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麻醉前输注不同剂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对凝血功能、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腰麻下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B组麻醉前分别输注4和6 ml/kg HSH.分别于输注前及输注后10、20、30 min抽取输液对侧上肢静脉血5 ml,检测血K+、Na+、Cl-、Hb、H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并记录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结果 与输注前比较,两组输注HSH后各时点Na+、Cl-升高,K+降低,Hb及Hct均下降,B组Hb下降较A组明显;两组输注前后及组间PT、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输注后各时点APTT延长(P<0.05).结论 预注HSH 4和6 ml/kg可起到血液稀释的效果,对电解质、凝血功能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自体血回收组,C组为ANH联合自体血回收组,三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前(T2)、术毕(T3)、术后24 h(T4)及术后72 h(T5)五个时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F1+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C组在血液稀释后APTT、PT明显延长,Fg浓度显著下降(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三组患者TT、D-D在各时点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PA水平在T3达峰值(P<0.05),术后逐渐下降,T5时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P<0.05)。三组PAI-1在T2、T3时较T1均明显升高(P<0.05),A组升高尤其明显,以后逐渐降低。B组和C组在T3、T4时PAI-1较A组明显降低(P<0.05);F1+2在各时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A、B两组患者T3~T5时AT-Ⅲ浓度显著降低(P<0.05),尤其T3时降低最明显。C组在T3、T4时较A组升高(P<0.05);三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在T3时明显上升(P<0.05),C组在T3时较A组降低(P<0.05)。结论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无显著影响,能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冰冻血浆(FP)与红细胞(RBC)中等比例输血对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凝血功能及生存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在不同FP与RBC输注比例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相同例数。低比例组(FP∶RBC≤1∶2),中等比例组(1∶2FP∶RBC1∶1),高比例组(FP∶RBC≥1∶1)各38例。比较各组血制品使用情况:FP、24 h RBC、RBC总量、血小板(PLT)及冷沉淀;输血前后血常规水平:血红蛋白(Hb)、PLT;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K~+、Ca~(2+)水平;以及输血治疗后:治愈、未治愈、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低比例组FP输注量最少,中等比例组明显高于低比例组,高比例组最高,且三组比较差异显著(F=15.46,P=0.01)。各组24 h RBC输注量、住院期间RBC输注总量、PLT及冷沉淀输注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组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T、INR、APTT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比例组PT、INR、APTT均明显大于输血前,且明显大于低比例与中等比例组(P0.05);中等比例组PT、INR数值略高于高比例组,APTT略低于高比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K~+、Ca~(2+)浓度均明显低于输血前(P0.05);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比例组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比例输注成分血能有效减少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浆输注量,改善凝血功能,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对照组(常规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复苏前血清乳酸、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气剩余碱值(BE),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血清乳酸、HCT、Hb、BE、PT和APT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输液量、MAP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vs 37.0%,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在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后72h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35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依复苏最终效果分为A1组25例:初期复苏成功,自主循环(ROSC)建立≥72h但最终死亡;A2组10例:复苏成功,存活出院。于ROSC24h、48h及72h检测VWF、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A1组ROSC24hVWF、D-D、PT及APTT水平高于A2组(P0.05),ROSC48h各项指标水平变化达峰值且A1高于A2组;ROSC72hA2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A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跳骤停成功心肺复苏患者存在VWF以及内源外源性凝血功能紊乱。其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1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另选30例老年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MODS组及非MODS组,并根据转归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症肺炎组PT、APTT及TT明显延长,PLT及FIB降低,D-D则明显升高。MODS组PT、APTT及TT较非MODS组明显延长,PLT及FIB低于非MODS组,D-D高于非MODS组;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PT、APTT及TT明显延长,PLT及FIB降低,D-D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监测凝血功能有助于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氨甲环酸( TXA)对脊柱手术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A、B组麻醉诱导后切皮前15 min内分别静注负荷量的TXA 20、10 mg/kg,然后静脉泵注维持量的TXA 2、1 mg/( kg· h)至手术结束;C组同时点静注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前和术毕取血测定Hb、HCT、PLT、PT和APTT,记录术中总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结果与术前比较,三组术毕Hb、HCT、PLT降低(P均<0.05);A、B组术毕Hb、HCT、PLT高于C组(P均<0.05),A组术毕Hb、HCT、PLT高于B组(P均<0.05)。 A、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组(P均<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各组术毕PT、APTT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 TXA可减少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TS)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10只)、HTS+SO组(A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B组10只)、HTS+缺血再灌注组(C组10只)、锌原卟啉IX(ZnPPIX)+HTS预处理组(D组12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范围、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等的变化。