TLR4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绞股蓝对高脂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AS)超微结构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标准饲料92.5%+2%胆固醇+2%蛋黄+3.5%猪油)+绞股蓝5 g/kg、高脂饲料+辛伐他汀5 mg/kg、高脂饲料、标准饲料。实验前和实验后6 w、9 w耳中动脉采血检测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光镜、电镜对比观察主动脉病理学形态。结果①血脂:E组饲养前后血脂比较无显著差异,A组、B组、C组饲养后TG、TC、LDL-C显著升高(P<0.05~0.01),A组、B组HDL-C显著升高(P<0.01),A组和B组TG、TC、LDL-C低于C组(P<0.05~0.01),A组和B组HDL-C高于C组(P<0.01);②病理学:A组、B组、C组、D组的斑块/内膜面积比分别为(30.91±5.21)%、(31.55±6.13)%、(59.89±8.91)%、0,A组、B组与C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B组、C组、D组的内膜/中膜厚度比分别为(40.13±15.56)%、(40.89±14.97)%、(70.17±12.12)%、0,A组、B组与C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电镜下主动脉超微结构观察显示:C组血管内皮细胞及中膜平滑肌细胞质内大量脂滴空泡,甚至形成脂囊;A组和B组AS病变较C组轻,血管内皮细胞质内偶见小脂滴空泡,各种细胞器存在,内弹力膜存在,中层平滑肌细胞质内无脂滴空泡。结论绞股蓝能调节高脂饲料饲养兔血脂代谢,对AS显微和超微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动态观察不同剂量高脂饵料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重度NAFLD模型组(高剂量组)、轻度NAFLD模型组(低剂量组)及对照组。高剂量组给予高脂饲料160g/(兔·d),低剂量组给予高脂饲料80g/(兔·d)+普通饲料80g/(兔·d),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160g/(兔·d)。通过CT观察各组脂肪肝程度。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留取血和肝脏组织备用。检测血浆和肝组织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肝组织进行HE染色并进行观察。结果高剂量组TC和TG分别为(32.12±1.25)mmol/L和(6.02±2.12)mmol/L,低剂量组分别为(18.34±2.10)mmol/L和(4.39±1.93)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TG和TC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的肝组织TG分别为(0.71±0.07)mmol/L、(0.52±0.08)mmol/L、(0.29±0.10)mmol/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肝组织TG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肝脏CT值分别为(31.3±2.4)HU、(42.1±3.5)HU、(58.9±1.9)HU,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肝脏CT值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肝脏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重度NAFLD,低剂量组为轻度~中度NAFLD,对照组为正常肝脏组织。结论高脂饲料剂量控制联合CT动态观察可以建立不同程度的兔NAFLD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玉竹多糖对糖尿病老年大鼠体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和化学损伤联合方法构建糖尿病老年大鼠模型;取60只老年大鼠(20个月),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玉竹多糖低(C)、中(D)、高剂量组(E)和二甲双胍组(F),每组10只。相同环境下正常饲养4 w后,B、C、D、E、F组高脂饲料喂养2 w后,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通过"三多一少"和血糖值判断是否糖尿病造模成功,A组喂养正常饲料,注射枸橼酸缓冲溶液;造模成功后,B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C、D、E组灌胃给予玉竹多糖,剂量分别为1.0、2.0、3.0 g/kg,F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0.2 g/kg,2次/d,连续给药3 w,定时观察体重变化,末次给药后耳缘静脉取血检测血清葡萄糖(GLU)、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胰岛素(INS)指标。结果糖尿病老年大鼠造模成功,玉竹多糖各剂量组老年大鼠血糖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增高,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E组降糖效果好于C组和D组,但不如F组。结论玉竹多糖可以降低血糖,对老年大鼠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PS)对2型糖尿病(T2DM)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脂质沉积量的影响。方法 65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N组),NAFLD模型组(NM组,7只),T2DM并NAFLD模型组(51只)。N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NM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先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 w;隔夜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至8 w,建立T2DM并NAFLD大鼠模型;将模型组分为GPS大剂量干预组(9只,JH组),予GPS 1 g·kg-1·d-1灌胃;GPS小剂量干预组(9只,JL组),予GPS 0.5 g·kg-1·d-1灌胃;T2DM并NAFLD模型组(9只,M组),同等体积纯净水灌胃;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治疗周期6 w。实验周期14 w。检测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糖(GLU)、肝组织TG、肝脏病理学。结果肝组织TG水平:JH组、JL组低于M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糖水平NM组与N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血TG水平:JH组、JL组与M组有显著差异(P<0.01)。肝脏病理学:NM组、M组重度NAFLD,JH组、JL组中至重度NAFLD。