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体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莉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0):1604-1605
体位是脑卒中偏瘫患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偏瘫患的体位护理不仅具有一般疾病护理的共性,而且更具有其特殊性。主要是脑卒中患的偏瘫是中枢性瘫,是运动模式的质变,有其特定的病理过程。不少学对体位护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3.
葛晶晶 《全科护理》2014,(24):2234-2235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口腔护理、按时翻身叩背、心理疏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良姿位的摆放及正确的体位转换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Fugl-Meyer量表平衡项目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量表平衡项目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体位护理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动态体位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动态体位管理。按患肢肌力摆放患者体位,实施动态监控,体位变换过程由护士协助指导,活动训练过程鼓励患者密切配合,循序渐进。52例中,12例能自行行走;19例能行走,步态基本正常;2例上肢不能活动;7例行走呈共济失调步态;8例需借助支具行走;2例下肢肌力达Ⅲ~Ⅳ级,但依从性差,不愿下床练习行走,下肢肌力未进一步改善;2例未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输液部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寻求合理有效的输液途径。方法将116例脑卒中并肢体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n=60,采用健侧肢体输液)和对照组(B组,n=56,采用在瘫痪一侧肢体输液)。观察瘫痪一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定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输液时,不同的输液部位对其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明显影响,建议常规采用健侧肢体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0d进行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国际通用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方法(P〈0.01或P〈0.05),实验组FAM、BI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偏瘫病人体位变换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方森娣 《现代康复》2001,5(12S):136-137
目的:脑卒中偏瘫患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康复的影响。方法:观察66例脑卒中偏瘫患,分康复护理36例,对照组3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可比性。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康复指标均有显差异,结论:脑卒中患早期活动有可行性,可促进部分或大部分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体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偏瘫患者的体位护理不仅具有一般疾病护理的共性,而且更具有其特殊性。主要是脑卒中患者的偏瘫是中枢性瘫,是运动模式的质变,有其特定的病理过程。不少学者对体位护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行双上肢康复训练时颈部与健侧上肢输液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常规运动方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双上肢康复训练,并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周利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及Barthel指数行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周FMA、Barthel指数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FMA、Barthel指数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输液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上肢功能训练和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康复组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同时辅以功能性电刺激、经络导平针灸等方法进行6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的预后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影响的半年疗效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陆敏  彭军  尤春景  黄晓琳  黄杰 《中国康复》2004,19(5):276-27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不同病程脑卒中患者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和病程1个月时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Barthel指数(BI)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差异无显著性,病程3和6月时FMA和BI评定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CA评定在病程6月时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提高ADL能力,而维持性治疗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若伟 《华西医学》2009,(9):2232-2233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临床神经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时两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配合康复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存活患者约70%~80%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方案种类繁多,但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性早期康复治疗、综合性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家庭康复训练及新技术运用等。临床研究表明,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方法治疗,因此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症对偏瘫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应用美国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CES-D)对脑梗塞1个月后的119例患者进行了抑郁发生率的调查,并分别于脑卒中后1、3和6个月时评定抑郁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探讨抑郁症对偏瘫康复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脑梗塞后1个月时抑郁症的发生率为44%。②脑梗塞后3和6个月时,抑郁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偏瘫肢体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均低于对照组,(P<0.01,0.05)。研究表明,抑郁症是影响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平衡训练和传统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2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实验组接受“城市驾车”“驾船”“小径遭遇”等3 种VR游戏训练,对照组接受传统平衡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4 周后采用Berg 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定,采用平衡测试仪对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和稳定极限进行测量。结果训练后,两组BBS和TUGT评分均较训练前显著改善(P<0.001),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训练后两组患者部分姿势稳定性和稳定极限参数均较训练前改善(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VR的平衡训练较传统的平衡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动静态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7.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按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训练组患者配合康复训练,包括急性期正确肢体摆放,恢复期控制肌痉挛及肢体功能训练、ADL训练等。分别于康复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ADL能力,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自尊水平。结果:经过6周治疗,训练组患者BI和SE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均P0.01);对照组仅BI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训练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配合康复训练可显著促进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和ADL能力提高,从而减轻或消除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对全面康复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督导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无督导组和督导组,进行相同的康复训练,比较康复前后患者上田敏分级和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康复后,两组患者上田敏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arthel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督导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最大步行速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胫骨前肌表面肌电积分(iEMG)进行结局指标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BBS、FMA、MBI和iE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0),治疗后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后干预组FAC步行功能分级3级及以上者所占比例、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家庭康复计划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计划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计划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康复治疗。出院回家后,康复计划组严格按照康复计划所规定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康复训练.并每2周来康复门诊评估指导一次;对照组在每天训练与否、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等方面完全由自己掌握。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但康复计划组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家庭康复计划可以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