结果与B组比较,C组大鼠心肌梗死体积明显缩小,LDH、CK、TNF-α、IL-6、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SOD和HO-1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大,LDH、CK、TNF-α、IL-6、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S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调节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D)对大鼠凝血功能及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20±1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笼饲养组(CN组)、大平台饲养组(TC组)、睡眠剥夺组(SD组)及睡眠剥夺恢复组(SR组),每组各8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MPM)建立睡眠剥夺模型,连续剥夺5d,颈内静脉采血,置于抗凝管内,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总数(WBC)、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b)含量及血小板(PLT)计数;采用自动分析仪检测止血参数,包括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与CN组和TC组比较,SD组大鼠毛色暗淡,易激惹,体重减轻(P0.05);WBC明显增加(P0.05),RBC及Hb含量明显减少(P0.05),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及TT值明显延长(P0.05),FIB值明显降低(P0.05)。与SD组比较,SR组大鼠WBC明显下降(P0.05),RBC及Hb含量明显增加(P0.05),PLT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及TT值明显缩短(P0.05),FIB值明显升高(P0.05)。SR组与CN组及TC组比较,体重明显减轻(P0.05),其余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组与TC组比较,体重、WBC、RBC、Hb、PLT、APTT、PT、TT及FIB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长时间SD可能导致大鼠凝血功能障碍及贫血倾向,睡眠剥夺后可通过延长合适的睡眠时间来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障碍及贫血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老年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86例老年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液体复苏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液体输入量、输血量及复苏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4 h后,观察组血小板(PLT)、血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PT)、血乳酸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有效提高了老年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减少了ARDS、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1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另选30例老年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MODS组及非MODS组,并根据转归将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R)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症肺炎组PT、APTT及TT明显延长,PLT及FIB降低,DDR则明显升高。重症肺炎患者中,MODS组PT、APTT及TT较非MODS组明显延长,PLT及FIB低于非MODS组,DDR高于非MODS组;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PT、APTT及TT明显延长,PLT及FIB降低,DDR则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监测凝血功能有助于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脉压、血型、不同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胆红素、血凝状态〔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危险因素对前降支(LAD)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对照研究方法 ,将19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分为:LAD正常组26例(A组),病变组173例,其中LAD近段病变组89例(B组)、LAD中远段病变组84例(C组)。根据狭窄程度,将病变组分为50%的CAS组37例(B1+C1组)、50%~74%的轻度狭窄组31例(B2+C2组)、75%~94%的中度狭窄组36例(B3+C3组)、95%~99%的重度狭窄组33例(B4+C4组)、100%的完全闭塞组35例(B5+C5组)。观察危险因素与LAD不同病变部位和程度的相关关系,不同病变部位和程度观测指标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x1)、性别(x2)、高血压(x3)、血型(x6)、吸烟(x7)、饮酒(x8)与LAD病变程度(y)有回归关系,其中年龄、吸烟、血型有与LAD病变程度有较密切的正相关性,部分凝血时间(x)与LAD病变部位(y)有相关关系。A组与病变组(B1+C1组、B2+C2组、B3+C3组、B4+C4组、B5+C5组)年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比较,各病变组(B1+C1组、B2+C2组、B3+C3组、B4+C4组、B5+C5组)脉压显著增高(P0.05),病变组中B2+C2组、B3+C3组脉压与B5+C5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5+C5组与B2+C2组、B3+C3组比较B型血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比较,病变组(B1+C1组、B2+C2组、B3+C3组、B4+C4组、B5+C5组)吸烟比例显著增高(P0.05)。糖尿病比较:100%闭塞组与95%~99%组、50%~74%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HDL-L值是(1.07±0.20)mmol/L,病变组随狭窄程度增加HDL-L值从(1.09±0.22)mmol/L降至(0.94±0.24)mmol/L,B1+C1组与B5+C5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变组TC/HDL-C值及LDL-C/HDL-C值均随狭窄程度增加而增加,且B1+C1组与B4+C4组、B5+C5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AD近段组TC/HDL-C、LDL-C/HDL-C与中远段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A组比较,病变组(B3+C3组、B4+C4组、B5+C5组)PT值均显著增高(P0.05)。病变组APTT及FIB值均随狭窄程度增大而增加。其中B5+C5组APTT值与B1+C1组、B2+C2组、B4+C4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LAD近段组与中远段组APTT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B4+C4组、B5+C5组FIB值与B1+C1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年龄、性别、高血压、血型、吸烟、饮酒与LAD病变程度有回归关系,年龄、吸烟、血型有与LAD病变程度较密切的正相关性,部分凝血时间与LAD病变部位有相关关系。年龄、吸烟、脉压、HDL-C、TC/HDL-C比值、FIB是影响病变程度的因素,B型血、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率高,APTT、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是病变部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结直肠癌(CRC)患者的炎症反应和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老年T2DM合并CRC患者80例作为DM+CRC组,同期老年无糖尿病(DM)的CRC患者80例作为CRC组,老年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C组。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纤溶指标: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D二聚体(D-D)。结果三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RC组和DM+CRC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DM+CRC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CRC组(P<0.05)。三组PT、APTT、PAI-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Fbg、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RC组和DM+CRC组Fbg、D-D显著高于C组(P<0.05),DM+CRC组Fbg、D-D显著高于CRC组(P<0.05)。CRC+DM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与Fbg呈正相关(P<0.05),与D-D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CRC患者存在炎症状态和高凝状态,炎症和凝血关系密切,炎症状态可导致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对大强度训练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及一氧化氮体系的影响。方法筛选大鼠30只,分为安静组(A组),运动组(B组),运动给药组(C组),每组10只。C组小鼠每天上午9∶0011∶00灌服剂量为130 g·kg-1·d-1黄精多糖溶液,A组、B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A组不训练,B、C组进行为期7 w的大强度跑台训练。末次运动后,测定各组小鼠血血红蛋白(Hb)、全血乳酸(Bla),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NOS)、i NOS、e NOS。