结论绞股蓝能够降低T2DM并NAFLD大鼠肝脏脂质沉积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证蛹虫草多糖(CMPS)对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ApoE-/-组及CMPS(25、50、100μg/g)组,均高脂饲养,CMPS组同时喂饲相应剂量CMPS干预。另取8只C57BL/6小鼠普通饲料喂饲作为野生对照组(WT组)。12周后取材,计算小鼠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按照试剂盒说明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及肝脏TG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脂质(LPO)含量。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析肝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及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poE-/-组相比,CMPS干预可明显降低小鼠肝脏质量和肝脏指数,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脂肪变性,逆转肝脏、血清中TG水平的升高。同时,CMPS组肝脏中PPARα及ACOX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此外,CMPS喂饲可增加ApoE-/-小鼠肝脏中抗氧化酶SOD活性,降低肝脏LPO含量。结论CMPS有效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肝内脂肪酸氧化和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患者中的调脂抑炎作用.方法 选择75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服用瑞舒伐他汀(5 mg/d),C组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三组均服药12 w.于治疗前、治疗4 w末、12 w末分别采空腹静脉血测TC,LDL-C,TG,HDL-C,IL-6,IL-10,TNF-α.结果 ①三组各项指标治疗前无差异(P>0.05);4 w末,TC,LDL-C,TG均降低,HDL-C均升高(P<0.01);12 w末,血脂未见变化(P>0.05).②4 w末,A,B两组TC,LDL-C比较无差异(P>0.05),C组TC,LDL-C较A、B两组降低(P<0.01).③4 w末,三组IL-6、TNF-α降低,IL-10升高(P<0.01);12 w末,炎症因子变化持续(P<0.01).④除12 w末C组TNF-α较B组稍低外,未见到三组炎症因子变化有差异(P>0.05).结论 ①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有调脂抑炎作用,且抑炎作用是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②瑞舒伐他汀5 mg/d和阿托伐他汀10 mg/d调脂效果类似,瑞舒伐他汀10 mg/d调脂作用大于阿托伐他汀10 mg/d.③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抑炎作用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绞股蓝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兔肝脏脂质沉积的作用,探讨其机理。方法:40只成年日本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绞股蓝干预组(A组)、辛伐他汀干预组(B组)、模型组(C组)、空白对照组(E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绞股蓝5 g/kg、高脂饲料+辛伐他汀5 mg/kg、高脂饲料、标准饲料。实验周期9周。同步检测实验前和实验结束时兔血液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制作肝组织匀浆,检测肝组织匀浆中TG含量。通过肝脏病理学了解NAFLD程度。结果:①TG、TCh水平:A组、B组、C组兔实验前后TG、TC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B组兔TG、TCh均低于C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TG低于B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TCh低于A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肝组织TG水平:A组、B组兔肝组织TG低于C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又低于B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肝脏病理学:E组兔肝组织红润柔软,A、B、C组兔肝组织弥漫性肿大,边缘钝而厚,灰黄色,但A组较B、C组兔肝组织色泽红润、肿大程度轻。光镜下:E组兔肝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正常,A组兔肝组织2/3以上细胞发生脂肪样变。B、C两组兔肝组织脂肪样变几乎为100%。结论:绞股蓝能够降低NAFLD兔肝脏脂质沉积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miR-10a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饲喂高脂饲料的方法构建NAFLD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Ad-ctrl组(C组)、Ad-SimiR-10a组(D组),每组各10只。C组尾静脉注射空载质粒的腺病毒,D组尾静脉注射沉默miR-10a质粒的腺病毒。大鼠饲喂10周后,收集肝脏组织,称重,计算肝脏指数;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miR-10a、HDAC3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C组的体质量、TG、TC、LDL-C、miR-10a水平显著升高,HDAC3 mRN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相比,D组的体质量、肝脏指数、TG、TC、LDL-C、miR-10a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脂滴沉积有所改善,HDAC3mRNA、HDAC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抑制miR-10a的表达可上调HDAC3水平,从而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脏组织脂滴沉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家兔颈动脉狭窄程度、血脂指标及斑块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完成。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8只,雌雄各4只。采用颈动脉内膜气体干燥损伤法制备CAS模型。A组家兔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纯净水灌胃;B组家兔模型制备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纯净水灌胃;C组家兔模型制备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钙+纯净水灌胃;D组家兔模型制备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大黄■虫丸1.5 g·kg~(-1)·d~(-1)+纯净水灌胃;E组家兔模型制备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大黄■虫丸3.0 g·kg~(-1)·d~(-1)+纯净水灌胃;5组家兔均连续灌胃8周。比较5组家兔灌胃8周后颈动脉狭窄程度、血脂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病理形态学。结果 (1)灌胃8周后,B组家兔颈动脉狭窄程度重于A、C、E组(P0.05)。(2)灌胃8周后,B组家兔血清TG、TC、LDL-C水平高于A、C、E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A、C、E组(P0.05);D组家兔血清TG水平低于B组,C组家兔血清TC水平低于E组,D组家兔血清HDL-C水平低于E组(P0.05)。(3)HE染色结果显示,A组和C组家兔光镜下动脉形态较为接近;D组和E组家兔动脉内膜均较A组增厚,但较B组薄;D组家兔相较于E组家兔动脉内膜偏厚,尚有轻微隆起,内皮下间隙增宽,可见迁移的平滑肌细胞。结论大剂量大黄■虫丸(3.0 g·kg~(-1)·d~(-1))能有效减轻CAS家兔颈动脉狭窄程度,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相似;但其改善血脂代谢、消融斑块的作用较阿托伐他汀钙略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血脂变化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2012年肝病门诊及病房收治的139例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A组),非酒精性肝病组(B组)。其中将两组又各自分为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分别对两组的血脂与肝功能、血糖、血常规、体重指数、年龄、饮酒史、肝胆彩超、心电图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病组(A组)肝功能AST、GGT、TBIL显著升高,ALB、HDL、LDL显著降低,其中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ALT、AST、GGT、ALB、TG、TC、HDL等相关生化指标较肝炎组明显降低,TBIL显著升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B组)肝功能ALT显著升高,血脂(HDL、LDL)显著升高,其肝硬化患者的ALB、TG水平较肝炎组显著降低,TBIL升高,其他生化指标ALT、AST、GGT、TC、HDL降低不显著。两组肝功能的ALB与血脂(TG、TC、HDL、LDL)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中ALT、AST、GGT、TBIL与血脂在两组中的差异不明显。结论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血脂变化,酒精性肝病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主,非酒精性肝病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异常。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白蛋白与血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橙皮苷对四环素引起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将ICR小鼠分为A、B、C组, A组给予橙皮苷(300 mg/kg)连续灌胃10 d,B、C组给予同体积溶剂;在第10天给药后1 h时A、B组腹腔注射四环素200 mg/kg 20 mL,C组给予相同pH值等体积生理盐水。给毒后24 h眼球取血,并取肝脏,检测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TG、T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酯(SOD)、谷胱甘肽(GSH),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B组血清ALT、AST升高而TG、TC降低,肝组织中TG、TC、MDA、GSH升高,P均<0.05;与B组比较,A组血清ALT、AST降低而TG、TC升高,肝组织中TG、TC降低而GSH升高,P均<0.05。 C组小鼠肝脏未见明显病变,B组动物肝脏的中央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周围出现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性等病理改变。 A组给药可减轻上述病理改变。结论橙皮苷对四环素所致小鼠脂肪肝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兔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硫化氢(H2S)、一氧化氮(NO)关系。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重、轻度NAFLD组及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160 g/d,轻度组给予高脂饲料80 g/d+普通饲料80 g/d,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160 g/d。饲养周期13 w,建立不同程度NAFLD模型。实验结束采集血浆标本,按设备、试剂操作常规检测SOD、MDA、H2S、NO。结果重、轻度组MD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且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重、轻度组SOD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减低,重度组明显低于轻度组(均P<0.01)。重度组、轻度组H2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重、轻度组无显著差异(P>0.05)。重、轻度组N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1)。结论 NAFLD兔血浆MDA/SOD、H2S/NO平衡紊乱可能是NAFL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绞股篮和高脂血症对食饵性雄性兔睾酮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绞股蓝和高脂血症对食饵性雄性兔睾酮(TESTO)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月份相似、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喂饲高脂饲料加绞股蓝5g/kg;C组喂高脂饲料;D组喂标准饲料加绞股蓝5g/(kg·s)、E组喂标准饲料。实验前和实验后第3周、第6周、第9周耳中动脉采血检测血脂: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TESTO。结果血脂:A组、C组饲养后TG、TC、LDL-C明显升高(P<0.05或P<0.01);A组HDL-C明显升高(P<0.01),但TG、TC、LDL-C低于C组(P<0.05或P<0.01),A组HDL-C高于C组(P<0.01)。TESTO变化:实验前和实验后第3周、第6周、第9周A组、C组、D组、E组组内和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绞股蓝、高脂血症均不影响食饵性雄性兔TESTO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猕猴桃果仁油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健康,♂小鼠50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果仁油低、中、高剂量组[90 、180 、270 mg/(kg·d)]5 组. 