结果与A组相比,B组血中Hb降低(P<0.01)、Bla升高(P<0.01),脑组织中GSH-Px、SOD、CAT、e NOS降低(P<0.05、P<0.01),MDA、NO、总NOS、i NOS升高(P<0.05、P<0.01)。与B组相比,C组血中Hb升高(P<0.01)、Bla降低(P<0.01),脑组织中GSH-PX、SOD、CAT、e NOS升高(P<0.05、P<0.01),MDA、NO、总NOS、i NOS降低(P<0.05、P<0.01)。结论黄精多糖提高大强度训练大鼠的造血功能与有氧供能能力,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同时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加快自由基的清除,调节一氧化氮体系的平衡,减轻产生NO时伴随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患者肝素盐水冲洗液的最佳浓度。方法将120例行持续CVP监测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其CVP监测方法相同,但肝素盐水冲洗液浓度分别为25、12.5及2.5U/mL。三组分别于持续CVP监测后0、24、48、72 h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观察三组中心静脉双腔导管有无阻塞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持续CVP监测后24、48、72 h的PT、APTT、TT均显著高于0 h(P均<0.05),C组各时间点PT、APTT、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发现中心静脉双腔导管阻塞。结论对于行持续CVP监测的患者,宜采用浓度为2.5 U/mL的肝素盐水作为冲洗液,并在持续CVP监测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6.
《内科》2017,(4)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与异体输血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氧合状况和免疫功能等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颅脑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输血情况分为A组和B组,每组52例。A组患者进行自体血液回输,B组患者进行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氧摄取率(ER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CD3~+、CD4~+、CD8~+、CD4~+/CD8~+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PT、FIB、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FIB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PaO_2、SvO_2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ERO_2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B组患者PaO_2、SvO_2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ERO_2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CD8~+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B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CD8~+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A组感染发生率(5.77%)显著低于B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输与异体输血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自体血液回输患者血液氧合状况较好、免疫功能无明显抑制、术后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治则中药复方或西药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糖代谢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方法:将119例糖代谢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行为干预组(A组)、行为干预加吡格列酮组(B组)、行为干预加中药组(C组),3组患者均治疗16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h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功能(ALT、AST、γ-GT)]的变化。结果: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FBG、2h BG、Hb A1c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仅Hb A1c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血脂仅HDL-C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C、TG、LDL-C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肝功能改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间比较2h BG、血脂、ALT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治疗后肝功能、TG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较B组TC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吡格列酮和中药复方均可有效地改善NAFLD患者的糖代谢异常、肝功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中药复方在改善血脂方面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罹患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d持续7 d以上的老年T2DM患者100例,依据血小板聚集率分为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脂蛋白(LP)(a)、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较高,其中两组Fib和Hb 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 A1、Apo E、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水平较低,其中两组Apo 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 A1每增加1%,AR的发生率就减少0.9%;而Fib和Hb A1c为危险因素,Fib每增加1%,AR的发生率就增加1.944倍;Hb A1c每增加1%,AR的发生率就增加1.239倍。结论在老年T2DM患者中,Apo A1水平降低、Fib和Hb A1c水平升高,合并冠心病和(或)下肢动脉粥样性闭塞症的患者易发生AR。  相似文献   

19.
林宇 《内科》2006,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10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无显著差异(P>0.0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疗程均为1周。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人UAP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症状及ECG的改善均优于B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BPC)及纤维蛋白原(FG)均无明显改变,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UAP安全快速有效,并可明显降低近期心绞痛的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认知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并行手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4组:A、B、C组右美托咪定分别为0.1、0.2、0.4μg/(kg·h),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处理,各34例。比较4组围术期疼痛、认知功能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C组术后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B组、对照组(P<0.05)。4组术后2、24、48 h血清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血肌酐(Sc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B、C组血清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术后24 h、C组术后2 h胱抑素血清(Cys)C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C组术后24 h显著高于B组、对照组(P<0.05)。术后1 d,B组、C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评分显著高于A组、对照组(P<0.05)。术后120 min内,4组尿量均明显多于气腹120 min内,且C组明显多于A组、B组、对照组(P<0.05)。术后1 d,A组、B组、C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C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增加患者术中及术后尿量,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可提高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