除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 实验6 wk 后处死全部小鼠,比较各组之间血清和肝脏生化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特征.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G 、TC 、ALT 、AST 和肝组织MDA 显著升高(均P<0.01),肝组织SOD 和GSH-Px 显著降低(均P<0.01);果仁油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C 、TG 、ALT 、AST 及肝组织MDA 显著低于模型组(TC:3.05±0.32 mmol/L,2.55±0.43 mmol/L vs 4.55±0.23 mmol/L;TG:1.62± 0.68 mmol/L,1.56±0.57 mmol/L vs 1.90±0.55 mmol/L;ALT:76.91±16.32 U/L,64.54±11.32 U/L vs 170.34±9.32 U/L;AST:128.26±20.15 U/L,112.74±21.37 U/L vs 158.86±18.45 U/L;MDA:5.16±0.97 U/mg,5.01±1.14 U/mg vs 5.88±1.07 U/mg,P <0.05 或0.01),肝组织SOD 和GSH-Px 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严重,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及坏死,而果仁油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轻,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及坏死. 结论:猕猴桃果仁油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研究国产瑞舒伐他汀与国产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3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44例,给予国产瑞舒伐他汀钙片5 mg/d;B组40例,给予国产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C组39例,给予国产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3组共治疗12周,观察其调脂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HDL-C)、LDL-C/HDL-C、apoB/apoAI均呈下降趋势(P<0.05);HDL-C、载脂蛋白AI(apoAI)、脂蛋白(a)[LP(a)]未见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A组的TC、LDL-C、apoB、apoB/apoAI水平降低较B组明显(P<0.0167),TG、非HDL-C、L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B组与C组比较,C组的TC、LDL-C、apoB、非HDL-C、apoB/apoAI水平降低较B组明显(P<0.0167),TG、L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A组与C组比较,TC、TG、LDL-C、apoB、非HDL-C、LDL-C/HDL-C、apoB/apo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7).观察期间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国产瑞舒伐他汀5 mg较国产阿托伐他汀10 mg有更强的调脂作用,与国产阿托伐他汀20 mg调脂效果相当,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肝脏》2017,(10)
目的研究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SD大鼠和C57BL/6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的特点和差异。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小鼠对照组8只,小鼠NAFLD模型组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大鼠对照组8只,大鼠NAFLD模型组8只。对照组给予蛋氨酸-胆碱充足(MCS)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MCD饲料喂养。于造模第8周末处死所有大小鼠。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组织行HE、Masson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Ishaki评分系统评价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8周时,大小鼠模型组体质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大小鼠NAFLD模型组血清ALT、AST显著升高,TG、TC显著下降,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大体外观显示大小鼠模型组肝脏色泽暗淡,泛黄,触之有明显颗粒感。肝组织病理显示大小鼠模型组均出现严重肝脂肪变及不同程度肝组织炎症。但小鼠模型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评分均显著高于大鼠模型组(P0.05)。结论 MCD饮食8周能成功诱导SD大鼠和C57BL/6J小鼠NAFLD模型,出现肝脂肪变和转氨酶异常升高。C57BL/6J小鼠模型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要严重于SD大鼠,更适合应用于NAFLD相关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EK/ERK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32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PD98059 +普通饲料组( P组)、高脂模型组(M组)和PD98059 +高脂组(PM组),每组8只.于分组喂养的第4、6、8周末分别给予P组和PM组大鼠鼠尾静脉注射MEK抑制剂PD98059干预.第10周末结束实验,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肝组织TG、TC;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和SREBP-1表达. 结果与N 组比较, M组所有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范围均超过30%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p-ERK1/2和SREBP-1表达增强,ALT、AST、TC、TG、肝组织TG、TC显著升高(P<0.01 或 0.05).与M组比较,PM组p-ERK1/2和SREBP-1表达减少(P<0.01), ALT、TC 、TG、肝组织TG、TC显著降低(P<0.01或0.05),同时大鼠的肝脏病理学得到了改善.结论 MEK/ERK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